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生存手册-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心维稳,就未必会往下深查。自己的千般盘算,难道就要这样落空?
不行!以此女的手段,又占了世子妇的身份,在府里多经营一天,她的地位也就多稳了一分,她维稳,是她等得起,她喜欢等。自己却是多等一天,就少一分优势。现在退一步,将来恐怕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既然如此,这条路走不通,当然也就只能去走另外一条路。
五少夫人就对七娘子亲热地一笑,拍了拍她的手。“五嫂这话可是真心的,六弟妹别笑我,我是巴不得别再管家里这一摊子烦难啦,六弟妹能把家务接过来,真是再好也不过的事了。”
#
七娘子一边笑,一边出了乐山居,又拉着五少夫人的手依依不舍地说了几句话,才带着中元、端午,往明德堂走去。
一转过身,她的脸就垮了下来,禁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唇角。
“都要笑得僵掉了。”她低声和两个丫鬟嘟囔。
中元和端午性子都活泼一些,听到七娘子这样说,不禁齐声失笑。
“五少夫人也是,脸上是从早到晚,都挂着那样浅浅的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谁把她的嘴吊起来了呢。”端午回身望了望五少夫人的背影,又乍了乍舌,“也不知道是不是奴婢看错了,怎么觉得五少夫人……”
她才要说话,七娘子和中元不约而同地扫了她一眼,端午顿时知错,啪地一声合上嘴巴,不敢再多说什么。直到进了明德堂,才松了一口气,“险些就给少夫人惹麻烦了!”
七娘子不禁失笑,她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以后说话还是要注意场合——刚才你说五嫂怎么了来着?”
端午这才滚了滚眼珠子,“奴婢觉得呢,五少夫人这几天,似乎有些不大舒服,行动间虽然还是那样的优雅,但没人的时候,她脸上老显出一点点烦躁来,让人看了倒有些害怕。”
七娘子不禁沉吟片刻,才愉悦地轻笑起来。
端午虽然有时候轻浮了些,但察言观色,倒是一把好手。
看来,自己的这一番做作,也的确骗倒了五少夫人。
她点了点头,叮嘱端午,“这件事可不要乱说,被别人知道的,还当我们编排五嫂呢!”
说五少夫人心情不好,那就等于说她因为管家权的移交而沮丧,这话由六房来说,格外透了刻薄。端午忙捂住了嘴,慎重地点了点头,才笑道,“立夏姐姐和上元姐姐都轮休,今儿我和中元摆饭,少夫人想吃什么,我们和小厨房说去!”
七娘子侧头想了想,自己都有几分讶异。“我居然想吃花雕炖蒋腿!”
不要说她自己,中元和端午都惊讶起来。“少夫人是难得想开荤了!”
七娘子自小胃口就不好,总是要人劝着,才能吃上大半碗饭,也都是尽量捡素菜进口,荤菜不过一两口,浅尝辄止,吃多了就觉得油腻得慌。即使出嫁后有了自己的小厨房,规定只许用菜油做饭,也都很难多吃几口肉。这一点权仲白和钟先生都有提出,要她多吃点荤菜进补,奈何她不耐荤腥,也就一直搁置了。因此今日七娘子难得有想吃的荤菜,众人都引以为异,到了晚上,中元甚至一边摆菜,一边告诉许凤佳,“少夫人今儿中午足足吃了四块蒋腿,每一块都有一两寸见方!”
七娘子不禁大窘,“难得贪嘴,就被你们给逮着了,还要当个稀奇的事,到处学嘴。”
许凤佳却也很高兴,他拍了拍桌子,“蒋腿是易得的东西,你吃得好,明儿给金华那边的守将写信,最上等的要上一两百斤,也不是个事——不过又怕你吃腻了,改日里,你也换换口,尝一尝我们京城有名的清酱肉。”
七娘子心头一动,“说起来,上回哪里来的小官儿,孝敬了几方谁家的清酱肉,我听说四郎、五郎吃得很有滋味,只是吃完了就上火。也不敢随时供应,既然你提起来,就给孩子们也打打牙祭吧。”
“有这样的事?”许凤佳扬了扬眉,“有意思,这倒是像五妹,我们小时候都爱吃清酱肉,就是七弟和五妹,一吃完嘴里就长燎泡,偏偏越是这样就越爱吃!”
