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生存手册-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神色一动,“怎么样?家里都还清白吧。”

    王妈妈低低地应了一声,“都是太太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出身,和这府里的下人,没有什么来往。”

    大太太的陪嫁家人也有十多房,这么多年下来,在府里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大太太就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王妈妈想到了自家二小子谈起立春时的神色,心下就是一紧。

    咬了咬牙,壮着胆子低声开口,“不过,到底年纪都小,还是离不得经事的大丫环调教!”

    大太太就叹了口气,“那就把立春给了九哥吧!横竖,也服侍他小半年了。再换上一拨,也着实有些不大好看。”

    王妈妈不由得大喜。

    却又纳闷了起来。

    “不是说把她抽调回主屋……”当通房来培养?

    “小七是个得体的孩子。”大太太却忽然说起了七娘子,“倒是没有往九哥身边安插人马的心思。”

    王妈妈一下就出了一脊背的冷汗。

    就想到了在西偏院住着的日子里,立春和七娘子来来往往的细节。

    “她才多大!”她的声音有些微不可觉的颤抖,“身边的人,还不都是您给的。”

    大太太也不禁自失的一笑,“这小半年来,我冷眼看着,立春和她倒没有多少私交。”

    也就是说,这两人是单纯的互相欣赏,丫鬟欣赏小姐稳重的性子,小姐欣赏丫鬟能干的表现。

    深宅大院就这么点地儿,谁和谁都能扯得上关系。避讳来避讳去,也就没人能用了。

    只要立春还是大太太的人,以她的身家背景,当然是九哥屋里大丫环的不二人选。

    王妈妈暗暗透出了一口长气。

    连忙做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她恭维,“太太的心思真是深远!”

    “你这就不懂了。”大太太指点王妈妈,“九哥年纪小,展眼又要进东偏院……”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是非好恶,身边的人向着谁说话,他当然也就向着谁了。

    如果立春被七娘子收服了,暗地里向九哥说些不三不四的淡话……

    王妈妈干笑,“太太真是深谋远虑!”

    大太太就笑着摆了摆手。“哎哟,”又叫了起来,“倒是忘了和小七商量一件事。”

    就要叫王妈妈把七娘子再叫回来。

    想了想,又笑道,“算啦,横竖初娘子不日就要回来了,问她也是一样!”

    #

    初娘子端三日一早就到了杨府。

    她带着两个陪嫁丫鬟并姚妈妈,春风满面地进了正院堂屋。

    “娘!”初娘子亲亲热热地唤了一声,就在红蒲团上跪了下来,结结实实地给大太太磕了三个响头,“足足有两三年没见了!”

    大太太满面是笑,弯身亲自把初娘子扶了起来,“我看看我看看——瘦了!”

    “是富态啦!”初娘子笑着摸了摸脸,“生完大姐儿就胖了十多斤,整个人圆滚滚的,这几个月慢慢的才瘦了下来。”

    这是个清秀的少妇,身穿柳绿连格对襟襦裙,越发显得体态丰盈、珠圆玉润。一双不大的眼弯得若月牙儿一般,写满了久别重逢的喜色,却又并不过分轻浮。

    七娘子就看了看三娘子。

    这两姐妹倒是很相似,都有一张圆脸。

    三娘子原来是全盘照搬了初娘子的做派……不过,见了正主儿,倒觉得她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她心不在焉地思忖。

    初娘子已是从姚妈妈手里接过了小囡囡,抿唇向大太太献宝,“这是大姐儿……一路睡下船,睡上车,进了家门,还是在睡!”

    初娘子身上穿的不过是上等湖缎,大姐儿的襁褓却使的是锦绣堆金的蜀锦,大太太接过来先看了看襁褓,就不由失笑。

    “这孩子,陪嫁也不是给你这样折腾的。”说着,她便亲昵地点了点初娘子的额角,才抱起大姐儿掂了掂,“倒是不轻!”

