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主持完最后一次朝会之后,赵子良于公元785年四月十六启程返回西秦。

第1310章 验收

    公元785年五月十五,已经过近一个月的行程,赵子良在护卫军和龙卫军随驾保护之下抵达了瓜州五峰驿。

    数年前在这里发生的刺杀事件至今仍记忆犹新,两位王妃新平和芷韵的遗骸仍然还留在这里,原龙卫军将军、现在的护陵使杜宗武仍然带着一百龙卫军和二十名太监宫女再次守护两位王妃的灵柩。

    当赵子良骑着马,带着数千护卫军和龙卫军从东方的道路上飞奔而来,杜宗武和留守在这里的龙卫军将士们早已经穿着擦得光亮的盔甲在驿站外道路两侧列队迎接。

    “律”赵子良在驿站门口勒马停下,身后大军也停止了前进,浓浓的烟尘直冲云霄,周围都被马蹄践踏的灰尘笼罩。

    杜宗武和留守的将士们看见六十多岁的赵子良的身手依然如此矫健,都压下心中的震惊,一起下拜高呼:“陛下万岁,万万岁!”

    赵子良从马背上跳下来,走到杜宗武面前问道:“杜宗武,做好准备返回新京了吗?”

    杜宗武大声道:“陛下,臣于五日前接到通知,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启程!”

    赵子良沉默了一会儿,道:“都起来吧,孤要去看看她们,带路!”

    “遵旨!”杜宗武按剑起身,带着两个兵士在前面带路,而后面赵北举起手向驿站方向一挥,两列护驾的龙卫军兵士跳下马排成队列向驿站内整齐的跑进去,驿站内的安全防卫很快被赵北带来的龙卫军接管。

    驿站地下室。中间摆放着两具水晶棺,当时为了保存遗体,赵子良下令以冰封尸首,防止腐坏,后来从新京运来了水晶棺,才改用水晶棺存放,不过依然用冰封,长方体的冰块之中分别躺着新平和芷韵,冰块又放在水晶棺内,周围不停有冷气袅袅升起,二人虽然已经死去三年,但看上去依然如活着的时候一样,面貌栩栩如生。

    赵子良站在两具水晶棺之间,双手放在冰块上不停的摩挲,神情痴迷和专注。聂三娘年纪大了,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长途奔波,赵霆又在长安监国,因此这里聂三娘没有跟来,留在了长安,赵子良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女人,行动也方便了一些,连御驾马车都没有带,直接跟护卫军和龙卫军将士们一样骑马赶路。

    随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老去、死去,赵子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因此对新平和芷韵而人也格外的思念,看着她们二人安静的被封在冰块之中,他忍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良久,赵子良对身后其他人道:“传旨下去,一个时辰之后启辰出发!”

    “遵旨!”

    只在五峰驿停留了一个时辰,赵子良就带着两位王妃的灵柩启程西去。

    十天后,大军抵达西州的高昌之后没有向西北方向的庭州前进,而是转向西南朝着安西的焉耆镇而去。得到消息的安西卫戍大将军张献甫早已经带着人来到西州与焉耆镇交界处迎接。

    张献甫是张守之弟左武卫将军张守琦之子,年轻时就常跟在父兄们身边行军打仗,积累了不少功劳,他的两个伯父张守和张守瑜都是名将,张家可谓是将门之家,张家三兄弟之中张守的名声最大,以一个普通的戍边白身士卒一步一步做到幽州节度使,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和神话,张守瑜和张守琦其实都是靠着兄长张守才能进入军中为将的。这三兄弟如今都已经死去多年,就连张守之子张献城也在数年前病逝,张家第二代几个堂兄弟只有张守瑜之子张献恭和张守琦之子张献甫还在,军职官位都不低。

    张三城守捉城外,数千将士列队中在道路两侧,旌旗飘扬,锣鼓喧天,张献甫和安西军政要员们都在翘首以盼。赵子良已经近三十多年没有再来过安西了,也难怪安西军政大员们都纷纷从龟滋镇赶到张三城守捉来迎接。

    “臣等恭迎大王驾临安西,千岁、千岁、千千岁!”安西军政大员们纷纷下拜高呼,两侧将士们也哗哗下跪,前来迎接的所有人跪了一地。

    “诸卿大老远来迎接,辛苦了,都平身吧!”赵子良从马背上跳下来。

    “谢大王!”

