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马上说:“自然是······”他此刻也清醒了,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怪不得旁边没有在一旁附和。
“自然是如何?”皇上疑惑的问。
“皇上,羌族皆为骑兵怎会攻城,莫不是把马叠起来再攻城?”
此刻大殿之中只剩下张让的笑声,显得这样的异样。
“如此羌族大军定然不能攻城也。”皇上也有所悟的说道。
“皇上英明,末将换下一半将士来麻痹敌人,把敌人在城下拖住3个时辰,在派军出击,斩敌5000。此皆托皇上之福也。”
“啊父,应赏何职也?”皇上其实在问张让,他出了多少钱。
“董将军乃国之栋梁,自然需要为大汉镇守边疆。皇上,董将军可领凉州刺史,总督西凉军政大权。”
“皇上不可!”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凉州乃是蛮荒之地,应派一位大儒前去教化百姓与羌族,才可消除兵患。”
“啊父以为如何?”
“不知叛军再来之时,那位大儒可否能敌人的铁骑?”
“教化之后岂会在发生叛乱?”
又有大臣说道:“皇上威福天下,岂会发生叛乱,张让竟然说出此等言语!”
张让马上向皇上磕头,皇上也马上扶起了张让口中还说:“啊父何必如此也。”
正在此时我高声说道:“皇上,末将知道羌族为何发生叛乱。”!~!
..
第十九节 生意
“哦,董爱卿知道?尽可说来。Www;”皇上好像也有些劲了。
“皇上,末将出生于西凉,对羌族尚有一些了解,这些年羌族的牛羊一到冬季便大量死亡,而羌族已牛羊作为食物,牛羊的大量的死亡使羌缺少食物,大量的羌族中人饿死,如此他们便发生叛乱了。”
“这可如何是好?”皇帝问道。
“末将有一解决之道,还需众位大人帮忙。”我看向众位大臣,可是他们没人吊我。我再次说道:“此事亦是不难,将羌族中较为瘦弱的牛羊卖入关中之地,卖得的钱财换取粮食亦可直接换取粮食,若此,可足够羌族食用也,本将在凉州恩威并施,定然使羌族不再发生叛乱也。”
“董爱卿已有抚敌之策,真乃国之福也。”
“皇上,末将不知这牛羊卖于何人?士族中人皆不愿与末将为作此生意。”何进也因为站在士族一边不好开口。
张让此时在皇帝耳边轻轻的说:“皇上何不,咱们自己来做。”“做生意?便是卖牛羊的生意?”“皇上英明。”
皇帝和张让在耳边嘀咕了数句,(大臣自然是不知道的)便向我问道:“这桩买卖是否有利可图?”
“皇上有所不知,西凉的牛羊比南方的牛羊生长的缓慢,在草原之上又要躲避天敌的追捕,自然练得一身好筋骨,肉质鲜美多汁,滑而不腻。绝对是皇宫之中的必备之食也。”
“董爱卿如此一说,朕到想起来了,朕已经有数年没有吃到凉州的牛羊了。”
张让在一旁大献殷勤:“皇上何不趁此机会,做下此笔生意。”
“董爱卿不知一年能赚多少钱财?”
