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7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少华的步兵第11旅虽然排在行军序列的最后,却也在午后一点钟之前开过了白沙瓦的市中心。
    公路上印着一道道清晰的履带痕迹,坦克和各式各样的军车在快速前进,一些步兵战士或都搭坐在战车上,或者在公路的两侧徒步行军。
    大批抱着头的英军俘虏在公路边的空地上这里一队那里一群地蹲着,他们面色阴郁,目光惊恐地看着挂着红卐字袖标的担架队在他们中间往来穿梭,抬走哀号惨叫、大声呻吟或者昏厥不醒的伤员,以及行进中的华军队伍。
    白沙瓦市的****上,有几具已经被履带和车轮碾压成了肉泥状的尸体,血肉模糊地摊开在地面上,仿佛准备下锅的肉饼,华军的坦克从上面快速的在碾压了过去,溅起了暗红色的泥点,坦克两侧的华军步兵纷纷闪开,避免溅到自己身上。在烈日的照耀下,尸体很快便发出腐臭的味道,尽管如此,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冯少华的那辆拆掉了武器的半履带指挥战车也毫不犹豫的从尸体上面一碾而过。
    这就是战争,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浪漫,只有血与火,燃烧的残骸,巨大的弹坑,暴露在尸体外面的内脏,尚未凝因的血肉,和嗡嗡作响到处飞绕的苍蝇……
    此时冯少华的心里,不知怎么竟然冒出了这样诗句一样的东西。
    很快,部队便开出了白沙瓦的市区的时候,一位军官将接到的命令电文交给了冯少华。
    “有什么好事找上咱们了?”冯少华接过电文后随口问道,“是能坐火车了吗?”
    白沙瓦通往阿富汗的道路只有一些土路,而通往印度内陆的方向则有铁路,是以冯少华会有此一问。
    “再往前就是印度河了,上面有一座铁路桥,您知道的。”军官答道,“那座桥已经让伞兵部队的弟兄给拿下了,但他们的兵力不足,从阿姆利则和莱亚普尔出发的英军正向大桥方向开来,目的可能是要夺桥,那里的守军兵力不足,上头命令咱们火速前去接防守桥。”
    “是标号101的那座吧?”冯少华飞快的看完了电文,打开了作战地图。
    “是,英国佬把铁路都毁了,已经开过去的部队只能沿着铁路前进,铁路的两边都是山,他们只能沿铁路开过去以后才能再往南边拐,去打拉合尔或者莱亚普尔。”军官回答道。
    “咱们也得走这条路,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位作战参谋看着地图说道,“那座101号桥非常重要,守军兵力不多,一旦打起来,受到的压力也最大,如果那座桥不能保住,大军将不得绕道而行,肯定会贻误战机,是以上头要咱们去守。”
    “英国佬的反应还算迅速。”冯少华仔细的看着地图,“咱们刚踏进印度一只半脚,他们就堵到了门口,看样子咱们得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英国佬知道他们在印度的时候不多了,是以才会如此的疯狂。”另一位参谋说道,“不过,我想他们现在也剩下不了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家底了,这些力量都耗尽之后,他们也就只能等死了,除非投降。”
    想到一场由自己指挥的重要战斗即将打响,年轻的冯少华内心充满了兴奋,但表面上却显得很平静。
    他飞快地想了想,点了点地图上标有“101”的那个圆圈:“这个地方不太大,咱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人都压在这里,有一个团够用了,然后在防守的同时,可以进行反击,吃掉敌人。现在我们可以马上组织一支战车突击部队,不带辎重和炮兵,也不用等步兵,直接插入敌军阵线,一刻不停的向前冲击,一直冲过桥去,有这样一支战车部队帮助伞兵的弟兄们守桥,应该能争取不少的时间。”
    “这个方案不错,只是咱们毕竟是步兵,坦克和战车数量有限。”一位作战参谋说道,“不过,听说英国佬的坦克也不多。”
    “正因为如此,咱们才不能打被动的防御战,”冯少华用铅笔在地图上标了一个大大的箭头,“能否击溃敌军,关键要看这支机动步兵队的表现,我要亲自指挥这支部队。”
    听了长官的话,几位参谋不由得面面相觑。
    “您亲自指挥?这就没必要了吧……”一位参谋小心的提出了异议。
    “事关重大,不是我亲自指挥我是不会放心的,另外,这也是我一直期盼的机会。”冯少华斩钉截铁的看着部下说道,“别忘了,史司部长说过,冲锋陷阵不光是普通士兵的事。”