    在张献甫的介绍之下,赵子良与这些安西军政要员们一一互相认识,有些人官职较高,赵子良是认识的,但有些人官职不高,是不认识的。

    寒暄之后,由于天色不早,张献甫等人报请赵子良同意,就在张三城守捉休息一晚再启程前往刺配军营地。

    前往刺配军的营地不需要再转道,再往西南方向走四五十里就到了淡河北岸,直接沿着淡河向西北方向前进,走了四天才抵达鹰娑川的刺配军营地。

    六月十六,浑、高崇文和范希朝等三人甩数百将校军官等人在刺配军营地外迎接,而所有刺配军士卒已经在营地内列阵等待。

    又是一番迎接仪式,赵子良已经见怪不怪,结束之后说道:“先下令让士卒们解散休息吧,孤和随行官员和将士们长途行军也需要休息进食,明日一早开始检阅!”

    “是,大王!”浑等三人答应,他们也没想到是赵子良亲自来检阅,他们是在前几天才接到通知的,急急忙忙为赵子良前来的事情做准备,不过总有一些仓促,好在吃饭住宿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

    次日,检阅正式开始,要检阅的科目主要是军姿、军容、队列、方阵、分列式、单兵战斗技能、单兵战术、协同作战战术、骑兵骑术、骑射、骑战、对抗、实战演练等几十个科目。

    第七天上午,检阅已经进行到最后的实战演练阶段,在校场的点将台上,赵子良和所有大将官员都站在上面观看,

    连续看了几场实战演练,赵子良问身边的诸将:“听说浑、高崇文和范希朝他们把这些士卒称为刺配军,姑且就要刺配军吧。今日已经是检阅的第七天,已经进行到最后的实战演练阶段,诸位将军,你们也都观察了七天,你们认为这片士卒的素质如何?”

    张献甫说道:“大王,臣看出了一些情况,这些五万五千人的分为二十支人马,每一支人马当中的士卒们的士气都有不同、身上的气息也有不同,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在同一个炉子里炼出来的,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龙卫军副统领梁振武说道:“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本身是囚犯的缘故,首先这些囚犯的服刑期是不同的,有的是死刑犯、有二十年的、有十年的、有五年的、也有三年的、甚至只有几个月的,如果是刑期超过十年以上或者死刑的,那些人当然巴不得被押送到这里来。不过那些只有几个月刑期的囚犯就不乐意了,当时不少人当时马上就要被放出牢房了,却被押送到这里来从军屯田,他们心里当然是不情不愿的,心里难免有抵触!”

    “其次,这些人在坐牢之前是各种身份,有读书人、有小贩、有跑堂的、有家丁、有农夫、有猎户、还有江洋大盗、绿林悍匪、更有官宦世家子弟,各种行业的人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这些人因为在坐牢之前从事的行业,身上早已具备不同的气质,很难彻底消去!”

    “再有,在操练之时,所有囚犯都是混编在一起操练,既没有按照刑期长短分组,也没有按照之前的职业分组,也没有按照年龄分组,因此造就了现在这种特殊的现象!”

    众将校听了梁振武的分析都低声议论起来,有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也觉得颇有道理。

    赵子良在旁边听得若有所思,看了一会儿后对赵北吩咐:“去查一下,这些当中有多少死刑犯、江洋大盗、土匪、杀人犯,有多少猎户,查清楚了报上来!”

    “是!”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北向赵子良报告;“大王,查到了,死刑犯、江洋大盗、土匪、杀人犯一共有三千六百余人;猎户一共有六十多个!”

    赵子良放下停下筷子思索片刻,对浑、高崇文和范希朝吩咐道:“明日把这些人全部挑出来编成一个敢死营,把猎户挑出来编成斥候营,这个斥候营的人数少了一些,再从其他人当中挑选一些骑术好、机灵的人补充进去,凑足三百人!”

    三人答应:“是!”

    赵子良对身后近侍吩咐:“去把郭昕和段嶷找来!”

