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坚持了下来,终于在第九天的一个夜里,他无意之中,进入了一种玄妙至极的状态里,自己仿佛消失了,融入了天地之中,仿佛汪洋里的浮游……
也就在这时,他仍然习惯性的,按着练气心法上的呼吸之法吐纳着,无识无觉之中,仿佛无中生有一般,隐隐的,天地之间,似乎有某种不可捉摸的力量进入了他的体内,山间晓寒风重,他却感觉到了一股暖意,仿佛小蛇一般在他体内游走,渐使得他忘却了周围寒风。
那一夜,方原一坐便是一晚,待到神思回转之时,他睁开双眼,便看到了满室阳光!
“我……我修炼出了第一道灵气?”
待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时,方原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我终于踏上了修行之路?”
他急急依心法所言内视,感应到了体内那一缕几乎难以发现的淡薄灵气,顿时笑了起来。
笑的很满足!
第六章 冥冥之中
转眼间月余时间过去,方原在这青阳宗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
此时的他,已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修行世界里。
白日里做着职责内的杂役,晚上勤勉修行,平时偶有闲暇,便细细的读着朱先生送给自己的书,将曾经为了钻研道元真解而忽略了的其他的修行学识补全回来。
渐渐的,他不仅修为上每日都在稳稳的提升,而且对于修行的理解也在一日比一日深厚。
也正因此,这仙门中的生活虽然艰辛枯燥,但却让他感觉异常的充实……
“哈哈,方师弟又来了?”
“最近修为进境如何?”
膳堂里,方原抱着书卷走过,见到了他的人,也都笑着招呼。
这一个月时间里,方原与这仙门里经常见到的杂役弟子也渐渐熟识了。
如今他曾经是甲子榜首,却因道元真解被取消了名次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仙门,一众杂役对他的态度自也复杂,一开始看到了他每日勤勉修行,连吃饭都不忘了看书的模样,倒有不少嘲讽,不过一个多月过去,虽然还是有人不屑他的勤勉,这声音却少了许多。
对于肯用功的人,这些杂役弟子好歹也是会多几分尊重的。
“哎呀,方师弟,好久不见,修为又精进了?”
一听到这个声音方原就脑袋有些大,不用说便是孙管事来了。
入门月余,方原一切都算是趁心,惟独这孙管事让人头疼,每每跑到方原的小屋里拉着他聊天说话,一说就是好几个时辰,也是到了这时候,方原才知道这孙管事的叙叨在这仙门里实在是已经出了名了,其他杂役都躲着他走,也就自己这个新人才愿意听他说话……
不过好在,常年的苦学,使得方原学会了一项独门本事,表面上与孙管事说着话,也能时不时的点头应答,但在内心里,却一直在揣摩经义,思索修行之道,也不算耽误了时间。
而孙管事难得方原这样一位可以聆听自己说话,甚至还可以有所回应的“话友”,也是大起知己之感,明明早上才拉着方原聊了半个时辰,中午见了,便又感觉好久不见了……
“……午饭过后,到杂务殿来点卯,去小竹峰收拾藏经殿啊……”
孙管事叙叨着了半天,方原只捕捉到了这么一点有用的信息,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身为杂役弟子,也不是只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情就完了,杂役殿时常有些其他的活计交待下来的,算是临时抽调,在这一块方原不像那些在仙门里呆久了的杂役一样油滑,从不偷懒怠工,派给他的活计,总是利利索索的完成了,孙管事喜欢方原,也与这有很大关系。
点卯之后,方原便与其他几位杂役弟子登上了孙管事的木鸢。
这木鸢却是仙门里的一种低阶法器,可以御风而行,在山间赶路方便,就是不太结实,尤其是孙管事这一架,分明看着就快要散架了,一飞起来,吱扭扭响,很是吓人。
