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被远东海外旅的那些兵痞活活的折磨了几个月,这下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拼命的摧残着手下的民兵。每天两趟负重五公里越野,白天十个小时的队列、体能、兵器掌握和军阵训练,反正就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因为时间紧急,只能让他们在战火中成长了。

半个月后,远东的支援陆续赶到了山西,除了部分马匹没到以外,其他的物资,包括冷兵器、火枪、服装鞋帽、粮食等物资已经全部运抵吕梁根据地。

李明组织大家又进行了一番整编,将各个支援部队,分别编入各个游击支队,再经过短暂的适应和训练,远东新编的五个游击支队算是搭起了架子。

部队的干部士官骨干,大部分都是由军委会各个部队抽调,基本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加强了现代火炮等装备以后,各个游击支队的火力,就算是在清末都能横扫天下了。

宋涛和特战队也从各地赶了回来,他们在飞艇部队的配合下,制订了五个游击支队的行军路线。几个游击支队分别进入陕西、河南、山东、南直隶和宁夏甘肃。他们将在不断的战斗中壮大,然后建立根据地尽最大的努力收拢流民。(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四章集结(一)

齐齐哈尔镇,远东军西部军区司令部,强权胜正在召集西部军区各个部队的负责人开会,传达了军委会的最新指示,部署接下来的任务。

今明两年,西部军区将抽调大部分精锐,参与军委会制定的作战计划。六个主力外东北骑兵师将会被抽调四个,外东北土著预备役民兵旅也将被抽调大半,组建远东骑兵军团。

“我刚才讲的大家都清楚了吧。”

“清楚了……”

“好!刚才被我点到番号的部队,回去以后马上准备开拔,预备役部队也要迅速动员,三天后所有部队都要做好准备,按照之前的预定路线,我们南下……”

强权胜的话音刚落,西部军区各部队负责人都站起来,离开了会议室。强权胜转过头,看了眼身边的西部军区副司令何联奎和政委刘江,笑着说道:“我走了以后,西部军区就交给你们了。虽然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各部不敢对我们远东有什么想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部队要做好万全准备,防止他们钻空子。”

何联奎笑着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如果蒙古人敢起什么幺蛾子,我们还求之不得呢。那我就能带着部队杀进**草原了,省得看你们打仗,我心里刺挠。”

接下来的两天,南下的西部军区各部队,都在积极的准备开拔。这次南下作战的目标是朝鲜,因为作战环境的原因,所有骑兵仅配备两匹战马。军委会设在各地的后勤分部,也纷纷对部队进行了紧急行军补给。

因为集结的行军路线基本在辽东控制区,部队只携带一些干粮和饮水,基本都是轻装前进。军委会后勤部已经将弹药等战斗物资,从各地赶来的部队还没到呢,各种作战物资就已经准备完毕了。

与此同时,一匹匹快马奔驰在外东北各地的白山黑水之间,每一匹快马只要赶到远东控制区内各个外东北村落,就拿出军号不断的吹响集结号,当这个村子的土著听到了号声,马上的骑兵就会向另一个村子奔驰而去。

听到集结号的外东北土著村落,都像过年了似的,变得热闹非凡,整个村子都行动起来。村子里的民兵迅速的跑回家,打开柜子,拿出那套叠的整整齐齐的军装换在身上。村长则是带领大家帮着民兵套上马鞍,装上干粮,每家都要拿出家里的珍藏让民兵带上。

外东北土著民兵出征前,会骑上战马整齐的排列在村口,村长带领全村的人,都出来送行。村子里的老人会拿出烈酒,给即将出征的民兵挨个倒上,看着他们将满满的一碗烈酒喝干。

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前来送行的青壮和半大孩子,看着出征的民兵,眼中充满了浓浓的嫉妒和羡慕。姑娘媳妇们,眼中则是满是火辣辣的情意。

村长会嘱咐村里的民兵,上了战场一定勇敢,不要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丢脸。当出征的民兵拨转马头准备上路的时候,前来送行的土著们,会唱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歌谣,目送勇士们渐渐远去。

