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和哈哈笑道:“嗯……这个我同意,可以做个明文规定,下发到各机关、各基层单位,形成一种制度化,让所有的员工遵守。现在地方基层单位越来越不像话了,每次我们下去走走,弄得都跟乾隆下江南似的。

但是你们不同啊。这一出去就是大半年,虽然我不懂打仗,但也知道仗一打起来,你们俩肯定是成宿成宿的不睡觉。这几个月还不知道熬成什么样呢,别人不来接,我也得来接啊。你们没发现,这里就我一个人在这里等着吗。”

李明和高建国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们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公司总部董事局的小会议室,三人分别落座。

王和想了下,然后说道:“这段时间公司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先开会碰一下,可你们军委会的各位大员都不在,民委会的胡伟和郭松也在外地主持工作,公司董事局的常务董事,留在沈阳的就剩下我和老韩了。常务董事还没有过半数,所以就一直拖到现在。”

高建国和李明听了不由得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从王和的话里听出了一些东西。

“老王,我们不在这段时间,公司的工作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王和苦笑了一下道:“是有一些事情,但是这段时间军委会战事比较频繁,我怕影响你们的工作,所以一直没有和你们说。”

李明看了一眼高建国,然后笑着道:“老王,难道有人蹦出来了……”

王和笑了下道:“那倒不至于,但是公司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次不同以往啊,也不知道他们在下面专门做的工作,连海参崴科委的几个老人家和一些专家技术人员都被说动了,联名向公司董事局提交了一份倡议书。

倡议书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公司入主大明的时机已经成熟,远东现在要考虑进入中原,以及平定中原以后建国的一些建议。这些倒是没什么,毕竟这和董事局制定的计划没有出入,根据董事局的计划,下一步公司就要为入主中原做准备了。

但是……倡议书里还提到了关于目前公司体制的改革建议,对我们远东现在的董事局集体领导的体制提出了不少异议,希望在今年的秋季会议上,对公司未来建国后的体制,通过全体内部员工进行表决,决定未来建国的各种事宜。”

高建国和李明听了王和的话,脸色全都凝重了起来。

“哼……该来的还是来了,看来这件事他们已经酝酿已久了……”高建国冷笑了一声道。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还是到基层去视察吧

王和笑了下道:“前几天我去东北基层视察,专程转道去了海参崴,将我们董事局委员会未来的工作计划,向科委的几个老专家进行了一次汇报。通过这次汇报,科委的几个老专家,对我们董事局委员会的工作,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对我们未来的工作,也都表示会大力支持。”

听到这里,高建国和李明都笑了,王和既然这么说,那就说明情况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下。

王和拿出烟递给两人,自己也拿出了一根烟点上,慢慢的抽了一口,然后淡淡的说道:“我在海参崴呆了三天,还与海参崴一些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这次开诚布公的谈话,也了解了这件事的大致情况,并与海参崴的众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还好,事情远没有事前估计的那么严重,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未来,还是比较关心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对我们董事局委员会这十年来的工作,也都是比较满意。那些天我也是如履薄冰啊,做了大量的工作,直到离开海参崴的时候,我才长嘘了一口气,但也是浑身冷汗。”

他说到这里,自嘲的笑了下,然后接着说道:“虽然公司这一次内部危机,应该可以平安的度过,但是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对未来做准备了。”

高建国阴沉着脸,凝重的说道:“有不同的意见,完全可以当面提出来吗,我们又不是希特勒法西斯,难道就不能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大家商量着来。偏要在下面搞小动作,也不想想,那些就知道靠歪门邪道的人,有几个干成什么大事儿的。”

李明笑了下道:“现在距秋季会议还有一个多月,我们抓紧准备,时间足够用了。明天我们把其他常委都找回来……”

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然后笑着道:“我们……还是到基层去视察吧。”

高建国和王和听了李明的话,都笑了起来。王和用手指了下李明。然后对高建国说道:“我们就听李明的,也该去基层走一走了。”

三个人谈到了很晚才各自回家,李明到家的时候,两个小祖宗已经睡了。他只能遗憾的亲了亲她们的小脸,蹲在她们的床前待了一会就离开了。希望明早给她们一个惊喜。

李明慢慢的从女儿的房间退了出来,小心的把门关上,就见花子走了过来,小声的说道:“有个姓周的找你……”

听了花子的话,李明嘴角微微的弯了弯,然后径直走出了屋子,就见院子里站着一个人,不是周比利还有谁。

“花子,弄几个菜,再把那瓶我存的酒拿出来。”

花子听了冲院子里的周比利微笑的鞠了一个躬。然后转身碎步小跑着去忙活了。

“领导,不好意思,您刚回来,我就来打扰你,只是……”

李明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笑着道:“你什么时候学的婆婆妈妈的,走……进屋坐,陪我喝两杯。”

两人来到了李明的书房,分别坐下以后,周比利接过李明递过来的烟。然后点上抽了一口。

“王和今天跟你们讲了公司的事情吧?”

李明点了点头道:“嗯……别说废话了,谈谈你的想法,别藏着掖着的,有什么话尽管跟我说。”

周比利笑了下道:“领导。你是不是知道我今天来啊?”