“羌族之中一头牛可换得10倍于牛的重量的粮食,末将给羌族五倍于牛的重量的粮食已足以羌族食用,再有剩下的一半自然便是利润也。”
“如此利润实在是高也,不想董爱卿在做生意也是厉害异常。”这时的朝廷就是我们做生意的地方了,其他大臣只能在旁边低着头看脚趾板。
“若皇上在长安派一官员配合销售,则会赚到更多的钱财。”
皇上大笑:“董爱卿实乃大才也。”
“末将微末伎俩怎敢与皇上相比也。”马屁把皇上拍的舒舒服服的。此时的皇帝乐的合不拢嘴。
张让也在一旁谄媚道:“皇上宴请众臣,用双倍的价钱向众臣收钱,也可小赚一笔,董卓处可让些利与他,也可让其送牛羊勤快些。如此一年赚百万贯并非难事也。”
“甚好,甚好。董爱卿听封,封董卓为西凉刺史,总领西凉军政大权,加封为鳌乡侯,食邑千户。”
“谢皇上。”张让本来还想在此说说马腾的事情的,看看朝中大臣的样子,待会儿散会直接找皇帝谈就可以了。果然在金钱的诱惑下,皇帝二话不说的答应了。我自是回河东整兵不提。而马腾也当上了彭城郡守。(徐州的)
张让等十常侍可是心开怒放,董卓在凉州,马腾在徐州,一东南一西北对洛阳形成包围的局势,这样士族再想搞些小动作可要小心一点了。就算皇帝突然驾崩了(皇帝身体不好,是人就看的出来),也有外面的军队为我助威,新皇帝不管是刘协还是刘辩都只有这么大,皇宫之中还不是在我等十常侍的天下,哈哈,值得一笑。
士族之间又在王允家讨论。
“不想这董武夫尽然可大胜叛军,真乃士族人士一大敌也。”一位官员说道。
“董卓凭战功得高官,吾自然是无话可说,但是马腾何人也,乃是一降将,现今尽然为彭城郡守,皇上还美其名曰:体现朕的气度不凡,如汉武帝一般。”(汉武帝也用刺客为将军的,电视上有呵呵)
“西凉乃大汉边疆,完全妨碍不到朝庭的安危。”
“不然,马腾与董卓乃是张让党羽,一旦洛阳有变,二军同时派大军前来可如何是好。尤其是董卓。”
这时王允说道:“诸位同僚可曾想过,董卓在西凉素有边功,当时他来求我等士族助其高升,而我等士族却不愿也此等武夫为伍,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自然只有去贿赂张让了。此事我等亦是考虑不周也。”
旁边的司徒袁隗说道:“子师之言谬矣,非我等士族官员我等怎么可轻信也,我等士族之中虽有皇甫嵩与朱隽,但是远远不能维持大汉的安全。唯今之计只得我等士族之中自行培养武将了。”
“司徒大人可有人选?”
“吾侄袁绍,袁本初,略通武艺,熟读兵书,可堪大任。”
“诸位可再有人选?”
旁边马上有人拍马屁说:“袁本初一人足矣。”
“是,是······”可见袁家势力之大。
我回到河东便整军前往凉州,当夜我便问李儒如何一统凉州。
“主公勿忧,我军先到离雍州最近的武都郡驻扎,传皇上的神谕,言主公为凉州刺史,总领凉州的军政大权,郡守和县令定然闻风而来。主公可将城池守将换成自己的心腹。如此将士皆听主公之言,凉州便在主公掌中也。不过还有羌族大军在后,我军只大军35000,非扩军不可。”
我亦说道:“凉州乃天下十三州之一州,地处边陲,西北地势平坦,西南山脉连绵,北部与南部俱有异族独善其身,防守甚是不易,且粮食匮乏,人口稀少,并非是立基之地也。然而其州民彪悍,品直好义,土风醇厚,有先民之流。但凉州战马出众,冠绝于世,本将为得西凉便是为此。
“主公放心,治理凉州有儒来处理,主公只需处理军事便可。”
“有劳儒了。”
“主公,可知太平道教?”李儒终于还是提出来了,他也知道好久了。
“略有耳闻。”
“听闻马寿成云,太平道教要反!”他一个字一个字说的清清楚楚,生怕我不知道一般。
“呵呵,此事我也知道久矣。”我悠然的说道。
“主公何不告知皇上,可是大功一件。”
“儒可知,大汉的子民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看向了李儒。
“这······大汉的子民现在生活的确实不好。”李儒略有感叹的说道。
“只是不好而已焉?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太平道教便是一个导火索,一经引燃便是燃起整个大汉的熊熊烈火。百姓尽皆奋起反抗,烧杀抢掠,如此大的“功劳”现在我等前去已经告诉皇上,晚矣。此次叛乱定会发生,且波及区域之广,世间罕见,此皆士族,阉党与皇上之功也。我等只需守护凉州便可。”
“主公,如此静看天下大乱,终是要祸及凉州,不知主公······”
“儒怎会如此糊涂,天下大乱,定然有朝廷大军前去剿灭,或许本将亦需前去征缴。太平军乃是农民起义,虽人数众多,但多是百姓,未加训练,怎敌天下百万大军。”
“既然大汉仍旧被大汉掌控,又有何虑?”
“儒不知,战国七雄焉?”