每当这个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是满脸虔诚,周围也弥漫着庄严的气氛。

这两天白山黑水之间,有无数的外东北土著民兵,向当地的民兵地点星夜疾驰。原本一个个零星的队伍,慢慢汇成一条条洪流,最后在各个民兵集合地点聚集。

出征的外东北土著民兵们,一个个也都是趾高气昂,肆无忌惮的表露着他们的张扬。至少这一刻,他们能享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三天后,部队全部整装齐发,一支支骑兵部队开始陆续南下。强权胜和新组建的远东骑兵军团司令部,则是乘坐几艘飞艇,先期抵达部队的集合地点,毛怜卫塔温堡兵站。

沈阳浑河沿岸的野战师驻地,当集结号响起的时候,所有官兵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全部向各自的营房跑去。然后迅速打好背包,穿戴好装备,在各自的营房前集合,由各部队的主官带队赶到营区操场。

野战师作为远东军委会的王牌拳头部队,每一名官兵都是骄傲无比。哪怕是一名野战师的士官,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迎来其他兄弟部队尊敬的目光。

他们有理由骄傲,军队讲求的实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军事素质更是没说的。在历次全军大比武中,野战师各级参赛部队,成绩永远是排在最前面。作为军委会起家的老教导队部队,他们是远东军委会所有部队的标杆。

整个营区除了激昂的口号声,就是部队列队集合的跑步声,如果置身其中,就会被一股扑面而来的威武之势,压得喘不过气来。

野战师的官兵集合完毕,就依次跑出营区,来到了营区旁边的军用码头。此时浑河沿岸的军用码头上,已经停满了内河蒸汽甲班驳船,无数驳船剧烈的轰鸣着,一簇簇漆黑的浓烟,几乎把天空遮住。

一艘艘内河蒸汽甲班驳船缓缓驶离码头,部队沿着辽河一路来到辽河入海口的营口港,然后坐上运送流民的大型机帆运输船,驶往辽南的东沟港。

那里是远东军委会临时兴建的一处码头,野战师两个旅的官兵将在这里登陆,然后步行前往丹东,那里就是此次野战师的集结地点。野战师的另一个旅,将会在济州岛登陆。

济州岛,一艘艘风帆船从库页岛、种子岛、吕宋、琉球驶来,将大批海外兵团的官兵送了过来。另外,在日本种子岛和九州各地的敢死军部队,也都赶到这里集结。

济州岛旌义军港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陆续赶到这里的部队,有海外军团的四个海外旅,敢死军一个联队和五个独立大队。

远东军委会的这次集结,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朝鲜。并专门成立了朝鲜战区司令部,司令员由高建国亲自担任,政委石明峰,参谋长林华。

朝鲜战区司令部下辖三个军团,分别是牡丹江镇附近的塔温堡的东部军团司令部,丹东的西部军团和济州岛的南部军团。军委会的计划,争取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朝鲜,争取年底前结束战斗,然后挥师南下最后解决日本。(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集结(二)

希克腾坐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上,悠闲的看着两岸的风景,耳边传来一阵阵剧烈的轰鸣。长长的船队已经足足在河道上开了三天,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这么久的船。

他所在的西部军区第六主力骑兵师,最终的集结地点是丹东镇。所以他们没有西部军区其他部队那样,骑着战马长途行军赶往塔温堡,也使得希克腾他们省去了长途行军的辛劳。

第六主力骑兵师的官兵都是在齐齐哈尔镇的码头,乘船一路经嫩江、松花江、灰扒河到达坊州,坐上火车去沈阳。军委会后勤部已经从辽河几个军马场调集了大批战马,提前送到了沈阳。第六主力骑兵师接收战马以后,再骑马沿着官道一路南下到达他们最后的集结地点丹东镇。

船上的战士们大都生在外东北,所以沿岸的景物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不时就有在岸边劳作的农户向他们挥手,偶尔看到一两个妹子、大妈,船上的一群牲口们也要鬼哭狼嚎的吼上一会儿。

尤其是沿岸很多土著部落的娘们,看到船上密密麻麻的半大小子,都会大方的挥手,胆子大的甚至会撩起皮裙,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对着他们摇一摇,惹得船上的战士们疯了似的大喊大叫。

