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东在大明各地的根据地,今年也将开展几次比较大的行动,筹集更多的粮食物资,争取收拢更多的流民,发展壮大各自的根据地。军委会的北方战役第二阶段战役结束后,河套根据地也将成立,根据地也将在陕西、山西收拢流民。(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三章刘主席

刘德贵站在一处流民安置点的外面,看着远处大批的流民,正在他们分好的土地里紧张的忙碌着。他穿着一身当年公司发给他的那套六五式军装,如今已经显得破旧了。

头上带着一个六五式的战斗帽,脚上是一双已经洗的发白的胶鞋,肩上斜挎了一个军用挎包。这身打扮和当年他刚到辽东的时候一模一样。因为这个季节道路极为泥泞,他身上崩了很多泥点子,胶鞋和裤腿更是沾满了泥巴。

他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一身远东内部员工的工作服,身上斜挎着挎包和水壶,身后还背着一个双肩背囊。这个小伙子是刘德贵的秘书,他现在已经是德惠地区管委会主席兼副政委,已经属于远东公司中层管理干部。

目前远东公司在各地建立了中队、大队和支队的基层单位,而地区一级行政编制,属于公司新建的一个行政单位。现在只是在几个地区建立了地区管委会做为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积累一些经验,再在远东各地进行普及。

德惠地区管委会管理着周围二十几个新安置的流民支队,共十几万的新安置流民。前一阵子安置流民的时候,可把刘德贵累坏了,整个德惠地区十几万流民的安置,都需要他来负责。

虽然他又升官了,但是他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他从普通的中队长做起,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属于公司重点培养的预备干部。

如今他一心铺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都顾不上了。好在家里的鞑子娘们,也属于那种扛造耐操型的,一个人管理者饭店的生意,还顺带照顾着两个孩子,愣是屁事没有,每天照样兴冲冲的样子。

几个人从远处跑了过来,这是这个刘敏安置点的几个负责人,他们来到他身边气喘吁吁的说道:“主席,你来之前,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啊。”

刘德贵眼睛一瞪,怒道:“我特么也不是玉皇大帝,用得着你们这样吗?现在各地都在进行春耕生产,你们一起跑过来,难道不用工作了吗?胡闹……”

一帮人被刘德贵训得都不敢说话,一个个低着头,站着也不是,走也不不是,弄得不上不下的。刘德贵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沉声道:“我就是下来随便走一走,春耕期间工作比较忙,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不用你们陪着我,我们远东公司不兴这一套。郭华留下,其他人都滚蛋……”

听了刘德贵的话,大家如蒙大赦,纷纷灰溜溜的离开了。支队长郭华站在那里笑着道:“刘主席,我们正好在不远处的一个大队开现场会,听说你来了,就都一起过来了。”

刘德贵瞪了他一眼,然后问道:“你们支队的春耕生产进行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吗?”

郭华苦笑了一下道:“主要是农业技术人员太少,我们周围的几个支队才有一个农林部派来的农业技术小组。大家现在干劲儿都很足,可是农业技术小组的技术员几天才能过来一次,大家每次听他们讲课,都觉得时间太短,很多人还没有掌握几种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我们支队班子的几个人,就在农业技术小组授课的时候,分别记下一些技术要点,然后将个大队的中队长、小队长召集起来,在田间地头开现场会,尽量让各个中队和小队的干部先学会,再回去教授流民。”

刘德贵一听,脸上总算有了些笑容。“嗯,你们支队的这个办法好,公司今年安置流民的任务很重,农林部虽然派了很多专家技术人员下到各个安置点,但技术员的还是不足啊。你们能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就很好。

以后你们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不要学大明官场的那一套,只知道拍马屁、混日子。你们回去把你们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下,我要在地区进行推广。公司现在也难啊,我们不要总是什么都让公司操心,自己能解决的就尽量解决。”