李明脸一板道:“我当然知道你会来找我,但我没想到你今晚就来。老子做了一天的飞艇,回到沈阳又和老高他们开了几个小时的会儿,好容易回家想歇会儿,你特么就找来了,也不说让我好好休息休息。”

周比利听到李明这么说。装着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老大,前阵子我都想做飞艇去西北找你汇报去了,后来王和借着视察外东北基层的机会,偷偷的去了海参崴,我这才打消了去西北找你的想法。”

这时,花子和李明的两名警卫员把几个菜拿了过来,还有一壶烫得滚热的白酒。李明为周比利把酒倒上,举起杯和周比利碰了下杯,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他喝完把酒杯放下,咧着嘴说道:“具体情况你都了解吧?”

周比利拿着酒壶帮李明斟满了酒,然后点了点头道:“他们相互窜联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一直想等你回来再对你汇报,没想到这帮家伙性子这么急。”

李明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比利,把对方看得直发毛。

周比利干笑了几声,然后说道:“我们也不是故意监视公司的内部员工,这是我们情报部内卫处的职责,内部员工身边虽然配属中央警卫团的警卫人员,但是也有我们内卫处的特工人员,暗中对他们进行保护。

你不信可以去问老丁和老钱,这是我们情报部全体高层共同研究决定的,可不是我一个人自作主张。嘿嘿……这是我们情报部高层的集体决策。”

李明瞪了他一眼道:“你们情报部现在挺团结的吗。”

周比利刚夹了一口菜,听了李明的话,差点把他呛着,他咳了几下,苦着脸说道:“老大,你要是这么说,今晚我可就睡不着了。”

李明笑了下,然后不耐烦的说道:“别墨迹,说说你们情报部想法。”

周比利转身从旁边的文件夹里拿出了一摞文件递给李明:“老大,这是我们情报部三人团共同研究制定的几个处置方案。”

李明看了一眼周比利,然后接过文件看了起来,可他越看脸色越凝重,直到他看完,才面色沉重的把文件放在茶几上。

然后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然后慢慢的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道:“你们这是胡来啊,大家一起背井离乡来到这个时代,都是同志兄弟,你们这么弄不妥。”

周比利淡淡的说道:“老大,这件事的性质和以往可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对公司已经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如果没有个说法,以后会出大乱子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scanjet的月票支持。感谢哈喽carry的打赏。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我心里有数

李明摇了摇头道:“你们情报部提出的这几条处理意见,我是不会采纳的,也不会提交董事局,至少我们这一代,必须要保证团结稳定。至于我们的后辈,他们要是愿意争就让他们去争吧。”

周比利听了李明的话,脸上顿时有些失望,但马上就恢复了平静。

李明想了一下,然后问道:“你手里应该有一份名单吧?”

周比利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李明。接过了周比利的文件,李明仔细的看了起来,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这份文件的名单居然有近百人,情报部将名单分门别类做了标记,其中二十多各名字的后面用红笔打了勾,而且还做了详细的说明。

其中还有几个李明都没有想到的人,这些人都是董事局委员,虽然不是主要的发起者,但是作为远东公司董事局的委员,参与其中本身就是一件性质极其恶劣的事情。

李明阴沉着脸,把文件放到了一边,然后举起杯和周比利撞了一下,仰头喝干了杯中的酒。辛辣的酒水划过喉咙,火烧火燎的烧灼着他。

接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一杯一杯的喝酒,直到两瓶白酒喝光了,周比利才抹了把嘴,笑着道:“领导,有时候吧……”

李明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笑骂道:“不用说了,我心里有数。好了,你也滚蛋吧……”

周比利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到门边,然后转过身还要说什么,看到李明对他一瞪眼,只能悻悻的推门离去了。

李明坐在那里默默的抽着烟,书房里烟雾弥漫,屋里的气氛有些阴沉,让人感觉透不气来。

他拿起那份文件翻了几下。然后拿起火柴把那份文件点着了,扔在旁边的杂物桶里。李明又拿起那份名单,脸上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站了起来。拿起旁边的文件包,把这份名单放了进去。

这时,花子正好推门进来,看到杂物桶里的火光,脸上顿时愣了一下。然后转身小跑着离开了。

不一会儿,她急匆匆的拿着水壶跑了进来,捂着鼻子把窗子打开,等到杂物桶里的文件烧成灰烬,才拿起水壶把里面余烬浇灭,然后拎着杂物桶小跑着离开了屋子。

花子回来的时候,李明还坐在那里默默的抽烟,花子微笑着来到他身后,轻轻的为他揉着肩膀,李明伸手握住了花子的手。两人静静的呆了很久才回去休息。

远东的秋收即将到来,各地又开始了紧张的忙碌。公司董事局的几位常委和一些委员分别下到各地基层,视察各地基层的秋收情况。

一六四三年的秋天,远东各地风调雨顺,广阔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辽东、外东北、吕宋、南洋、中南半岛、印度和河套等地区的秋粮都取得了丰收。

