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生存手册-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娘子就想到了她送二娘子的绣屏,与送自己和九哥的香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子,未必要和别人学。”她安慰六娘子。“你已经很可爱了。”以六娘子的个性,大太太就算不会像对初娘子那样上心,也都会为她说一门好亲事的。
  毕竟杨家的庶女嫁得好,也是大太太的脸面。
  六娘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是姐姐,还是我是姐姐?”她跳下了秋千,面孔半隐在夕阳下,七娘子只隐约瞧见了她唇边的笑。
  不知为何,在这瞬间,她反而强烈地感受到了六娘子的美丽。
  “吃饭啦,发什么呆啊。”六娘子把她也拉下了秋千,两个小女孩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
  好像在刚才那一刻,她们都展现了太过私密的自我,两人之间反而尴尬了起来。
  立夏果真送了一小瓶桂花腐乳过来。
  她还端了一盘子扬州糖烧卖,一篮子个大鲜红的石榴果与小林檎。
  “都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一点点心意。”立夏很客气。
  这些东西在杨家也算不上什么稀奇的好东西,小香雪里也不是没有。
  难得的是这份心意。
  七姨娘爱吃腐乳,这瓶子桂花腐乳很合她的心意,风韵犹存的七姨娘笑得眉眼弯弯,谢过了七娘子。
  “是立夏家里酿的,和外头卖的,风味不大一样。”七娘子笑着说,“这个扬州糖烧卖也是吴嫂子的得意之作,二姐虽然搬到了幽篁里,但三不五时还传话出来,让她做了送进去。”
  六娘子一向爱吃甜食。
  大家就在七姨娘屋里坐下来吃晚饭。
  七娘子这次过来用饭,并没有敲锣打鼓,大厨房那里,怕是都不知道她来了,开出的还是两个人的量。
  虽然比不上正院饮食的细致精美,但也是□名贵,味味丰盛。
  六娘子一边吃饭一边和七姨娘说话,嘀嘀咕咕地说着今天在朱赢台绣花的事。
  气氛温馨怡人。
  七娘子眼底就透出了羡慕。
  吃过饭,天色已经半黑了,七姨娘张罗着要送七娘子回西偏院。
  七娘子赶忙婉拒了。
  “有立夏就好!”她笑着拉过了立夏,“我们也是在百芳园里行走惯了的,不至于迷路。”
  七姨娘也就从善如流,唇边含着笑,和六娘子一起目送她们出了小香雪。
  出了小香雪,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
  小香雪只有一条石子路通向园子里,出了梅林,才是青石板铺就的正路。
  立夏就要带着七娘子往右走。从朱赢台过玉雨轩,经由浣纱坞前面的小板桥回正院。
  七娘子却一把握住了她的手,带着她拐到了左边。
  从小香雪的左边出去,最近的路是从聚八仙穿过去,绕到轻红阁边上,再从假山边出百芳园进正院。
  可是七娘子却兴致盎然地拉着立夏东游西逛,经过聚八仙的时候,还采了一捧未谢的琼花,直走到了万花流落边上,与立夏指点着池子里早开的荷花。
  杨家的荷花花期晚,虽然进了五月,也只开了几支,大朵大朵的红白荷花,孤零零地矗立在万花流落里,透了几分寂寥。
  眼下正是执事们吃晚饭的时候,园内冷清无人,乌压压的黑云压在了夕阳上空,只有一星半点暗红色透出来。园内又还没到点灯的时辰,连迎面而来的人是谁,都看不清。
  立夏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倒是七娘子兴致很好,一边走,一边问立夏,“怎么是你送东西过来?白露姐姐呢?”
  “白露姐姐说,我也该学着待人接物,出来办事了。”立夏小心地回答。“您仔细脚底路滑。”池子边的青石路,总是滑溜溜的。
  七娘子嗯了一声。
  “白露这个人,倒是谨慎。”她似乎是自言自语,“懂得避嫌这两个字的涵义。”
  立夏浑身发冷,不觉细细颤抖了起来。
  七娘子忽然要到小香雪用晚饭,又把白露打发了回来,让自己过来……要说只是心血来潮,连她都不信。
  七娘子又拍了拍她的手,“你不要害怕!”
