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药香-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后气的不行:“当然!”
  楚恪宁便指着莫氏道:“母后,儿媳妇很想回话,但此女在此,第一会打断儿媳妇的话,儿媳妇身为皇后,却在这里被一个在后宫没有身份的女子无礼,本宫颜面无存,以后也没办法在后宫立足,更没有颜面迎接皇上回宫。第二此女行为表情夸张,举手投足都在怂恿皇太后的怒气激增。料想儿媳妇不管说什么,皇太后都听不进去,必当还是一番训诫,所以儿媳妇想,还是不解释了,恭领皇太后的教训就是。”
  皇太后气怒至极正要说话。
  莫氏却已经悲悲戚戚的哭了起来,站起来跪下去道:“妾罪该万死!妾实在不敢有皇后娘娘说的,怂恿皇太后怒气激增之举,实在不知道皇后娘娘为什么竟然如此的误解妾。妾不敢辩驳,求皇后娘娘降下死罪!”说着哭着磕头。
  不等皇太后更加生气或者说什么,楚恪宁已经道:“莫氏快不要如此,你如此不是更让皇太后生气?皇太后身体不好,原是有些抑郁的,最不适宜就是生气。本宫不过是说出来让你改正而已,何以就严重到降下死罪?你是皇太后的表侄女,也就是皇上的表妹,如今还住在翊坤宫,母后是什么意思本宫心里清楚,如何会降罪给你?你万万不可再如此,越这样越让皇太后着急,太后着急,于她身体不好的。”
  莫氏一下子窒住了,张着嘴想说话,但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就像是表演到一半,突然演不下去了。
  楚恪宁转头看着皇太后笑着道:“母后,从您来京之后,儿媳妇还没有时间和您单独说说话,莫氏一直陪在旁边,儿媳妇是很感激她能如此日夜相伴在母后身边的,对她,儿媳妇只有感激之情,怎么可能降下死罪?儿媳妇确无这个意思,若是让母后不高兴了,儿媳妇愿意领罪。”
  皇太后也不傻,皇后话里的话,她能听不出来?就好像是一个钻了牛角尖的人,突然的被人从旁边辟出来一条道路,面前突然的就豁然开朗起来。
  莫氏在她面前确实说话不多,就是为了避免让皇太后感觉到她的挑拨离间。但是被楚恪宁一提醒,皇太后确实马上感觉到了,莫氏的行为举动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
  有时候一两句话,反而比说十句八句更容易影响人,只要说到点子上,能让听的人觉着戳心。
  “妾没有,娘娘不要误会妾,妾从没有像娘娘说的那般故意让皇太后生气……”莫氏怯怯的哭着,一边说一边斟酌,因为这话还真的不太好辩解:“妾只是因为惹怒了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治罪。”
  说着不管不顾,连连磕头哭着道:“横竖都是妾的错,妾罪该万死,妾罪该万死!”不停的磕着头。
  楚恪宁叹气,虽然看起来不愿意再让她如此,但却并不说叫她起来的话。
  莫氏想要表现的逼真,就得一直磕头。
  皇太后蹙眉想了一会儿,才道:“行了,快扶起来吧。”
  楚恪宁一听,不等别人去搀扶,她亲自起身过去搀扶,莫氏就吓得更加不敢了一般,哭着愈发连连磕头道:“妾不敢,妾不敢,妾罪该万死!”
  楚恪宁就站在那里空着手伸出去,做出搀扶的样子叹气道:“你如此,不是更让皇太后生气?让本宫也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了。你这么害怕本宫,本宫该如何是好?”
  皇太后恼的很,提声道:“行了!皇后坐下,来人,把莫氏搀扶出去。”听着声音都很生气。
  楚恪宁坐下了。皇太后这一次的生气,可不完全是生自己的气了,也生莫氏的气,自己说的话,有了些效果。
  莫氏也能感觉的出来,但是她认为她现在不宜在做什么说什么了,只能委屈的看了皇太后一眼,含泪退出去了。


第221章 
  终于,婆媳两个能单独说话了。
  皇太后看着楚恪宁,眼神依然冰冷,甚至可能是因为身边没有莫氏陪着,她更加戒备,戒备她自己会被楚恪宁说服,这种想法已经先入为主了,于是在看着楚恪宁的时候,甚至比刚才还冰冷。
  “现在皇后可以说了吧?哀家既然是皇上的母亲,你的婆婆,自然说得你。你一介妇人有什么资格代替皇上祭天祀祖?你这样将皇上置于何地?!”