    “足足六斤多的大胖闺女,平日里也是能吃能睡……”初娘子笑着和大太太说起了大姐儿的起居琐事,大太太听得满眼是笑。

    姚妈妈并两个陪嫁丫鬟便拜见了大太太,由底下人领着退了下去。

    初娘子就笑着和姐妹们一一拉了手,“得闲了千万到余杭来做客!庄子上很幽静,一点都不脏乱。”

    她说的话虽然平常,但合着那盈盈的笑,就透着情真意切。

    见到七娘子,初娘子略微顿了顿,才笑着拉起了七娘子的手,“还是第一次见七妹妹!这家大业大,也有许多不好,兄弟姐妹们不能常在一处!”

    七娘子也堆出了笑,“见过大姐姐!”

    初娘子就含着笑,上上下下地打量起了七娘子。

    她做得相当明显,但却并不惹人反感,眼神中没有恶意,只有单纯的好奇与欣赏。

    “真是个玉人儿!”就称赞七娘子,“我们家的妹妹,个个都生得比我好看!”

    杨家众女就都笑开了,“大姐还是这样会说话!”

    “嗳呀,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初娘子就故作惊讶,握住了嘴。“在余杭乡下地方呆久了,还自以为自己生得不错……回娘家一看,才知道是我眼浅了!”

    众人就又笑成了一团。

    气氛一团和睦。

    七娘子也不由得暗自羡慕初娘子的手腕。

    有这样的口才,这样的自嘲精神,到哪里吃不开?

    大太太抱着大姐儿,爱不释手,又问,“姑爷怎么不进来相见?”

    初娘子忙道,“他在外头拜见父亲!也不知道姐妹们是否应该回避,一时不敢进来。”

    说到大姑爷李意兴的时候,初娘子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一股淡淡的甜蜜。

    三娘子面露艳羡之色,连大太太身后站的四姨娘,眼底的云雾都散开了一会,现出了一丝丝的渴望。 


    62、洗尘

    李姑爷只是进来给大太太请了个安,就退了出去。

    这是个很老实的乡下秀才,虽然穿着打扮,也有大户人家的样子,但做派就比不上城里人大方。

    听着姐妹们的轻声细语,他白净的脸膛上就有了汗意,给大太太行了礼也不敢抬头,在初娘子身边垂手侍立,就像个小厮。

    大太太倒不由好笑起来,就温言问李意兴,“你岳父说了什么没有?”

    “泰山大人事多,才说了几句话,前头就有人来立等着求见。”李意兴脸上的汗就连珠一样地滚了下来,吃吃艾艾、结结巴巴地回答。

    三娘子捂住唇无声地笑起来。

    望着初娘子的眼里,倒是多了些同情。

    嫁到这样上不得台盘的人家,也难怪公婆宠着,小姑子、小叔子让着了。

    李家和杨家根本是两个世界,初娘子身份再卑微,嫁到李家,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女。

    初娘子却好像根本没看到姐妹们脸上的异样,含笑注视着李意兴,眼中只有温存。

    大太太就吩咐王妈妈,“把大姑爷送到余容苑好生歇着吧!旅途劳顿,不要累着了。”

    李意兴如蒙大赦,一边拿袖子擦拭脸上的汗珠,一边跟着王妈妈出了堂屋。

    大太太就笑着对初娘子解释,“你父亲这阵子忙得不可开交,朝廷里正是风云诡谲的时候……难免就怠慢了姑爷。”

    江南风俗,姑爷上门是当贵客来款待的,家里没有男丁,就该有大老爷亲自陪着说说话。

    不管有什么理由,大老爷只见了李意兴一面就打发他进来请安,是有些怠慢了。

    初娘子随意点了点头,“都是自家人,娘又何必这么客气。”

    众人就又唠嗑起了家常。

    初娘子对三娘子还是那么和气,就好像不知道三娘子方才的失礼。

    七娘子看在眼里,对初娘子的评价就又高了几分。

    不管初娘子是真心不予介意,还是城府深到不愿把介意表露出来,她都不是个可以小看的人物。

    姐妹之间,出嫁前可能没有什么矛盾,出嫁后,比的还不就是自己的夫家?

