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下,已经堪称奇迹了。

大家看着远处北宁市如林的烟囱、密集的厂房和一座座高炉,全都非常的激动,没想到离开了几年,这里的变化这么大,让人倍感唏嘘。

如今的北宁市,已经成为了远东公司规模仅次于海参崴的工业城市,光是北宁钢铁联合体的各个分厂极其下属配套企业,就拥有数万名职工。另外还有北宁煤矿极其下属企业,人数也有两万余人,再加上特种钢冶炼厂、铸造厂等企业,使得北宁市给人一种坚硬的感觉,充满了工业气息。

现在海参崴管委会的主任张江,是当年远东公司成立之初,技术组的副组长。其实留守在海参崴的公司内部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被公司员工戏称为“远东技术众”。

公司总部等近乎所有的行政军事单位全都迁徙到了沈阳,但是这些“远东技术众”却都留在了海参崴。包括海参崴有远东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远东动力研究所、远东大飞艇研发中心、远东工艺材料研究所等十几个科研部门。

另外,各个初高中学府、专业的工业技校、各大高校、各个军校都坐落在远东的学院区,经过几年的建设,这些院校已经初具规模。(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六章回到海参崴(二)

张江和海参崴各个部门、企业领导、驻军主官以及各阶层的代表,在车站举行了一个简短热烈的仪式,热烈欢迎公司董事局的领导莅临海参崴视察。

仪式结束之后,张江就带着王和、李明等人参观了北宁市的各大工矿企业。尤其是北宁钢铁联合体和北宁煤矿这两个大型企业。参观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们,又坐上了火车开往海参崴。

途径起点镇的时候,大家透过车窗,看到了附近的大飞艇研发中心的规模早已今非昔比。十几排高大的厂房矗立在起点镇的南部,一艘艘飞艇停泊在巨大的停机坪上,显得极为壮观。

李明看到了两艘飞艇,他猜测这可能就是丁为国说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现在看确实非常的威武。怪不得空军部对此念念不忘呢。

他想了下道:“那两艘就是大飞艇研发中心正在测试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目前已经完成了测试阶段,据空军部反应,他们对这种新型的飞艇非常满意。”

高建国也看到了那两艘庞然大物,笑着道:“真够大的啊,性能应该不错,今年空军部提交了预算,希望装备两个大队,但是根据审计处送来的报告,采购费用太大,而且未经过实战检验,所以未能通过董事局委员会的审议,最后只批了四艘,全部装备西北野战军,而且还要求空军部,利用一年的时间对两艘飞艇进行详实的飞行使用记录,明年再研究进一步装备的问题。”

其他民委会的常委和委员,对新型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还不是很了解,现在他们也看到了实物,这两个大家伙实在是太有震撼力了,让大家有了新的直观认识。

王和转过头对李明说道:“李明,这两个大家伙的性能怎么样?”

其实今年春季会议上,空军部提交的预算草案上都写得很清楚,但是负责审议各部门预算草案的委员们。对大飞艇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直观的认识,一看到采购费用,心里主观的就给空军部提交的预算草案给否决了。

李逸想了下道:“39式八发大型飞艇,采用的是安全气囊的中大型半硬式浮空飞艇。长度180米,直径30米,装载八台海参崴动力研究所最新仿制的卡玛斯发动机,排量为11。76升,输出功率为480马力。最大升限4000米,无风状态下最大时速150公里。配备4名驾驶员。可搭载35名乘员或是吊装5吨物资,最大滞空时间60天以上。

我说的这些数据,大家可能还没有概念。如果我换一个说法,大家可能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两艘飞艇的具体情况。我们西北野战军的防区在中原的西北部,面对的是地域广袤的北方戈壁草原,空军部的空中支援,对部队至关重要。虽然军委会空军部目前装备的35A式飞艇,暂时还能满足我们西北野战军要求。随着未来北上计划和西进计划的不断推进,西北野战军的战斗地域也会逐渐加大,35A式飞艇的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勉强。

毕竟今后我们跨过贝加尔湖挺进广袤的西伯利亚雪原,还将跨过哈萨克斯坦草原,抵达里海东岸。到那时,35A式飞艇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大家知道,在茫茫的沙漠戈壁,因为战线很长,部队对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西北野战军长途跋涉,横跨万里之遥,后勤支援就变得更加的困难。而且部队在陌生地域的情况,也需要有效的空中警戒和侦察,只有39式八发大型飞艇,才能具备这个能力,随时为参战部队提供全方位的空中支援。”

听了李逸的话,高建国皱着眉头道:“当时我也考虑了这个情况,但我最担忧的是新型飞艇配置的发动机,毕竟是公司动力研究所最新仿制的,它的各种性能我还不托底。”

其他人听了也都点头,其实大家否决了空军部的预算草案,主要的原因除了采购成本以外,就是对新式飞艇的性能不托底,主要还是发动机的稳定性。

李逸笑着道:“这款发动机是海参崴动力研究所专门为新式飞艇研发仿制的,因为只是飞艇使用,对发动机各方面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尽可能简化了原型发动机结构,去除很多不必要的功能,还加强了部件的耐久性。并经过了长时间的疲劳耐久试验,得出的各种数据还是比较令人满意。当然,发动机的寿命和稳定性还有些不足,但是这个可以提高地勤的维护能力来弥补。”