两个人说说笑笑,一边吃饭,七娘子一时不察,竟吃了好几块许凤佳相机送到她碗中的羊肉。
吃完饭,七娘子便果然再不做事,只是和许凤佳赶了几盘双陆,又稍微聊上几句,便着枕闭目养神。少将军自然是沾枕就着,她闭上眼,在脑海中催眠般念了无数声‘现在睡觉’,终于也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七月底,二娘子派人上门给七娘子下帖,请七娘子上定国侯府做客。
……………:**是不是又抽了………………
谢谢大家的关心,老人家走得很顺,没有一点痛苦,耄耋期颐之年,生老病死也是常理。虽然为人晚辈还是难免低沉,但是也会随着时间淡化的。
^^这个月会在之后尽量多安排双更几次,来答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心。


233 岁月

  定国侯府并不像一般达官贵人,多半在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并安富坊等坊市聚居,而是将宅邸置在四九城东北角,鸣玉坊石碑胡同里,占地要比平国公府反而更大得多。七娘子从前几次过来,也在二娘子的带领下,进花园走了走。不过她们是从百芳园里出来的,定国侯府的后花园虽然花木扶疏,看在两个少妇眼中,也就不算什么了。
  倒是四郎、五郎,从前几次过孙家来,年纪都还太小,并不知道府内还有这样的地方可以逛。如今年岁渐大,小萃锦也走过了几次,见到孙家的花园,就觉得好了。
  二娘子笑着抱了抱两个孩子,见两人的眼睛都滴溜溜地,绕着窗户里的风景打转,不由就笑起来,吩咐小世子,“延平带弟弟们去园子里玩一玩吧,留神不要靠近水边。”
  虽说二娘子出嫁得早,但她子孙运竟不大强,长子在襁褓中就告夭折,三子好容易养到三岁,一场风寒久治不愈,也就去世,倒是次子孙延平很是壮实懂事,七岁的年纪,已经如小大人一般进退有度。他听了母亲的吩咐,先稳重地应了是,又向七娘子行礼,“七姨,侄子告退。”
  这才带着四郎、五郎出了屋子,甚至不忘招呼养娘们同谷雨春分跟在后头。
  两个贵妇人一时都没有说话,目送着孩子们出了屋子,隐约听得五郎问孙延平,“表哥为什么也叫七姨七姨?”
  孙延平还耐心地答道,“因为母亲和七姨是姐妹,母亲的姐妹,叫姨姨。”
  七娘子不禁就冲二娘子一笑,“延平像娘呢!从小就这样稳重。”
  二娘子唇边不禁也挂上了一缕笑。“他这个性子,很得他祖母的喜欢,说是改明儿过了八岁生日,就向朝廷请封世子,把名分定下来。”
  又撇了撇嘴,“其实说是喜欢他的性子,也是因为你姐夫人都要走了,又抬举了两个姨娘。”
  七娘子自己就是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可以对许凤佳要求专一,但当着二娘子,是决不能说太超前的言辞,只好笑着安慰二娘子,“孩子多了,家里总是热闹一些,总别像九哥,才成亲家里就恨不得马上生七八个孩子出来。传宗接代的压力也太大了。”
  还有一句话,她含着没说出来:就算在大秦来说,二娘子的孩子夭折率也太大了一些,万一孙延平没有养住,有庶子在,二娘子总还可以走大太太的老路子,不至于要沦落到过继别人的孩子来养。
  二娘子叹了口气,她挥了挥手,“有一个也不错了,不像大姐,眼看着就是过三十岁生日的人了,肚子还没有消息不说,就是抬举的两个通房都没有消息,那才叫一个焦急。”
  初娘子这些年来一直跟着大姑爷在江南任上,也就是去年随大姑爷丁忧回老家居住守孝,和三娘子、四娘子的往来自然多了一些。京里的几个姐妹,也很少听到她的音信。七娘子上一次知道她的消息,还是她又写信回家,问大太太要了几个漂亮的丫头。
