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为了失散的妹妹也好……总之要活下去!”
    悲伤的泪水冲破堤防倾泻而出,任霜扑在高勇怀内失声痛哭,引得路人围观。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抱拳道:“在下曾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今日见公子慈心善行甚微感动。在下马元义,祖籍荆州武陵,如不嫌弃,消能与公子结交!”
    高勇扭头望去,竟然是昨日客站遇见之人,旋即答道:“结交四海朋友本就是人生一大快事,在下高勇,祖籍幽州蓟县。”
    马元义露出欣赏的笑容:“公子快人快语为人豪爽实在令人钦佩,今日由元义做东,同去酒家以酒会友!”
    张飞一听大乐,“好!以酒会友!豪爽、豪爽!”
    邺城闻名的王记老店,原本是玄菟王家于十五年前开设的分店,总店因为玄菟王寇的打压盘剥日渐式微,这里的分店却借助地利急速发展壮大,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规模远超玄菟总店,并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当然,自高勇掌管玄菟后,这一趋势被遏制。
    马元义特别包下一间雅院,青松翠柏、鱼池园艺,石子小路穿行期间,优雅而别致,宽敞的客厅直面花园,才而设的案几座垫高贵典雅,玄菟特产的上等瓷器点缀其间,更显雍容华贵。
    众人各寻座位,张飞正对张牛角,乐进直面于毒,马元义与高勇齐居主位,戏志才紧邻高勇。
    “此间乃是邺城最有名的王记老店,菜色丰富、佳酿上品,即便洛阳也没有几间比得过的。”
    高勇赞同道:“马兄品味高雅,在下虽然去过洛阳,却因形色匆匆没有好好游玩,至今想起都引为憾事。”
    马元义这时才有机会仔细打量高勇,“高公子此言差矣,马某曾学过一点相面之术,今见公子面向奇特,日后必将大富大贵,何愁没有机会游历洛阳!”
    高勇心头一动,笑道:“如此谢过马兄吉言!”
    这时,几位婢女陆续端上酒菜,四荤四素外加美酒佳酿。张飞毫不客气,拿起酒壶倒满酒碗≡面的张牛角也是一样。酒香飘散开来,二人同时举碗:“喝!”
    其余几人见状露出会心微笑,乐进自斟自饮,于毒沉默寡言,戏志才侧耳倾听高勇与马元义的谈话。
    “高公子,现今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在下经商走遍南北,路见尤多,时常不忍救助贫苦。怎奈天下穷人何其多哉!单凭一己之力……难矣!”
    高勇听闻此言,发觉其中另有深意,似乎与某些事情有所联系,遂试问:“在下亦有此感触,每每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
    马元义哀伤的神情中闪出一丝消:“高公子可曾听过太平道?”
    此话一出口,屋内瞬间寂静无声》志才眼望马元义,想要从他的表情动作中寻找些需要的线索。乐进闭幕养神,仿佛置身之外。张飞瞪着微微发红的双眼直愣愣望向马元义,一向含糊的表情竟出现一瞬间的精明≮毒与张牛角几乎同时伸手入怀,却被马元义以手势制止。
    高勇思绪飞速转动,视线缓缓移向屋外,“可是大贤良师创立的太平道教?”
    “正是!”
    高勇装作回忆往事的模样:“当年在蓟县时,曾遇到一位自称大贤良师弟子的人传道,叫什么来着……董……对!叫董方成!”
    这次换作马元义吃惊,眉梢跳动数下方才说道:“方成是大贤良师最得意的弟子,看来高公子与太平道颇有缘分!”
    高勇哈哈一笑,大有深意的答道:“确是有缘,而且缘分非浅!”
    马元义一边举碗一边搜索言辞……待美酒下肚后才随意问道:“不知高公子如何看待太平道?”
    戏志才收回眼神专心享受美酒佳肴,因为凭借对年轻主公的了解,他已经猜到高勇的答案了。
    
    '  '
第五章 黄天当立(上)
    高勇平端盛满美酒的瓷碗,轻轻旋转碗身,欣赏外壁精美的牡丹花图。此碗乃玄菟北窑独创,每月仅产出十余件,件件价值不菲,放到洛阳均需七八万钱□家也是依靠与官府的良好关系才能以七折拿货。当然,高勇特批除考虑到私人关系外,还有利用王家老店做宣传的用意。
    望着碗上栩栩如生画工精美的牡丹图,高勇不答反问:“马兄又认为太平道如何呢?”