虽然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逐年增多,早已不再为粮食发愁,但面对各地丰收的景象,远东各地依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今年远东公司增在了在大明北方收拢流民的力度,接收流民创纪录的达到了近四百万。其中二百多万都安置在了印度地区,中南半岛安置了五十余万,吕宋二十万,南洋各岛也安置了三十万。辽东仅安置了不到五十万。

经过公司几年的努力,大批来自大明北方的流民,被安置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广阔肥沃的土地上。

这些流民都是几辈子土里刨食的农户出身,一代又一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可是日夜的辛勤劳作,一年下来依然填不饱肚子。

一旦遇到个灾年荒年。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悲惨的劫难。尤其是崇祯大旱,使得中原北方数省接连七年大旱,无数流民举家逃荒,大批老弱妇孺活活饿死在异乡。

现在他们被远东带到了异国他乡,在这里有肥沃的土地,有温暖的气候,还有密集的河网,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这样的地方对这些大都生活在中原北方的流民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经过了几个月紧张的冬训,流民被安置在了印度各个地区,远东公司还是以贷款的形式,为他们分了土地住房、种子余粮、耕牛牛车、农具工具和各种必要的生活用品。

这些曾游离于死亡边缘的流民,也焕发出了无比巨大的精力,天天起早贪黑的扑在自己的土地里。他们都曾经历过崇祯大旱,眼睁睁的看着家人一个个死在自己的眼前,所以对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非常珍惜。面对广阔田地里的那一片片金黄,每个新安置的流民,心里都充满了秋收的喜悦。

今年河套地区也通过各种途径,收拢了三十余万流民,都被安置在河套的黄河两岸。这几年河套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周林的带领下,在黄河两岸挖掘了大批的灌溉沟渠,通过大批的蒸汽抽水设施源源不断的把黄河的河水抽到岸上的农田里。

以往荒芜的黄河两岸,如今到处都种满了土豆、玉米、大豆和小麦,还有一望无尽的向日葵,尤其是到了秋天这个季节,黄河两岸的景色更加的迷人。

放眼望去,一片片青纱帐顺着坡势蜿蜒而上,连绵起伏,辗转盘旋。还有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就好像大海上连绵起伏的波浪,场景蔚为壮观。

高建国和李明站在黄河岸边的一处高地,满脸欣慰的看着黄河两岸壮观的景象,心里都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豪感。

“河套地区真不愧是塞外的江南啊,这才几年啊,黄河两岸的农业就以及发展到了如此的规模,河套根据地管委会的员工功不可没。”

高建国说到这里,转身对身后的周林笑着道:“小周,这几年你辛苦了,我们远东公司就需要你这样实干的人才,也需要你们河套这样的领导集体。”

周林摇了摇头道:“河套发展到今天,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里的条件这么艰苦,若不是大家齐心协力,根本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河套会议

高建国转过头,微笑着看着旁边的马庆、周林、吕永仁、林菁华、梁玉杰等人,冲李明笑着道:“李明,这都是你带的好兵啊,未来远东公司就要靠你们了。”

他说到这里,看了眼身后的梁玉杰,心里也不禁感慨了起来。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梁玉杰,现在以及完全没有了当初那股子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傲气,眼神变得深沉平和。

以往总是一身精干的职业装,无论在哪里都是一身的锐气。可是现在的她,却穿着一身臃肿的制服,头发也剪成了短发,给人感觉非常的平易近人。

高建国笑着道:“小梁,这几年也辛苦你了,现在河套根据地的经济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都是你的功劳。”

他说到这里,又转向其他人说道:“你们可听好了,小梁是你们这里唯一的女同志,你们大家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关怀,多照顾,要是我听说你们谁欺负他,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梁玉杰笑着道:“总司令,你可别这说,大家对我的帮助很大,平时也非常照顾我。经济工作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马庆听了连忙说道:“小梁,这个你就不要再谦虚了,要不是有你,河套根据地的经济工作,根本搞不起来,这个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自从你来到了河套,和我们这帮老爷们一起摸爬滚打,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就连挖水渠的时候,你也一样一身土一身泥的和我们一起忙活,就冲这一点,我马庆就服你。”

李明点了点头道:“作为河套根据地唯一的女同志,能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老胡已经向董事局提交了建议,想让你成为根据地的新一名常委,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以后你肩上的担子可能就更重了。”

梁玉杰听了李明的话,有些不敢相信的愣在了那里。成为河套根据地的常委,虽然级别未见得高多少,但是她心里非常清楚其中的意义。因为这可是河套根据地啊。

一旦她成为了河套根据地的常委,就意味着以后她就是李明夹袋里的人,也是日后李明登顶要重用的人。

这就代表着一个被公司雪藏两年的边缘人,将会一跃成为了未来公司重要领导岗位的人选。

想到这里,梁玉杰激动的热泪盈眶。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和憧憬,也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

“司令员,其实……其实我做的不够好,有些事……我早就应该向你们报告……”

李明一挥手打断了她的话,微笑着说道:“小梁,有人不止一次的找过你,但都被你拒绝了。说实话,我真的很欣慰。不要有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