    冯少华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了隆隆的炮声。
    “咱们马上出发,也许这一会儿伞兵的弟兄大概已经开始承受十几倍敌人的猛攻了,咱们的行动必须要快,1团马上出发,增援守桥的弟兄”冯少华下令道,“
    此时,101铁路大桥方向的战斗已经打响。
    对于夺下大桥之后便立即转入防御的中国伞兵们来说,处于包围当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此时,英军的两个步兵团炮兵和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分成了好几波的散兵线,潮水般地涌向桥头。
    炮火从远处的田地与种植园上空席卷而过,呼啸着四下飞射,落到地上,溅起带有青绿枝叶的泥土。
    马克沁重机枪和布伦式机枪喷吐着密集的橘红火焰,李恩菲尔德步枪上挂着闪亮的刺刀,司登冲锋枪在军官们的手上挥舞着。伴随着英军军官们的动作,一队队衣衫褴褛头戴大缠头的印度士兵们排着散兵线,象蚂蚁一样的潮水般涌来。
    “去死吧去死吧去死吧”空军少尉牛帅万手上的38式突击步枪疯狂地抛出一连串的弹壳,一眨眼间的功夫,从那片冒烟的田地中跳出的五六名英军士兵便被突击步枪的短点射打翻在地。
    而此时在英国白人军官的驱使下,更多的印度士兵冲了上来。
    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这处阵地的中国伞兵已经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英**官看着还在疯狂射击着的中国伞兵,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
    中国人的这种突击步枪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但再厉害的武器也有弱点,英**官知道,当中国人换弹匣的时候,也就是英军夺下中国伞兵阵地的最佳时机。
    牛帅万的手臂微微地震动着,枪口还在不断的喷出火舌,左边的一个敌人倒了下来,右边的一个也倒下了,正前方又出现了一个小个子,是个白人?军官?不管他是谁放倒
    象是和手中的枪有心灵感应一样,在弹匣里的子弹还剩下大约3颗到4颗的时候,在英**官和印度士兵们惊讶的目光中,牛帅万表演了一个令敌人瞠目结舌的非常规战术动作。
    右手持枪的牛帅万,左手突然掏出了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此时的他左手用新弹匣猛地顶着枪械上的弹匣卡榫,将顶卡榫开,空弹匣松动了,而这时牛帅万手中的新弹匣向前飞快的一挤,已经打空了子弹的空弹匣向前方掉下,而装满子弹的新弹匣象变魔术一样的装在了枪上。牛帅万随即用左手伸到枪的右边一拉枪机,将子弹上膛。而在他完成这一套动作的时候,他手中的枪仍然在保持着射击,枪口的火苗竟然没有一刻停歇
    想要借着他换弹匣的空隙冲上阵地的印度士兵们在一瞬间被打得血肉横飞,全部扑倒在了地上。
    一位英**官显然被他的动作惊呆了,而没有注意到他本人也已经成为了牛帅万的目标,牛帅万没有注意到英**官是让他单手换弹匣的动作吓傻了,而是毫不客气的用一个长点射将对方摞倒在了坡地上。
    ~~~~~~~~~~~~~~~~~~~
    发烧了……迷糊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大大多多指教……
    ~~~~~~~~~~~~~~~~~~~
    继续求月票……   

(一千三百五十八)叩开北印度之门
    (一千三百五十八)叩开北印度之门
    而此时,在牛帅万身边不远处的另外一名中国伞兵也以同样干净利落的手法完成了“单手换弹匣”的操作,将弹雨泼撒到了英军士兵的头上。
    对于由训练严重不足的印度士兵所组成的英军进攻部队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可怕的中**人。
