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恭王府丫鬟日常-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格让小二将他家拿手的点心都上了一份; 叫了一壶雀舌; 然后同丹绯说道:“这邬先生在凉州还算有几分名气; 一会儿瞧瞧要说什么。”

    楼下热热闹闹的,有些杂耍的人暖场; 丹绯伸着脖子看得津津有味; 点心上来之后,多是咸口,瞧了一眼赵格; 说道:“这点心怕是王爷用着不太适口。”说罢便想起自己许久未曾下厨给赵格做过什么吃食; 一来是忙,二来是有些躲着的意思。

    “无妨; 凉州点心都是这样; 你多用些。”

    丹绯笑了笑; 还未开口; 楼下管事在说书的台子上吆喝,说是邬先生来了,让大家等好,顾不得跟赵格说话,不转眼睛地盯着往下看。

    这位闻名凉州的邬先生四十多岁的年纪,蓄了胡须,高高瘦瘦穿着暗灰色的袍子,应是为了今日小年的气氛,滚了红色的镶边,手上一柄折扇跟丹绯想象中的说书人倒是没什么差别。全神贯注地准备听这位邬先生要讲些什么。

    邬先生瞧着楼下还有些吵闹,出手将惊堂木一拍,原本嘈杂的一楼大堂立马安静了下来,跟清场了一般,丹绯也被这一拍惊得愣了一愣。

    说书其实是个体力活,要让楼上楼下都听得到,还得讲得好,讨人喜欢。

    惊堂木一拍,邬先生开口丹绯就乐了,没想到这大昭的说书人竟然十分跟得上潮流,竟然讲起了这次两国交战之事。

    瞧了一眼赵格,这人端着茶盏撇了撇茶叶,一脸毫不关己的样子。

    丹绯不再看赵格,全神贯注听着楼下邬先生开讲。

    “话说今秋,北漠狼子野心,又遇上天公不作美,围困都卫三月,恭王殿下带兵镇守,却难敌这一场又一场的暴雪,下得都卫城中缺炭少粮,将士日日以水充饥,百姓几近易子而食,苦不堪言!”

    说书总是夸张些,丹绯听到此处笑了笑,嘟囔了句:“危言耸听。”

    “说书罢了,都是这般。”

    赵格接了这一句,丹绯莞尔:“也不知在这位邬先生口中,王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两人说着,又听得楼下邬先生讲了起来:“恭王殿下何等人物,正宫嫡子,十五岁出宫立府,意气风发长街踏马,生来最好芙蓉色,采得公府富贵花!”

    丹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古往今来,美人名将总是得在一处,市井街巷间好作笑谈。

    瞧瞧赵格,眉头已是微皱,丹绯却听得直乐,眼巴巴地等着下首邬先生继续说下去。

    “却说恭王殿下离了京城,请皇命镇守北疆,身长八尺玉面风流,那北漠将领何曾将其夹在眼角,没想到上一遭便被打成了个王八!此次卷土重来,依仗天时地利,想困死恭王在都卫,直取凉州入囊中!”

    丹绯听着,还时不时瞧上赵格一眼,长得确实好看,风流不风流倒不好评说。

    “可恭王殿下怎会坐以待毙,选了个月黑风高之夜,领兵出城以身为饵,让一女子领都卫百姓从南侧奔逃凉州。”

    这竟说到了丹绯身上,赵格瞧着她笑了起来,再无半分方才微恼的样子。

    “要说王爷如何敢以数万以敌北漠数十万人?!”

    邬先生惊堂木一拍,又道:“且先从王爷使的那柄九转点星枪说起。”

    丹绯转头问赵格:“这么久了,倒是未曾问过王爷领军之时用的什么兵器?”

    “不过一柄□□罢了,腰侧有佩刀,背后有弓箭。”

    赵格坐在一旁,身上是一件随意的暗色长袍,可这人鼻梁挺直长眉俊目,通身稍有杀伐之气,却又被龙子皇孙的贵气压着,让人挪不开眼。

    丹绯轻咳一声,捻了块点心,吃得着急又呛着,赶紧端起茶盏顺气,赵格亲自动手给她添水,还笑着说道:“怎么跟稚儿一般。”

    撇了撇嘴没理他,楼下邬先生已经讲到了丹绯身上:“说起这女子,可不是旁人,现下镇北将军义妹,军中以魏姑娘相称,看她年纪轻轻,腰间却藏一柄软剑,当日杀入刺史府,那杨锦延误军机,魏姑娘抽出腰间软剑,直吓得杨锦两股战战,不敢言声。”

    丹绯听着哭笑不得,自己哪儿有那么大的本事,若不是赵格提前给的那柄袖箭和一行侍卫,当日哪有本事拿的住杨锦。

    赵格倒是听的一脸笑意,还叫了声赏出去。

    楼下有人出声问道:“那魏姑娘可是个美人?!”

