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卢象升

卢象升成长于家乡宜兴,当时的江苏属于南直隶,是出了名的富庶安逸之地。他二十二岁中了进士,三十一岁逐渐成为追剿流寇的先锋。

他对造反的民军出手极狠。无论是流寇主力,还是胁从的家属,只要落在他手里,通通格杀勿论,被称为“卢阎王”。

卢象升以善治军而闻名,他练兵、作战和大明其他将领格格不入,尤其喜欢奇袭和野战,颇有点穿越者的赶脚,只是有些生不逢时,最后死得非常悲壮。

崇祯十年,他曾上了一个奏章《选用奇兵疏》,内容就是想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这说明他具备了非常先进的战术思想。

他对待流寇的狠和对待朝廷的忍,形成了卢象升性格的鲜明特色。他是最凶狠果敢的将领,也是大明最恭顺忠诚的大臣!

历史上,卢象升在崇祯十二年阵亡于巨鹿,其实当时卢象升完全可以不死。他明知自己遭遇的是清军的主力,自己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可卢象升还是决定以卵击石,与建奴主力进行迎战。

因为如果他稍有退缩,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潜就会给他扣上一顶临阵脱逃的帽子,让他一世英名尽毁。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是多么的刚烈。

虽然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历史已经改变,再也没有了女真东虏,卢象升也没有亡于巨鹿,但是面对虎踞辽东和漠南草原的强大远东军,即便他知道大明如今已经风雨飘摇,可他依然抱着以死报国的决心。

他心里清楚,远东军入主大明是早晚的事情,而大明朝堂党争愈演愈烈。一旦远东军南下,能跟着他拼死抵抗的恐怕也只有他手下的天雄军数千精锐了。大明九边军镇的军头们也都拼命的克扣军饷喝兵血,只要远东军南下,他们势必会望风而降。

这些天他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远东军的海上力量,这也让他在椅子上呆坐了好久。

这时,卢象升的师爷匆匆走了进来,递给了他一封书信,然后沉声道:“大人,刚才有人来府上送了一封信。”

卢象升皱着眉头接过了书信,打开借着烛火看了起来,可他刚看眼神就顿时一凝。过了一会,他的脸色才舒缓了过来。

他放下书信,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把书信放在烛火上点燃了,随着书信慢慢的化为灰烬,他的脸色又阴沉了起来。

旁边的师爷看着卢象升的脸色,小心的问道:“大人,这信……”

卢象升摇了摇头,欣慰的说道:“韵儿的车队被流贼偷袭,她也身受重伤,幸亏远东军的巨舟赶到,击溃了流贼,并就下了韵儿。如今她伤势已无大碍,正在辽东养伤。”

师爷眼睛顿时一亮,兴奋的说道:“大人,远东军既然救下了小姐,我们是不是……”

卢象升听了师爷的话,脸色顿时一变,沉声道:“圣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决心已定,但求以死报国,绝不与敌国行苟且之事。”

旁边的师爷听了卢象升的话,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还想再劝,可卢象升一摆手道:“送信的人没走吧……”

师爷点了点头道:“正在外面候着呢。”

“你去支点银子,赏给送信之人,代我好好的谢谢他……”

师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卢象升的书房。他出了内院,径直来到了前院,一个年轻人正等在哪里。

“让先生久候了,我家大人这几天日夜操劳,已经睡下了,先生还是请回吧。”师爷冲那名年轻人一抱拳说道,还从怀里拿出一封银子塞给了对方。

那名年轻人婉拒了师爷的银子,微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改日再来叨扰。”

他说到这里,想了一下道:“还请转告卢大人,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家小姐,等小姐伤势痊愈以后,我们会把她安全的送回府上。”

师爷连忙笑着说道:“那我就替我们家大人谢谢先生了。我家大人若是慢待了先生,还请先生见谅。”

对面的年轻人笑了下道:“卢大人乃忠义刚烈之士,我们远东军对卢大人也是仰慕不已。”

年轻人说完一抱拳,转身离开了卢府。师爷一路把年轻人送出了府外,他看着那名年轻人的背影,摇了摇头转身回去了。

第二天午夜时分,一艘飞艇缓缓的降落在宣府镇附近的一个庄子的外面,一条软梯被放了下来。几个人顺着软梯爬了下来。

这几个人正是周比利和钟大海等人,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周卫凡连忙迎了上去。

“部长,辛苦了……”

周比利和周卫凡握了一下手,然后笑着道:“你们和卢象升接触过了吗?”

