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克腾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嘴里咬着一根青草,静静的看着河面。这几天他的心情很失落,因为仗打完了,他就要回部落了。最让他沮丧的是,仗打到一半的时候他负伤了,一直在后方的医院里养伤。

他老爹曾跟着部落打仗的时候,就是因为中途负伤退出了,所以没分到战利品,使得他这些天情绪非常低落。跟着远东混了两个多月,天天吃得好、睡得好,这日子过得就像做梦似的。眼看着就要回去了,这得到的赏赐还不一定能弄到多少呢,家里越冬的粮食可怎么办啊。

“小子,怎么跑这儿坐着来了?”

希克腾回头一看,发现是自己的排长,他连忙站了起来道:“没什么……就是……”

到底年轻,心里想的不能说,可是一着急也编不出什么谎话,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什么来。排长其实也是归附远东的土著民兵,因为岁数大了,才没有被选进主力骑兵团。

这两个多月,希克腾的表现很勇敢,这小子为了给家里人凑越冬的粮食,可是豁出命了。不光是他,所有其他部落的土著都跟疯了似的拼命。就因为替远东打仗有抚恤。

远东部落的指导员都说了,为远东打仗要是在战场上死了,远东就把他们的家里接到远东,不但能得到抚恤。还能把家里的娃子送进学堂上学,出了学堂就是汉人。

外东北这个地方,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为部落打仗死了就死了,遇到心黑的首领,连妻女都能给抢去霸占了。没想到为远东打仗,死了家人还能得到远东的照顾。

所以希克腾也拼命了,可是在扫荡草原的时候,肩膀挨了一箭,被送到了后方的医院里,为此希克腾还委屈的哭了好一阵子,打不了仗就没有军工,也分不到战利品了。还不如箭射得偏点儿死在战场上呢,至少家人还能被远东接回来。

弄得医院里的人哭笑不得,跟他反复讲了半天,才算是把他安抚下来。希克腾这才知道,在远东负伤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一样有奖励的,而且还能得到一枚勇敢勋章。

希克腾倒是不在乎那枚勋章,他在乎的是负伤的奖励。他养伤的那些日子里,天天不想别的,净想着能得到什么奖励了。

排长一屁股坐在了河边的草地上,挥了挥手示意希克腾也坐下。他非常喜欢这个沉默寡言的半大小子,打仗很勇敢,尤其是手中的鱼叉,投得那叫个准。

“想家了吧?”

希克腾摇了摇头,又连忙点了点头。然后憨笑着问道:“叔,我负伤能得到什么奖励啊?”

排长一摸额头,苦笑道:“你小子还有完没完,这点儿屁事你都问一百多遍了,你就等着好了,我们远东还能差了你的。那点奖励算个啥,你能得到勇敢勋章,那才是好东西。我还盼着自己能被人射上一箭,也能换个勋章回去呢。”

希克腾心里腹诽,感情你是远东的人,不在乎越冬的粮食,自己老爹在桦树皮棚子里躺了几个月,家里全指着自己这次的赏赐呢。如果这次他带的粮食不够,这个冬天弟弟妹妹就得有被饿死的。

想到这里,他鼓起勇气说道:“叔,我……我要是不能带粮食回去,我们家越冬的粮食就不够了,家里都等着我打完仗,带着赏赐回去呢。”

排长听了他的话,呆呆的看着他,就像看个傻子似的。把希克腾弄得直懵,他连忙道:“叔,你别生气,我不问了。”

“你小子傻啊,你负伤前的军功,再加上战利品分配,你家几个冬天的粮食都够了。”

希克腾听了排长的话,有点糊涂了。他现在脑子有点儿乱,他决定捋一捋。他奇怪的问道:“叔,我负伤了,后来那些仗也没打,怎么还能分战利品啊。”

排长气乐了,他照着希克腾的脑袋就打了一下,笑骂道:“谁特么说负伤了就分战利品了,谁说中途负伤就不计军功了?”