    邬先生一拍惊堂木:“那是自然,若说京中王妃国色天香,那这位魏姑娘便是清丽无匹。”

    台下有人哄笑出声:“那咱们王爷可是艳福不浅!”

    赵格听到此处,跟丹绯说道:“今日也不必一直在这茶楼待着,凉州城有不少杂耍艺人,在京城也不常见,我带你去瞧瞧。”

    丹绯忙点头,楼下越说越不成样子,听在她和赵格耳中都尴尬。

    出了茶楼,赵格带着丹绯往西走着,身后茶楼二层,一个雅间的窗子稍稍推了个缝隙,布和坐在其中,瞧着二人远去的身影,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丹绯在前走,一路上左看右看,虽是冬日,但在都卫这些日子清减了些,更显腰肢细软,赵格目不转睛瞧着,忽然前面人转身,似笑非笑地问他:“王爷在瞧什么?”

    赵格挑眉,一脸正色道:“瞧瞧你腰间是不是真有一把软剑。”

    丹绯白了他一眼,要是腰间真有一把软剑,她这会儿抽出来先刺的就是身后这人。

    继续走着,街道两旁愈发热闹起来,行人也多,赵格在丹绯身侧护着,怕旁人冲撞,忽然开口同丹绯说道:“我中意你可不是为了让你给我裁衣煮饭,你怎么样我都喜欢。”

    “这可是王爷说的,”丹绯转身,笑眼瞧着赵格:“我一点儿都不想王爷独处,王爷也喜欢?。”

    赵格被反将一军,若不是他带了长戈过去,这会儿跟丹绯一道的就是青梧了,也不多说什么,跟在丹绯身后东瞅瞅西看看,瞧她喜欢什么便去买下来。

    刚刚回府,便知晓周行刚刚从都卫回来。

    丹绯十分欢喜,也不管赵格,直接去了周行住处。

    见到周行,高高兴兴地说道:“阿兄可回来了。”

    周行点头:“方才下人说你同王爷一道去出去了?”

    “今日小年,街上热闹,跟他一道出去看看。”

    周行回凉州之前,旁人托付了一件事情与他,却不知当不当讲。

    丹绯见他言语间有些迟疑,便问:“阿兄有什么话要讲?”

    “有人到我这里提亲。”

    丹绯愣了愣,还以为是万秋直接找上门跟周行商议亲事,喃喃了一句:“原来凉州还有这等风俗,女子提亲也作数?”

    周行哭笑不得:“是向你提亲!”

    丹绯这才反应过来,耳尖一下子红了起来,傻兮兮地闹了个笑话。

    周行自然不会取笑他,继续说道:“是先前左大营一位李老将军的独子,我刚入营的时候便跟着这位将军,他负伤不再上战场后,还住在凉州城。”

    “这人是做什么的?”

    “年纪轻轻也在军中,先跟在我麾下,担校尉一职。”大昭的校尉是个八品的军官。

    “我本觉得他配不上你。”

    丹绯忙道:“又没见到人,哥哥莫要这样讲,我又无官无爵,你既然会同我讲,便说明这人不差。”

    “确实不错,刚刚十九岁,在军中也是小有声誉,家风也正,男丁都不纳妾。”因为赵格,周行自己不会求娶丹绯,但是既然赵格应了丹绯嫁娶各由人,不管是不是真心,周行便要先顺着丹绯心意来做。

    说起不纳妾,丹绯心下倒有几分赞许,想了想说道:“这事情等过了年王爷回京之后再说。”

    周行明白丹绯的意思,虽然赵格嘴上说得好,但还是常常黏人,若现下让他知晓有人同丹绯提亲,背后不管如何都会作梗,不若先送走这座大佛,再从长计议。

 第81章 八十一章(捉虫)

    近年关,恭王府上下都是忙碌喜庆的样子; 丹绯赶制的衣裳也都送到了赵格和周行住着的院子里。

    年三十当夜; 赵格邀了凉州不少将领和官员到恭王府; 一道辞旧迎新。

    这样一来,丹绯的年夜饭便同青梧惊蛰一道,不过她现下已经改了吃酒的习惯,至少赵格离开凉州之前,她一定要管好自己肚子里的那几只酒虫。

    若不吃酒,吃饭就快了不少,用罢晚膳之后; 青梧跟丹绯坐在一道随意磕牙讲话。

    “丹绯姐姐; 长戈说再过些天我们便得回京去了。”