    “单手换弹匣”这个动作是由华夏空军的一位不知名的伞兵战士在训练时发明的,随即在伞兵部队当中流传开来,但也只是老兵们私下里练练,华夏军队的训练教材里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教程。由于在练习当中容易损坏弹匣卡榫和下护木,华夏军方高层并不鼓励士兵们练习此种战术动作并在全军中推广。但是在很多经过血火洗礼的老兵都知道,这个战术动作在战场上却确有着很实在的意义。因为“单手换弹夹”的动作只用2至3秒就可以完成,比用正规的方法要快上很多。而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能够比敌人更快开火就意味着更多的生存和取胜的机会。
    一些打过很多子弹经验丰富对枪械极其熟悉的华夏老兵会等到前一个弹匣只有三四颗子弹时再实施单手换弹匣动作,这样连用左手拉一下枪栓上膛的动作都免了,这样的火力持续性在战场上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单手换弹匣”的动作后来流传出伞兵部队,华夏陆军野战部队、海军陆战队以及特种部队的战士们在私下里纷纷仿效学样,终于在战场上得以大放异彩。
    “单手换弹匣”这个战术动作的流传也充分表明华军装备的38式突击步枪的优异性能。在很多次战斗中,华军士兵都用38式突击步枪将装备有“波*莎”冲锋枪的苏军、“司登”冲锋枪的英军和“汤普森”冲锋枪的美军压得不敢抬头。象在澳大利亚的战斗中,一些经验不足的英军和澳军士兵在躲避的时候由于头抬得过高,当场被华军士兵一枪击穿平底锅头盔,造成颅内重伤而死亡。
    此时战斗开始趋于白热化,尽管死伤惨重,但英军并没有停止进攻,因为英军指挥官们心里明白,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英国白人军官组成的督战队的逼迫下,印度士兵只是凭着求生的本能和恐惧在战斗,一旦出现停顿,英军的攻势不但会很快的瓦解,而且很可能会演变成难以控制的溃逃。
    “我没有子弹了谁有”牛帅万在用短点射打空了最后一个弹匣之后,抛下了38式突击步枪,抽出了9毫米手枪,将离得最近的一名英军士兵一枪爆头。
    “我这还有一个”一名伞兵战士大叫着将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抛向牛帅万,牛帅万伸手接住的同时,用脚将突击步枪从地上勾了起来,同时将手枪放下,然后换弹匣,开枪,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又让冲上来的英军士兵开了一回眼。
    在击倒了冲上来的又一批敌人之后,牛帅万扫视了一眼自家的阵地,不由得有些心焦。
    中国伞兵们的弹药即将耗尽,如果援军再不来的话,他们苦战了多时的阵地很可能在英军不计伤亡的猛攻下失陷。
    “他**的援军死到哪里去了”有人忍不住开始骂娘,但骂声很快便被炮弹的爆炸声淹没。
    “看长官那是什么?”一名受伤的战士一边探出身子用手枪向外射击,一边指了指铁路大桥方向。
    “**”
    牛帅万在短点射的间隙向大桥的方向飞快地扫了一眼,不由得暗暗叫苦。
    远处,一辆体形硕大的英军装甲列车正慢吞吞地向这边开来。
    这辆明显是用民用列车改装的装甲列车仿佛一头喘息着的恐龙,正迈着蹒跚的步履,向铁路大桥冲来,当接近华军阵地的时候,架设在平板车沙袋中间的火炮便开始喷出了火舌。
    刚才英军在进攻时,便使用了坦克,这些由印度的工厂紧急山寨出来应急的坦克虽然性能不佳,在同华军重骑兵部队交战时作用有限,但对缺少重武器的中国伞兵来说却也是很大的威胁。虽然在中国伞兵们的火箭筒和手榴弹打击下,这些坦克全都在战斗中被摧毁。而对于弹药垂尽的中国伞兵来说,装甲列车就要比坦克难对付多了。
    “都什么时候了空军的飞机咋还不来啊”一位中国伞兵大声的抱怨着,扛起了火箭筒。
    而就在他的话音刚落,英军的队伍突然乱了起来,很多印度士兵开始纷纷转身逃跑,紧接着便有炮弹飞落在英军溃退的人群当中。
    “飞机没来,是坦克来了。”
    看到一辆辆向英军短停开火的自家“天狼”坦克,牛帅万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神情。
    可能是发现了英军的装甲列车,两辆华军坦克直接向桥上开去,其中的一辆一直冲到了桥中央,正对着直驶过来的英军装甲列车停下,坦克炮猛地开始了射击。
    牛帅万看到,这辆坦克第一炮便将装甲列车前方的清障车上的英军炮位毫不客气的掀掉。
    “哥们别让他们冲过来”
    看着着自家坦克停在大桥中央不断的开炮,而对方的装甲列车不退反进,牛帅万不由得着急的大叫起来。
    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了熟悉的轰鸣声。