  她的声音很轻,在寂静的花树下,又透着坚定。
  “深宅大院里的女人,哪一个没有见不得人的事。”七娘子的声音里,渐渐透出了疲倦与无奈,“白露是大太太屋里出来的,有时候……总是不大方便!”
  立夏品味着七娘子的软弱,一瞬间,心里就觉得自己高大了起来。
  “我不怕。”她斩钉截铁般地说,“凭您差遣!”
  七娘子能把她从南偏院带到正院,就能把她从正院打回南偏院。
  正因为她能依靠的只有七娘子,所以七娘子才一直提拔她、信任她。
  在这个时候,她决不能退缩。
  七娘子欣慰地笑了,她紧紧地握住了立夏的手。
  “二太太终究是明媒正娶的嫡妻……”她细细地对立夏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大太太是不能把她怎么样的,这一趟上京,其实还是为了搬救兵……就算许夫人真的派了人来料理二太太,怕是最多也不过把二太太带到京里去。”
  二太太如果去了京城,大太太身边,一下就少了对手。
  如果再成功地卡住了三娘子的亲事,卡住了四姨娘的喉咙。大太太在这个家里,就没有对手了。
  到那时候,七娘子想的就不是如何立功,而是如何自保的事了。大太太少了对手,自然也就不需要她在九哥身边出入……她的日子就会难过起来。
  所以说,一个人的算盘如果打得太精,很容易就会让身边的人,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太太对她的好能少些功利,多一份真诚……
  七娘子不由失笑。
  又想起了初娘子。
  不论如何,大太太的心肠还是软的,只是小气了点!
  只要大太太还有劲敌,她就能一点一点,和大太太培养出情谊,成为大太太的自己人。
  六娘子惆怅的声音还回荡在七娘子耳边。
  “我一向很羡慕大姐姐!可又怎么都学不像……”
  她们这样的庶女,羡慕的无非是初娘子的夫家。
  七娘子目光渐渐迷蒙了起来。
  不求家财万贯,只求人口简单,平实度日。
  大太太总是有能力如了她这个小小的愿望吧!
  不知不觉间,溪客坊已然在望。
  百芳园内的万花溪,经过浣纱坞就换做了暗水,在假山与青石路底下流着,到了溪客坊,便汇聚成了一渠浅浅的荷塘,环绕着小小的院落,再汇入万花流落。
  溪客坊和小香雪颇有几分相似,与外界都是靠一条小小的青石路连接,不过溪客坊的这条路,架在水上。
  七娘子把手中如雪的琼花交到立夏手上。
  “把这捧花放到院门前,动作轻一点。”
  立夏接过话,左右张望。
  溪客坊在百芳园西南角,背靠万花流落,附近的院落,多半都是空着的。
  在深重的暮色里,就算是两个人迎面撞见,恐怕都认不出来。
  立夏轻盈灵巧地踱到院门前,弯腰放下了琼花,转身气定神闲地走回了七娘子身边。
  脸上看不出一丝心虚。
  七娘子又想到了九姨娘对立夏的评价。
  “胆大心细,遇事镇定,又有良心。将来,是你的好帮手。”九姨娘的声音,嘶哑中透着虚弱,虚弱里,暗藏着满足。“到了正院,不要吝惜,要好好地提拔她。”
  她就转头看着立夏的侧脸,微笑了起来。
  “再说,我们都是庶女……”她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虽然平时难免争斗,但在这件事上,我是不会踩她的。”
  一个人对朋友的态度,并不能证明她的为人。
  只有对敌人的态度,才能体现出她的人品。
  虽然这道理并非人人都能说得出口,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
  对敌人尚且如此,对朋友,就不必说了。
  立夏也扭过头轻轻对她笑了笑。
  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穿过百雨金,从假山脚下转出来,进了正院。
  正院里正点灯,捧着巨烛的婆子丫鬟来回穿梭,映亮了半边院子,和百芳园的冷清相比,这里热闹得多了。
  人们来回走动的时候,见到七娘子居然在这个时候从百芳园回来,都不免奇怪地看她们几眼。
  从头到尾,立夏的脊背都挺得直直的,脸上也带着徐徐的微笑。
  在这一刻,她看起来居然很有七娘子的味道。

  琼花

  王妈妈对小香雪留饭的事,没有多说什么。
  她都不发话,立春自然更不会说什么不中听的。
  七娘子年纪小,去小香雪荡荡秋千,也没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七姨娘母女一向与世无争,虽然比不上大姨娘、五姨娘与大太太亲厚,但一直也没有给大太太惹出什么麻烦,大太太看她们,还是很友善的。
  倒是九哥抱怨,“这么晚才回来,野到哪里去了?又让我一个人吃饭。”
  立夏心中一跳,面上却一点都看不出来,只是视线却不由得调向了七娘子。
  她们今天做的事,已经不是简单的吃里扒外能道尽的了……要是被人知道了,恐怕回到南偏院,都是奢望了!