“昨天一名情报员已经去了去了卢府,把一封书信交给了他,可是没见到人就被打发回来了。”

周比利皱了下眉头,然后转身对身后的钟大海笑道:“你们家大人还真是大明的忠臣啊。”

钟大海摇了摇头,然后苦笑道:“现在大明九边各个军镇,恐怕就只剩下我家大人一个忠臣了。”

周比利和周卫凡听了都笑了起来,他们一路进了庄子,来到一间密室坐下。周比利对旁边的钟大海笑着道:“老钟,我也不瞒你,远东军在宣府、大同和蓟州三镇的边墙外屯兵数十万,不日就要南下中原,可现在你家大人却一心想着为大明朝廷陪葬,唉……真是可惜了……”

钟大海听了,突然跪在周比利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人,还请您救救我家大人吧。”

周比利摇了摇头道:“如果换个人,我真的不想管,你家大人虽然与我们是对手,可他却是我们非常佩服的一个忠义之士。而且你家小姐还救了我们远东军的次帅大人,所以我们远东军不想在战场上与你家大人相见。可是到时候刀兵一起,数十万大军汹涌而过,我们真的无法保证你家大人的安危。”(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那就了叨扰了

老钟听了周比利的话,脸色顿时一变。

他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可这些天他在辽东的所见所闻,让他对远东军有了更深的认识。哪怕戚爷爷转世,在强大的远东军面前也是灰飞烟灭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猛地把头向地上磕了下去,“咣咣”的连磕了十几个响头。

“大人,就算让我老钟去死,只要能救下我家大人,我钟大海的命就是远东的。”

周比利紧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若是想救你家大人,那就得听我们的。”

钟大海听了顿时犹豫了起来,可是他一想到在辽东看到的一幕幕场景,天上飞的巨大神舟,地上跑的钢铁怪兽,还有远东军强悍的火铳和火炮,一狠心再次把头埋在地上。

“大人,只要能救下我家大人,我老钟都听您的……”

周比利笑了下道:“你知道我们远东军的实力,大军攻势一起,就算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我们远东军的进攻。虽说你家大人知兵善战,可你认为在我们远东军面前有几分胜算。”

他说完笑了下,接着说道:“我们远东主要是看在你家小姐救下了我们次帅,而且也一支敬佩卢大人的忠义刚烈。这才不忍看着你家大人与大明陪葬。”

钟大海听了周比利的话,心里也愈发的坚定了起来。他慢慢抬起头,沉声说道:“大人,你说吧……让我老钟做什么……”

周比利看着满脸凝重的钟大海,微微的笑了下,然后说道:“老钟,你先别急,明天我会找你,一切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能救下你家大人,你先去休息吧……”

第二天晌午时分,卢府的后门悄然打开,三个人牵着战马悄然走出了卢府,他们都披着带着斗篷的大氅,让人看不清面目。

他们一路骑马来到了宣府郊外的一个偏僻的庄子,为首一人勒住战马,摘下了头上的斗篷,对旁边的人沉声说道:“就是这里吗?”

旁边的钟大海,恭敬的说道:“大人,就是这个庄子。”

此时庄子里面走出了几个人,为首的一人正是周比利,他一抱拳笑着说道:“前面可是卢大人?”