    “诺!”

    郭昕就是郭子仪的侄子,这些年也算是改邪归正了,有些本领,郭子仪才在临死之前带着他来找赵子良,把他推荐给赵子良。段嶷则是段秀实的儿子,得到了他父亲的刺探、追踪和侦察的真传。

    两人很快走了过来,向赵子良抱拳行礼:“拜见大王!”

    赵子良道:“刚才我已经跟浑将军他们说了,从刺配军当中抽调一些人马出来编成敢死营和斥候营,郭昕任敢死营将军、段嶷任斥候营将军!”

    二人答应:“遵旨!”

第1311章 成军

    与编练斥候营相比,编练敢死营无疑要容易得多。被挑选出来的这些囚犯是死囚、杀人犯、江洋大盗、绿林悍匪,这些人无一不是心狠手辣、生性残忍之辈,即便这其中有些囚犯是失手杀人,但他们总归是见过血的,胆子绝对比其他囚犯要大,嗜血性也比其他人要强烈,把这样的人组合在一起编练成敢死营,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同时也不会让其他囚犯沾染他们的恶习和匪气。

    把这些人编成敢死营,能够激发他们决死的勇气和求生的本能。一旦一个人有了决死的勇气,他将无所畏惧,能超常发挥出战斗力,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人类的求生本能是很强烈的,为了活着,人类可以发挥出很大的潜能。

    编练斥候营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对综合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兵种,斥候营的每一个兵士要求有很高的单兵作战能力,步站和骑战都要能够胜任,要求骑术精湛、骑射技精湛、有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强、反应灵活、能够独自在野外生存、有很强的侦察、追踪、化装、潜伏和渗透能力。

    在这批囚犯当中,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却又最符合要求的只有囚犯当中的猎户们,段嶷身上的压力绝对要比郭昕大得多,这些猎户们的人数不多,要把斥候营编练成三百人的满额编制,还需要从其他人当中挑选两百多人补充进去,尽管这些人都经过三年的基础训练已经成为一个勉强合格的士兵,可要把这些人训练成合格的斥候,绝非易事。

    对于赵子良的任命,段嶷不敢拒绝,他抱拳道:“大王,这些人虽然已经被训练了三年,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是合格的,不过想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斥候,最少也还要经过一年的专门训练才行,微臣担心训练进度满足不了大王的要求”

    赵子良摆手道:“没关系,你只管训练,孤会从军中抽调斥候军官归你管辖,协助你训练他们,什么时候合格了再派上用场!”

    段嶷这下放心了,抱拳答应:“是!”

    当天结束完所有检阅项目后,赵子良把所有将校都招到自己的行辕,行辕就设在一号军营的署衙内,大堂四周点燃着十几盏灯,把整个大堂照得通亮,将军官员们站立在两侧。

    赵子良问道:“军械装备什么时候运抵?”

    杜宗文站出来拱手回答:“回大王,押运军械装备的人马已经抵达张三城守捉,按照行程,最多十天就可以抵达!”

    赵子良把玩着手上一块玉佩,神情似乎在沉思,片刻后慢慢道:“囚徒毕竟是囚徒,即便披上甲胄、配备兵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让他们忠诚于孤,诸位将军认为可能吗?”

    将军们一个个都若有所思,范希朝却站出来抱拳沉声道:“大王,臣可以保证臣等这些操练囚徒们的将校官吏们是忠诚于大王的,只要这支刺配军的骨干们忠诚于大王,就几乎等于这支刺配军对大王的忠诚!至于那些囚徒们,臣以为现阶段不太可能让他们忠诚于大王,但倘若他们能在大王的指挥之下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可以让他们获得荣誉,荣誉可以让人变得忠诚!”

    赵子良想了想,点了点头:“荣誉可以让人变得忠诚,说得好!”

    李慕辰站出来拱手道:“大王,臣已经奉命在囚徒之中安插了人手,只要这些人当中以后人有任何异动,臣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好!”赵子良看了李慕辰一眼,目光又在将军们身上一扫而过,“浑、高崇文、范希朝,你们三人能确定你们能控制住这些人?这些天孤看过他们的操演了,确实是令行禁止、军纪严明,不过有时候亲眼看到的也可能是假的!”