    马元义爽朗一笑,“问得好!以攻为守,仅凭此点,元义便不想在商场上与高公子为敌。太平道救死扶伤结贫助困,大贤良师身负奇学,传说曾得仙人指点,呼风唤雨、画符治病、四处行医济世救人,组织贫苦百姓自救互助。太平道以此为根基,以兼济天下造福苍生为宗旨。元义经商在外多次看到太平道行善扶弱深受感动。故此,每有机会便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当然,也时常劝说朋友一同行善。”
    高勇佯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马兄思想高尚非吾辈所及。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马兄善举必能换得流芳百世!既然马兄如此推崇太平道,是否已经加入?”
    马元义仍保持着一贯的和蔼笑容,但内心已渐起波澜,以往所遇之人,论至此处多问及太平道救人本事、可有实例等,惟有眼前少年答非所问、问非所答,似乎于太平道不感兴趣,却又处处不离≡敲侧击不知何故。念及此处,马元义暗自提高警惕,“惭愧,元义多次提请入道,均被大贤良师拒绝。”
    高勇好奇道:“这又是为何?马兄心系苍生救人无数,为何反遭拒绝?”
    马元义长叹一声:“命也,运也!正所谓善恶有报,大贤良师说元义早年经商低买高卖留下许多孽债有伤天和,故此,必须多行善事积聚阴德,等到功业圆满方能洗脱尘埃得入道籍!”
    “噗!”刚刚喝下一半的酒全被喷出,看到马元义、张牛角、于毒强抑的气愤,高勇略显尴尬出言解释:“抱歉,少时贪酒,方才喝得急了些。”其实,心里仍在狂笑不止,马元义那番话怎么听来都想后世骗吃骗喝的假道士的行话。“这么说来,在下恐怕是大伤天和,低买高卖是家炽饭,巧取豪夺、以次充好也时常去做……唉,看来今生无望入道了!”说着望向戏志才,“如此下去,死后怕也是没地方好去!”
    戏志才亦强忍笑意,听着高勇这番不痛不痒的话别有一番风趣。
    马元义仍未放弃最后一丝消,规劝道:“高公子此言差矣。此时行善为时不晚。今日见高公子救下弱女,当真令人感动。”
    高勇暗自佩服马元义的口才,怎奈官匪自古分两路∑成水火不两立!“多谢马兄破费招待,在下买下女孩也是见其孝敬父母心意可嘉。要知道,现在真正懂得孝顺父母的人不多了!酒足饭饱,虽然无奈,却还要再次踏入凡尘世俗当中,真消多多聆听马兄教诲。听闻大贤良师尚在冀州,不知马兄可否引荐?在下想一睹尊颜!”
    马元义闻言一愣,立即扭头望向张牛角,却见他轻轻摇头》志才已用余光看到,暗自叹息。
    高勇看到马元义脸上出现一瞬间的犹豫,知道起事前没有办法看到张角,也许是天意……只能等到将来战场上见了。“在下还有事情需要解决,今日感谢马兄的盛情款待,他日有机会再畅谈一番!”
    马元义的犹豫转为遗憾:“也好,元义与高公子一见如故,将来还要在商场上多多合作。”
    高勇子马元义点头道:“好,一言为定!”
    离开王记老店时天色已晚,街上行人匆匆,一个面摊仍在守候着不大可能出现的顾客。高勇裹紧衣领,“孙泰,回去后立刻收东西,明天清早立刻出发。”孙泰应诺,准备路上的食物去了。
    戏志才深吸口气,驱散脑中醉意,“主公是在担心太平道的事情?”
    高勇点头道:“太平道如此明目张胆的拉拢收买,看来决心已下,无可避免了!”
    “凡事破而后立,必要的牺牲在所难免。”
    “但愿……唉!”
