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动外东北广大的贫苦土著,改变的他们的现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使他们和我们远东公司一条心。以后我们平定辽东、控制整个外东北的时候,经过我们严格训练的土著民兵,就会是我们正规部队的有力补充。”

李明听了他们的话,笑着道:“我也没想到,打着一仗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我始终认为,这些归附我们的土著,是可以争取的。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外东北,受尽了大部落的盘剥压榨,只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对我们就会有归属感。

事实证明,土著民兵的集结能力和战斗力都超乎我们的想象,土著村落对我们远东的支持,也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公司在外东北这样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开展群众工作还是可行的。争取外东北底层大多数贫苦土著,让他们拥护远东公司在外东北的统治。

老石,你们政治部也要和公司民族事务处多沟通,派出联合工作组,深入到那些土著村落,对他们进行扶贫帮困,进行思想教育。让肖忠良派出医疗队,定期到各个土著村落,对当地土著提供医疗服务。”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也兴奋的道:“这样一来,不出几年,外东北就是公司的囊中之物啊。而且我觉得李明的想法,今后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北面的蒙古,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可以用这个路子。”

他们在这里聊得正嗨,外面走进来一个参谋,大声说道:“报告,济州岛守备区司令王耀武来电,后金派出的使节到了。”

高建国听了一愣,然后问道:“他们说没说,后金派的使节是哪一个?”

那名通讯参谋点了点头道:“据他们报告,后金的使节团,一共三个都是汉人,为首的那个人好像叫范文程。”(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这个汉奸不简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高建国听了,眼神一凝,脸色当时就阴沉了起来,怒骂道:“原来是这个大汉奸,甘心为鞑子效命,遗臭万年的家伙,真是给我们汉家儿郎丢脸。”

宋涛听了也大骂道:“和鞑子谈什么啊,等那个大汉奸来了,我特么的活剐了他。”

李明摇了摇头道:“不能冲动,对这个大汉奸还是要重视起来。皇太极让他来,我估计是要和我们示好,也想探听一下我们底细,还有我们占据东海的目的。我们应该暂时把鞑子稳住,一旦鞑子被惊吓到,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可能就会带着人马北上进入草原,那时候想要再抓住他们可就难了。

我建议公司西进的战略也要有所收敛,不能做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目前公司还没有完成准备,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拖住鞑子,让鞑子对我们放下戒心,尽量把防御重心放在宁锦一带。误以为我们只想偏安一隅,把海参崴当做通往大明的落脚之地。”

乔海鹏也点了点头道:“当前绝对不能让鞑子变成惊弓之鸟。那个阿巴泰和岳托的尸体,还有那个鳌拜,可以让他们用战马和辽民赎回去。显示我们更喜欢求财,而不是他们辽东这块地盘。

我们对范文程也要小心的应付,这个汉奸绝对不简单,一生历清四世而佐其三主,在满清权力更迭的残酷政治斗争中,始终处于超然地位,最后还能安然无恙。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是韬略过人,聪慧机敏。所以对付他可不是那么容易。”

高建国想了下,也点头道:“嗯,那就把这事儿交给民委会吧,让王和找人去忽悠他,李明你也去盯着。反正我是不想见他,看见他我这心情就好不了。”

范文程带着两名随员来到海洋岛,对于这次出使远东,范文程还是非常忐忑。远东如此强悍的实力,却偏安一隅,实在是让他无从判断。

据说他们来自海外,属宋人崖山后裔。对于这个说法,范文程是不信的。远东行事手段比女真人还残暴,盖州、海州、鞍山和鸭绿江北岸,被远东祸害的惨不忍睹,女真人无论老弱妇孺,皆难逃他们的毒手,物资被洗劫一空,简直是刮地三尺,走后还把城镇村堡烧成一片白地。

若是宋人后裔,怎能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大明素来强硬,当年在辽东对待边墙外的女真各部,也未见如此狠辣无情。

这样一头猛兽卧伏于海东,对后金虎视眈眈。换谁都会寝食不安,临来前大汗对他寄予厚望,叮嘱他这次出使远东,无论如何也要获知他们的意图。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远东公司,范文程凝思苦想了几日,始终没有想明白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你说他们想图谋中原吧,可看着又不像。远东的实力之强已不用赘述,女真东西两路精锐,遇上远东都是灰飞湮灭,大明军兵哪是人家的对手。

据传远东在海东已经呆了三年,手下汇聚了近万的精锐之士,又有坚船利炮相助,完全可以占据大明一地徐徐图之,不出几年中原就是远东的天下。可远东却偏偏选在了海参崴这个荒僻之地。

说他只是暂据海东,那也说不过去,数次上岸侵扰辽东,一路鸡犬不留,屠门灭户,说他们对女真恨之入骨也不为过。还从东江移民十余万在东海屯田,这哪是暂据海东的意思。

所以范文程对这次出使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办砸了这趟差事。虽然他在后金混得不错,深得皇太极的器重,但他终究还是个汉人。很多的女真贵族都很鄙视他,瞧不起这个不会上马打战的家伙。说白了,对女真而言,出身卑微,一奴才也。