郭华听了刘德贵的话,顿时就兴奋了,如果他们支队的经验在整个地区推广成功,那可就太好了。没准还能上一回报纸呢,他最羡慕那些上过报纸的劳模,他这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在报纸的边角露一回小脸,就算死了也值了。

就像对面的这个区委主席,几年来光是报纸就上了好几回,整个远东就没有不知道他这个人的,那得是多大的荣誉啊。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总结经验,争取让他们的经验,在地区各支队推广成功。

刘德贵看着郭华兴冲冲的离开了,笑着摇了摇头,看来郭华他们支队,还是不错的,起码知道想办法。目前地区下面各个支队,春耕期间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大都是只知道向他反应,根本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观念。

跟在他身后的秘书小方,摘下腰间的水壶,拧开递给了刘德贵,然后笑着道:“主席,我们下一站去哪里?”

刘德贵仰头喝了一大口水,他这一上午已经走了几十里的路,还真有些渴了。

他抹了把嘴,笑着道:“去九支队再看看,我们在那里吃午饭。中午补一觉,下午争取再走几个支队。不亲自看看各支队的春耕情况,我坐不住啊。”

刘德贵说完就把水壶递给了身后的小方,然后继续向下一个支队走去。自从他做了地区管委会的主席,他带着秘书把周围十几个支队都走了几遍,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现在不光是他,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自从看了那部“吕梁山”的纪录片,都深受影响。就算是工作再辛苦,可是一想到纪录片里的几名首长,就都感觉不算什么了。

连远东董事局的常委,远东军的次帅,都能以身作则的埋头苦干,有远东那么大的首长,陪着大家一起艰苦奋斗,他们这点苦算什么啊。(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四章紧急动员

辽东的春耕工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辽东、东北和外东北各地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公司对各地新近安置的流民的春耕工作极为重视,因为新安置的流民太多,耕牛等物资极为缺乏,安置地区又大都是刚刚开垦的荒地,新安置的流民对玉米、土豆和地瓜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还并不熟悉。

所以春耕期间远东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各地驻军,都下到各个新建的流民安置点,帮助流民进行春耕生产。

远东这两年虽然又是买又是抢的四处淘弄粮食,可是各地的粮仓里始终就没有装满过。粮食运到了辽东,就直接被送到了各个流民营地。

军委会解决了日本,也运回了大批的粮食,辽东各地的粮仓总算是殷实一些,可今年年初又赶上了安置流民的工作。百余万流民的安置,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个流民的口粮虽然不多,但是加在一起,那也是天文数字。

结果公司各地粮仓里的存粮还没捂热乎呢,就又被拉走了大半。使得各地的粮仓又变得空空荡荡。今年的流民安置工作也开始了,粮食等物资又变得紧张了起来。

虽然公司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今年也采取了很多的办法,甚至不惜南下,发动了印度战役,以期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缴获足够的粮食等物资运回辽东,缓解公司今年的粮食缺口。

所以今年新安置的百余万流民的春耕工作,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差错,出了差错公司势必会陷入到极为危险的境地。

公司上下对这一次的春耕工作都极为期待,如果今年风调雨顺,公司各地取得了大丰收,那今年的粮荒马上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也参与了春耕生产,他们吃力的扶着铁犁,在一匹战马的拖拽下艰难前行。

大家都累得满身大汗,虽然天气还有些微寒,但他们都只穿着一件衬衣,而且已经湿透了,就像被大雨淋了一遍似的。

终于犁到了地头,高建国放下铁犁,高喊道:“大家休息一下……”

一帮人听了他的话,全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呼呼的喘着粗气。虽然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各地的基层管理干部,以及各地的驻军,都赶到各地帮助流民进行春耕生产。

但是百余万新安置流民分到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缺少足够的牛马,春耕工作刚刚开展起来,顿时就遇到了各种这样那样的困难。

各个安置点新分配的耕地,绝大多数都是生地,虽然东北、外东北的都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但是这个时代的东北大地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都已经荒芜已久。