“主公的意思是······”
“儒不愧为军师,一猜即中,天下大乱,诸侯崛起,而朝廷却无掌控之力。岂非如战国时期一般。”
“主公远见。但是依儒所见,西凉地处边陲却不是立基之本也。”
“儒尽管放心,我等虎踞凉州,以待时机,时机成熟之时便是我军挥师进雍之时,雍州现今可没有大的势力,还不被我挥师而克,再派一良将镇守函谷关,已挡东面的进攻,挥师向南,攻进汉中,直至进川,虎踞西南,若事成,当雄踞天下,不成,亦可称霸一方也。”我自信的说道。
“主公远见,儒远远不如。”李儒心悦诚服的说。
我笑着说:“儒只是未往这方面想而已啊。”!~!
..
第二十节 赚钱
只给河东留下了5000老弱残军便前往凉州。wWw;一月之后到达武都郡,并驻扎此地,先让高顺在此征兵,不出一月便得10000余人马。(叛乱之后缺粮的人很多,当兵有粮吃)而凉州官员也正如李儒所料想的一样,在发出皇上的旨意之后,除了被杀的郡守,还有远离与武都郡过远的张掖郡,敦煌郡都派来了代表前来说明一切。我自然是好生安慰,并教其在地方内增兵,每郡官兵20000人,平时种田,战时为兵。(凉州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成军)
他们走了之后,李儒和我商议:“主公,凉州之地大多土地贫乏,缺少粮食,何不到汉中去买些粮食?”
“儒自去处理便可。记得多买些。”现在我可是用自己的老本钱到汉中去买些粮食了。
“华雄将军领军5000配合军师以防宵小。其余大军随我开进西凉城。”
“诺。”
到达西凉之日,我便将李儒早已写好的信交最大的羌族首领。过了段时间而李儒也买好粮食过来了。此刻就等待羌族部落的回应了。
羌族部落中众位首领集聚一堂,大首领将手中的信交与众位首领观看,待众首领都看完了以后,便说:“诸位首领以为如何?”
其中一人马上说道:“董卓尽然会有这样的好心,一头牛重多少便给5倍于牛的粮食。”
“若当真如此,我族部落便可安然度过寒冬了。”
北宫伯玉马上说到:“董卓此举必有诡计,我等不得不防。”
旁边的书生倒说:“首领放心,此时西凉兵少,切不敢耍些许诡计也。”
“如此亦是不可,此举董卓定然占利更多,我等不可行也。”
我岳父也马上开口了:“董卓此时在做生意,双赢才是做生意的道理。我族亦不是赚利了。”
“哼,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我以为切不可与之合作。”
“北宫首领,我等部落若出现有人饿死,冻死的情况,我作为首领,该如何向我的部族交代。”
其他的首领也被每年的冬季饿怕了,也纷纷附和。
北宫伯玉没有办法,只有请大首领决定。
大首领有些带回忆似口吻的说:“我是羌族中最大的部落,可也是最困难的部落,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人死于饥寒。我作为首领无可奈可。若有办法保全族人的性命,我自然会欣然同意。我也知道北宫首领与董卓有仇,但是我等羌族若无人被饿死冻死,便是我族占利。此举会让董卓壮大实力,但何尝不是我等羌族增加实力焉?且勿再言,派人也董卓联系,说我等首领同意了,若北宫首领不愿,本首领也不会硬逼。”
消息传到西凉,我大叫了一声”好“。这样我就能在黄巾之前攒够足够的粮食了。在与羌族的公平交易之后,马上派兵保护这些牛羊并护送到长安(还向羌族要了几个牧牛羊的人,不然赶不动)
然后自然是把粮食送到西凉,羌族的几个牧羊人像他们的首领诉说我赚了多少,听到原来只赚了一成而已,也就放心了。(大头都让皇上赚去了,我哭,我是假哭,以后还不是我的),可是我还拿到许多钱财的,这些钱财到汉中去买粮,又可收获许多的粮食,一月之间我尽然派军到长安数次,卖了牛羊无数。而此时的我在凉州共有大军150000余,这当然还算当地的守军了。可调动军马达80000,而皇帝此时还在夸奖我:“这西凉的牛肉果然不同反响,比之他处的牛羊强上多矣。鲜美多汁,肉质滑嫩,一看就忍不住叫人留下口水,啊父也来一块。”
“皇上您吃,奴才在一旁看着便可。”
“不如待会朕叫厨房带些给啊父送去。”
“奴才谢过皇上。”
“啊父,此次卖牛羊给朕带来多少的钱财?”