小竹峰便是青阳宗藏经殿所在,如今修行心法,往往皆以玉简存贮,不过纸质,甚至是竹简也有不少,都是古董也似的东西,留在了藏经殿里,也不过是个念想罢了。
不过这些书卷与竹简,保存起来却不似玉简那般方便,需要定期打扫,而藏经殿阔大,却不是一两个人手便能照顾得过来的,每一次打扫,整理,都是一番大工程。
“小竹峰规矩多,你们都小心一些,冲撞了仙门弟子,难免是要被训一场的……”
孙管事一路上叮嘱个不停,其他几位杂役也惟惟诺诺,低着头向前走来。
到了藏经殿前时,方原无意中一转头,登时呆了一呆。
不远处,一方凉亭之内,正有几位仙门弟子在谈笑风声,说不出的自信潇洒。
更让方原心里微微一凝的是,他从那几位仙门弟子里,却看到了一个熟人,居然正是他在太岳城仙子堂时的同窗周清越,与一个月前相比,这周清越气质大变,已经有了几分仙门弟子的气质了,更让方原有些意外的,他正看到了周清越一边笑,一边施展着某种法门。
在他的掌心,青气缭绕,一片枯叶上下飞舞,十分灵动。
这是一种仙门弟子对法力操控的练习,以法力控制落叶,在掌心灵动飞舞。
而这正使得方原心头微沉:能够操控枯叶,便至少也是练气一层圆满的境界了啊……
曾经在太岳城仙子堂里,资质只算普通的他,如今修为居然这般高了?
这让方原有些诧异,心里更有某种隐隐的失落。
仙门弟子的待遇是何其之好啊……
自己苦苦修行了一个多月,却还有几个关窍未破,距离圆满遥遥无期,他却已经……
“呵呵,方师弟,在看什么?”
旁边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却是孙管事走了过来,顺着方原的目光一看,便猜到了他的心思,忍不住叹了口气,道:“是不是看了人家仙门弟子的修行进度,羡慕啦……”
“这差距,居然这么大?”
方原沉默了一会,才忍不住开口。
“以后会更大的!”
孙管事拍了拍方原的肩膀,叹道:“方师弟啊,你刚进仙门的时候我就想告诉你,之前看你劲头十足,想你有个念想也好,人嘛,活着总得有个奔头才行,像我,没了晚饭时的一壶酒和半斤猪头肉我就过不下去……不过啊,你一直这样飘着也不是个办法,师兄我虽然不想打击你,但也该跟你说两句这掏心窝子的话了,咱们青阳宗,虽然有这个杂役弟子成为仙门弟子的规矩,但据我所知,这三百多年来,就没有哪位杂役真正的成功过……”
“为什么?”
方原神情着实有些错愕,呆呆的抬头看着孙管事。
“因为修行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
孙管事苦笑道:“修行啊,就是逆天之路,步步凶险,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下场,人家真正的仙门弟子,不仅资源充足,更是每一步修行之路,都有师尊指点,甚至是直接出手帮他们渡过难关,你平时修行再勤奋,遇到了一个问题就卡住了,小心翼翼不得寸进,可人家却可以无惊无险的渡过,这效率你可怎么比啊?”
“是啊,我若是有师尊指点,也不至于到现在都不敢冲击那几个关窍……”
方原呆呆的,想到了自己修行上如今遇到的那向个难题,心里也有些沉重。
“现在你还只是比他们差了一步,将来啊,会差得越来越远的,练气一层只是一个开始,这差距也小,到了后面你就明白了,所以,尽早收心吧,也省得自己那么累……”
孙管事说罢了,惋惜的拍拍方原的肩膀,转身入了藏经殿去分派活计去了。
“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么?”
方原沉默了一会,也跟着入了藏经殿,只是心绪却有些乱。
这一个月来,他从未停止勤勉修行,一刻也不得懈怠,却没想到已经被那些同窗拉下了这么多,相比起来,周清越的资质只算普通,就连他都已经越过了自己,那祁啸风呢?
吕心瑶呢?
一时间,他都有些想不下去了。
他毕竟也是少年人,平时心境再平稳,也总还有些不甘之意……
干活的时候,方原一言不发,沉默而机械的收拾着,脑海里总是想起周清越与其他几人在那凉亭里谈笑风声的模样,他本以为自己的心境已经很平和了,如今却纷扰的厉害!