“我……我听我爹说的啊……”

他话没说完呢,脑袋就又挨了一下。排长被希克腾气乐了,他吸了口气,然后说道:“跟我们远东打仗,负伤那是光荣,战死那是英雄,战利品还比别人分得多呢,我说你他娘的这几天怎么闷闷不乐呢,合着尽想这些屁事儿呢。”

希克腾顿时愣住了,随之而来是无比的惊喜。他笑着说道:“那太好了,叔……你怎么不告诉我啊……”

排长气得又给了他一下道:“你特么也没问我啊,你天天尽问我奖励的事情了,这还用我告诉你吗。再说了,你负伤了就能得到一枚我们远东的勇敢勋章,有了这东西,你可以带着家人来我们远东啊。”

“啊……”

这回希克腾已经目瞪口呆了,一连串的惊喜把他砸的昏头转向,他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头发都快愁白了。他年龄小也老实,不怎么敢和别人说话,所以就一直憋在心里,这日子过得这个憋屈啊。

自己家里越冬的粮食不愁了,希克腾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追着排长的屁股问远东的事情,把他的排长烦的啊,怎么赶也赶不走,心里后悔还不如不告诉他呢。

几天后,东部军团的全部战斗任务结束了,军团司令员强权胜组织了战后总结大会。对各部队的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并分发了战利品。

希克腾因为在战斗中英勇负伤,被颁发了一枚远东勇敢勋章,并按照军功和战利品分配条例的规定,分到了战利品。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并没有发实物,而是发给每个战士和民兵军功票。

所有参战的官兵和民兵,可以去战利品兑换中心,用军功票兑换自己的战利品。战利品兑换中心是由公司商务部建立起来的,他们负责战利品的统计工作,所以就弄了个战利品兑换中心。

战利品兑换中心设在一个巨大的营地里,这里就像一个大市场,牛羊战马、皮货毛毡、粮食肉干、战刀弓箭、皮甲战靴、马具马车等从蒙古人那里抢来的战利品。

当然,这里还有远东生产的小商品,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火柴、肥皂、蚊香、五金工具,丝绸布匹、地毯窗帘、玻璃镜子、琉璃首饰、漂亮的丝巾、五颜六色的床单铺盖,反正商务部的想法,就是希望土著们都兑换这些东西,牛羊战马什么的尽量不要。(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希克腾进了战利品兑换中心,眼睛都不够用了,他一苦逼孩子哪见过这些东西啊。他连部落都没出过,一直憋在大山里,今天彻底的算是开眼界了。

不光是他,来到这里的外东北土著,就没人想要那些牛羊的,偶尔会有人领一匹战马,那还是为家里人要的。他们依靠渔猎为生,可不是草原的牧民,牛羊战马那都不是好侍候的东西,还要耗费饲料干草。

但是皮货毛毡、战刀弓箭、皮甲战靴倒是很受欢迎,还有就是大量的马车几乎都被换走了,而且土著们用军功票换取非常划算。但土著们还是更喜欢远东的各种小商品。这些东西在远东各大交易集市里,都是最受土著们欢迎的商品,而且都是价值不菲。

这回可好,外东北的土著们可以用手中的军功票任意兑换,给人一种不要钱的感觉。这下可以把外东北的土著乐坏了,疯了似的换取各种远东生产的精致小商品。这些东西的价码,土著们都知道,换到手里总有种赚了的赶脚。

这些东西以前都是他们不舍得买的东西,偶尔买上一两件,都当成宝贝摆在家里,现在他们终于能换个够了。带回家里老婆孩子肯定稀罕的不得了。

排长怕希克腾不懂,就带着他来了。排长一看兑换中心里情景也疯了,他转过头对希克腾说道:“你站在这里等我,我先去兑换军功和战利品,然后我再帮你换。”

他说完就钻进了人群,把希克腾扔在了这里。看着排长疯狂的样子,希克腾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站在那里等着排长。等得无聊就在边上看着无人光顾的牛羊和战马。

希克腾已经想好了,他手中的军功票只兑换粮食,就算是他以后带着家人来远东了,也要吃饭啊。其实还是被饿怕了,一想到大雪封山几个月,一家六口眼巴巴的看着那点吃的,掐着手指头盼着春天快来,那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

等了好久,排长才回来,他赶着一辆从蒙古部落缴获的马车出来了,车上装着各种兑换的东西。几匹棉布、一大堆小商品、几把马弓和弯刀,一堆皮货和毛毡,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反正林林总总的一大堆,让希克腾羡慕极了。