乔海鹏皱着眉头问道:“飞艇的安全性可马虎不得,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如果条件允许,甚至留空时间将达到几十天。对发动机的要求应该很高吧。”

李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飞艇部队执行任务其间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但是飞艇不同于飞机,飞机要依靠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差,因此必须使机翼和空气有相对速度,所以飞机必须要达到一定速度才可以起飞,在空中也不可以飞得太慢,低于一定速度就会失速坠落,更不可以悬停在空中。而飞艇则是借助于浮力,可以随意在空中悬停几乎无限长的时间,无需消耗任何燃料,真正起到了一个浮空平台的作用。

飞艇在空中即便全部发动机停车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灾难性的事故,最多是回到地面时,需要应对降落地点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及在敌方战区迫降时,需面对敌人围攻。但是新型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配备了八部发动机,即便使用其中的六部也可以达到最大的设计时速。巡航时只需四部发动机就可以达到巡航时速。只有在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八部发动机才会同时工作。一般情况下八部发动机都处于轮换状态。”(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七章回到海参崴(三)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这才对新型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大家今天还直观的感受到了两个大家伙的威武,顿时对39式八发大型飞艇的印象好了不少。

虽然采购价格高的令人肉痛,但是只要性能优越,还是值得的。未来远东公司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35A式飞艇的性能已经越来越勉强了。最重要的是,39式八发大型飞艇采用的是氢气内胆,外包氦气的安全气囊,解决了一直让人揪心的氢气气囊的隐患,安全性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这时,一名委员兴奋的问道:“李明,那岂不是说我们动力研究所对发动机的研发,已经突破了目前的瓶颈,已经可以推出我们自己的汽车发动机了。”

李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飞艇毕竟是浮空飞行物,对发动机的扭矩和加速性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达到一定的转速即可。汽车发动机说法就多了,据说动力研究所目前开发了几款发动机,样机早就制造出来了,但是性能还都不稳定。只有单缸柴油机还不错,已经量产两年,各方面的性能一直在稳步提高。但是大马力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研发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

其实技术上我们没有什么瓶颈,问题好像只是出在工艺和材料上,据说只要突破了这个瓶颈,我们的内燃机动力就能有个井喷式的发展,估计几年后我们就能取得大的进展。但据动力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即便我们突破了瓶颈,因为产能等因素,目前我们还得先期采用蒸汽动力为主。想要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光有图纸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完善庞大的系统工业体系来支撑。”

大家一听,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又是拔凉拔凉的。大家可不希望自己以后坐在一辆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汽车,在马路上“突突”的来回奔驰。

王和看到大家都比较失落,就哈哈笑道:“我们不要灰心,公司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如今的局面,已经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我们成功的建设了一条贯穿东北的铁路大动脉,建造了先进的大型机帆船,现在还有了新型的大飞艇,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李明,回到河套以后,你要督促空军部,要对四艘39式八发大型飞艇进行实际测试,做好详实可靠的试验记录,为大飞艇研发中心提供第一手数据。明年你们西北野战军发动北上战役和西进战役的时候,这四艘39式八发大型飞艇也要全程参战,尽快让它们稳定成熟起来。

这个大家伙真不错啊,我越看是越喜欢。如果经过一年的实际测试,各方面性能达到装备部队的标准,我们就为西北野战军装备几个大队,这么好的东西,采购成本再贵也是值得的。我们远东公司以后要实行全球殖民的计划,有了这些大家伙,跨越大洋都不算什么事儿了。”

火车不断的呼啸着奔行,李明透过车窗已经看到了远处的海参崴。他看着一座座高高矗立的烟囱,一排排密集的厂房,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

他突然想起了第一次带着先遣队,通过虫洞进入金角湾北岸时的情景。当时海参崴还只是一片蛮荒,大家在拼装房里住了几个月,条件真是太艰苦了。

往事一幕幕的在他脑海里不停的闪过,当初大家团结一心,克服一切困难,搭建起第一座厂房、播下第一课种子、下水了第一艘机帆船、建设了第一条铁路、火电厂第一次并网发电、熬过了第一个冬天,还有他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了花子。

想到这里,李逸的眼角莫名的有些湿润,心里也感慨了起来。

此时高建国和王和等人,也都非常激动,有些多愁善感的委员,还流下了眼泪。大家看着自己当初创业的地方,心里也都是唏嘘不已。

“呜……”

随着一声刺耳的长鸣,火车缓缓的驶入了海参崴车站。当地的各个企业、学校、驻军部队,以及海参崴管委会和市政府的各个部门,全都聚集在海参崴车站欢迎董事局领导的到来。

当李明等人下车的刹那间,车站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到处都是礼炮烟花、掌声鲜花、旗帜横幅,热烈的气氛让公司董事局的各位常委和委员,心里更加的激动万分。

