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宗-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老谢头,你要知道长弓临走前,可是把张府后人托付给我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现在就是张易的祖宗!”徐若风骄傲的抬起头,望向威名赫赫的谢家老祖。

原本在一旁伺候三位老家伙喝酒的世家神女,早在三人说起张易的刹那,思绪便已经不知道飘向何方。

以至于自家老祖跟徐院长的调侃都没听到。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圣书传影”异象,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名动天下。张易这位百国第一秀才的称呼,同样在一夜之间,便被称作百国第一举人,张传世。

张易半月前方才通过府试,如今却被称作百国第一举人,当真匪夷所思。天下却无人不服,就算翻遍史书,也鲜少找到几位在举人时便做出传天下文章的大才子。

无数读书人争相传唱摘抄水调歌,险些再次引发一场“太安纸贵”的文坛奇事。

当然,自然有不少鸿儒名士站出来品评这首传世词作。

谢府一位翰林摇头赞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尤其此词前半段,几乎是天仙化人之笔。

更有文人学士模仿水调歌,道:“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等词手,应当多用此格。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都是极好。”

文人景从,莫不如是。

然而最终令天下读书人争相传唱水调歌,还是因为东晋王府大贤的那句话。

老大贤在中秋佳节第二日,于乌衣巷内召集两府弟子,微微叹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PS:好久没跟大家聊聊了……在书友群的朋友都知道,最近脖子疼得没法动,连日都是去医院做针灸和牵引,现在差不多好了。明天开始,就兑现之前说的保底两更,打赏盟主加更……大家就算不打赏,嗯,推荐票请多支持点。再次感谢大家,即便是一更,也对我这般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书法大儒,好生阔气

大贤一言定生死。

大贤一言掌乾坤。

读书人到了这种境界,几乎都很难再出现在一般人的视野中。

东晋王府这位老祖宗活了上万年,上一次召集王谢两府的后人,还是三百年前。三百年,普通人繁衍后代至少已有十代。只有读书修行到一定境界,才能有此寿元。

王大贤此番出现,指导了两府优秀弟子读书修行之道的同时,还着重提了一句张易这首传世水调歌。

张易心中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贤者很是感激,心中大致已经猜到是何原因。徐若风不接受朝廷盛情邀约,钻到乌衣巷中玩乐,好在还记得白马书院是由他一手创立,对张易这些书院弟子多加关照。

中秋佳节过后的半月,白马郡各大书店当真做到了“白马纸贵”,纸张和文房四宝几乎被一扫而空,就连许多平头百姓都学会吟唱这首水调歌。

不仅如此,在王大贤赞扬这首水调歌之后,大周朝廷尚礼殿告诫天下读书人向张易学习,将以尚礼殿的名义嘉奖长弓大儒及张易。

虽不是大周天子为张府平反,天下人却看到了尚礼殿那群阁老对长弓大儒的崇敬和固执。这一点,让张易都无比赞赏,在心底为其竖起大拇指。

王谢两府和尚礼殿相继站出来之后,大周百国的名士鸿儒纷纷站出来对张易大肆赞扬。王谢两府本就是天下最有名的世家,门下弟子无数。

同样,千年以来从白马书院走出的弟子亦有不少。就算他们之中没有大儒,皇朝学士却有一大堆,为这位天才学弟宣传,他们义不容辞。

然而让大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道一书院竟然站了出来。

道一书院当代天下行走在太安城昭告天下:“道一书院某院院主极为中意张易,若是张易同意,便可为当代天下行走。”

传闻中,道一书院分为天地人三院。天院掌天下文运控山川龙脉,地院判罚天下读书人,人院则行走红尘之中,管一切能管之事。

三院圣子或圣女被称作天下行走。

……

张府乃至风乔两府的窘境彻底得到了改善,白马郡这些名门望族的巴结不算,整个天凉州乃至秋水州的诸多名门豪门都蜂拥而至,要跟张府建立合作关系。

大儒之姿,道一书院院主钦定的接班人,已经昭示着张府将来必定再度晋升豪门。

豪门只有大儒方可建立,天下豪门成百上千,但却没有几家豪门现在还有大儒存世。有大儒存世的豪门,地位即便比不上世家,也相差无几。

张易自参加乡试起,不过半年时间便成就天降举人。这等读书修行的速度,即便是三十年前骑龙游街的陈东亭,以及惊艳世人的三俊才子李三思,拍马都赶不上。

有大儒断言,张易不过十年,便可成就大儒。

十年扶持,换一个天才大儒,任何豪门和世家都愿意做这样的生意。

尤其是陆府,之前便有意相帮张府。只不过碍于陆府的颜面,多加遮掩,如今陆府府主终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女婿,彻底撕开脸面,断绝跟陈府的诸多生意,全部交予张府。