    任霜自出生以来从未吃过如此丰盛的大餐,美味煮饼,肉炒青菜,还有饭后的甜点,这些只在给大户人家打过短工的爹爹口中听过,至于自己,做梦也不曾见过‰起因饥饿而死去的母亲,任霜泪流不止。陪着她的特种兵也颇为感动,不禁想起高太守到来之前的苦难生活。
    吃过午饭,找来老板娘帮任霜洗澡打扮一番,另换上一套新衣服。当高勇回到客栈时,任霜已经在客房中沉沉的睡去。轻轻推开屋门,细微的呼吸声回荡的客房内。任霜静静的酣睡,胸口轻微起伏,眼角仍挂有尚未干涸的泪珠。高勇为其盖严被角,视线落在稚气未脱的脸颊……“任霜,任红叶”
    翌日,不知是不是西伯利亚寒流作祟,刚刚暖和一点的空气再次冷峻起来,呼啸北风大肆南下,摧枯拉朽般将南风勉强构筑的防线冲毁,暗灰色的厚云覆盖天际,一眼望不到尽头。
    任霜静静的跪在母亲坟前,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流下。一座普通的土坟,一块简单的墓碑,就这样轻易的将亲人永远分隔……许久,高勇走上前将她拉起,“走吧,哥哥保证将来一定带你回来,把这里重新修葺一番!”任霜默默地点点头,跟随高勇踏上北归的路途。
    一路北行,继续打探太平道的消息,收集沿途的地理军事情报,旅途劳顿却仍然乐趣不断∩于人数众多,一般的小股匪徒已不敢露面,惹得张飞大呼不爽,不断嚷嚷:“他奶奶地,连个鬼影都见不到!这么大个冀州咋就没有劫路的呢?”
    众人听完均哈哈大笑,戏志才无奈摇头道:“这平常人家都消碰不到路匪,可是这些个路匪啊也消碰不到张校尉!”
    张飞不解,笑嘻嘻的问道:“戏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戏志才看着满脸困惑的张飞止住笑声答道:“冀州盛传:张飞武力超群,是见一个杀两个的主,惹不起啊!”
    张飞想想后赞同道:“此言不假,我就是要见一个杀两个……”
    此言一出,逗得大家人仰马翻。张飞身边的许褚是唯一没有笑的人,他看看这个、盯盯那个突然冒了句:“见一个杀两个有啥了不起?换作许褚定要见一个杀三个!”
    张飞听到许褚抬杠不干了,大吼道:“你杀三个我杀四个!就是比你多一个…哈哈…哈哈哈!”
    一路笑声不断,虽然路途遥远,却总算在一月底返回张飞和刘备的老家涿县。
    涿县依然是人来人往,过往商旅不断,完全没有一点农民暴动前的俭。高勇众人直接住进张飞庄内,一边安排人护送周喜、周庆及任霜返回玄菟,一边筹划应对黄巾起义的方略。
    休息两日,忽闻有人拜访。高勇很是惊讶,收起桌上的冀州地图,与戏志才一同走出屋门。张飞兴高采烈的跑到门口,用洪亮的嗓门吼叫道:“哪位朋友?出去一段时间怠慢了。”说着打开院门,“咦?你是哪位?”
    高勇绕过张飞一看:“唉呀!这不是玄德公吗?怎么找到这里的?”只见刘备一身锦袍,头丰洗的干净整洁。
    刘备初见张飞即面露喜色,刚要抱拳行礼,却听张飞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心中一禀,闪身观看:“原来是高兄弟,你怎么……”说到这,刘备看看高勇又看看张飞,眼神中迅速闪过一抹失望。
    高勇走上前去拉住刘备道:“张兄,这位是刘备刘玄德,离开涿县前偶遇的朋友,胸怀大志颇通谋略,仪表堂堂乐善好施。”
    张飞听到是高勇的朋友,嘿嘿笑道:“都是朋友,快进院!”
    路上,戏志才多次听高勇提起刘备,早已生出好奇,今日亲见刘备,确有几分特异,至少从面相上看颇有味道。
    张飞最近热衷于比武切磋,引领众人入屋后便拉着许褚到后院比试去了。当然,乐进也被迫充作裁判,他本打算跟随高勇多了解一些新奇事物,尤其是关于军队建制和作战方式的知识,怎奈在张飞面前因为十八招锐气尽失,被迫做起了这个很难得出结果的比武裁判。
    很快,后院响起“叮当当”打铁一样的声音,高勇看看刘备笑道:“玄德公见谅了,张兄就是喜欢比武,每天如此。”
    刘备颇有风度的摆摆手:“与如此勇猛之人结交,乃是贤弟之福!”
    高勇收下刘备的无奈继续说道:“三月前因要事缠身,不得与玄德公倾心畅谈,令在下一直怅然若失。今日有此机会怎可放过。”
    刘备笑而不语,仔细打量高勇,又打量戏志才,而后闭目片刻说道:“我观贤弟乃世之大才,不仅言谈淡雅,更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独特魅力!康年兄眉宇间凝聚非凡智慧,如备所料不错……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呵呵,备只恨不能够早相结识,恐怕这将成为一生的遗憾!”