    “老天爷啊你们可来了”不知是谁喊道,让牛帅万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了下来。
    此时,坐在一架由中型轰炸机改装而成的空中指挥机里的苏子恒上校正透过座舱玻璃,向下观察着战况。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60余架华军各型作战飞机所组成的机群飞临到了大桥上空,其中各种轰炸机40架,战斗机20架。
    本来气势汹汹杀向大桥的英军装甲列车可能发现了天空中的敌人,开始急速的后退,而此时一辆在大桥上的华军坦克正不停的向这辆装甲列车开火。
    看着这辆临时改装成的装甲列车,苏子恒上校不由得微微一笑。
    装甲列车算得上是陆战中的恐龙了,但对付装甲列车最好的武器,就是飞机。由于装甲列车缺乏防空武器,而且只能沿铁路行进,加速减速也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飞机来说属于准固定目标,命中率很高。同时,由于依赖铁路,即便没有击中装甲列车,只要炸中其前后的铁轨,装甲列车就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任人宰割。
    华军“泰山”式轰炸机飞快的开始了俯冲,很快,数枚炸弹便准确的击中了目标,将这辆装甲列车从头到脚炸成了一片火海。
    大桥以南的英军炮兵阵地成为了华军轰炸机的头一轮攻击目标,在短短的十分钟内,数百枚炸弹从天而降,英军的隐蔽炮兵连被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所有的火炮都被摧毁,殉爆的弹药如同四散绽放的礼花般激扬飞射,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在轰炸机发动进攻的同时,华军“震天”战斗机如同饿鹰扑食般一次次从天空中俯冲而下,反复扫射英军炮兵阵地后面的预备队和后勤车队,英军士兵跌跌撞撞地四散逃入路边的田地与种植园中,被丢弃的马车和汽车被道道横扫的火流打得打得如同蜂窝,可能是汽车被横飞的子弹直接命中,也可能是车上的油料桶和燃油箱被战斗机射出的曳光弹点燃,紧接着便是一声声的巨响,伴随着耀眼的火光和滚滚的浓烟,到处都是横飞的碎片和残骸,一些没有来得及躲避的英军士兵被碎片和残骸砸中,当场成了肉饼。
    失去了炮火支援的英军步兵在华军援军和守桥部队的全力反击下纷纷败逃,随着华军飞机和坦克的到来和英军的装甲列车的被击毁,英军的夺桥行动宣告失败。
    趁着英军败退下去,得到了一丝喘息时间的守桥伞兵部队和援军会合,准备应付敌人可能出现的下一轮进攻。
    “对不住,我们来得有些晚了。”从装甲车上跳下来的冯少华少将对一脸烟熏火燎的牛帅万说道。
    对援军来得晚有些恼火的牛帅万刚想冲这位援军的指挥官狠狠的发泄一下不满,当他看见是一位少将在向自己道歉时,已经跑到嘴边的脏话又缩了回去,他习惯性的举手向冯少华敬了个礼,故作轻松的说道:“没关系,我们伞兵就是干这个的,没有援军也一样打。”
    尽管嘴上说得硬气,但牛帅万在心里也承认,伞兵再怎么强悍,但好虎总是架不住群狼,今天如果不是援军及时赶到,他本人很可能会挂在了这里。
    牛帅万打量着面前的这位年轻的少将,他本来是不大看得起这些年纪轻轻就一路扶摇直上的世家子弟的,他认为他们是凭着祖上的福荫才得以飞黄腾达。但这一次,他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了。
    不是哪一位少将都肯亲自带队冲锋,来援救一队遭到敌人优势兵力围攻的伞兵的。
    “兄弟贵姓?”在了解了一下战况之后,冯少华向这位不肯说出自己姓名的少尉问道。
    “免贵姓牛,名帅万,元帅的帅,一万的万。”牛帅万回答的同时,表情也显得有些怪异。
    对于父亲给他自己起的这个和他本人的大号一样烂的名字,他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本来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叫牛帅亿,期望他将来成个将军,统帅亿万兵马,但母亲觉得儿子将来不象能统帅一亿人马的样子(连大总统也没达到过这个数),因此最后缩水成了万。
    “牛兄让我想起了一个熟人。”冯少华看着牛帅万说道,“他原来在海军陆战队,也象你这样高高壮壮的,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