卢象升面色阴沉的看了眼对面的周比利,然后翻身下马,同样一拱手道:“卢某冒昧来此,还请见谅。”

周比利笑着走了上来说道:“卢大人能来这里,就是我们的荣幸,请……”

他们一路来到了庄子里的一间屋子,分宾主落座,几名俊俏的丫鬟送上了茶水。

“卢某此次前来,是专程谢谢诸位能救小女于危难,如若不是远东仗义出手,小女这次恐怕就要落入流贼之手了。昨天大海已经跟我说了,即便小女逃过了流贼的追杀,她的伤也是凶多吉少。”

周比利摆了摆手,笑着道:“卢大人言重了,我们远东军的次帅大人乘坐的飞艇,因遭遇了暴风天气失事深陷险境,幸亏遇到了心地善良的卢小姐才得以获救,我们远东军数十万将士感激不尽。”

卢象升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前段时间大批神舟在大明各个边镇出现,应该就是寻找远东的次帅吧。再通过几个流贼的供述和钟大海的回忆,卢象升已经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的七七八八。

对于远东军的飞艇,军事素养极为优秀的卢象升,当然能看出其中的玄机。据钟大海说,远东军凭借庞大的飞艇能日行千里,仅一夜的功夫就从怀来飞到了辽东沈阳。

有如此神器在战场上必会立于不败之地,远东军完全可以利用神舟,使得敌我双方的态势一目了然,可以说这仗双方还没有接阵就已经输了。

想到这里,卢象升的眉头紧皱了起来,愿想着凭借边镇的数万精锐和远东军拼一拼,可现在看来,远东军一旦南下,大明将毫无胜算。

他暗自叹了口气,心中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不管怎样,自己深受皇恩,无论如何也要拼尽全力为大明挡一挡,报答陛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此时卢象升的心情极为低落,尤其是再一想到昨晚钟大海跟他说的那番话,更是令他心如刀绞。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卢象升夫妇一直视若珍宝。

可是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了轻生的念头,他当然不会去怪罪为女儿治伤的那个什么远东次帅,当时事急从权,人都已经快不行了,还讲什么男女大防。

而且据钟大海说,如果不是当时处理得当,即便远东拥有日行千里的神舟,自己的女儿也一样熬不过那一夜。

可是自己的女儿,卢象升当然了解,看着温婉贤淑,确实刚烈的性子和自己一模一样,既然她说了,还真能做得出来。

想到这里,卢象升叹了口气,然后满脸沉重的说道:“唉……小女性子刚烈,只因……只因……”

周比利连忙接过话头,笑着道:“卢大人,卢小姐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唉……当时情况紧急,不得已啊……事后我们次帅也是追悔莫及。”

他说到这里,想了下道:“卢大人,你看这样可好,我们远东飞艇一日即可抵达辽东,你若是去辽东见一见卢小姐,当面劝一劝她,或许能让卢小姐回心转意。你毕竟是他的父亲,你的话她也听得进去。”

卢象升听了周比利的话,顿时有些不知如何作答。钟大海也劝道:“大人,你若是去了,小姐或许真的会回心转意呢,平日里她最听你的话了。”

旁边的师爷也跟着劝道:“大人,如今夫人还不知道小姐的事情,一旦小姐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该如何向夫人交代啊。还有宜兴老家的老太爷、老夫人,真若是……唉……”

周比利笑着道:“卢大人尽可以放心,我远东飞艇明日就可将您送回宣府,不会耽误您任何公务。“

卢象升的心里也在犹豫,他倒不是担心远东会对他怎么样,毕竟人家那样的实力,真的用不着。而且他也确实思女心切,再加上他还真想见识一番远东神舟。

所以他点了点头道:“也罢……那就了叨扰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初到辽东

卢象升从沉睡中醒了过来,他掀开身上的毛毯,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长椅上站了起来,简单的活动了下酸痛的腰腿。

此时舷窗外面一片漆黑,吊舱外面的发动机发出剧烈的嗡鸣声。飞艇吊舱里的人除了两名驾驶员,剩下的人都还在沉睡。

卢象升坐了下来,趴在舷窗的边上看着吊舱两侧的发动机。他自认并不迂腐,不但博览群书,像天工开物、奇器图说等书籍偶尔也翻看过,但是像神舟这样的东西,却连听都没听说过。

如此的庞然大物,居然能漂浮于天上,在卢象升的眼里,实在是太玄幻了。

“卢大人,不在睡一会儿了……”

卢象升转头一看,发现周比利也醒了过来。

“周先生,冒昧的问一句,这神舟是如何飞上天的,又是如何能日行千里。”