    丹绯听罢,笑了笑说道:“你们二人在凉州也不安生,回京城之后应该也不必在赤霄院侍候,好生安置下来; 跟长戈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青梧叹了口气:“来凉州之前,长戈让我劝你,我便劝了,现下看看,这是我最不对住你的事情。”

    “过去便过去了,当初你以要与长戈大婚为由劝我来凉州; 现下你们不就是成婚了么。”

    听丹绯这般讲; 青梧眼中又是一酸; 当初王爷强留丹绯的时候; 她在长戈面前哭了好几次,生怕王爷强要了丹绯,若是这般,她心下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坎儿。

    熬年这件事情,青梧比丹绯上心不少,所幸不困,二人便一道挨着,絮絮叨叨地说话,从赵格刚立府的时候说起,说着说着丹绯不由得笑了出声,她前几年还真是一直围着赵格打转。

    第二日早上,赵格又去军中巡营,直到晚上,才找到丹绯这里来,果然穿着丹绯给他裁的那件新衣。

    丹绯见他,笑道:“王爷新年好。”

    赵格点头,说道:“我过了初五便要返回京城,有些事情要同你讲一下。”

    初五倒是比丹绯预想的还早了些,不过她确实打心眼儿里想早些将人送走,便道:“王爷说就是。”

    “你之前说起的跟商人合作供给军营所需的纱布药材之事,我已经跟周行商议过了,这次通商之事,应是张竞带人前来商议,我回京之后也会知会他一声。”

    丹绯忙点头:“多谢王爷。”

    赵格摆手:“这本就是关系大昭将士安危之事,不必与我言谢。 ”

    说罢之后赵格长出一口气,问丹绯:“若我此次回京同柳娇和离,以正妻之礼相迎,可愿嫁我?”

    “此事魏枝求王爷莫要再提,王爷此次回京胸怀大志,便不要再在儿女情长之事上牵肠挂肚,人生数十载,须臾而逝,强求便成怨偶,魏枝感念王爷,不想日后对王爷心生怨怼。”

    赵格看着她,大笑道:“泱泱大昭,总有我求而不得之事,也罢也罢!”

    丹绯轻出一口气,扯了扯唇角却笑不出来,赵格此话自嘲,她便当做是劝自己,只是她有一件事情比赵格不知强了多少,她从未想过爱一个人超过自己,身边少了一个人,就像是行至一条窄一点的路,走过去仍是坦途。

    送赵格回京那日,丹绯同周行一道,并凉州不少官吏,骑马一直送至城外,随众人下马行礼知识,听着耳旁凉州将军文吏的声音,心下忽然有个笃定的念头,日后赵格定会坐在金銮殿的那把龙椅上,享百官朝拜。

    赵格在马背上,目光一一扫过下首行礼之人,最终定格在丹绯身上,开口道:“本王在凉州,幸得众位大人相助,今日也多谢各位相送,不必多礼。”

    众人起身,赵格也收回目光,狠抽马鞭,奔霄吃痛,嘶叫一声跑了起来,丹绯瞧他领着一行人渐渐远去,最终长叹一口气,有些松快又有些失落,周行转身,同她说道:“王爷此次回京,下次再回凉州不知会是什么时候,可要挪回将军府住?”

    丹绯点头,赵格在凉州有府邸,他一走也不会将门锁起来,仍是有丫鬟仆人在,时常清理打扫,住人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她既是周行的义妹,现下将军府已经修好,便该搬出王府。

    “那你让人稍稍收拾一番,明日便去我府中住下。”

    丹绯笑了笑,偏头问周行:“阿兄准备何时娶妻,又过了一年,咱们两个便又长了一岁。”

    “我现下并不考虑此事,倒是你,需在嫁人之事上多多用心。”

    丹绯乐了:“你瞧瞧,旁人与我提亲,没有长嫂,都得找到你面前。”

    “又不是整日都有人来,并不怎么麻烦。”

    丹绯瞧着周行,佯怒道:“阿兄是说来跟我提亲的人不多,不好嫁出去了?”