    三人抱拳道:“臣等以人头担保,绝不会问问题!”

    赵子良当即道:“那好,从明日开始进行整编,这里有一份具体详细的编制方案,你们三人按照上面所写执行就行了,三天之内完成,关于整编完成之后各级将校军官的任命,等你们完成整编之后孤就会下达任命名单,孤给你们七天的时间让完成编制的各级作战单位完成磨合,而且按照惯例,孤要给各级作战单位任命监军,三位将军没意见吧?”

    浑等人立即抱拳道:“臣等不敢,一切唯大王之命是从!”

    赵子良站起来沉声道:“三天内完成重新编制,十天内完成磨合,十天后等军械装备运到就进行换装,换装完成之后就启程!”

    高崇文抱拳问道:“大王,去哪儿?”

    “遥远的西方!”

    说完,赵子良看向浑三人,说道:“想必你们已经猜测很久了,孤要把这五万多囚徒训练成军队要干什么,今日也是时候告诉你们了!西秦,孤已经交给了长子赵雷;大唐,孤也让二子赵霆监国,孤的年纪也大了,孤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征服西方世界,而这一支刺配军就是孤征服西方世界的主力之一!”

    “现在大军还未启程,孤可以给你们选择的机会,愿意跟孤去西方征战就留下,若不愿意,孤也不强求,你们的官职会重新得到任命,不会比现在的官职低!跟随你们三人一起来训练这批囚徒的将校军官也可以选择留下或者跟随孤前往西方征战!孤给你们十天时间考虑,大军开拔之前答复!不过此事属于机密,任何人等不得外传,连家中亲人也不得提起此事,否则一旦泄露军机,定斩不饶!好了,若无其他事情就散了,早些回去歇息!”

    次日,浑、高崇文和范希朝三人带着手下将校军官们按照新的编制开始对五万五千刺配军进行重新整编,尽管人数众多,但编制计划写得很详细,重新编组起来也很容易。

    按照赵子良的命令,这五万五千人当中有三万六千人被编为三个军,分别为远征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每个军标准作战兵力一万人,辎重两千人。作战兵力一万当中有七千步兵,三千骑兵。剩下的一万九千人将作为补充团而跟随大军行动,只要有战损,损失的兵力立即从这一万九千人当中挑选补充进去。

    每个军有三千骑兵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这些骑兵还都是由囚徒们组成,因漠北草原和漠北高原以及九曲黄河之地这些年始终控制在大唐手中,因此大唐并不缺马,民间每十户人家就有三户人家有马,要骑马对于大唐子民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民间会骑马的人数不胜数,这五万多囚徒当中找出一万会骑马的人也不是难事,经过这三年来的训练,一万骑兵早就练成了。

    三天完成重新整编,七天完成重新编制后的磨合,十天后大批军械装备被运到,一队看不到尽头的马车车队沿着河岸开过来,一辆辆马车上装运着刀枪剑戟、甲胄、军服、鞋袜、弓弩箭矢。

    新的武器和装备被刺配军的兵士们换上之后,气象果然不同,一个个看上去精神得很,这些人竟然有了一些荣誉感,现在他们穿着新盔甲,配发刀枪,一个个都挺起胸膛,肃杀凛然。

    “大王,我等都想好了,决定跟着大王远征西方!”浑、高崇文和范希朝在开拔的前两天夜里一起求见赵子良说道。

    赵子良问道:“哦?其他人呢?”

    浑道:“他们也都愿意去!”

    “为何?要知道这一去能不能回来还不知道呢,你们都有家人吧,这一去可不是短时间可以返回的!”

    范希朝抱拳道:“大王,征战沙场才能证明我辈军人存在的最大价值,能跟随大王征战也是臣等毕生夙愿,臣等家人们已经安顿好了,我等可以放心跟大王走!”

    “那好,传令后天上午拔营启程!”

    “遵命!”

    七月初六,赵子良带着龙卫军、护卫军和刺配军一共六万人马启程走龟滋镇、穿过勃大岭进入西秦境内,沿途所需粮草无需购买,这三年来刺配军屯田所得余粮已经全部带来,张献甫等人送到勃大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