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宗-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子而已。”

“原来是迷离之离,我也险些误会了。”乔居正忍不住点点头,他之前同样跟风重楼一样,将离绝凌称作李兄。

张易一愣,他跟风重楼乔居正犯了一样的毛病,这自然不算什么,只是离绝凌的姓氏让他有些好奇。

上古有钟离氏,乃大夏天子帝巽庶出,分封北疆宋国,以铸造神兵瞩目于世。夫子两大至宝之一轮回笔,就是由钟离氏亲自锻造加工。只不过大夏皇朝覆灭,圣院倾覆,天道更迭,宋国钟离氏仿佛都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离姓,不知是否跟上古钟离氏有关?”张易一念及此,索性直接开口问道。

离绝凌口中酒杯微微颤抖,些许酒水洒出,瞪大双眼看向张易,轻轻点头道:“张兄竟然知道钟离一脉?”

“上古钟离氏乃工家神人,论铸造神兵文宝的工艺,几乎不在圣人之下。”张易微微点头,“小时候在老爷子书房中看到过关于钟离氏的记载,对其十分崇敬,一直牢记在心。”

离绝凌叹了口气,道:“上古天罚后,钟离氏分崩离析。离氏一脉苟延残喘,到今天,上古技艺几乎失传,真是丢尽先祖脸面。”

风重楼和乔居正虽不曾听过钟离氏,也出言安慰道:“离兄不必介怀,我观离兄天资超人,即便是寒门之躯,也能在如此年纪高中举人,实在是令人佩服。”

“哪里哪里,风兄谬赞,让在下实在有些汗颜。”

离绝凌谦逊不已,跟三人推杯换盏,转而聊起各自书写过的文章,出言点评,相谈甚欢。尤其是聊起张易那篇《将进酒》,更是下酒的良品。

酒会结束,张易送三人离开。

行至门口,离绝凌突然拱手道:“三位兄台,今日相聚是在下的缘分。半月之后,我等利州寒门子弟前往离氏祖地寻宝,若是三位兄台有兴趣的话,请一定前来。”

“离氏祖地寻宝?说来听听。”风重楼眼睛一亮,第一个开口道。

张易连忙看向离绝凌,对此事也很是好奇,之前说起钟离氏,离绝凌还有些激动不已。此刻竟然突然谈及离氏祖地,不知究竟有何奇特之处?

“武氏蛮横,将离氏祖地侵占数十年之久,如今朝廷镇压武氏,这祖地便再度回到我们离氏手中。”离绝凌连忙解释道,“离氏如今虽沦落成寒门,在利州却有些名声,跟诸多寒门子弟交好,我这次便邀约他们一道探寻祖地。”

“原来如此。”

三人点了点头,对离绝凌更是高看三分。武氏雄心勃勃,竟然都对离氏祖地如此看重,侵占数十年之久,这祖地定然有许多秘密。离绝凌竟然能邀请众位好友一同探寻,真称得上高风亮节。

离绝凌轻笑一声,道:“三位兄台可千万不要抱太大希望,离氏虽一直有传言,说祖地之中蕴含先祖冶炼神兵的技艺和许多价值不菲的文宝,只是万年都没有人寻到。我此番邀约,只是请大家去碰碰运气罢了。”

“即便如此,也要多谢离兄。半月后若是有空,张易定当赶赴利州城,一同探寻离氏祖地。”张易当先表态,宝物择主的道理他很是明白,这离氏祖地之中,或许真的有宝物也说不定。

风重楼和乔居正也表示自己会同去。

******************

三日后,白马郡府试成绩揭幕,数千考生围拢在府文院前观看金榜。还有数万名百姓,听闻天降举人之事,前来围观,甚至有些人早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准备将《爱莲说》摘抄回去,日夜诵读,争取自己也能在明年府试考个好成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张解元这句写的真是太妙了,陈府为首的这些名门望族便是淤泥一团,妖魔外道,哪里称得上什么读书人!”

“张解元敢直言陶贤以及盛唐天子,说明其浑身浩然正气,丝毫不惧天罚,果然配得上莲花这等高洁之物。”

“天降举人,文章盖世,这篇《爱莲说》,又何尝不是告诫天下读书人要洁身自好,切莫跟陈府之流同流合污?”

“没有长弓大儒和张府的千年照料,哪有今日之白马郡?陈府侵吞张府家产,如今更是不思悔改,简直枉为读书人!”