  楚恪宁笑着道:“母后您是婆婆,自然说得儿媳妇,怎么说都可以的。”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道:“儿媳妇举行这个祭祀大典,其实是礼部和太常寺官员的建议……您先别着急,听儿媳妇仔细禀报。”
  一听说是官员建议,皇太后马上就急了,因此楚恪宁才忙道。
  见皇太后果然不说话了,等着听她的解释,楚恪宁继续道:“今年是皇上登基的头一年,今年的年号依然是先皇的年号,明年开始,才是皇上的年号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算法,也就是说,从正旦日开始,便进入了新朝。因为这个,正旦日的祭祀大典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举行,对天地祖宗不敬,对新朝来说也不吉利,对皇上来说是个短处,若是有人借着这个指摘皇上,即便是过去十年二十年,但对皇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一句,已经将皇太后的眼睛盯着的女人配不配的问题,提升到了对朝廷,对皇上今后执政坐稳江山有利无利的高度。
  果然,皇太后一下脸色就有些深思。
  楚恪宁说着看向了皇太后:“母后,如今咱们已经不是以前了,眼界也不能太过不宽,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于国,于朝的作用。而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想着身为女人做这件事合适不合适,这样真的是有些狭隘的。”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看皇太后没生气,这才继续道:“母后才来的那天,不是询问皇上为什么出征?为什么是儿媳妇辅政吗?儿媳妇先回答您这两个问题。”
  “皇上亲征,并非儿媳妇唆使,皇上是儿媳妇的丈夫,儿媳妇身怀有孕,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在自己身边,怎么可能怂恿皇上亲征?如果您能静下心想想,就应该能想明白。”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
  本来就是,皇太后也不知道是积攒了多少的不满,因此连皇上亲征是楚恪宁唆使这种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情也怀疑,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头一天的质问,很明显就是这个意思。
  楚恪宁继续道:“儿媳妇一直就是个后宅妇人,总不成在皇上登基的时候,儿媳妇倒有了辅政争位的想法?不然,为什么会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打仗?”
  楚恪宁说着摇头,看着皇太后:“这样的说法何其荒谬。母后您怎么能相信?”
  皇太后嘴唇动了动,又忍住了,没说话只是慢慢点了点头。
  这说明她认可了这件事上,楚恪宁的解释。
  楚恪宁便继续道:“皇上提出来让儿媳妇辅政的话之时,儿媳妇也很惊讶,也是说我不过一介妇人,没什么见识,更不懂朝政,怎么能辅政?只皇上的一句话便让我改变了想法。皇上说,他才登基,前两位先皇都短命,六部九卿官员都不齐,朝局不稳,这个时候他必须找相信的人帮他看着这个皇位。”
  楚恪宁说着歇了歇,继续道:“正是因为皇上这句话,才让儿媳改变了主意。皇上能信任的人不多,且大多数都是侯爵,侯爵们牵扯的多,即便是信任某一位,但只怕牵扯的人中有什么想法的……关乎皇位,自然是需要非常的谨慎。母后您应该能理解?那个时候皇上才登基,而朝局真的不稳定,先皇登基的时候提拔了一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臣子们,那些人个个都满腔的壮志,他们的壮志甚至能让他们在先皇病重之时丢弃先皇,另谋新主!皇上登基之后虽然铲除了这些人,但这些人的势力犹在。这是一种。”
  “另一种人,是先先皇,便是那个昏君……”
  楚恪宁说到这里,就发现皇太后的脸色巨变!
  厌恶到了极致的表情,狠狠的皱起眉头,以至于看楚恪宁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凶狠起来。
  楚恪宁了解,昏君害死老王爷,扣押他们母子在京城为质,桩桩件件都让皇太后厌恶至极,有这样的表情也是正常。
  她继续说着:“昏君那一朝留下的人更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算计得失,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却又纠葛牵连繁复。这些人也有很多都在朝中,这两种人占据了朝堂上多少位置?”