    周行最怕丹绯跟他开玩笑,他一向不是善辩之人,只能瞧着丹绯,十分认真地说道:“小妹对许多人来说是求之不得,万万不能如此作想。”

    丹绯噗嗤一声笑起,周行一脸认真地夸她的时候,她都有些想飘起来,就是不知道面前这位除了打仗再无二心的顽石,日后遇上谁能开出花来。

    丹绯回了王府,准备收拾行李搬去将军府,没想到刚刚入府,张仵便闪身出来与她请安。

    微微皱眉,问道:“王爷没将你带走?”

    “王爷先前便让属下送给了魏姑娘,自然要留在凉州城。”

    “是么,那你的主子是王爷,还是我?”

    张仵就算是再愣,这会儿也能转过来这根筋,回道:“自然是魏姑娘。”

    丹绯挑眉:“那好,我明日要搬去将军府住,你便留在这里替王爷看守门户。”

    张仵有些无措:“魏姑娘,这…”

    “你的主子不是我么?”

    张仵忙抱拳道:“属下谨遵魏姑娘吩咐!”

    丹绯见他识趣,也不再为难他,张仵又出声道:“王爷留了这个小匣子给姑娘。”

    丹绯接了过来,心想怕是些银钱之类的东西,打开一看,最上面是一张写着她名字的房契,是一处宅子,位置离这恭王府并算不得太远,瞧着面积也不小。

    再往下是一封丹绯亲启的书信。

    拆开之后,也并无太多内容,大意是现下天气寒凉,她若不愿意住恭王府,这处宅子也有汤泉,宅子里不必再安置别的,直接带着行李住进去即可,算是他最后一次再自作主张给丹绯置办家宅。

    看罢之后,丹绯笑了笑,赵格临行之前留了个拎包入住的宅子给自己,不过她也没准备到一个全是赵格的人的院子来住,让恭王殿下这么短时间死心,是万万不可能之事,不如住在将军府,京中政事繁忙,还有太子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便该能放下凉州的琐事,好生谋划东宫之位来。

    赵格这次也是快马回京,布和初六左右便要再回凉州城来,这次两国商议通商之事,北漠仍旧是这位布和亲王主持,周行也不再回都卫,赵格一走,凉州不少事务便压在他身上,包括暂时接待北漠使团之事。

    赵格这次得胜入京,便不再如先前一般,此次皇帝命诚王领百官迎恭王回京。

    这些日子太子在京中并不好过,之前因为他极力反对与北漠通商之事,在朝堂上说了句恭王思虑不周,便被皇帝以不悌兄弟为由训斥了几句,让他好生思过。

    过了新年,赵格入京之事本该是他领百官相迎,却也落在了赵和身上。

    赵和一身亲王官服站在京城楼门之上,远远便见恭王府的旗帜过来,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微微上前一步。

    身后不少大臣正目不转睛地瞧着赵和,这位二皇子从回京之后便深沐皇恩,而且比之太子,恭王殿下也与他更为亲近,若是皇上现下为这位王爷选一个得力的岳家,朝中风向怕是就要大变。

    赵和自然不会管这些大臣如何作想,只瞧着恭王府的旗帜越走越近,总算是瞧见了为首的赵格,满眼欢喜。

    赵格看到赵和,远远也扬起笑意,打马到了城门下,赵和出声道:“今日我带诸位大臣在此迎五郎得胜回京!”

    赵格拱手:“多谢二皇兄!”

    城门处一派兄友弟恭的景象,众位大臣虽然高声向赵格行礼,心下却各有各的盘算,赵格打马入城,竟然今日有人相迎,现下便该即刻入宫复命。

 第82章 八十二章

    赵格匆匆忙忙入宫; 皇帝已经在御书房等他。

    “儿臣参见父皇; 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礼之后; 皇帝让他起身; 着人给他赐座。“这次在北漠辛苦; 身上伤势可痊愈了?”

    “已经痊愈; 劳父皇挂心。”

    “通商之事先前张竞提过,因各种缘故搁置了下来,你怎么忽然又想起上折子提起此事?”

    “不瞒父皇,儿臣这次差一点将性命丢在都卫,也亲眼瞧着那几万将士埋骨边疆; 当年儿臣一直不明白为何北漠三番五次挑衅; 父皇都只是让安景侯守着,并不出兵,现下才知晓; 这是父皇一片爱民之心; 两国交战; 劳民伤财; 将士们也要抛头颅洒热血; 看在儿臣眼中也实在痛心; 通商之事也是有人向儿臣提议; 儿臣几番思虑; 才写了折子到京城来。”

    皇帝身子微微前倾; 哦了一声; 又问:“何人与你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