深植与地底的树根、草根生长的极为旺盛,密密麻麻的纠结在一起,扎根在深深的地底,地面上也是杂草丛生,石块遍地,一簇簇的灌木连成一片,给春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为缺少足够的农用机械设备,耕牛也是严重不足,春耕工作初期的进度极为缓慢。军委会调集了各地驻军所有战马,但依然是杯水车薪,春耕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高建国坐在了李明的身边,接过他递过来的一根香烟,点上狠狠的抽了一口。

“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这么多人,干了整整一天,可你看看……这才翻了多大的一块啊。这么下去,若是误了春播,势必会影响今年秋收的粮食产量。”

李明听了他的话,皱着眉头说道:“现在公司已经把能够动员的力量,都派到了各个流民安置点,公司的车辆和机械,也都停下了所有的工作帮助流民春耕,可是现在的春耕工作仍然没什么进展。

土地太多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新安置地区的土地,尽是多年未曾开垦的荒地生地,开垦的难度太大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除非……”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转过头死死的盯着李明,急切的问道:“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明抽了一口烟,淡淡的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在北方草原和外东北进行总动员,对北方草原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进行紧急动员,让蒙古主力骑兵师和蒙古民兵旅,驱赶着马群南下,外东北土著民兵旅的骑兵西进,赶到东北和外东北的各个安置点,帮助各个流民安置点进行春耕。”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急忙站了起来,一下就把李明拉了起来,急匆匆的说道:“走……我们现在就去老王他们……”

高建国和李明联系了王和等其他常委和委员,让他们分别来到了德惠地区,召开了董事局委员会紧急会议。经过一天的会议,公司董事局委员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对北方草原的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发动了紧急动员。让他们以最快的时间进行集结,赶到东北外东北各个流民安置点,协助流民进行春耕生产。

军委会马上行动起来,远东军参谋部,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对各部队集结的地区进行统一的部署。然后对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发布了紧急动员的命令。

当动员的命令传达到北方草原后,草原上各个牧民中队的民兵,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到自家的蒙古包,翻出那套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穿在身上,然后揣上一点干粮,跨上战马就向各个民兵旅的集合地点狂奔而去。

驻守在岭南草原的蒙古军团四个主力骑兵师,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了起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被准备完毕,大队的骑兵开始向南挺进。远东公司在部队南进的途中,收集了大批的马群,由各个部队驱赶着一起向南。

一个个传讯骑兵奔行在外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每当他们赶到一处外东北土著村落,就勒住战马,拿出军号吹响紧急集合的号角,然后继续向另一处土著村落冲去。

无数外东北的土著民兵,纷纷穿上军装,带上干粮和武器装备,骑上自己的战马,呼啸着冲出自己的村落,向着预备役民兵旅的集结地点而去。

于此同时,公司民委会对东北、外东北各个工地的外籍劳工,也下达了动员令,所有的外籍劳工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赶到了最近的火车站和水路码头,赶到各地的流民安置点,支援公司的春耕工作。(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五章蒙古鞑子打草谷来了

巴根骑着战马,一边奔行一边大声的吼道:“都特么快着点,今晚一定要渡过辽河,别让其他兄弟部队跑在老子的前头。”

他率领着他手下的一个民兵旅的骑兵,已经不停不歇的跑了几天。他们身边是成群的马匹,正在大批蒙古牧民的驱赶下呼啸着向南奔驰。

此时此刻,北方草原蒙古军团的四个主力骑兵师,以及几十个的蒙古民兵旅,都在驱赶着大队的马群,正浩浩荡荡的向南星夜疾驰,到处都是一派万马奔腾的景象。

外东北地区的土著民兵旅,也纷纷冲出了大山,向着各个流民安置点汇聚。无数外东北土著骑兵奔行于广袤的东北平原,场景也是非常的壮观。

无数的马群慢慢的汇聚成河,聚集在辽河、松花江的几十个渡河点准备过河。远东军的工兵部队,早已在大批内河驳船的协助下,在辽河、松花江等主要河流上架起了几十座浮桥。

每天都有大批的马群呼啸着冲向了对岸,无数马群奔腾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向着公司各地的流民安置点赶去。

