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高建国特意要求他们带的。有了这些营养丰富的食品,和大量的鱼肉、鸡肉、牛羊肉的补充,几天的时间,这300个辽民就已经完全的变了个样子。

因为头几天训练量都不大,每天他们都要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还有足量的鱼肉和青菜,再辅以各种肉食和豆制品,几天的功夫,这些人的脸色就红润了起来。

高建国也适时加大了训练量,每天加了一些体能训练,俯卧撑、鸭子步、蛙跳、仰卧起坐、单双杠的一练习等等。

这些人都是苦出身,而且还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颠簸流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他们是再也不想过了。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被首长选进了教导队,他们都倍感珍惜,所以大家都拼命的苦练,生怕被淘汰了出去。

每天营地的外面都围着无数的辽民,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尤其中午和晚上的时候,营地的小灶都会飘出一阵诱人的香气。

对于多少年都没有尝过肉味的辽民来说,这无异于最致命的**。看着营地里的辽民每天吃得满嘴流油,外面的人就别提多羡慕了,眼睛都红了。

王海生也被选进了这个教导队,这也是他有生以来,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每天吃肉对于他来说,那就是神仙才能过上的日子,就算是他以前村子里的大户,一年才能吃几回肉啊。这一阵子吃的肉,比他一辈子吃得都多,他连想都没敢想过。

记得他们刚进教导队的那几天,大家天天闹肚子,他们还以为闹病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一下子吃得这么好,肚子就受不了了。

虽然每天训练越来越累了,而且训练时教官都很凶,不断地对他们喝骂踢打,但是除了训练以外,教官对大家的生活都很关心,天天晚上还亲自为每个人端洗脚水。

有一次王海生的脚上打了几个血泡,他的教官亲手捧着他的脚,不顾他脚上的异味,为他挑了血泡,还替他上好了药。

那天晚上他哭了很久,长这么大也只有他娘才对他这么好过。

虽然第二天,因为自己一个动作没做好,教官还是一脚把他踹翻在地,但王海生却一点儿也不怪教官,他只恨自己太笨,所以他和教导队的其他人一样,每天睡觉前都对自己加练。

王海生最喜欢教导队的几个指导员,他们都很和气,平时对他们问寒问暖,天天都到大家住的帐篷里和大家谈心,和他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给他们讲古,为他们讲鞑子是怎么来的,还讲鞑子是多么的凶残。

对于教导队的建设,高建国非常重视,几乎每天都亲自盯在第一线,到了晚上还把大家都召集在一起,研究他们工作中的得失,探讨下一步的工作。

总体上讲,教导队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这一批辽民都是好苗子,他们练好了,以后就是班排长,甚至连长的苗子。

他们用的这一套,其实就是当年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用过的,可能拿到现代社会,效果已经不会那么明显了,但在这个时代,效果非常明显。

马庆他们几个指导员,还经常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让大家说自己的经历,很多人都站在前面,泪流满面的讲着自己的经历,痛诉鞑子的残暴。

最后连教导队最老实的王海生,也冲上去讲了自己的经历,他从来没有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话,显得非常的紧张,语言组织的也不好,说话更是磕磕绊绊的。

即便他讲得乱七八糟,可当他讲到鞑子在他们一家人面前,糟蹋他娘和他十一岁妹子的时候,大家还是被触动了。最后他讲到了妹子当天就被糟蹋死了,爹娘在随后的一年也被活活的的饿死了。

此时的王海生已经是嚎啕大哭,几乎失去了意识,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一段惨绝人寰的经历,终于还是被他自己撕开了,就像生生的撕去了一层带着血肉的人皮。

那一夜,整个教导队的营地哭声震天,就连围在营地外面的那些辽民都跟着嚎啕大哭,整个辽民营地的哭声传出去很远。

远处的明君水寨,王波和几个明军正倚靠在一艘破旧的船上,听着远处辽民营地里那震天的哭声。

“老总,这帮海外人,又出什么幺蛾子了,这是弄得哪一出啊。”