就连这次跟在他身边的两名亲随,也是后金安排的鞑子,整个谈判过程都要全程跟随,这段时间也要和他形影不离。由此可见,皇太极对他也并不是那么放心。

1618年,他在明万历四十三年考取沈阳生员,次年至抚顺奔丧,正值努尔哈赤克抚顺等地,大肆掳掠,老奴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范文程当时也在降民之列。

当时的努尔哈赤,对明朝报仇心切,对汉人十分鄙薄。他当时的政策就是“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惯常的做法,第一是杀,第二是籍为奴。老奴对明朝衣冠人物十分反感,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

范文程当时被分到镶红旗为奴,几乎被当作牲畜一样杀掉,因其聪颖机敏才活下了性命。直到皇太极继位后,从各旗的生员中选拔人才,范文程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才有了出头之日。

他到海洋岛的这几日,从远东兵将士卒的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远东兵将皆是精壮之士,号令一下,数十人动作如一,举手投足间,就能感觉到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范文程虽说未曾领兵,但大明的军阵,女真的精锐他可都亲眼见过,和远东的将士相比,都要有所不如。这也让他心事重重,对远东越发的忌惮。

虽然他饱读圣贤之书,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哪有什么士人的风骨。他为女真人做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活命,为此他甘愿为奴数年。

有人在论坛里说,大明王朝没有让范文程人尽其才;他是良禽择木而栖,这个说法纯粹是扯淡。他18岁就是秀才了,难道这也算是怀才不遇?范文程被后金掠去时年仅二十一岁,那时候大明的情况还算平稳,辽东的兵力比后金还强大,年纪轻轻的范文程,难道一眼就看出明王朝已经黑暗得无可救药了?

只能说范文程这种人是毫无节操的,在他的眼里,仁义礼智信都是狗屁。历史上豫亲王多铎曾霸占过他的妻室,可他还是“顾全大局”,继续为满清效命。

范文程的到来,让济州岛的王耀武也不敢怠慢,马上联系了海参崴,等候军委会的命令。直到军委会对他下达了送范文程去海参崴的命令,王耀武才派了一艘风帆船来到了海洋岛,把范文程三人接上船送往海参崴。

坐上了这艘巨大的风帆船,范文程是惊叹不已。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宝船,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最让他惊讶的是,操船的士卒,竟然大半是金发碧眼的夷人。

看来远东确实是来自海外,难道他们真是宋氏崖山后裔,可为什么这些人都留着短发呢。宋人后裔难道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道理吗?

风帆船一路航行,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最后到了海参崴。风帆船没有进入金角湾,而是直接开往起点镇靠港。范文程站在船舷的边缘,看着岸上的起点镇。

几百间木刻楞规整的排列着,虽然镇子不大,但是街道平整干净,镇子里的人也是井然有序。岸边矗立这一根根巨大的风车,随着海风不断的旋转。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一垛垛玉米秸秆整齐的摆放着,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此时正好有一列火车从海参崴开了过来,没有在起点镇停车,呼啸着开往远方的北宁镇。看着咆哮的钢铁巨龙,范文程脸都白了,他的身体颤抖了几下。伸手扶住了旁边的船舷,才站稳了身形。

他转过头看着列车驶来的方向,他知道这里肯定不是远东公司的所在地,钢铁巨龙驶来的方向,才是远东的基地。风帆船慢慢的靠上了码头,船身剧烈的晃动了一下,这才把范文程惊醒了过来。

码头上站着几个人。为首一人四十余岁,也是一头短发,气质儒雅。他看到范文程三人从船上走下来,就微笑着迎了上去。

“可是范先生?”

范文程连忙一拱手,笑着道:“学生见过大人,让大人久候了。”

负责接待范文程的这个人,是公司办公厅的副厅长洪书磊,以前也曾是体制内的人,做过县区级办公室主任,心思缜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繁琐的工作。

洪书磊笑道:“哪里,哪里,范先生一路辛苦,我们已经为范先生安排好了住处,待歇息几日后,公司会派人和先生见面商谈。”

范文程笑着道:“既然如此,那学生就叨扰了。”

洪书磊把范文程领到了一处独立的木刻楞,屋子非常普通,里面也没有什么豪华的布置,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些陈设,但却干净整洁,而且屋内还弥漫着一股松木的清香。

接下来的几天,范文程就住在了这里,每天他可以带着随从在起点镇的周围转一转,他们身边随时跟着两名守备营的战士,负责保护他们。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每到夜晚镇子里就会亮起一盏盏灯火,每盏灯火都是架在十余米的铁杆之上,也不见有人爬到上面去点火,可到了晚间却会自己点亮,把整座镇子照得如同白昼。他所住的屋子里,也有这样的灯火,只要轻轻一拉,包裹在透明琉璃杯里的灯火就会亮起来。