  “正是因为种种,所以皇上要出征,才让儿媳妇给他看着皇位的。他是儿媳妇的丈夫,儿媳妇自然有这个责任为丈夫保住江山。儿媳妇就是这样想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按照这个想法来做。”
  其实前面这些解释过了之后,后面的话就好说很多了:“祭祀大典完全是为了稳固朝局,敬孝天地宗庙,求得吉顺,免去今后有谁用这个做借口,指摘皇上。明年是皇上的年号元年,正旦祭祀非常重要,而汉唐时候都有皇后祭祀的先例,也正是因为如此,礼部和太常寺才会提出来。儿媳妇也觉着可行,才让他们开始准备的。”
  楚恪宁说着,笑看着皇太后:“母后,儿媳妇并无谋夺自己丈夫皇位的想法……如果要说的明白点,儿媳妇目前来说也无这个本事。刚刚莫氏不是提了武皇之名?武皇称帝,也是准备了很多年,先辅政,后为太后、天后参与朝政,经营了数十年才得以谋得皇位。儿媳妇现在哪来的本事,就想夺自己丈夫的皇位?试想现在的女子地位,那些朝臣们不反了天了?”
  这也算是非常的开诚布公了。
  皇太后脸色稍霁,看了看她,有些欲言又止。
  楚恪宁笑着忙试探的道:“母后,您还有什么想说的,说出来就是了……其实您来到京城,儿媳妇一直想和您说说话的,您走的时候说的那些话……”
  她这样说其实是想唤起皇太后想起以前的事情。想和皇太后谈谈,想说,以前明明很好的,为什么从太原回来,却变成了如此的厌烦自己?
  但是,面色稍微和缓的皇太后听了这话之后,却又恢复了一些冷淡,打断了她的话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
  说了一句之后停顿了半天,才道:“以前是我考虑不周了。听你说的这些,确实也有道理,朝堂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我不愿意你做出出格过头的事,我担心皇上回来之后无法收场。”
  说着看着楚恪宁道:“你也须理解我的想法。”
  楚恪宁忙道:“儿媳妇理解。”赶紧道:“所以,母后您有什么想不通的,尽管传了儿媳妇过来询问,无须听别人的话。儿媳妇是真的想和母后多单独呆呆,多聊聊。”
  皇太后对她这种态度也有些无法继续冷淡了,顿了顿才道:“行了,此事就这样吧,你回去吧。”
  楚恪宁有点失望,皇太后还是不愿意和自己摊开了谈谈。
  她只能答应着,道:“母后,祭祀的时候您也来吗?”
  皇太后点头:“自然。”
  楚恪宁松了口气,那天其实需要皇太后撑场面的,她来就表示对自己的支持,有人说三道四的时候,皇太后并不是站在她们那边的。
  其实,楚恪宁一定要举行这一次的大典,还是和她考虑的事情有关系。她这个皇后娘娘可以说是大豫朝最尊贵的女人了,想要提升女人的地位,她就需要做的更多。
  皇太后道:“从明天开始,你也不用每天必须来我这里用膳了,你怀着身子,每天早上还要上朝,什么时候下朝又没有个准时辰,急急忙忙的累了是一方面,吃的不好也是一方面。你自己看,有时间就过来,不必匆忙,也不要赶着用膳的时辰,你在坤宁宫那边吃饭,自己爱吃什么叫御膳房做什么,更和你自己的口味。”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才继续道:“其他的事情,等皇上回来再说吧。”
  楚恪宁明白了。
  显然皇太后也知道,她们婆媳的这种相处方式是不行的,有些事情是要谈开的,不然难道一辈子这样别别扭扭的下去?