  “大姐夫也有三十五了吧?”她不禁一皱眉,“他们家老太爷临终前,恐怕……”
  “说是逼得很紧,想要把小叔家的三儿子过继进去,大姐还没有松口,不过想必丁忧在家,日日对着个老太太,日子也不大舒服。”二娘子也很有几分无奈,“算了,看在爹娘的份上,再怎么样也就是吃几分脸色,大姐还是有福气,总比四妹……”
  这些年来,几姐妹各有遇合,日子过得也是有好有坏,除了早逝的五娘子,运气最差的就数四娘子了:前年江南天花泛滥,四姑爷染了天花一命呜呼不说,就是四娘子照料他的时候也被传染,虽然有幸痊愈,却落了一脸的麻子,四姨娘哭得不得了,写信上京,请大老爷出钱,在四姑爷坟边修了一座家庵,亲自住到家庵里和四娘子一道吃斋念佛去了。
  七娘子想到往事,也很有几分唏嘘,“当时在百芳园里倒不觉得什么,亲姐妹有时候也像仇人,见了面和斗鸡一样,你踩我,我踩你。出门了才知道,原来能修成姐妹,已经是多年的缘分了。当年在一起玩耍的几姐妹,如今真是天各一方!也就是我和二姐能够时常见面。二房的几个妹妹,倒也都……”
  二房的八娘子、十娘子,也都在这几年间陆续出嫁,八娘子倒是嫁进了李家,和十二郎结成姻缘,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十娘子因为是庶出,由敏哥做主,敏大奶奶做媒,将她嫁到了山西的一户人家,听说家规森严,也就从此没了音信。京城的姐妹,也就只有二娘子、六娘子和七娘子了。
  “能有着几个姐妹在一处,已经很不错了。”二娘子叹了口气,“就是皇后娘娘,几个姐妹还不是天南海北,如今侯爷又下了广州,京里除了我能时常进去看看,竟是再没有第二个可以进宫的亲戚了!”
  说到宫中事,七娘子不由得瞟了二娘子一眼,在心中掂量了一下二娘子的态度,才笑问,“说起来,六姐最近怎么样?我这一向也很少进宫去,也听不到多少她的消息。”
  二娘子摇了摇头,“还不是老样子?就是七八天前,我进宫去看娘娘,绕到她那里坐了一会,她还说日子无聊难打发,要我带几本书进去给她看呢。”
  七娘子微微一怔,待要说什么,又若有所思地将话吞进了口中。“也好,她能安静度日,就是福气了。”
  二娘子看着她叹了一口气,也道,“这话说给你听,也是一样的。很多事过去了就过去了,未必要再翻起来,能安静度日,也就算了。”
  她一向是公正严明,对于五娘子的死,态度虽比不上大太太的疯狂,却也十分积极。如今居然换了语气,说出这样的话来,七娘子自然吃惊。
  她扫了二娘子一眼,却才发觉,这个二十**岁的少妇,在这一瞬间流露出的疲惫,竟有了些老年人特有的颓唐。
  想她以妙龄入主孙家,在公婆跟前服侍得无微不至,家里家外的无限琐事,都要她亲自安排不说,宫里还有个太子妃需要全心应酬。虽然娘家强势,但比起孙家来,总还是落了下风,恐怕没有少受婆婆的揉搓。如今好容易修成正果,成了名正言顺的一家主母,后堂却还有个多病的婆婆要伺候,孙立泉借着子嗣的名义,一个接一个地抬举小老婆……
  就算人人羡她尊贵,私底下的寂寞与心酸,却也只有自己知道。
  更可怕的是,二娘子这样,已经算是贵妇中最幸福的人了,至少她的亲儿子活了一个,眼见着就要立定世子之位,庶子们年纪又都很小,通房听话和顺,没有一点声音。婆婆虽然多病,到底也还明理,和小姑子的关系,也说得上融洽,比起很多锦衣玉食的活死人,二娘子的日子算是真过得不错了!
  七娘子竟有些后怕。
  忽然间,她不敢想象自己嫁到权家或者桂家之后,过的是不是二娘子一样的生活。
  两个人唏嘘了一会,二娘子才振作精神,叫了小寒进来,威严地冲她点了点头。
  小寒就低眉顺眼,无声地退了下去。
  “她这几年来倒也很听话,就提拔着在我身边,帮我管家。”二娘子随口告诉七娘子,“只是在侯爷跟前,不大见宠!”