巴根率领的蒙古民兵旅行进的速度很快,他们不顾疲劳,终于赶到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比规定的时间足足提前了两天。

因为他们的速度太快了,刚一出现在流民安置点外围的时候,一帮正在地里开荒的流民,被他们吓坏了,撂下手中的锄头转身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大叫。

“快跑啊……快跑啊……蒙古鞑子来了,蒙古鞑子打草谷来了……”

冲在在前面的巴根,跑了几天几夜的路,终于赶到了目的地,看到了一帮正在开荒的流民,巴根兴奋的还想打个招呼。可是他刚一抬手,就发现对面的人都跑了。

把巴根弄得直愣,你们跑什么啊,老子是来帮你们种地的。但他马上反应了过来,这帮人把他当做是南下打草谷的了,他当年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感觉哭笑不得。麻痹的,有远东公司这头猛虎在这里一天,哪个蒙古人活腻了还敢南下。现在的世道早特么变了,都是远东北上打草谷好不好。

他回过头对身后的一帮蒙古民兵大喊道:“大家收拢好马匹,原地休息……”

得到命令的众多蒙古牧民民兵,都松了口气。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星夜狂奔,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到了极限。幸亏都是耐操抗造的蒙古马,若是高贵的欧洲名马,早特么累得拉稀了。

众多蒙古牧民骑兵,纷纷下马,把马群安置在周围,然后留下少数的民兵在周围值守,其他人全都往地下一躺,瞬间就呼呼大睡了起来。

巴根跑了几天几夜,这个货愣是屁事没有。刚刚被提升为蒙古民兵旅旅长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呢,这货现在天天睡觉都能乐醒。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老长官赵关,蒙古军团扩军以后,被调到主力骑兵师当旅长去了。他原本想带着巴根去上任的,但这次主力骑兵师的扩编,干部骨干都从原来的各个主力骑兵旅中优先提拔,他初来乍到,不好张嘴安排自己人。

所以临走前,将巴根提拔为民兵骑兵旅的旅长,等他在主力骑兵师干出一番名堂,再把他调过去。巴根倒是比较知足,他心里明镜似的,去了主力骑兵师,以他的资历当一个营长都悬,现在大小也是个旅长啊。

那些被吓坏了的流民一路奔逃,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四面八方,这个安置点的流民都是来自山陕地区,顿时就在这一地区造成了混乱。

山陕地区的流民都知道,这些南下打草谷的蒙古鞑子非常的残暴,每次都把边民祸害的够呛。大明边军对这些打草谷的蒙古鞑子,都是怯不敢战,任凭他们在边关肆虐,反正他们占完便宜就撤。

幸亏当地的驻军已经接到了命令,知道这些蒙古民兵是来帮着安置点进行春耕生产的,迅速稳定了当地的局势,这才没闹出更大的笑话。

正在陪同李明在各地视察的刘德贵,接到消息以后,也被气乐了。他转身对旁边的李明说道:“首长,你看这事儿闹的,我们也是刚接到消息,说两天后有一些马匹会来到我们这里,支援我们春耕生产。我们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每个支队,让您看笑话了。”

李明也乐了,这支蒙古民兵旅速度够快的了,都赶上主力骑兵旅了。他笑着道:“新安置的这些流民还不了解我们远东的情况,我们还是去迎接一下这些来自草原的蒙古民兵吧。”

巴根坐在一个土坡上,嘴里还叼着一根烟,正舒舒服服的抽着呢。突然,他看到远处十几个人正骑马向他这里跑来。

他连忙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跨上战马就冲了过去。直到和那些人汇合在一处,巴根才看到对面的李明,他登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