张府的生意蒸蒸日上,可谓日进斗金。所有家丁仆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张府虽只是望族,却有诸多豪门巴结。

他们这些家丁走在街上,许多读书人都投来艳羡的目光,让他们极为自豪。

特别是狗蛋儿张良,在私塾里如今已是声名鹊起,俨然成为众多同窗眼中的红人,就连老师都求他为自己弄一副张易的墨宝。

***********

话说回来,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诸位读书人欢庆张易做出传世水调歌,迎仙楼灯火彻夜通明,许多读书人和普通百姓闻讯而来,将周围几条街都围拢起来。

案桌上的传天下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首本原作散发出无穷文气,静静的躺了一夜。

风重楼不在此处,其他人可没有那般不要脸皮,做出偷鸡摸狗的事情。

陈东谷和陈书文不在,谢东流不论在哪方面都是在场读书人中的第一人。看到气氛渐渐冷静下来,他微微咳嗽了一句,道:“张易,你这首水调歌的首本,借我观摩一下如何?”

张易还没来得急答话,诸位读书人便沸腾起来。他们早就打定了这首水调歌的原作首本的主意,只是碍于脸面没能开口,见到谢东流开口,都不顾尊卑争抢起来。

“院君大人,你这话极为不妥。”杨栋身为谢东流挚友,此刻率先拆台,转头对张易道,“小子,按理来说,我应当算是你的伯乐。既然如此,水调歌的首本原作,是不是应该由我第一个观摩?”

“咳咳,本官身为白马郡父母官,劳心劳力,当牛做马。张易啊,你看我跟他俩一般年纪,头发却依然斑白的份上,让我第一个带回家观摩如何?”刘郡守收敛了笑容,换上一副苦楚模样,眼神真挚道,“我保证,我只看三天便还给你。”

传世词作的首本原作,在场众人都不敢贪墨,只能借回家观摩,体悟其中奥秘。

三位大佬率先开口后,其他名门望族的家主以及白马郡的名士们,都忍不住参与争夺。

张易耳边嗡嗡直响,望向众位读书人,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敢于直接开口的人,基本上都跟张府有旧,甚至有恩。

恩有大小,却无先后,张易不知该如何拒绝,干脆等他们自己争出个先后。

至于将这份首本原作送人,他自己便先行否决。传世文章的价值,就算翰林文宝都比不上,加上自己心房当中的几份镇国文章首本原作,应当可以为张府晋升名门做准备。

当然,晋升名门需要府中有进士文位的读书人才行。如今的张府,修为最高的就是张易这位家主,至少得殿试之后,方能晋升。

正当众人争的不可开交之时,颜宽噔的一声跳上了桌子,高声喝道:“诸位请停一停!”

诸位读书人尽皆转头望去。

颜宽见众人停了下来,望向张易,微微笑道:“张兄,我师尊愿意拿十卷亲笔书法和三十颗文心火种,借读传世水调歌三月。”

诸位读书人尽皆沉默……颜宽的师尊号称书道大儒,书法在当世能排进前三,就算众位大贤都难以胜之。

书法大儒亲笔书写的十卷书法,价值已然不菲,再加上三十颗文心火种,只是用来借读水调歌三月,这样的价格不可谓不高。

正因如此,在场的读书人都愣住了,他们不得不出价竞争。甚至不能出价太低,否则便折损了书法大儒的面子。

听说,那位大儒的脾气不是很好。

谢东流摇头叹道:“既然柳大儒对这篇水调歌如此厚爱,那晚辈只能等先生观摩完毕后,再出价竞争。”