  七娘子有一丝抱歉:九哥一向习惯了热闹,现在大太太和五娘子不在,他的确寂寞了很多。
  “下回我只是去荡秋千,就不在小香雪吃饭了。”她笑盈盈地许诺,看上去,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还是那样的从容、稳重。
  听到秋千,九哥眼睛一亮。
  他还没开口,王妈妈就发话了,“大太太在家的时候,要荡,您什么时候都能去荡,大太太不在家……您就想都不要想!”
  九哥一扁嘴,就要闹起来了。
  “难道九哥要等小香雪的秋千被拆了,才能死心不成?”王妈妈黑了脸,不轻不重地说。
  虽然王妈妈对九哥一向客气有加,但她的性子摆在那里,九哥还是很有几分怕她。
  七娘子左右看看,笑了笑,转身进了东里间。
  白露斜靠在窗边的红木圈椅上做针线。
  “七娘子。”看到七娘子进来了,她忙笑着起身招呼,又伸手去摸茶壶,试探茶水的热度。“七娘子回来了。”
  “哎。”七娘子眉眼弯弯,难得地把笑意表露在了脸上。“在小香雪荡秋千,弄得一身大汗。”
  “上元,中元,去小厨房要水给七娘子洗澡。”白露就放下针线,出门喊了两个小丫头出来做事。
  返回来,又笑盈盈地把手中的针线亮给七娘子看。
  “给您做了个肚兜。”
  这是很鲜亮的活计,红绫上绣了大朵大朵的桃花,不论从构图还是手艺上看,都十分出挑。
  “白露姐姐有心了。”七娘子和她相视一笑,彼此之间,洋溢着无言的默契。
  立夏却没有留意。
  要是搁在往常,她心里多半还是会有些不高兴。
  毕竟和七娘子一道从南偏院挣扎过来的人是她。
  白露又是这样迅速地就得到了七娘子的信任和好感……
  但是今天,她的心思全放在了那一捧琼花上。
  如果、如果这事闹腾了出去……
  立夏就有些魂不守舍的,七娘子叫了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
  “七娘子喊我什么事。”她忙露出了微微的笑,“想到了七姨娘屋里的好菜,就不由得走神了。”
  已经学会掩饰了!
  七娘子笑着说,“叫你帮我洗头。”
  白露瞥了立夏一眼,微微摇了摇头,又凑到灯前,仔细地穿针引线起来。
  立夏服侍七娘子擦头发的时候,手有些微微的颤抖。
  这孩子现在才知道后怕。
  “不过是个老妈妈!”七娘子轻声说。
  她的眼里,又浮现出了熟悉的无畏。
  立夏就想到了几个月前,刚到西偏院的时候,她们下了学,在甬道口等五娘子。
  当时七娘子也是这样轻声细语地对她说,“不过是个小姑娘!”
  五娘子虽然不喜欢七娘子,但终究还是没能让她吃到什么苦头。
  她挺直了脊背,“是!”
  #
  四房一直风平浪静,那捧琼花就像是被风吹走了一般,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四姨娘反而减少了外出的次数,成日里只是呆在溪客坊,侍弄一渠的荷花。
  七娘子每天都要在早晚课程里,和三娘子、四娘子见面。
  三娘子脸上还是那喜气盈盈的样子,但绣花课上,常常住了针线,发起呆来。
  笑容里透着的三分勉强,任谁都看得出来。
  反倒四娘子一直冷冰冰的,也看不出什么不妥。
  早上的启蒙课里,先生终于读完了女四书,开始教《声律启蒙》。
  课程要比女四书有意思得多了。
  三娘子、四娘子和七娘子听课都明显认真了起来。
  只有六娘子还是呵欠连天。
  七娘子还在临卫夫人的字,先生就叫她仿着卫夫人的意思,抄一遍声律启蒙。
  这是大工程,上课下课,七娘子都一边听,一边凝神静气地写。
  六娘子就更无趣了,往常还和七娘子说些闲篇,现在只好睡觉。
  三娘子得闲了,也常常来看七娘子的字。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七娘子已经抄到了支部。
  三娘子看了,笑盈盈地问七娘子,“七妹总不会私底下也才读到声律启蒙吧?”