“我听闻数月前,张解元更是在县衙上直言陈书文不配做县令,连礼法都枉顾!陈府还恶意曲解张解元,将其言论散播百国;若不是尚礼殿诸位阁老端正己身,说不定张解元已经遭了陈府的毒手。”

“这群畜生,咱们定要书写文章辱骂他等。”

府文院外,诸多读书人诵读《爱莲说》,一时群情激奋,不少人更是直接掏出纸笔,书写文章辱骂陈府。

第五章张解元有礼

诸位读书人自行发起攻讦陈府的活动,甚至有人将文章铺洒在县衙之前。更有读书人夜晚在陈府围墙上题写“张墙陈瓦”等文章,唾骂陈府鸠占鹊巢。

张易并未亲身参与,就连许多名门望族找上门来拜访,他也是婉言谢绝。大半年以来,张易经历了许多事情,变得越发成熟稳重起来,这些读书人义愤填膺写一些文章,对陈府只是些名声上的打击,造成不了什么实际伤害。

而且当朝文相陈东亭,在许多读书人心中犹如神明一般,此番攻讦也没有任何人说他一句不是。

只要有陈东亭存在,或者说只要陈东亭没有和陈府划清界限,张易便很难战胜陈府。除非,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强大的势力。

张易在亭中温书,张大牛在旁边为他煮酒。

花间酒庄这几日送来了几十坛桂花酒。

上次花间酒会,三大名门有意借助张易打击陈书文,已然与陈府结仇。此前陈府晋升豪门,除却风府乔府受到打压,武府灰飞烟灭外,刘府和吴府同样过的很是凄惨。

这几日张易成为天降举人的消息传出,张府很有晋升望族的趋势。望族和名门差距颇大,但民心所向,刘府吴府巴不得能够抱紧张易大腿,对抗陈府或者将其推到众人前头当挡箭牌。

张易理所应当的收下了桂花酒,却没有答应吴府刘府任何条件。此前他在花间酒会上半诗镇国,让花间酒庄的桂花酒身价上涨十倍有余,这几十坛酒,最多算是报酬,大家两不相欠。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张大牛的孩子狗蛋儿跑到张易身旁,学着读书人背着手臂,围着石桌踱步,咿咿呀呀念起了张易所写的《劝学诗》。

张大牛脸色窘迫,主家虽然对张府众人都十分友好,甚至给他赐予了张姓。自家孩子如此不懂事,冲撞主家,让他颇为恼怒,伸出手去就要教训狗蛋儿。

张易摇了摇头,制止了张大牛的动作。

张易放下书籍,饶有兴趣的看着狗蛋儿背书,待狗蛋儿断断续续将整首诗背诵完毕,他将狗蛋儿唤到身边,摸着脑袋问道:“狗蛋儿,这首诗是谁教你的?”

“回主家的话,云龙哥哥和云虎哥哥背诵的时候,我听来的。”狗蛋儿乖巧有礼,一字一句回答张易的问话,眨巴着眼睛道:“我还会背诵主家写的《人面桃花》、《绿锦池绝句》和《将进酒》呢。不过那篇《寒门贵子》有些难,我偷偷躲在门口听了两次都没背下来。”

张易微笑起来,揉着狗蛋儿的脑袋道:“这么说,你只听了一遍,就把四首诗都背了下来?”

“嗯,可惜狗蛋儿年纪还小,不懂诗中的意思。爹娘都说主家是最厉害的读书人,狗蛋儿长大了也要跟主家一样,做最厉害的读书人。”狗蛋儿被张易揉脑袋有些害羞,抬起头来认真说道,清澈的眼神很是坚定。

张大牛连忙喝道:“狗蛋儿,你怎么能跟主家相比,切莫瞎说。”

张易摆摆手,看向张大牛道:“大牛,你对读书不上心、不过我瞧狗蛋儿很是喜爱读书。现在府中还未设立私学,干脆就由我做主,让他去学堂读书,一切银钱由府中开支。”

“这……谢谢主家!”

张大牛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咚的一声跪倒在地,朝着张易连连磕头。狗蛋儿见爹爹跪下,连忙有样学样,也跟着张大牛磕头。

张易文气涌动,顿时将两人抬起,微笑道:“既是张府中人,若有天赋皆可读书。狗蛋儿这小名不适合读书,我观狗蛋儿聪明伶俐,秉性良善,便为他起名张良,你看如何?”