周比利笑了下道:“卢大人,这是我们远东的三五式飞艇,至于如何漂浮于空中,这个……这个可说来话长了。简单的说吧,就是利用一种比空气还轻的气体,让飞艇漂浮在空中。再利用发动机产生推力,使之具备了日行千里的条件。”

卢象升听得一头雾水,可是看对方说得极为认真,并不似敷衍。

周比利看了眼满脸迷茫的卢象升,又接着说道:“这是我们远东的科技人员负责研发的,我也不太懂,只是明白基本的原理。”

卢象升消化着对方的话,但是却依然无法理解。尤其是对方话里的一些词汇,他更是闻所未闻。

“卢大人,到了辽东以后,如果大人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我可以领着大人在我们那里四处走走,届时大人能看到很多类似飞艇的高科技产品。”

卢象升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反正他临行前已经让师爷进行了妥善的安排,耽搁几日也没什么,他也想好好的了解一下远东公司的情况,毕竟远东军陈兵十余万于边墙之外,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越过边墙。

想到这里,他连忙说道:“那就麻烦周先生了。”

“一点也不麻烦,只要大人想看,我都会尽量的安排。其实都是我们远东的一些奇淫技巧,不值一提。我们远东虽说和大明一样以农为本,但也鼓励工商,这里匠户的待遇很高,我们现在乘坐的飞艇,就是大批匠户制造组装的。”

听了周比利的话,卢象升眉头皱了起来。匠户在大明可是属于贱役,连底层的农户都不如。没想到远东居然如此重视工匠,难怪能有如此神奇的飞艇了。

两人不断的聊着,卢象升发现对面这个远东官员所知甚多,虽然话语平白,倒也算是谈吐不凡,使得两人谈性不减,一路聊到了沈阳。

飞艇到达沈阳,然后缓缓降落在郊外的机场。负责接待的远东公司办公厅的几名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这里。

周比利引领着卢象升上了一辆吉普车,一路向沈阳开去。这辆吉普车再次引起了卢象升的注意,他坐在车里不断的四下打量着,一心想弄明白这个铁家伙没有人推马拉的,到底是如何快速的奔行。

可是研究了一路,他也没有想通其中的玄机。这也使得卢象升一直满脸迷茫,感觉自己这辈子的书算是白读了。

第二天,卢象升早早的醒来,呆呆的坐在床上。

虽然乘坐了几个小时的飞艇,让他极为疲惫,可是从他登上飞艇开始,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夜不能寐。

那艘巨大的神舟能日行千里,仅几个时辰就从宣府飞到了辽东的沈阳,还有那辆通身皆为钢铁打造的车辆,不用马拖人推即可奔行如飞,实在是令人费解。

更让他感到叹为观止的还不仅于此,就连他下榻的那座院子,里面的一切都令他无比惊奇。只需轻轻一按,屋内瞬间亮如白昼。微微扭动一下,热水就会从头顶倾斜而下。

还有他房中的那一面落地镜,站在镜子的前面,看着镜中的自己如此清晰,简直纤毫毕现。卢象升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自己。

当然,他这个堂堂大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金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蓟州三镇军务的重臣,昨晚初进这个院子的时候,也是颇为窘迫。

好在钟大海在沈阳呆过几天,对院子里的各种设施多少了解一些,这才让他没有太过难堪。即便如此,卢象升还是从远东公司为他安排的几名侍女眼中,看出了几分嘲讽,分明就是把他当作一个乡下来的乡巴佬。

卢象升下了床,来到旁边的洗簌间,虽然昨晚钟大海反复教授了很久,可他今天洗漱的时候,面对洁白洗手盘上的各种设施,还是弄得手忙脚乱。等他最后洗漱完,也是一身的大汗。

他回到卧房,拿起一套藏青色的衣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这套衣服的样式颇为奇特,不同于大明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而是分为衣裤两件,有些像大明底层穿戴的短衣打扮,但是式样却截然不同。

上装式样简洁,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襟正中五粒明扣,后背整块无缝。下面两个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下裤有三个口袋,分别是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

这套衣服穿在身上显得精练、简便、大方,但是面料、辅料却颇为讲究,做工也非常精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