还有他屋里的那一块透明的巨大琉璃窗,平时用饭时使用的琉璃杯具,洗漱时那个用手一拧就能出水的管子。就连平时出恭的地方都充满了神奇,那个洁白马桶,坐上去舒适不说,事后轻轻一按,就会冲得干干净净。只是几天的功夫,这里的东西都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远东的用心昭然若揭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洪书磊每天都会过来和范文程聊上几句,但就是不提商谈的事情,这也让范文程心急如焚。可他表面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每天他都会盘起辫子,戴上幞头软帽,扮作一副书生模样,在起点镇上散步,和镇子里的人聊天。每天他还会站在镇子边缘的车站,看着一列列的火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有时候他会去码头,看着一艘艘的蒸汽机板驳船在这里靠港。周围一群劳工蜂拥着把船上的物资卸下,再装在一溜溜农用车上,送往起点镇的周围的各个大队部。

虽然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但是这些天他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的巨浪。通过和镇子里的那些劳工聊天,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他还是从中了解了海量的信息。还有天天从起点镇呼啸来去的铁龙,范文程从铁龙上面装的东西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一个辽民告诉他,这个铁龙是从海参崴开出来的,开往几十里外的一处地方。还有人告诉他,海参崴那里还有几十万料的大铁船,长百余丈,高十余丈,无帆无桨依然能在海上行驶如飞。范文程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却相信对方说的话。

在这里无论有什么玄奇的事情,范文程都不会赶到惊讶了。起点镇遍地“突突”咆哮奔驰的铁兽。码头上一艘艘十余丈长,无帆无桨的平板船。还有偶尔在空中飞过的铁鸟。都让范文程感觉到远东公司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许多。

最让他感到惧怕的是,镇子周围的普通劳工那惊人的秩序,列队行走整齐划一,让人感觉好似大军的军阵。可就算大明的官军也不曾有如此的军威,而这些人几年前还只是来自东江的普通辽民。

这些人的脸上洋溢着一股子积极向上的情绪,就算面对着他也一样侃侃而谈,脸上更多的是自信满满的表情。这让他的心里感到了些许的不满,虽说他也是寄人篱下,但自己终归是士人出身,在这些卑贱的平民面前,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可是在远东的这些平民面前,他却丝毫都没有感觉到,这种毫无尊卑的氛围,让他感到非常的不自在,也让他感到害怕。他从远东这些平民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他们的身体里安静的积蓄着,随时都可能爆发。

在这里呆的越久,范文程的心里就越感到不安。远东的所作所为,也让他知道远东是有所图谋,而且所图非小。虽然起点镇并不大,可他管中窥豹,从这几天了解的信息,就能看出远东公司的野心大着呢。

远东选在这里落脚,安心发展了三年,移民十余万,开荒数十里,麾下还养了近万精锐军士。三番五次上岸的骚扰女真,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种种迹象表明,远东的用心已经昭然若揭。

范文程的内心煎熬着,看来女真是靠不住了。虽然他对当汉奸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但是要让他为女真誓死效忠,那更是扯淡。这几天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与远东交涉,也在想着自己的退路。

远东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绝非后金可比,即便是大明,在远东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从近几年大明和后金的数次大战,就能看出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尽显疲态。

和范文程同来的两名亲随,虽然说话行事都和汉人无异,可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鞑子,他们曾在中原生活过数年,专门刺探大明的情报。这次随同范文程一起来到远东,就是为了监视他。

他们天天都会到范文程的屋里,和范文程商讨对策。

“范章京,你说远东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这都几天了,也不见他们来与我们商谈。”

“这些短毛真是难以捉摸,处处都是奇技淫巧。只是不知他们落脚东海,今后到底是什么打算?你说他们怎么选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开荒啊。”

范文程微笑道:“既然他们把我们接来,那早晚会与我们商谈,这个不急。远东行事与众不同,但从这几天情形看,他们却是来自海外,应是一群华夏后裔来大明寻根的吧。”

其中一个鞑子愣了一下道:“那他们为何还占据东海建城,移民开荒数十里?”

范文程想了下道:“公司之名,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公司说白了就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他们占据海东这个荒僻之地,其实就是选一落脚之地,为了打开大明和海外之地的商路而已。”

两个鞑子被范文程说得云山雾罩,但也大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个鞑子兴奋的道:“那依范章京的意思,远东并无染指辽东之意?”

范文程笑了下道:“远东上次从盖州登岸,若是趁着辽南空虚,一路推到辽沈城下,夺了沈阳辽阳,试问远东有没有这个实力。”

两个鞑子听了范文程的话,都是一个劲儿的点头。他们当然知道远东有这个实力了,南北两路近五千精锐,数千旗丁厮卒,几日内灰飞湮灭,这实力已经不能用强悍来形容了。那时大汗正带着重兵在大明腹地,远东要想占据辽东,那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打下沈阳,后金主力想要回撤辽东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等到那时,后金在辽东的各处要地早就被远东一一拿下了。那时候即便大汗带着后金主力回到辽东,怕是也已经回天无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