希克腾虽然也很激动,但是生性腼腆的他,倒是没有像其他战友那样呼喊。但是正值发%情阶段的年纪,看到河边的女人,也难免心猿意马。

每到这个时候,希克腾的身上都像着了一团火似的。部队营区外围倒是建了不少的酒屋,里面有很多来自日本、朝鲜和土著女人,每当部队的假期,战士们就会排着队去那里消遣。希克腾虽然很想去,但那里的消费并不便宜,他每月的津贴都寄回了家里,根本不舍得把钱仍在那些地方。

第二天,船队到达坊州,希克腾和战友下了船,坐了几天的船,使得他浑身上下无比的胀痛,他也像其他战友那样,伸着胳膊踢着腿,尽量的舒缓着身体的疲劳。

部队整理好队列,然后依次来到了坊州火车站,希克腾和战友们被远处的一条条铁轨,一列列火车震撼的目瞪口呆,他们都是生在大山里,都没怎么见过世面,面对如此震撼的场景,全都有些傻了。

“呜……”

一声刺耳的汽笛声,将希克腾从震撼中惊醒,他下意识的回过头,就看到一列冒着浓烟的钢铁巨龙,呼啸着向他们冲了过来,把他吓得呆住了。

不光是他,队列里的其他战士也都被吓傻了,原本一个个整齐的队列,顿时混乱了起来,很多战士干脆向边上跑去,带队的连排长连踢带打的一番喝骂,才把队伍稳住了。

直到这一列火车从他们身边呼啸着开了过去,部队的情绪才稳定了下来。这也让部队的干部感觉非常丢脸,他们重新整理了队列,冲着战士们好一顿喝骂。但是排长也专门点名表扬了希克腾等一些没有乱的战士。

希克腾心里非常愧疚,虽然排长表扬了他,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刚才他是被吓得不会动了,才站在原地没有跑。若是他能动,早就跟着别人跑了,估计那些被表扬的战士,都和他一样吧。

丹东镇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从各地赶来的部队,沿着鸭绿江北岸扎满了帐篷。军委会丝毫没有理会对岸的朝鲜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连最基本的伪装都没有做。

远东的大规模集结,顿时就把对岸的朝鲜守军吓尿了。他们看到对岸的远东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居然集结了两三万人,马上就飞马急报汉阳的朝鲜国王李倧,也就是朝鲜历史上的朝鲜仁祖。

李倧在历史上发动了“仁祖反正”推翻了光海君,才坐了朝鲜国王。

实际上光海君自即位起,励精图治,对内实行改革,为稳定民生而努力,在后金和明政权之间采取游离政策,争取朝鲜的实际利益。还颁布救济贫民的革新法案“大同法”,免除没有土地的人民向国家交纳粮食,从此只有地主才必须向政府缴纳粮食。

但这样的政策,势必会遭到朝鲜官僚地主阶层的敌视,所以才给了李倧发动“仁祖反正”的机会。至于朝鲜历史上所说的,朝鲜举国上下都感激于明朝的“再造之恩”,不能容忍光海君“不背明,不怒金”这种对天朝不忠的事情出现,所以才支持李倧发动“仁祖反正”,推举李倧继位的说法纯属扯淡,主要还是因为光海君触动了士人地主阶层的利益。

仁祖李倧继位后,朝鲜又恢复了以往的政策。遴选文武官员的考试变成有权势的官员和当权派手中的工具。经常举办的特选科及第者们造成了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两班地主们不登记拥有土地的做法使国家的税赋大量流失。

由于一些两班利用免税的书院土地来逃避税收租赋,仅仅在17世纪私立书院的数目就增加了三倍,使书院房地产成倍增加,它们所荫庇的文人学士和学生数目也不断增加。竞争官职变得激烈起来,因为担任一任官职很容易在经济上捞到好处。朝堂上又党争不断,互相倾轧,政治日趋腐败。朝廷重文轻武,以致八道武备废弛。