对于他来说,这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命运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现在他什么都不愿,只想把脑袋放空,什么也不去惦记。
“方师弟这个样子有些不对劲啊……”
“刚才看到了那些仙门弟子,他好像羡慕的厉害……”
“嘁,仙门弟子谁不羡慕啊,他主要是有些不甘心了,要知道,咱们这位方原方师弟可曾经是仙榜榜首啊,只是道元真解被取消,这才落了榜,否则的话,他现在就是真传!”
“以前是以前,现在已经做了杂役,还不认命,那就是自找不痛快了……”
别的杂役弟子,也看出了方原心里的憋闷,都暗暗的笑了起来。他们在仙门里呆的久了,做人做事都甚是油滑,不愿干些辛苦的活计,见方原勤快,便索性都让给了他,坐在了一边聊起了天来,而方原也不在乎,只是埋头在书架之间整理着,头也不抬,像是忘了一切。
不知过了多久,他已然感觉自己双臂都有些发酸,才缓缓的停了下来。
此时他已经深入藏经深处,周围全都是高高大大的书架,连刚才那几位杂役弟子的说话声音都听不到了,像是躲进了深林里,一个人也没有,一点声音也听不到,安静如坟。
怔怔的站了半晌,方原才倚着书架坐了下来,神情有些落寞。
这杂役与真正的仙门弟子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啊……
短短一个月,修为便被人拉下了这么多,那将来呢?
自己曾经豪情万丈,想要再度夺回自己的榜首位置,真的可能么?
那种纷乱与懊恼的情绪,将他保持了一个月的平静瞬间打破了,一发不可收拾。
“唉,老天啊,你真是在耍我么?”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方原忍不住自嘲的笑了起来。
他懒洋洋的,随手将旁边书架上的一本书抽了出来,就要向远处砸过去,仿佛是想砸那位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而且把自己害的很惨的老天爷,发泄一下心里的郁火……
不过也就在此时,他忽然间呆了一下,没有把手里的书扔出去,而是捧回了眼前。
借着昏暗的光线,他看清楚了书面上的四个大字:道元真解!
第七章 大道问心
仿佛是冥冥中的巧合,方原在这心情极度失落之际,又看到了这本书!
一时他神情微怔,心绪陡然变得复杂之极。
若非十年时间里心无旁骛,潜修《道元真解》,他大概也不会除了《道元真解》之外,其他的学问都浅尝辄止,以致于最后落得这般下场吧?
若不是这本《道元真解》最后被证明是假的,他如今还会是那个名震越国七郡的甲子榜榜首,又怎么可能到这仙门来做了这小小杂役?
追根结底,一切都是因为这《道元真解》!
按理他应该非常痛恨这本书,可是再一次看到了《道元真解》时,心情却复杂了起来!
毕竟,这是一本自己十年时间里,用尽了一切心血去参研的书啊!
这十年里,它一度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超越了一切!
可以说,无论它是真的假的,他都深深的烙印在了自己心里,血脉深处!
道元真解曾经在青阳宗,甚至越国五大仙门之中广为流传,所以在藏经殿里能够发现经文真是一点也不奇怪,只不过,此时捧在了方原手上的这部经文却似乎有些不同……
这部道元真解的材质非常罕见,似帛非帛,似革非革,上面的字迹,都已经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封皮也有些破损,上面还沾着一些黑糊糊的污迹,不知是不是干涸了的血污。
尤其是,方原在这部经文的第一页左下角,看到了一个灰色的法印,更是让他微微一怔。
这部经文会被人打上法印,说明它一度是某人的私有,而且那人定然极为重视这部经文,而法印已经变成了灰色,说明留下了法印的主人已死,甚至那法印里面的四个字……
“青阳顾修!”
方原神色立时显得有些复杂了起来:“莫非这就是当初那青阳宗太上长老得到的原本?”