  但是,她还是不愿意和楚恪宁说,要等儿子回来了,跟儿子说。
  楚恪宁觉着,还是纳后宫的事。那个莫氏就在宫里摆着,日夜的守在皇太后跟前,无声的提醒着皇太后,后宫现在需要女人,需要很多很多的女人来服侍她的宝贝儿子。
  楚恪宁心中叹气,这一点却是她绝对不会妥协的一件事。所以,只能等韩耀庭回来再说了。
  站了起来,福身道:“母后,如果没事儿媳妇就告退了。”
  皇太后点头:“去吧。”看着她被人搀扶着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皇太后才皱起了眉头,烦躁的叹了口气。


第222章 
  正旦祭祀进行的比较顺利,楚恪宁也做了一些准备,这天倒不是很累,反倒是之后,每天进宫拜年的人太多了,累得她够呛。
  头天是几位国公府的命妇们拜见,然后是侯府伯府、官员命妇。
  如今皇后娘娘辅政,国公爷、侯伯爵爷们、官员们进宫拜年也见不到,只能在坤宁宫外面磕个头就回去了,反倒是命妇们能够觐见皇后娘娘,便是说两句话都是好的,大家都很高兴。
  还是慈宁宫皇太后说了话,皇后娘娘身怀六甲,这些天实在过于劳累了,进宫给皇后娘娘拜年的,就在外面磕个头就行了。
  后面的几天,慢慢的人才少了起来。
  因为正旦祭祀的问题和皇太后谈了谈,虽然仅限于皇太后询问出来的对楚恪宁的疑问,但谈开解释清楚了,确实很有效果,皇太后这段时间对楚恪宁倒是时常的关心。只是态度依然冰冷,不愿意搭理的样子。
  初十之后,基本上就每天见一两位,大部分时间楚恪宁还是可以休息的。
  “娘娘,您看这个灯好看不?”毛豆提着一盏宫灯跑了进来,笑着道:“您看,它自己可以转!”说着提起来给楚恪宁看。
  楚恪宁斜倚在罗汉床上正在吃苹果,还没等她说话,甜豆在旁边已经笑道:“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王府也很多,瞧你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毛豆就对她吐舌头:“我就是没见过世面,怎么样吧……”
  两个人正在开玩笑的拌嘴,香豆进来了,道:“娘娘,恭王侧妃和两位小公子过来了。”
  是楚恪宁传她来的,闻言点头道:“叫进来。”甜豆忙去端了水盆过来,楚恪宁洗手擦拭,坐好了。
  裴氏领着两个孩子进来了。两位公子大的小名叫宝儿,小的小名叫钰儿,教养的很好,进来就跟着他们的母亲过来磕头。
  “钰儿和哥哥见过皇后娘娘。”钰儿比较认生,不熟悉的人面前一句话都不说,但若是熟悉了,就会抢着说,声音还挺大的。
  楚恪宁笑着招手叫他过来,让他坐在自己跟前,给他拿了个苹果吃着,给宝儿抓了一把干果,也叫他坐旁边吃着。
  笑着对裴氏道:“园子那边已经修整好了,正月不宜搬家,你们就二月搬过去好了。锦华园里面园子很多,中间修了面墙,东西分开了,你和惠善贤妃各住一边。惠善贤妃的产期就在这个月,生了坐月子,可能会比你晚几天搬过去。”
  裴氏笑着忙道:“是,多谢娘娘费心了。”
  “那边肯定是缺很多东西,你和两位小公子才来,想来也是什么都没有,所以缺什么就让宫里尚宫局准备,一出正月就慢慢往那边搬。不用一下太匆忙。”
  裴氏忙笑道:“是。”
  楚恪宁道:“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本宫,无须太见外。”
  裴氏再次的答应:“是。”
  其实裴氏很想和皇后娘娘的关系处的熟悉点,不要像现在这样生疏。但就是因为她是和皇太后、莫氏一块儿过来的,在太原王府那边也是一起住,无形中就有种和皇太后、莫氏是一伙儿的感觉,而皇太后不喜皇后娘娘,莫氏更加的身份敏感,她们两人仿佛是站在皇后娘娘的对立面,皇后便也不可能和裴氏多亲近起来。因此裴氏在宫里还是挺尴尬的。
  楚恪宁当然也知道裴氏在这里面很无辜,而且不管皇太后和莫氏如何,其实并没有影响楚恪宁对裴氏的观感,只是确实没办法亲近起来。
  两人正在不咸不淡的说着话,想不到说什么来什么。
  香豆进来躬身道:“娘娘,太医院和惠善贤妃那边都来了人禀报,惠善贤妃胎动,想是要生了。”
  楚恪宁一惊,忙道:“宫里的稳婆已经在跟前了吧?叫太医们都过去在外面候着,随时准备。”
  香豆道:“全都准备好了。”说到这里抬头看了楚恪宁一眼,咬住下嘴唇。
  楚恪宁明白了,对裴氏笑着道:“这边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裴氏正听着说惠善贤妃生了的事情,一听叫自己退下,就知道有事情,不过她当然不敢多问,急忙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孩子,起身行礼告退了出去。
  香豆忙凑过来对楚恪宁低声道:“前几天的时候,不知道谁在皇太后面前嘀咕了,慈宁宫那边传了惠善贤妃过去行礼,刚刚皇太后那边的苏嬷嬷带着几个人也过去了。”
  楚恪宁惊讶的看着她,想了想站起来道:“过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