“谢主家赐名。”

张大牛拉着狗蛋儿连连鞠躬,张易这次倒没有阻止。

张府众人听闻狗蛋儿的事情,都真心实意向张大牛夫妇道谢。他们心底对张易更是崇敬不已,身为张府仆人能够得到主家经济支持全力读书,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

张易再次受文运洗礼,成就天降举人的消息随着各地府试放榜,迅速在伏流国流传开来。

白马书院诸位好友第一时间发来了问候。

苏折枝夏乘风牧天歌等人与张易打趣,待他回白马书院后,一定要在天凉食府大摆三天筵席,庆祝这个好消息。

陆红衣陈初见则有些不好意思,前者还是因为陆府家主豪言要将张易掳回家做上门女婿,自己这个大龄女儿着实让他伤透了脑筋;后者则是因为陈府的关系。

张林远赴湘南国执行任务,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参加府试,错过文运洗礼而懊恼,反而对张易十分关切。询问了有关陈府的事情,表示自己一旦将五脏淬炼成功,就返回长弓城。

张易首先回复了张林的消息,再回复诸位好友的消息,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一切都能解决。

当然,书院的几位先生也各自发来了问候的消息。最让张易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苏九龄老先生文印传信称,徐若风院长前往乌衣巷吃酒不知归期,数位鸿儒顶不住压力只得进入翰林院编修典籍,白马书院接下来这段日子,暂时由苏老先生领衔授课。

五大书院只余其四,其他三大书院的情况不比白马书院好多少。白马书院可以称作徐若风的私产,其他书院则跟万年永固的朝廷脱不了关系,甚至金山书院的院长都带头前往翰林院编修无上大典。

张易暗自思忖,最终还是主动给谢道韵发了消息,询问徐若风的情况。谢道韵很快便回复了消息,称若风大儒跟王谢两府的几位老爷子相谈甚欢,正在参详一篇上古大贤的文章,耗时数十年都有可能。

苏九龄最后告诉张易,让他不用担心,随时都可返回白马书院。当然,若是他想在外游历,白马书院这边绝不阻拦;天降举人,在何处都是金字招牌。

张易这才真正放心下来,若风大儒有王谢两府帮忙,朝廷也奈何不得。只是白马书院现在群龙无首,恐怕接下来的日子,没有从前好过了。

至于远在南都的秋伊水,张易不能与其文印联系,只得作罢。

张易心中想了许久,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府试之前,他曾跟风重楼乔居正两人谈及府试后对陈府的反击,心中便想着要么跟陆府联盟,要么便是伏流王室。

前者只需答应陆府府主的青睐,陆红衣想必也不会拒绝这等逢场作戏。后者,则要公开自己长弓羽的身份,直接利用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众口,将七公主秋伊水娶回张府。

无论哪种,都不是读书人所为,张易很是纠结,故而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

府试跟乡试县试都不相同,各地府院君会在府试揭榜第二日,于府文院宴请诸位新晋举人。

秀才可称老爷,却不是真正的老爷。举人老爷,只要家底足够,就可以向各大文院申请成为望族;不仅如此,身为举人,若是德行足够,可在各大县城担任九品至七品官员。

举人地位远高于秀才,即便四大书院核心弟子的最低标准,也是举人文位。

当然,申请望族的条件极为苛刻,比如有田地多少亩,举人文宝几件,奴仆多少人。张易这等天降举人,地位不在贡士之下,因为张府家底的原因,尚且未能申请望族,更何况其他举人。

放榜第二日,张易换上崭新的蓝袍举人服,满头长发用一根楠木簪扎起,腰间悬挂玉珏,十足一个风神玉秀的佳公子。待张大牛驾好马车,张易上车后往府文院而去。

……

府文院门口已经有上百位举人聚集,他们是本次府试成功晋升的幸运儿。从他们的服饰分辨,以名门望族居多,约有百人;寒门弟子则少了许多,不及前者半数。

白马郡为上等郡府,所得名额也只有前一百五十位能够晋升举人。这一百五十位幸运儿今日抛却名门寒门的嫌隙,三两聚团,正在畅聊这两日心境的变化。

若是哪位寒门弟子排名靠前,名门望族则会极力交好,若是能拉入自家做门客更是极好。就算不能,跟这等人才交好,对将来彼此的发展也有莫大好处。

离宴席还有一刻钟,府文院当值先生站在门口等候。一旦院君吩咐,他便放诸位举人进入府文院,开始今夜的宴席。

每年府文院最热闹的日子,便是今夜。到时候诸位举人纵情歌舞,放浪不羁,他们这位文院先生也可以一醉方休,然后休息三天,畅快异常。

“风乔两位才子到了,他们此番名列第二,都是乙上的评分。其中风重楼举人的那篇文章激情慷慨,让我都佩服不已,只可惜白马双杰遇到另外一杰。”