PS:今天起来脖子还是疼得不行,又去了医院……说好的两章,就欠一章到明天,明天三章。(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伊人有难

长弓张府前门庭若市,上至豪门,下至普通百姓,都争相与张府做生意。

张全安找上门来,他想带着一家老小重归张府。

张易点头同意,本来就是同根同源,只要张全安一家不丢张府的人,回归亦是好事;只不过安排二叔一家居住的事情,他全权交给张林处理。

三四天的应酬下来,张易已经被诸多杂事忙昏了头,他甚至没有读书修行的时间。

这天夜里,张易方才静下心来,查看诸多好友的文印信件。其中大部分是恭喜张易作出传世水调歌;还有一些人好奇他为何回到书院几天就再度离去,以及担心张易跟陈府对抗,很容易被扼杀在成长期。

张易一一谢过,但其中几份来信,他却极为慎重。

长弓老爷子对他不辞而别怨言极大,不过听闻张府晋升望族以及张易做出传世水调歌,他心情倒是极为顺畅,愿意将长弓府在伏流国的生意都交予张府打理。

长弓府富可敌国,银钱就算是十个陈府加起来都赶不上。即便伏流国与太安城相距甚远,这笔生意也不是小钱。

张易连忙谢过,表示自己是为了躲避道一书院那位圣女,他可不想上山去当苦儒。

长弓老爷子回信极快,在信中调侃张易道:“你想必是看上谁家******了吧?你可千万莫要后悔,道一书院的天下行走,比起许多国家的国君地位还要尊崇,而且有了这层身份,还可以多娶几个媳妇。”

张易扶额无语,知晓老爷子这是开玩笑,便没有再回。

徐若风一如往日不着调:“小子,听说你写出传世水调歌,嗯,不愧是白马书院的弟子。回想起当初我跟长弓两人,在东晋秋水上,以水调歌和破阵子分别进献天子,成千上万的美人儿都聚集在大河两岸,当真风头无二。扯得太远了,我听说你将那两座石像收走了,赤龙血砚我就不多加赘述,你自行摸索。但那尊青狐石雕,你一定要注意,试着用青莲衣将它收入其中。”

张易看完信后便是一愣,他原本就知道那座青狐石雕极为神异,只是没想到徐若风还要再度提醒自己一番,看来自己还是不够慎重。

他细想一下,这座石雕引发了冷月心和青公子两位天地玄门星君的战斗,就连那位璇玑阁阁主罗候都那般感兴趣,怎么会是寻常物件。张易没有担心,既然徐若风让他用青莲衣收取青狐石雕,那肯定已然智珠在握,不会让他受伤。

张易回信感谢徐若风,顺便向王大贤问好。只不过徐若风不知又在忙些什么,过了许久都没有回复。

……

张易看完最后一封信件,脸色瞬间大变,立即收拾行囊步出房门,跟张林等人交代了几句后,便骑上一匹神骏白马,往南方而去。

**************

浮云天宫坐落于无尽大海之上,鲜少有人知晓具体位置。大多数周人认为其位于一线天外数千里处,这种说法并非无的放矢。

浮云天宫镇守海域,每年斩杀的水妖比起大周朝廷还要多数倍。而每逢水妖和人族大战,一线天一侧水妖聚集最多。

大周顶尖的读书人却有资格知晓些许内幕,听到这般话语总是微微摇头。

浮云天宫,宫如其名。

天宫漂浮在云层之上,在无尽大海外围不停流动,监视整个海疆。

三万年前的惊世大战,水妖折损大半,但始终都没有放弃掠杀人族。千年前,长弓大儒与水族大贤级别的水妖两败俱伤,方才使海疆恢复了些许平静。

正因如此,浮云天宫在大周人族的心中,越发比道一书院显得低了一等。

七大宗门皆是圣人遗留。圣人已殁,几大宗门自然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大周人族大部分都是读书人,只有少部分才学习农圣腾云布雨之术,从这方面看来,道一书院地位高于浮云天宫情有可原。

但若不是水妖近千年来没有大规模进犯人族,两者地位决不至于相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多幼童只知道一书院,不知浮云天宫。