离开了车站,李明他们乘坐汽车一路来到了海参崴市政府的管委会办公楼。海参崴管委会在市政府食堂举行了一个宴会,海参崴各个部门的代表全部聚集在一起。

当然,除了科委的那帮老家伙,他们可不管什么你是谁,天天就是一心扑在自己的研究上。而且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和王和、高建国等几名董事局的常委,带着丰厚的礼物,特意来到科委,专门探望了一帮老专家。

远东公司的老专家共有四十多人,他们可是远东公司的宝贝,公司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但在公司有着超然的地位,还享受着非常好的待遇。

他们都集中在科委大院里拥有安静的院子,装修豪华,设施也极为齐备。公司在这里安排了专业的医疗小组,配置了专业的厨师、理发师、按摩师等各种服务人员,每一名老专家都配有专业的保姆、私人护士、女仆和营养师。

这些老专家天天除了搞研究,搞科研,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学生。海参崴学院区从建成之初,他们一帮老专家和公司就担任各个学院的教员,甚至在小学、初中阶段,他们都来授课。

这些年,他们分别在学院区挑选了一批资质不错,聪明伶俐的好苗子,对他们进行小班授课,从幼教启蒙开始,一直在手把手的教育培养这批孩子,现在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还跟在他们的身边,以研究生的身份辅助他们搞科研。

不光如此,公司各地只要发现好苗子,都会被送到海参崴,在这些老专家的小班中接受精英教育。随着原东内部员工的孩子慢慢长大,如果想走科研这条路的孩子,以后也会被送到这里接受这些老专家的教导。(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八章回到海参崴(四)

海参崴学院区,现在已经成为了远东公司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基地,众多的职工技校、军事院校、专业学院,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毕业,然后奔赴公司的各个岗位,为公司提供了大批的人才。

远东技术层面的人才,几乎都汇聚在海参崴,公司在海参崴各个部门和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除了平时的工作,业余时间几乎都呆在学院区,做为各个院校的教授。

虽然公司目前的师资力量非常的有限,但还是在远东各地不遗余力的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海参崴学院区更是各种院校都挺多的,什么远东航空学院、远东医学院、远东船舶学院、远东科技大学、远东财会学院、远东通讯学院、远东铁路工程学院等等几十个高等院校。

听了这些名字能吓死人,其实很多高等院校也就是高级职工技校的水准,而且各校都采用的是大班制,最多的时候,每个班甚至有两百多人。好在公司在各个院校采用大规模的视频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循环播放,供在校的学生自主学习。

即便是远东师资力量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远东各个院校深造过的毕业生,如今都活跃在公司的各个关键的岗位上,在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实习,基本都能适应各个工作岗位。

而且公司各地的学校里,也涌现出很多聪明伶俐,学习刻苦的苗子。对于这样的苗子,公司当然不会放过,都送到了公司设在各地的精英班。

被选进各地精英班的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小学初中的课程,往往会被压缩至四年,高中的课程会被压缩至两年。残酷的学习过程,不断有人掉队,大部分都遭到淘汰。

只有在精英班毕业的学生,最后才会被送到海参崴的科委大院,接受远东科委的这帮老家伙手把手的调教。目前科委大院里已经有几百个各地精英班毕业的孩子,他们绝对是远东未来科技的接班人,虽然都是被填鸭式教育的,而且采用拔毛助长的教育方式培养起来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十几年以后,他们绝对算是精英了。

李明等远东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亲自来到科委,探望了这些一直工作在科研战线上的老专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听取了他们提出的建议。

晚上的时候,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还举办了盛大的宴会,邀请这些老专家和远东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共进晚餐。

远东公司地位最高的内部员工,并不是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也不是军委会的兵痞。而是公司的这些老专家和各个部门的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

远东的这些知识分子,非常平时并不活跃,对各种权利和政治诉求也并不热衷,甚至对待遇福利都不怎么关心,但是唯独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极为热衷。

每当公司在面对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性战略的时候,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就会从各地杀气腾腾的聚集在一起,为了自己的坚持的理念,与其他持不同意见的专家技术人员,大战个几天几夜。这个时候就算董事局的几个常委都得靠边站,远东技术众的战斗力还是很顽强的。

远东来到这个时代十年了,之所以一直保持稳定,只要因为公司技术众就占据了将近一半,这些人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对其他的基本不关心,只热衷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再加上军委会的几百兵痞,使得远东公司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局面。

接下来的几天,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们分别参观了海参崴的几家大型企业,包括海参崴造船厂、远东机械厂、远东军工厂、海参崴火力发电厂、远东五金模具中心、远东动力研究所、远东工艺材料研究所、远东汽车制造厂(新建),远东发动机厂等大型企业。

海参崴造船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十年来共研发制造了新锐机帆船、三百五十吨飞剪式机帆船、一百五十吨级的斯鲁普船单桅纵帆船、大型机帆运输船、近海蒸汽甲板驳船等十几个船型。

共下水了两百余艘大型舰船,改装了几百艘舰船。并且为远东公司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