“可不是吗,还特么练上兵了,你说你练就练吧,天天尽弄那些没用的,你说他们不教那帮辽民战阵,还不教他们刀枪打斗,尽是让这帮土鳖站着,还一站就是大半天,最傻的就是排着一列走啊走的,都什么玩意儿啊。”

“话说回来,他们天天吃的可真特么好,养兵哪有这么养的,玛德,弄得我手下都跟我抱怨了。”

王波满脸阴沉的回过头,骂道:“你们知道个屁,人家练得这兵,比当年戚爷爷的兵都差不到那里去,你们看吧,这帮子辽民要是被他们操练出来,以后肯定是虎狼之师。”

这时,教导队的气氛已经达到了极致,马庆也站了起来,大声的喊道:“如果再有鞑子敢来欺负我们,我们怎么办?”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马庆瞪着通红的双眼,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用所有的力气大声的喊道:“杀鞑子……”

教导队的辽民都激动的站起来,挥舞着拳头,声嘶力竭的跟着喊道:“杀鞑子……”

大家一遍遍的喊着,他们的嗓子早已喊得嘶哑,但他们并不在乎,只是瞪着通红的双眼,一遍遍的喊着,最后整个辽民营地都跟着大声的喊了起来。

几万个的疯狂的怒吼声,震动了整个海洋岛,声音刺破天际,回荡在悠远的天地之间。

王波和几个明军听着这震天的怒吼,一个个都是面色惨白,几个刚才还诋毁这帮人的明军,更是被震慑得浑身发抖。

海洋岛海湾旁边的渔村里,孙通领着儿子水生,也站在村口看着不远处的辽民营地,他们已经站了很久,当他们听到辽民营地里那震天怒吼的时候。

儿子水生转过头,郑重的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爹,我也想和他们一起杀鞑子。”

第五十六章授衔

经过这一次刻骨铭心的诉苦大会,教导队的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惊人的训练热情,高建国也适时的加大了训练量。

每天的训练量都排的满满的,几乎占据了全天的的大部分时间,每天早晚各有一趟5公里越野,白天是队列、体能、刺杀、擒拿格斗和土工作业。后来乔海鹏他们拉来了一些单杠双杠和木马,以及一套四百米障碍和一套一百米障碍,所以又增加了器械和障碍。

每天晚上固定半个小时的政治教育,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启蒙识字、讲古论今、宣扬远东公司的思想,虽然每天占据的时间不长,可是起的作用确是非常重要。

马庆和几个指导员,还经常找一些心理有波动的辽民单独谈心,帮他们化解一些思想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保证每一个教导队的辽民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教导队的辽民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兵的样子。高建国组织了一个考核小组,对教导队进行了一次严格的新兵考核,因为这些辽民训练都极为刻苦,白天训练完,晚上每个人都要加练。

每个教官都非常严厉,喝骂侮辱是家常便饭,拳打脚踢加棍棒也是常态。有时候棍棒教育确实出成绩,所以这次考核的成绩也非常理想。

高建国他们也正式为教导队的所有战士,举行了一次庄重的授衔仪式。三百名辽民也正式的被授予列兵军衔,这也是那批85式军服一起带来的军衔,正好用在这些人的身上。

高建国和宋涛、马庆、郝长峰等十名保卫部的军事人员,亲自为每一名正式加入远东公司的辽民佩戴上了一道杠的列兵军衔。

每个单项的前十名,都带上了大红花,并被请上了主席台,接过了他们的奖状和奖章,并在营区建了一个光荣榜,把每个人的照片都放在了上面。

教导队里最老实的王海生,居然取得了队列、器械两项第一,平生第一次获得如此殊荣的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天,整个辽民营地的辽民,都参加了这个庄严地授衔仪式。他们羡慕的看着一个个以标准军姿走上前台的辽民,正式成为远东公司保卫部的一名列兵。

至此,教导队才算是真正的成立。之前也只能算是新兵营,而且还只是接受了最基本的训练,军事技能可以说是一项都没接触。这个倒是没什么,只要是有了兵的样子,打好了底子,以后你想怎么塑造都可以。