“呵呵,我更喜欢乔居正举人的中正风范,文字间进退有度,实乃我辈读书人的典范。如你所言,既生风乔,何生张解元啊……”

几位读书人看着风重楼乔居正感叹不已。

正在这时,有人看到张府马车停在不远处,张易下了马车,微笑朝着风重楼乔居正两人走去。见有人与他打招呼,他便微笑回礼,丝毫不曾倨傲怠慢任何人。

张易行至诸位举人身前。

诸位举人齐齐拱手,朗声道:“张解元有礼。”

PS:推荐好友写的《苍蒙》,他说收藏涨了请我吃饭……

第六章太安纸贵

时辰已到,几位府文院当值先生高声吆喝,招呼所有举人进府。

其中一位当值的举人先生微笑请张易走在前头,张易摆手拒绝,请几位当值先生先行。张易地位最高,诸位举人跟在他的身后鱼贯而入。

府院君谢东流一改往日威严,邀请诸位文院先生一同就坐。县文院院君杨栋以及范学正等人赫然在列,张易看到他们,上前与他们行礼。

范学正吆喝道:“张解元,如今你可是天降举人,地位比我这个老家伙高了,哪里当得起你行礼?来来来,咱们同坐一桌,把酒言欢。”

“范先生哪里的话,张易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哪里能跟在座侵淫学术数十年的先生们相比。”张易微笑摆手,“今日既然是府试宴,我自然应该跟各位童年一起就坐,谢过诸位先生的盛情。”

张易一一行礼后,朝着风重楼乔居正等人所在的桌子走去。坐定之后,他发现陈亮也在其中,连忙笑呵呵与其打招呼。

酒宴开启,数十位童子端着不同种类的菜品从各个方向而来,不一会儿就摆满了所有宾客的桌子。当然,还少不了美酒,一坛坛桂花美酒摆在各位举人身侧。

眼下正值金秋,府文院自然也不例外,统一采购桂花酒。除却花间酒会价格飙升的桂花酒外,其他酒庄价格极为公道。

陈亮身为文院先生,为半个主人,他率先举杯道:“陈亮在此,恭祝各位将来州试殿试亦能如今次这般,所向披靡。”

“多谢陈兄。”诸位举人纷纷举杯。

陈亮抿了一口,对着张易啧啧称叹道:“张易贤弟,你要知道咱们今天喝的可是花间酒庄的桂花美酒?之前我还能喝得起,自从你那日半诗镇国后,整个花间酒庄的酒都打滚似的涨价,我连一坛都喝不起咯。”

“没错,张解元,我家就住在花间酒庄旁,每日都可以看到许多名门望族前来买酒,络绎不绝。花间酒庄的酒贵到什么地步,就连不少名门望族都空手而归,摇头直叹花间酒贵。”

一名举人笑着说道,其余人将“花间酒贵”四个字念了几遍,着实觉得有趣,纷纷打趣张易。说花间酒庄应当给张易分红才是。

张易微笑回应,轻轻品了一口桂花酒,感觉跟花间酒会之时并无两样,不由摇头道:“这些名门望族真是跟闲着没事做,其他酒庄酿制的桂花酒又能差到哪里去,何必花十倍百倍的价钱去买这劳什子花间贵酒?”

在座举人纷纷大笑,风重楼更是忍不住道:“阿易,你这便孤陋寡闻了吧。花间酒贵,就如同太安纸贵一般,名门望族,乃至豪门世家,喝的吃的都不一定比别人好许多倍,但价格却贵了这么多,便是要相互比较,分个高低。”

太安纸贵的典故张易曾在书籍上看到过。数万年前,太安城右侍郎有一子名为左冲,自幼其貌不扬,其父十分鄙夷;左冲发奋勤学,考究史料,最终将大周百国都城书写文章,名为《百国赋》。

《百国赋》初成,诸多大家鸿儒鄙视左冲,甚至看也不看就大家鄙夷。谁知道左冲于太安城翰林院将《百国赋》敬献上苍,名传天下,文运灌体,一夕成就大儒。

自此太安震动,无数文人学士竞相誊抄《百国赋》,使得整个太安城的书店都卖空了纸张书卷,一时间整个太安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