    “好厉害的观人之术!难怪白帝城托孤,刘备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高勇心道》志才亦颇感惊讶,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识人之人。
    高勇微笑道:“玄德公过奖,在下不过一名唯利是图的小商人,士农工商排于最末,每日计较蝇头小利,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非也非也!”刘备摇头道,“士农工商本是那些清高士人所定。试想:无商则工无以为生,无工则农无以耕种,无农则士无以为生!”
    “好,玄德公大才世所罕见!这样的才能得不到重用……哎!可叹可惜啊!”高勇发自内心的惋惜∠竟在这个受儒家思想熏染数百年的社会,等级划分已经深入人心,甚至认为那些是理所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人能有如此远见卓识相当不易,仅此一点就足以印证刘备能够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并不是仅靠运气!
    刘备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却反问高勇:“贤弟,据备观察,你绝不止商人这么简单。”
    “哈…哈!”高勇仰天一笑,因为这招是学自大名鼎鼎的韦爵爷,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无上秘籍!“玄德公眼光锐利!在下佩服至深,身份之谜几日后定当奉告,现在时机尚未成熟。”刘备默然,似乎察觉到什么。
    这时,高勇猛然想起刘备的草席,遂以调侃的口吻问道:“不知玄德公的草席贩卖如何?”
    刘备一愣,旋即释然而笑,丝毫不见尴尬,“那些早已送给友人,当然也包括伯兄,估计此时令尊的期望已经达成。”
    高勇躬身相谢,心中却不大相信,此时刘备无名无势,即便送去钱财,也不大能让公孙瓒重视,更别说以开罪本地世族的代价保护外来人了。刘备似乎看透高勇所想,急忙补充道:“当然,备人微言轻,虽有伯应承,底下人却未必肯尽心办理。”
    “无妨!玄德公肯出手相助已令人大为感激,成与不成乃由天定,我等只能略尽人事而已!”
    听此言,刘备突然正襟危坐,诚恳道:“贤弟出口成章,又颇谙天地变化之兆,备受教了!”说完拜谢。
    高勇回礼同时,心中对于刘备的敬佩又增几分,笼络人心的本事果然不是盖的。此时,戏志才赞扬道:“玄德公虚心好学,他日必将大有作为!”
    这句话似乎触动刘备心事,黯然神伤中哀叹道:“世风日下,非身世显赫、家财万贯无以为官「自幼家道中落,于仕途早已淡漠。”
    戏志才微微点头,继续道:“玄德公过于沮丧了,入仕并非唯一的途径,世间道路千万条,无论选择哪一条,只要肯吃苦多勤奋,一定能够达成愿望!比如说仕途,并非察举孝廉这一条路,也可到边关从军,以战功晋升。”
    至此,高勇方才明白戏志才的用意,打算延揽刘备到玄菟。但,高勇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为刘备不愿寄居人下,这大概与其幼年的经历有关。
    果然,刘备思索片刻,苦笑道:“备放浪惯了,恐怕受不得军中诸多规矩。”戏志才黯然,知道刘备志向绝不可小觑。
    气氛稍显沉闷,高勇笑道:“说这些做甚?朋友相聚当高谈阔论,于辩论中探索真知。”
    刘备点头:“贤弟所言甚是,正当探索真知!”
    随后几天,刘备接受高勇邀请暂住张宅,天天畅谈,把酒言欢。常言道:英雄惜英雄!随着了解的深入,高勇被刘备悲天悯人之心、匡扶汉室之志深深感动,放弃招募刘备的最后一点打算。
    刘备则对高勇那些奇思妙想花样百出的知识倍感兴趣。更时时询问,并能很快接受甚至掌握,令高勇吃惊不小。不过,为将来计,高勇仅仅告诉他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事,否则把刘备给现代化起来,自己将来可就不好过了。
    时间在扯淡中飞速流失,高勇掐指一算知道关键的时候就要到来。其间,由右北平增调人手进入涿县,他们作为密探散入冀州打探太平道的活动,以求第一时间掌握黄巾起义的动向。
    于是,整个二月在高勇的紧张期待中一点点度过,二十日无事!二十一日无事!二十二日依旧无事!……二十六日还是无事!高勇开始略感焦躁,因为史书上记载的黄巾起义确实是在84年2月,怎么眼下都快要到三月了还没有任何动静,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整整一天高勇都在胡思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