原本北方咸镜道和平安道被远东外东北土著不断蚕食,就已经使得李朝惊恐万分,数次照会远东未果后,又遣使至大明北京求援。可是此时大明哪还有什么心思管朝鲜啊,只能是象征性的派一名使节到辽东,对远东南下侵吞朝鲜的事情进行申斥,让远东节制治下的异族土著,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朝鲜仁祖李倧再一次接到平安道的急报,发现远东吞并数万于辽南,欲行侵略之势,李倧和朝鲜的满朝文武顿时就慌了手脚,连忙派出使节,问询远东的意图。

可是远东的回复是,远东在辽南屯兵,是为了组织一场演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远东军近期的训练成果,此次演戏绝对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六章集结(三)

丹东镇,朝鲜战区司令部。

高建国和远东军各参战部队负责人,正围在一个巨大的朝鲜沙盘前,参谋长林华拿着一根指挥棒,指着沙盘向大家讲解本次战役的具体部署。

“目前参战部队正在集结,战役的具体部署为:塔温堡的东部军团司令部,下辖一个山地旅、三个主力骑兵师、十二个民兵旅、十个山地民兵旅,以及大批外东北土著组成的后勤大队。丹东的西部军团司令部,下辖一个野战师(欠一个旅)、一个主力骑兵师、八个预备役明兵旅、十个山地民兵旅,以及大批外东北土著组成的后勤大队。济州岛的南部军团司令部,下辖一个野战旅、四个海外旅、一个敢死军联队和六个独立敢死军大队,以及两个日本外籍劳工大队组成的后勤支援部队。

目前我们已经在山地旅和土著民兵山地旅的蚕食下,基本控制了咸镜道大部和平安道的东北部,东部军团的任务是从咸镜道和平安道向南进攻,并在江陵道伺机登陆。

西部军团的任务是渡过鸭绿江,向南挺进占据平壤,并组建特遣支队,突入汉江奇袭汉阳。南部军团的任务是在全罗道登陆向北进攻。海军部会在参战部队集结这段时间,组织舰队扫荡朝鲜沿海,为参战各部队扫清登陆障碍。”

大家听了参谋长林华的话,都交头接耳的聊了起来。高建国咳嗦了一声,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高建国看了眼身边的几人,他们分别是西部军团司令员强权胜,东部军团司令员郝长峰和南部军团司令员何联奎。

“这次战役的具体实施方案,由你们各个兵团司令部自行部署,所有决定权也都在兵团司令部,朝鲜战区司令部并不会过问,但在特殊情况下,战区司令部会根据战役的进展,与你们各兵团进行协调沟通,各兵团和战区司令部,也会在通讯联络和侦查情报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快、要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朝鲜,为公司下一步计划争取时间。如果我们明年春天之前,还没有做好远征印度的准备,那你们就特么一头撞死得了。现在大明无数灾民嗷嗷待哺,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要有所做为。

我刚从大明灾区回来,如今整个中原北方数省,已经变成了一片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我活了几十岁,也自认为见多识广,可是到了大明灾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饿殍遍地,什么是真正的易子而食。那种耸人听闻的人间惨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活活饿死,从几岁的孩子到几十岁的老人,就活生生的死在我眼前,而我特么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活活饿死而无能为力。我一直认为我们来自现代社会,在这个时代无所不能,可是到了灾区我才知道,我们同样无能为力,同样惶恐无助。

我试图让自己的心冷下来,可是我做不到,我们民族所遭受的一切屈辱,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我们一次次的淡忘,一次次的麻木。当然,我们今天可以狠下心肠,对中原人间地狱中的同胞视而不见,不管不问。可如果我们这么做了,我们远东就失去了激烈昂扬、改天换地的气魄,就失去了民族的血性,就失去了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

没有了民族的血性和民族精神,就会成为一个集体堕落的民族,整个社会唯利是图,人性变得自私、贪婪、懦弱、可悲、懒惰、小气。这样的民族就算人口再多,国家再大,财富再多,也迟早会被敌人用坚船利炮轰破国门。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有深刻的感触,为什么要在血肉横飞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为什么要在尝尽乱离的滋味之后才想起振作。

当然,没有一个民族会长盛不衰,即便秦汉隋唐如此的壮阔激昂,留给我们民族庞大的帝国和广袤的疆域,可是当帝国轰然倒塌,却依然给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