自己被《道元真解》害成了这般模样,入了仙门之后,方原虽然不愿去想这件事,但零零散散,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这部《道元真解》的传闻,知道了这数百年来的曲折是非……
自一千年前,世间各脉顶阶大修合创了《道元真解》之后,各门各派,便都想找到他。可是这经文出现时,居然一下子便是上百本,却顿时惹得修行界一片大乱,就算难辨真解,各门各派也是争的头破血流,青阳宗的顾松太长老便是在七百多年前无意中撞见了一部道真解出世,与人一番血战,才夺来了这一部经文,甚至他的道侣,都为了此经而殒落……
自那之后,这位太上长老便痴迷于研究这部经文,一心要找出其中的秘密,甚至连每三年一次的仙门大考,都是因为他轻信了一位易楼卦师的话之后,强行创立了下来的。
但时间一晃又是三百年过去,如今的青阳宗上下,早已无人对解开这《道元真解》的秘密报有希望了,只是顾松太长老修为深,辈份高,有他在那里杵着,却也无人敢公开来反对。
也正因此,当越国另外四大仙门都已经开始从别的方面挑选弟子时,只有青阳宗还只注重道元真解一门。带来的后果便是,一代一代,青阳宗挑选了出来的真传弟子,都比不上另外四大仙门,曾经的五大仙门之首,在新鲜血液的质量上,被其他四大仙门比下去了。
有人猜测,顾松长老实在不愿接受自己的道侣是为了一部假经文而殒落的事实,这才一直欺骗自己,他坚信这经文是真的,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挚爱的道侣死的毫无价值……
可仙门的前途让人忧心!
放着那么多人才不去争夺,却收一大堆糊里糊涂的书呆子进来,占着真传之位,却无法给仙门带来希望,更无法在与其他四大仙门的争斗中带来优势,岂不是浪废资源?
也正因此,顾松长老刚刚一坐化,青阳宗便发出了取消道元真解一科的法旨!
而方原,便是这一决定里,受影响最大的倒楣蛋!
意识到手里的这卷书便是害自己落得如此处境的罪魁祸首之后,方原沉默了许久。
本想将它撕成碎片,但下意识的,却只是翻开书页读了起来。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熟悉的文字映入了眼帘,似乎也将方原的心情拉回到了大考之前的无数个日夜。
这确实是自己读了无数遍的道元真解,方原不但将里面的经文背得倒背如流,甚至连所有有关这一部道元真解,以及这七百年来,青阳宗、越国四大仙门,甚至还有有关其他版本的道元真解的注解都看得滚瓜烂熟,对这一部经文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方原的掌纹……
但隐隐的,似乎又有些不同。
方原初时并未察觉,他只是下意识的,便细细的读了下去,由于他对这经文太熟悉,所以这读的感觉也非常奇怪,在他看到书上的字迹时,他的脑海里便早已出现了书的内容……
这已不像是读书,而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攀谈!
渐渐的,方原读书读的入了神!
看到道元真解,便沉浸在了其中,忘了一切,这几乎是他十年来的本能!
在这十年里,他的生活中,除了道元真解,就几乎没有出现过其他的东西……
而这,也渐渐使得他进入了一种玄妙的境界……
似乎周围的一切都退去了,只有他与手里的这部经文存在于这个世界里,说不清是这经文进入了他的脑海,还是他整个人跌入了经文之中,他只是感觉不到万事万物的存在,只感觉自己被一种神秘而玄奥的力量包裹,周围有隐隐的诵经声,自远及近,响彻心海……
“又出现了,半年前的那种感觉……”
不知过了多久,方原忽然心间一凛,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半年前,他在苦读道元真解之后,带着回味入眠时,便曾经出现过这种感觉,半睡半醒间,忽觉道心通明,钟鼓齐鸣,仿佛进入了经文的世界里,被一种神秘而玄奥的力量包裹……
只不过,那种感觉只出现了一次,便再也寻不回来了。
怎么也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他再一次看到了道元真解时,出现了那种感觉!
“这究竟是……”
方原想要抬起头来,回味一下这种感觉究竟是真的,还是自己的幻觉。
但他赫然发现,自己抬起头来时,眼前还是那些熟悉的经文……
但不知不觉间,他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玄妙至极的世界,一个属于道元真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