过了几天,乔海鹏他们的船队又来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四艘船已经拉走了绝大多数的辽民,他们的移民接收工作,也开始接近尾声。

高建国和宋涛在岸边迎接了他们,这次他们为教导队带来了三百只线膛前装火帽枪,还有大量的颗粒火药、火帽和米尼铅弹。

高建国拿起一支枪摆弄着,笑着道:“这枪做的还真不错,枪管材料很好,两三千发实弹肯定没问题。”

乔海鹏笑着道:“那帮技术组和机械组的知识分子们,因为我们为部队装备前装枪意见很大,说这是对他们的侮辱,是技术的倒退,非得让我们改变陆军装备计划。后来因为你的态度强硬,他们才生产出五千杆前装枪的套件。

可等你一走,这帮家伙马上就研发出了一种后装撞针线膛枪,发射纸壳一体式米尼铅弹,据说质量很稳定,性能也非常不错。他们的理由是前装枪的组件生产速度慢,成本太高。”

高建国怒骂道:“靠……这帮知识分子,连特么撒谎都不会,玛德,都说军队下克上,可我们这里调过来了,一帮知识分子居然还敢造反了。行啊,先期五千只让这帮兵见见血足够了。

先让教导队把前装枪练熟了,最好是打一仗,把前装枪弄明白了,以后接触什么枪都能玩了。我决定了,以后我们的部队,新兵营都先给我玩这个,考核不过关,就别想授衔,要是前装枪都弄不明白,还特么玩什么后装枪。”

他说完端起一支枪朝远处瞄了瞄,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事请似的,转过头又问道:“老乔,你别告诉我,那帮家伙把我们的火炮计划也给改了吧。”

乔海鹏点了点头,苦笑着道:“这回他们更绝,我们海军的火炮计划不是取消了吗,这帮家伙就装不知道,一门心思的研究了几款后装线膛野战火炮。分别是70毫米、90毫米、105毫米共三种口径的野战火炮,硬是说为我们海军生产的,你说我们海军什么时候要70毫米口径的小炮了。

他们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听说苏军那个炮兵仓库里,有大量二战37毫米、57毫米反坦克火炮的实心轮胎,他们特意来到了海参崴,带回去几对,愣是把炮架组件都给弄出来了。

以后运到海参崴,组装上就可以使用,再装上一对那种实心轮胎,这炮就齐活了。这帮家伙还真能作啊。据说那款70毫米的短炮管步兵炮非常小巧,重量只有300多公斤,最大发射仰角达到了70度,真有点92步兵炮的意思。只是这炮是架退炮。

几个人就能轻松地拉着跑,必要时可以拆解成散件,三匹马就可以轻松的驮载。其它两种炮因为都采用简单的架退结构,所以重量都很轻。而且我听说这帮家伙偷摸的把迫击炮、火箭炮都弄出来了,只是那东西简单,他们还停留在图纸阶段,准备过来再搞。”

高建国气得乐了,笑骂道:“行啊,这次就让他们折腾吧。老乔,我可先说好啊,以后我们可不能任着他们的性子胡来,这个我们陆海军可要保持一致。”

旁边的宋涛玩了半天的枪,也来了一句道:“对,这帮国贼,居然敢触怒我们军方,还特么反了他们呢,再要是敢这么做,我们就政变,天诛国贼。”

高建国气得笑骂:“滚一边去,这都是哪跟哪啊。唉……你特么别把枪口对着我。”

宋涛笑着把枪放下,笑着道:“老高,你那个教导队的兵弄得不错,已经差不多有点兵的样子了,而且士气高昂。但就是缺了点儿什么。”

高建国也是点了点头,苦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帮兵的底子太干净了,而且一直受人欺凌惯了,虽然对鞑子满腔仇恨,可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宋涛嘿嘿笑道:“我倒是有办法,我今晚就走,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就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嘿嘿……”

乔海鹏笑道:“小宋真了不得啊,愣是靠着十几人的特战队,养活了整个海洋岛基地,听说你靠着鞑子的脑袋,换回来不少的粮食。”