排长把马车赶到外面,随便找个地方一拴,然后就走进战利品兑换中心。他拉住早已迫不及待的希克腾,笑着问道:“你小子先别急,我得先问你一下,你想不想带着家里人来远东。”

希克腾想都没想就说道:“叔,我当然想啊,做梦都想……”

“那你就别都换粮食,你手里的军功票我看了,都换粮食你就是一大家子,都能吃好几年的。你来远东以后,每年不用贡奉,只要肯吃苦也饿不着。听叔的,多换一些过日子的东西,再来几匹布、几捆子毛毡,剩下的再换一年吃的粮食就行。我们部落不远就有个大集市,那里常年有卖粮食的粮站,粮食便宜的很,进山下套子,弄一头熊瞎子,皮毛品相好,换成苞米地瓜都够你一大家子吃一年的。

可是你一大家子来了远东,分了木头房子,不能不过日子吧。锅碗瓢盆、衣服铺盖什么的总得置办吧,上山打猎你得有趁手的家伙吧,越冬挂在门外挡风的毛毡帘子得有吧,烧火砍材斧头的的有吧,垫在屋里火炕上毛毡和羊皮褥子得有吧,收拾猎物的刀子、家里做活的菜刀剪子、做饭的铁锅、腌菜的大缸都得置办吧。还有茶砖、白糖、白盐、调料,你都得弄点儿,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希克腾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哪知道这些啊,他们家那苦逼日子不提也罢,能吃饱饭就不错了,那有那么多的说道。他身上的袍子和靴子,都是从前阵子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而且原来的破袍子和露脚趾头的靴子,还有在他战马后面放着呢。

“叔,我家老爹老娘,再加上两个弟弟一个妹子,六口子人冬天就没吃饱过。家里不堆点儿粮食,我连觉都睡不着,粮食我……我想换两年的,其他都听叔的。”

排长听了他的话,用手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道:“行,就听你小子的,叔帮你置办。等换完了战利品,叔亲自帮你找营长报名,部队会派人接你家人。”

希克腾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就跟着排长去兑换战功和战利品去了。他什么也不明白,只能站在排长身后看着,排长不时的回头问他几句,他屁都不懂,只能任由排长帮着他弄。

直到最后换粮食的时候,排长回头问道:“粮食你是换粗粮还是细粮?”

“额……什么是粗粮细粮啊?”

排长笑道:“苞米碴子、苞米面是粗粮,价码便宜。白米和白面是细粮,加码要比粗粮贵一半。还有地瓜粉条、土豆粉、大豆、花生什么的,你也都换一些。”

希克腾想都没想说道:“换粗粮,别的贵不贵啊,贵就不换了。”

排长帮着他换了一些苞米和苞米碴子,其他东西没听他的,每样都换了些。粮食和腌菜的大缸坛子这些大件东西,都不给食物,而是给一张单据,拿着这张单据在自己村子附近的大集市里凭单提货。

离开了战利品兑换中心,排长就领着希克腾把马车安置在营区里,然后带着他找到了营长。对于这批外东北土著,远东都想留下来,各班排长不遗余力的勾引宣传,最后这帮土著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带着家人投奔远东。

这些土著当然不傻了,两个多月下来,他们看到了远东的强大,还从班排长那里得知了远东的各项福利。别的不说,光是每年不用贡奉这一点,就能他们趋之如骛了。

希克腾他们被远东的骑兵带领着,去了他们各自的部落,接上了他们的家人。那些部落的首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部众被远东接走。

远东现在真的没精力在外东北大举扩张,所以选择的政策就是慢慢蚕食,等北上计划彻底结束,在回过头解决外东北。毕竟这里的部落虽然不少,但实力根本无法与草原上的部落相比,而且远东已经在外东北立威,留下了赫赫凶名,外东北的部落土著,对你远东都是非常惧怕。(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五章希克腾的新家

牡丹江镇如今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俨然是一副小城的规模。一座横跨忽尔哈河的大桥,把两岸连城一片。河岸两边是成片的木屋,各种公共设施应有尽有。

河岸两边工厂林立,一座座烟囱冒着浓烟,牡丹江镇的工厂企业规模都不大,只有造船厂、木材加工厂、皮制品加工厂还算是像那么回事,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型手工作坊式的轻工企业。