    初娘子出嫁前受尽大太太的宠爱,却嫁了这么一户人家,按理,面对三娘子的轻视,是该有所反弹的。

    能以庶女出身,攻略到如今的幸福生活,这里头的确没有多少侥幸。

    在对话里她就很沉默。

    姐妹们谈起的多半都是初娘子没出阁前的往事。

    在香雪海里摘梅花,来年酿梅花酒,却是一多半都酸成了醋。

    去太湖泛舟,初娘子带着姐妹们钓上了十多斤重的大鱼,又放回了湖里……

    这些往事里,没有七娘子的位置。

    初娘子就把七娘子的沉默也看进了眼底。

    “七妹现在住在西偏院吧?”她笑问七娘子,“我也曾在那里住过。”

    要拉近两个陌生人间的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两人的共同点。

    七娘子微笑着点头应着初娘子,“是,现在住在西偏院,睡的还是大姐姐当年睡过的床。”

    初娘子就笑了起来,“九哥同五娘子都在那张床上尿过几次呢。”

    五娘子一下红了脸,“大姐!都多大了,还惦记着小时候的事。”

    众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近了午饭时分。

    “初娘子跟着我用午饭吧!”大太太兴致盎然,小心翼翼地把小囡囡还给了养娘,“闹了一早上,下午都好生歇着,进了晚上,请二婶过来,咱们为初娘子、姑爷洗尘。”

    众姨娘并女儿也就起身告辞,鱼贯出了屋子。

    还能听见大太太对初娘子交代,“半下午也去给二婶请个安,她挂念着你呢!”

    七娘子就犯起了嘀咕:二太太和大太太和解的速度,也实在太快了吧?

    #

    睡过午觉起来,就有人来送初娘子带过来的节礼。

    新下的大西瓜、又大又黑的杨梅、甜脆的大白樱桃……都是在这时节稀罕难得的水果。

    还有精致的长命缕、五毒香包、艾虎钗,林林总总,也摆满了桌面。

    来送节礼的姚妈妈没有急着走,而是带笑和白露叙起了别情。

    “还记得我跟了初娘子出门的时候,你不过是个三等小丫鬟……现在都这么有体面了!”她带着笑对七娘子福了福身,“这丫头粗疏得很,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您不要见怪。”

    七娘子不免有些讶异。

    白露就解释,“姚妈妈是我二婶母……”

    七娘子豁然开朗。

    说起来,姚妈妈既然是初娘子的陪嫁,当年一定也是在正院服侍。

    怕和梁妈妈也有一定的交情。

    姚妈妈又向七娘子讨情,“许久没见侄女,也很挂念她父母,还请七娘子许她半日的假,我带着她一块回姚家探望老人!”

    陪嫁去了余杭,几年来第一次回杨家,肯定要和亲戚聚聚。七娘子当然不会扫兴。

    “也好,合家团圆么!”她就笑着问姚妈妈,“还有哪房的节礼没送?还是现在就省亲去?”

    姚妈妈一脸的喜气,“初娘子也许了我半日的假,若是七娘子没有别的事,明日下午我来接白露!”

    “我这里能有什么事——姚妈妈坐。”七娘子笑着让姚妈妈坐,姚妈妈再四推辞,方才粘着边坐到了绣墩上,“上元,还不给姚妈妈上茶?”

    姚妈妈就一边谦让,一边留神打量堂屋的布置。“七娘子比去年长大了好多呢。”

    上元就默不吭声地端上了两盅凉茶,“姚妈妈用茶。”说完,便束手碎步退了下去。

    屋内装饰典雅,丫鬟举止有度。

    七娘子啜了一口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姚妈妈说些闲话,又问,“大姐姐在堂屋?”

    “嗯!”姚妈妈回过神来,“两母女经年不见,有不少私话。”

    七娘子倒也不很讶异。

    老牌智囊回来了,大太太肯定有一肚皮的话想和初娘子说。

    倒是初娘子,遣了姚妈妈来,一副要借白露传话的样子……是什么用意呢。

    按理,自己和初娘子不论是立场还是利益,都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了!

    #

    大老爷晚上就带着大姑爷在外院吃饭,顺带还把九哥带去做了个小小的陪客。

    进了今年,大老爷倒是越发把九哥当小大人看待,也时常让他到外院,在大老爷的清客、幕僚们身边闲逛。

    女人们就在聚八仙围坐,大太太与二太太带了女儿们坐了一桌,大太太嫌姨娘们费事,早早地就都打发回住处去了。

    酒过三巡,不免就议论起朝局。

    “现在看来,王家也算脱身得早了。”大太太不免感慨,“怎么都捞了个虚衔,现在落马的那几个大人,连虚衔都没捞着,更有倒霉的,还被抄了家!”