宋涛一听就郁闷的道:“一提这个我就来气,我开始和毛文龙那边换,可是后来登州水军的人,也不知道通过谁跟王波联系上了,于是就找到了我。人家一报价码,我这个后悔啊,毛文龙和登州水师一比,那就是个穷逼啊。

后来我长了个心眼,就找王波去关宁军那边问了问,这才知道,原来关宁军才是真正的土豪啊,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所以我狠狠的宰了关宁军一刀,可是人家连价都没还,我马上就又后悔了,感情我特么又要低了。”

高建国和乔海鹏听了哈哈大笑,高建国指着宋涛对乔海鹏道:“你看见没有,这小子长了个这么精明的脑袋,天天还吊了啷当的,正事那是能不管就不管。这回我算是知道了,不管什么事儿,别人办不了的就交给这小子。”

三人在这里笑闹了一会,宋涛就去召集特战队做准备去了,这段时间,宋涛依靠武装渔船,不断在鞑子的各个控制区四处出击,斩获颇多。

高建国把乔海鹏领到了教导队,准备今天正式给教导队的士兵授枪,前装枪的教程他们已经通过网上的资料,又经过大家的讨论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的前装枪操作条令。

一共分为十几个动作,想要掌握这套动作只能靠苦练。其实军人快速掌握武器,没什么捷径,不管是高科技武器,还是原始火器,想要快速形成战斗力,唯有一遍遍的苦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绝对是真理。

只有平时不断地苦练,千遍万遍的做,才能在战士的心里形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就像牵引炮兵那样,从设置炮兵阵地,到架炮,再到计算射击诸元,到发射炮弹,最后快速撤离发射阵地。

整套动作做下来,可能快上几秒,就会先敌覆盖,也许早撤出阵地几秒,可能就会躲过敌人的报复火力。

想要快上那几秒,靠的就是平时千遍万遍的苦练,到最后甚至能形成一种惯性意识,思维没到呢,动作却已经做出来了。

其它兵种都是一样,每套战术动作都是部队一代代继承发扬的,很多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前装火枪也是这样,只有不断的一遍遍苦练。

严格按照条令的要求,练得多就可能比对面的人多发射一枪,你枪打得多,可能就比别人打得准。

当然,新兵不能算数,没经过战场的洗礼,说什么都是白搭,没真刀真枪的干过一仗,训练得再久,你还是菜鸟。

第五十七章鞑子俘虏

“嘭……嘭……”

这些天,空旷了不少的辽民营地,天天都传来一阵阵的爆响声。

教导队300士兵从授枪那一天起,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每天不厌其烦的按照前装步枪操作条令上要求的动作,一遍又一遍的做,直到大家做到熟练得不能再熟了,教官才让他们每天进行无弹射击。

发射米尼弹的前装线膛火帽步枪,14。7毫米,射程300米,但是最佳精度射击的距离是200米,训练有素的步枪射手每分钟可以发射4-5发,每把步枪还配备了一把三菱刺刀。

发射的米尼子弹是圆头柱壳铅弹,这种子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润滑油填塞,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的时候,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瞬间撑大子弹,所以在发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

这种步枪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非常领先的了,这个时代的滑膛枪装步枪,射程超过100米就已经不知道达到哪里去了,而发射米尼子弹的线膛前装枪,射程在200米的时候也非常准确。因为枪膛内有来复线,子弹出膛以后就会飞速的旋转,在500米外还有一定的杀伤力。

教导队的所有士兵,自从领到自己心爱的步枪以后,都非常的兴奋,天天晚上都会反复的擦拭,还一直加练到熄灯前,天天每个动作都要做几千遍,连高建国都感到非常欣慰。真是一群好兵啊。

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王海生,他的接受能力最强,也最刻苦。在所有士兵中,训练成绩都是遥遥领先。他现在已经是教导队的标杆,教导队的教官们都是让他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做示范。

过了几天,宋涛回来了,这一次不光带回来了鞑子的人头,还带回来几个鞑子的俘虏。高建国迎上去,皱着眉头道:“你把他们带回来干什么,杀了不就得了吗。”

“别的啊,我抓几个活得容易吗,这几个人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