“已超过100万贯钱财。”(为何赚这么多,强卖的呗,皇帝下旨卖,谁敢不买)
“董爱卿真乃吾之福也,啊父,何不让董爱卿多送点牛羊过来?”
“奴才曾闻言,凉州之地粮食甚少,与羌族的交易甚是不易,若能让其在买粮则能加快速度也。”
“如此啊父拟圣旨便是。”(奉旨买粮和普通人买粮的差距大着呢)
这当然方便我更好的买粮了。当我觉得赚了足够80000人马吃的粮食以后,才减缓了向长安送牛羊的速度。
士族中人可吃了一个蒙亏,别人是奉旨卖牛羊,你敢不买?还是买了吧,回去吃吃味道不错,可是我不需要买这么多啊~~~士族中人对我和张让和谓是恨之入骨。
羌族也获得了足够过冬的粮食,以前冬天一天只能吃个半饱,现在都可以吃个饱饱的了,也是人人欢喜,羌族众人对我都有些感激,当然除了北宫伯玉。他旁边的书生看出了他的想法,便说:“首领何须焦虑也,大汉还有一关为过也?”北宫伯玉疑惑的看着他,书生自信一笑:“首领可曾忘了张角?”
“你是说张角的太平教。”北宫伯玉有点恍然的道。
“不错,相对于太平教来说,羌族的造反简直就是小孩子打架一般了。”书生看见北宫伯玉有些生气,(把当事人比作小孩子打架,谁都会不高兴)便笑着说:“首领且听我慢慢说来,羌族造反的为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抢些钱财和粮食罢了,最多占领一个西凉城,可是我等羌族可有人会治理焉?再者大汉百姓就承认我等为其首领焉?说不得那时便会叛乱不断吧。且我等羌族地处边疆,朝廷大军不易攻进来,可不也派了董卓前来镇压了吗?而太平军不同,太平军地处中原,教徒遍布天下,一旦造反便可能是整个大汉崩溃,如此相比,羌族的造反根本不值的不值得一提。”
北宫伯玉仔细回味了一下佩服的说:“先生神算,若太平教造反,我等可从中取利也。”(穿的像书生的都喜欢别人叫他先生的)
书生叹了口气说道:“首领,我亦知首领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难矣。”
“有何难,先生尽管说来。”北宫伯玉显得自信的说。!~!
..
第二十一节 三难
书生说道:“首领,有数个困难若都能解决,即使割据一方亦不是难事。wWw。”
“割据一方?”北宫伯玉有些怀疑的说道。
“首领可曾听说战国七雄焉?”
“略有耳闻。”
“便是像战国七雄中的一般,有自己的城池,自己的子民,若是再强大些便可像秦始皇一般一统天下。”
“当真如此?”
“当真如此,但是难矣!!!”
“先生尽管说来。”此刻北宫伯玉的心情是激动的,语气说充满豪气的。自己的祖先没有完成的是由我来完成的喜悦。称霸天下的梦想······
“难点一,首领现在不是羌族最大的部落。”
“此事对称霸有何难?”
“首领,你不是羌族最大的部落,羌族众人岂会听你的号令,若无其他的羌族部落帮忙也可,但是首领可否能保证他们不在首领出征之时兼并首领的部落,”
“此事我可与大首领商议,有大首领的保证他们定不敢胡来。”
“再者一些羌族大部落可会看你凭空做大。”书生看着北宫伯玉说道,“若首领是羌族首领便会少许多难题。”
北宫伯玉思考了一阵说道:“我也可向大首领说明来意,他不会不同意的,我这也是为了羌族。”
“难点二,首领没有强大的将领,如董卓一般勇武的勇将,就是次一些的,再次一些的我部落也找不出几个。”
“难道我等部落之中就没有勇士可敌董卓?”
“据我所知,我族无人是董卓一回合之敌。此乃勇士与勇将的区别。”
“西凉的勇武之人甚多,此非什么大难题。”
书生苦笑了下接着说:“首领手下可有会治理百姓的文人。”
北宫伯玉对着书生说:“先生不是吗,再说了,我治理部落十余年,应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