  问得像是随意,眼睛,却紧紧地盯着七娘子,透出了紧绷。
  七娘子有些纳闷,“也读些诗词歌赋,志怪小说,都是解闷用的。”
  “要多读些书才好。”三娘子就笑眯眯地点了点四娘子,“四妹平时绣花之余就是读全宋词,已经读到张先了。”
  说着就叫四娘子,“你昨儿读的那首词是什么,怪好听的,背出来我听听。”
  四娘子根本没有搭理三娘子,三娘子也不着恼,想了想,背给七娘子听。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六娘子听到她们在说诗词歌赋的事,早就昏昏欲睡。
  七娘子心中一动,望着三娘子,只是笑,却没有说话。
  三娘子也冲七娘子笑,弯弯的眉眼里,喜气渐渐淡去,现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七妹妹闲着没事的时候,要多读书。”她看了六娘子一眼,“父亲最喜欢满腹诗书的人。”
  七娘子回去借了九哥屋里的全宋词来看,找了许久,才知道原来张先的这厥词,就叫做《忆琼花》。
  #
  六月里一天,二娘子身边的小寒到西偏院来找王妈妈。
  两个人嘀咕了半天。
  七娘子写完了一百个大字,去净房洗了手,出来和九哥对坐着吃早饭。
  早饭很简单,不过八色小菜,两三样粥水。九哥挑了黑枣粳米粥喝了半碗,很是艳羡地看着七娘子。
  “七姐,你怎么每天都起得那么早!”他满面的羡慕。
  九哥年纪小,还是很爱赖床的,每天早上都要小雪、处暑千方百计地哄起来,也不过是吃个早饭,就要去上学了。
  七娘子笑着看了九哥一眼。
  “因为我勤快。”
  七娘子虽然还是小孩的身子,但脑海中属于成年人的意志力,却一直未曾失去。
  王妈妈结束了和小寒的对话,面色如常地进了屋子。
  “九哥也要多和七姐学学。”她笑着说教了起来,“可不能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折腾了。等到八姨娘肚子里的弟弟出生了,更是要给弟弟做个表率!”
  九哥撇了撇嘴,没有回话。
  他的性子虽然不算太骄纵,但也决不平易近人。
  王妈妈也不在意。
  她抬起头,对七娘子使了个眼色。
  七娘子又喝了一口清豆浆,便起身拿起手绢,揩了揩嘴。
  “九哥慢用。”她笑着说,“我要换衣服上学去了。”
  说着,就进了东里间。
  立夏和白露已经打点好了衣服,准备给七娘子换上。天气渐渐热起来,丫鬟们身上早换了纱衣,七娘子也脱了家常穿的绉绸衣裤,换上了淡黄提花府绸短袄与暗紫莨绸百褶裙,随手翻开了一本书,一边看,一边等着王妈妈进门。
  王妈妈走进屋里,看着七娘子,就不由得欣赏地眯起了眼睛。
  长长的头发编成了两条辫子,垂在耳边,虽然年纪小,打扮得却是一丝不苟,低调中透着华贵,看起来,要比跳脱的五娘子,更像是正院嫡女……
  “七娘子,”她笑着开口,语气却分明透了几分急迫。“有些话,想问问您。”
  白露和立夏对视了一眼,一前一后地退出了东里间。
  七娘子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略带惊愕地冲王妈妈挑起了眉毛。
  “王妈妈请说。”
  她的声音清脆宁静,就像是三月底的寒涧水,透着清凉。
  王妈妈注视着七娘子,缓缓道,“七娘子想必不知道……昨晚李老爷上门拜访。”
  她口中的李老爷,自然是江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