  没想到小寒倒是以这样的办法,上位成了姨娘。
  七娘子想到初娘子的生母,就曾经是大太太的陪房,虽然见宠,但却难产去世,一时间就觉得小寒不见宠,也不是什么坏事了。
  没有多久,小寒就带了两个中年账房,进了屋子,自然有人在两个主母跟前放了屏风,遮掩住了她们的身影。
  “这是我们孙家自己产业上的账房,倒不是纤秀坊里的人,世代都在家里做活,是最可靠的。”二娘子向七娘子交待,“你有什么话要问就问,我下去还有一点事情……”
  只看二娘子借出的是孙家自己的账房,就知道她以这样的年纪执掌侯府,实在不是侥幸。七娘子会向她开口,肯定是不想惊动娘家,她没有以纤秀坊的账房来应求,可谓是体贴七娘子到了极致,又主动回避,不去打探七娘子的用意,就是二娘子做事的过人之处了。
  七娘子也没有客气,她站起身,将二娘子送到了门口,又拉着她的手低声请托,“难得四郎、五郎过来,二姐多陪孩子们玩玩……说一些五姐的事,给他们听吧。”
  二娘子眼底顿时就划过了几许感伤。
  “好!”她点了点头,又紧紧地捏了捏七娘子的手。“我看两个孩子都长得很茁壮……小五地下有知,也能安心的!”
  七娘子露出一点浅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送走二娘子,她又踱回花厅中坐下,轻声请两位账房,“先生们请勿客气,坐。”
  两位账房顿时低眉顺眼地站起身来,屁股沾着椅子边,抖抖索索地坐了下来。
  “其实请两位先生看账,为的就是稳妥两字。”七娘子的语调还是不紧不慢。“两位先生都是有年纪的老成人了,也知道里头的忌讳……”
  她拖长了调子。
  “少夫人请放心!”其中一个账房,就掏出手绢擦起了汗,一边低声保证,“小人几个都是家生子儿,从小受到训导,知道该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
  七娘子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我也就是白嘱咐一句。不知道这几本账,先生们看出了端倪没有?”
  两个账房对视了一眼,便又都跪了下来,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本,趴在地上,由一个人开始低声地为七娘子讲解起了账本中的猫腻。
  这一说,就是大半个时辰。
  七娘子始终听得很入神,就连她身边的立夏、白露,也不时低下头记些什么。
  等两个先生说完了,七娘子才啜了一口茶,继续发问。
  “这么说,竟是大厨房采买、金银器损耗上,问题最大了?”
  “是。”两个账房的回答都很肯定。
  “那以你们的估计,大概一年间出入能有多少两呢?”七娘子调整了一下姿势,漫不经心地平整起了自己的裙角。
  “手紧些,五六千两是有的,松些,也有个四五千两。”这两个账房倒也答得胸有成竹——想必是早就料到此问,是以早做好了准备。
  七娘子嗯了一声,又问,“那,照你们看,一般的账房,能看得出这里头的不对吗?”
  两个账房对视了一眼,一时间均愕然不已,竟都没有做声。
  七娘子等了半天,才催促般地清了清喉咙。
  “这……若是十多年的老账房,一般也都能看出些不对来,但不细心的、胆子小的,多半也就这么放过去了。”其中一个才乍着胆子回答,“不敢瞒少夫人……这里面的缺漏,也都不是不能商榷的。”
  出乎他二人的意料,七娘子居然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想着也就是这样。”她低声自语,“巧,真是安排得巧。”
  她冲白露挥了挥手,起身转进了后堂,没有再和两个账房多客气什么。
  难得到定国侯府做客,七娘子自然要进去拜见孙太夫人的,因孙太夫人身子不好,直到午后才起得身,吃过午饭,不免又要二娘子带进去拜见过了,再出来和几个孩子们一起说说话,也就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二娘子将七娘子等人送到了大门口,见四郎、五郎被两个养娘抱着上了车,小世子下去扒着车边和弟弟们说话,脸上就泛起了一丝笑,她转头叮嘱七娘子,“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你也不要动作太大,还是要以含蓄为上。”
  七娘子顿时知道自己可能的动机,没有瞒过二娘子的慧眼。这个通透的贵妇人是在劝导自己,即使抓到了谁的小辫子,也不要一味咄咄逼人,反而失了人心,她笑了。
  “二姐就放心吧,小七知道怎么做的。”
  她跟着二娘子一道,望向了重帘深垂的清油车——四郎五郎人都上了车,还从车窗里探出半边脑袋,依依不舍地和小世子道别。
  七娘子心里顿时又兴起了一阵惆怅:家里就现有年纪相当的兄弟,只可惜孩子们在许家,却只能关在明德堂里,没事不能外出。和几个堂兄弟,倒比表兄弟更疏远得多……
  她又收敛了思绪,将目光投向初秋碧蓝的天空,微微地长出了一口气。
  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地办。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