浮云天宫不可能不急,若大周人族都以道一书院为尊。此消彼长之下,天资卓绝的人族都让道一书院收了去,浮云天宫恐怕过不了千年就会断了传承。

故而千年以来,秋伊水这等浮云天宫圣女屡次深入大周,为的便是宣扬浮云天宫和农圣遗留究竟有多么强大。

几代圣女的确功不可没,在大周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他们的故事。

但秋伊水自从回到大周之后,为了偿还长弓大儒的恩情,一直心系张易。后来更是因为伏流国夹在道一书院和大周朝廷的博弈间,一直待在南都,已逾半年。这样的成绩,足以让浮云天宫诸位大能震怒,更让许多同辈弟子心生怨念,一时间议论纷纷。

浮云天宫跟道一书院不同,每代只有一位圣女。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即便不用大贤开口,天宫元老亦可联名废除圣女之位。

前些日子,这群元老们便以不作为,申请废除秋伊水圣女之位。

好在秋伊水的师尊是浮云天宫地位最高的几位大贤之一,愣是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

这位心疼徒儿的大贤也不能坏了天宫的规矩,她命元老院排除几位年轻天才弟子前往南都,监察秋伊水。若秋伊水当真不思进取,便亲自废除秋伊水的圣女之位。

……

张易从文印信件中看到的最后一封信件便是说的这件事。

书写信件之人,名为李三思。

三俊才子修为精深,张易上次面对他的时候,感觉其人实力甚至不在徐若风之下。堂堂大儒,自然能够单方面与张易通信。

张易极为明白,李三思没有理由骗自己。他为何知晓这件事情虽有些奇怪,但用文印通知自己,恐怕跟那位月华郡主脱不了关系。

……

繁星密布于天空之上,秋风呼啸,挟带落叶枯枝飘落秋水。

张易骑乘白马疾驰在秋水河畔。李三思所说的事情无论真假,他都要亲自前去查探一番,才能放心。

张府当年对伏流秋家的恩情,只有秋伊水一人记得,这何尝不是一种恩情?

夫子常说,以德报德。

张易牢记心中,自然要尽力报答。只不过自己为何执意昼夜疾行,心房之内文心灯火闪烁不定,恨不得立即晋升大儒,飞到秋伊水身边。

青衫少年,却尚未想个通透。

PS:今天貌似是这个月最后一天,原本说有三章,就把剩下两章放明天。下个月我想拼一把,所以明天四更,大家支持越热烈,更新就越多,我拼了这条老命……不然之前花的医药费都挣不回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屠夫敬酒

白马疾驰于秋水河畔,两日后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地。除了蕴含远古巨兽血脉的各色异兽,就算是日行千里的良驹,也经不起如此摧残。

张易见白马累倒,这才冷静下来,将其收入心房当中,顺便为它买来了粮草和水。

他决定从渝城乘楼船逆流而上,前往南都。渔船乌篷船等小船速度太慢,还比不上陆路,但这些高大的楼船破水力量极大,逆流而上的速度也远超陆路。

张易之前太过心急,将这事抛诸脑后。

渝城集山、水、林、泉、峡、洞、瀑布、天池、古寨、鹰群等景观,尤以泉、峡、洞最佳,驰名伏流内外。虽不及利州城山势显赫

渝城有上百处温泉,水温略高于人体本身,其中蕴含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药物,别说普通人,即便是读书人常常在温泉中泡澡,都能改善身体,使体内的暗疾消失。

数十里塘河、九曲十八弯。渝城更有有高塘峡、桶井峡、老鹰峡组成的“小三峡”,跟秋水最为险恶的三峡绝境遥相呼应。这里峭壁青崖对峙,翠竹铺天盖顶,壁合若桶,天开一线,雾绕云崖,老鹰飞旋,景象奇观。

渝城最为奇特的是城中遍地溶洞,钟乳石千姿百态,各有妙趣。最长的猴子洞长逾两千米,洞内石柱林立,充满野趣;杨家洞三层构成,盘旋而下,深达地下百米米;感应洞长达五百米米,洞内阴河有许多读书人需求的宝物,令人神往。

大周如今最负盛名的游侠之一徐王剑所著《山水注》当中便有关于渝城的描写:“至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