牡丹江镇政府医疗系统、服务机构、预备役民兵系统、行政机构等单位应有尽有,主要服务于附近的外东北土著,周围方圆近千里的村落都归属于牡丹江镇管辖。

一队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缓缓的停靠在江边的码头上,希克腾背着老爹从船上小心的下来,身后的老娘和几个弟弟妹妹,背着大包小裹跟着来到了码头上。

和他们一起下来的还有很多人,都是一家家穿着破衣烂衫的外东北土著,码头上早已有一帮外东北土著民兵,走上去把他们领到附近的净化营地。

希克腾刚从净化营地里背着老爹出来,就看到老娘和弟弟妹妹穿着崭新的衣服正等在哪里,他刚想走过去,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希克腾回头一看,就看到了他在民兵旅时的排长。

他满脸惊喜喊道:“叔,你怎么在这儿啊?”

排长哈哈大笑道:“我是接你来了,你走后我们民兵旅也解散了,我回到村子就去镇上把你要到我们村子了。走吧,你兑换的那些战利品,我都已经帮你拉回村子了。村子里正好还空着一间木屋,我已经帮你收拾利索了。”

希克腾一听,心里也很激动。来之前他还挺紧张的,虽然远东什么都好,但是他们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环境,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人。现在好了,到了老排长的村子,他就什么没什么担心的了。

他把老爹老娘和弟妹安置在马车上,向家人介绍了老排长。排长和他老爹老娘聊了一会儿,就领着他去镇政府移民安置办公室办了手续。然后就赶着马车向附近的大山走去。

排长和希克腾赶着木轮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这些简易的山间公路,都是远东组织动员外东北的土著们自行修建的,碎石的路基,再铺上山皮土,虽然不是那么平坦,到了雨天也很泥泞,但照比以前不知要好多少,至少能走马车了。

大山里原来根本没什么路,土著们进山出山都非常困难。远东公司建委就组织技术人员去大山里进行了勘测,然后组织各地的土著,大肆开山修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条条崎岖的简易的土石山路,遍布在大山的各个角落。因为只是满足土著们的基本出行要求,所以修路根本耗费不了什么资源,都是依靠朴实的土著们,肩挑马驮一点点修起来的。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两天,才来到排长他们村子附近,马车到这里就上不去了,每个村子在附近公路上都有存放马车地方。他们下了马车,又在山里走了近一天,这才来到了村子。

希克腾一家的到来,受到村子里的土著们的热烈欢迎,远东下辖的土著村落,大都是百余户组成,这个村子有一户土著,在山地旅扩军时被选上了,他们一家也搬进了军委会的家属区,所以就空下了一间木屋。

面对热情的村民,希克腾一家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希克腾几个弟弟妹妹,躲在大人的身后不敢出声。

村长领着他们来到了木屋,对希克腾的老爹笑道:“这就是你们以后的家了,我已经让村民收拾出来了,家里要是在短什么就找我,千万别客气。对了,你们家的那三个娃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过几天我帮他们报名,秋天就能上学了,这个可不能拖,耽误了镇上会问责的。”

希克腾一家看着眼前的木刻楞,心里都有些不敢相信。难道这间房子以后就属于他们了吗,这么大的木屋,就算他们部落的首领住的地方都木这么好吧。

排长把他们领进木刻楞,这里和远东传统的木刻楞没有什么两样,进去就算一个堂屋,有两个灶台,还有一些以前那家人留下的木架和柜子,上面摆满了希克腾兑换的各种战利品。

墙角堆着一袋袋粮食足够他们一家吃上个两三年,几个大缸和坛子并排在墙根摆上一溜,两个灶台上还放着两个崭新的大铁锅。

左右各有一间屋子,每间屋子都有一排火炕,火炕上已经铺好了毛毡和羊皮褥子,以及希克腾兑换的布匹铺盖等生活用品。屋里有一些粗糙的柜子,也都是那家人留下的。墙上还镶嵌着一个油灯,发出昏暗的光芒。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村子里朴实的土著们纷纷拿着东西来到了希克腾家,他们知道希克腾一家刚到远东,虽然希克腾用军功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