    围绕着太子出阁的问题,京中已是连番腥风血雨,第一批倒台的几户人家,此时都无比庆幸——至少是保住了身家性命。在如今这白热化的争斗中,出局可就不仅仅是摘帽子那么简单了,抄家灭族的危险,那是实实在在的。

    众人都唏嘘起来。

    都是士大夫,就算素不相识,也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也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二太太也很感慨,“现在京里,没有谁不是战战兢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着了自己倒霉。”

    大太太乘机教育女儿们,“妻贤夫祸少,这几家里就有女眷四处串联、贪财枉法,才招惹了麻烦上身,这日子还是得安安稳稳的才踏实,万万不能吃了碗里想锅里,行得春风望夏雨,指望一步登天……都知道了?”

    众女儿都敛容称是。

    五娘子就关心地问,“也不知道几个姨姨、舅舅家怎么样!”

    大太太笑了笑,“这就不是你操心的事了。”

    反倒是二太太回答五娘子,“都好着呢,几家根深蒂固,平时行事也都谨慎,没有落下什么把柄!”

    五娘子就松了一口气。

    初娘子看在眼底,就打趣起了妹妹,“进一次京城,倒成了小大人,也懂得操心了。”

    三娘子笑嘻嘻地笑话五娘子,“恐怕是惦记着许家表弟吧!”

    五娘子却很坦然,“家里兄弟少,我和表哥又投缘,当然会惦记他!”又问,“表哥最近还好吗?”

    大太太目光一闪,看着五娘子的眼神,多了几许深意,“还好!听说许家正要上表请封世子,以后凤佳这孩子的身份就更尊贵了。”

    二太太不免笑,“凤佳这孩子也不容易,前头几个兄长虽然是庶出,但都很是能干,想必今次请封世子,私底下也没有少费工夫。”

    说到许夫人的不容易,大太太虽然面上不说,心底自然有几分宽慰。

    “别人的家事,我们就不要议论了。”她的语气很宽和。“凤佳和太子年纪相当,又得到皇后的青眼,请封世子,也是迟早的事。”

    大户人家的女眷聚会,平时也就是这样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着权贵圈子里的新动向。

    “权家和达家的婚事,听说又耽搁住了。”二太太就和大太太议论起权家的事,“权家一向低调谨慎,也不知道是嗅到了什么风声,事到临头,又有反悔的意思……”

    “张太太也和我提过!”大太太点了点头。

    孩子们就有些无味——朝堂上的事,与她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这种家长里短、男婚女嫁的琐事,却很少能让她们燃起兴趣。

    六娘子就拉了七娘子到聚八仙外头扑蝴蝶。

    “听说权家的二少爷英俊文雅,有魏晋遗风!”她和七娘子咬耳朵,“他来给九哥看病的时候,你见着他没有?”

    “的确生得很不错。”七娘子就笑着满足了六娘子的八卦欲望。“魏晋遗风么,也有一点吧。”

    “和表哥比怎么样?”六娘子兴致盎然。

    可怜这群豪门女儿,一年到头见到的男性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七娘子进了正院也有一年多了,也就是见了李家兄弟与封锦、许凤佳、权仲白寥寥数人罢了,六娘子还要见得更少。

    李家兄弟虽然长得周正,和许凤佳比较,却要少了几分吸引力,六娘子拿许凤佳来比,一时间七娘子倒是很难说什么。

    “表哥比权二少爷小了五岁,没什么好比的。”她就随口搪塞了过去。

    “怎么能这样说,三岁看老,表哥又不是襁褓里的娃儿,还能看不出他以后的样子?”六娘子不以为然。

    七娘子随口哄她,“等表哥长到十五岁,我再告诉你谁长得更好。”

    “好啊好啊。”六娘子很高兴,旋即又意会过来,“死丫头,讹我!”

    两个小姑娘就追逐打闹起来,银铃般的笑声,低低地盘旋在屋檐下,为薄纱一样的暮色,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欢欣。

    五娘子坐不住了。“两个傻丫头,当着大姐姐的面没规没距的……我去捉她们回来!”

    说着,自己也下了桌。

    初娘子不禁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