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从岳州府码头呼啸着南下。

远东军最重军功,可他却只能眼看着军功从他的身边溜走。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在湖广远东军的普遍现象。没办法,第一分舰队的兵力和船只并不多,部队占据了一个码头,就得留下部队看守物资。

毕竟湖广地区太大了,水网密布,到处都是存放粮食的码头,远东军官兵当然要收刮干净。第一分舰队兵员有限,各地留守的部队仅有一个排,有的地方甚至仅驻守一个班。

“营长,舰队司令部发来电报,主力部队马上就要到了……”

营部通讯员背着电台,从远处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边跑边兴奋的大喊大叫,使得码头上的远东军官兵都欢呼了起来。在江面上警戒的一艘机帆船,也拉响了汽笛,然后迅速的调头,加大马力前去迎接主力部队的到来。

孙周兴奋的拿出烟点上,狠狠的抽上一口,终于把主力部队盼来了,再在这里呆上几天,非把他憋疯了不可。

半个小时以后,站在码头上望眼欲穿的孙周,终于看到了远处一簇簇浓郁的黑烟,主力部队的船队赶到了岳州府。

码头上的欢呼声,也把刘同吸引到了岸边。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遮天蔽日的浓郁黑烟。行驶在船队最前方的是几艘冲锋舟极速的划过江面,呼啸着从岳州府码头疾驰而过。

紧接着是一队队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拖拽着一艘艘无动力驳船。大批远东军从各地征用的船只,也被远东工兵部队利用各种手段连接在一起,挂在了船队的后方。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船队的每一艘蒸汽甲板驳船都拖拽了几十艘船只,在宽阔的江面上组成了几条蔚为壮观的纵队,浩浩荡荡的从岳州府码头驶过。

在码头上的大批劳工和明军俘虏,什么时候见识过如此壮观的场面,全都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的工作,目瞪口呆的看着江面。

远处岳州府城的城头,也变得混乱了起来。这几天远东军并没有攻城,也让守城的官兵长舒了一口气。

而且他们发现占据码头的贼军,居然仅有百余人。这也让城内的众多大户动了心思。毕竟他们的店铺和仓库都在码头,这些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远东军将属于他们的财富收刮干净,一个个捶胸顿足。

所以城内的众多士绅大户,纷纷向岳州府的几位老爷施加压力,要求岳州府衙在周围县城调集兵力,试图集中兵力一举收复岳州府码头。

府衙的几位老爷被逼的没办法,只能向周围几个县城下达了聚兵的命令。可打仗毕竟是玩命的事情,周围几个县的老爷当然不愿意冒险,但又不能不遵府衙的命令,只好磨磨蹭蹭的动员兵力和青壮,并向附近的各个卫所求援。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附近只集结了数千人,慢慢腾腾的向岳州府汇聚。最近的一个县的军户青壮还没赶到岳州府呢,远东的主力船队就浩浩荡荡的赶到了岳州府码头,差点没把守城的明军吓尿。

岳州府城也顿时混乱了起来,也不知道谁先打开的城门,守城的明军,城内的大户纷纷趁着远东军攻城之前逃离了岳州府城。

绝大部分船队并没有停下,继续向湖广南部驶去。几个长长的船队陆续靠在了岳州府码头,李明和宋涛从一艘机帆船上刚一下来,孙周就激动的上去敬礼报告。

“都这个时候了,还扯这个干嘛,赶快组织力量装船。”李明笑着一挥手道。

“是……”

听了李明的话,孙周连忙大喊了一声,然后转身跑向了码头。组织大批劳工装卸粮食等物资。

李明冲宋涛笑道:“咱们也去帮把手吧……”

“这可是粮食啊,必须的……”宋涛笑呵呵的说完,然后转身和李明一道向码头存放物资的地方走去。

刘同现在正急于表现自己,码头上的劳工正在往船队装粮食,就连孙周他们也都亲自扛起粮包干活,所以他也不敢闲着啊,也拼命的扛着粮包向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一趟趟的搬运。

李明和宋涛也加入其中,如今他们已经不年轻了,这些年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因为工作繁忙,早就没什么时间锻炼,所以扛了几包粮食,也都气喘吁吁。

宋涛看到旁边的刘同身穿明军的服装,还不伦不类的带着一顶远东的制式钢盔,双肩斜挎着水壶和挎包,显得极为滑稽,但是干起活来却非常的卖力气。

这也引起了宋涛的兴趣,就问了一句道:“老哥,你是明军吧?”

刘同转身一看,发现旁边他旁边是两名远东军的军将,因为李明和宋涛穿的是野战作训服,刘同也看不出军衔,因为只是他们只是普通的远东军将。

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恭敬的说道:“将爷,小的是武昌府的巡江把总,因为熟悉武昌府周围的水路,承蒙将爷们看得起,为大军做个引路的向导。”

宋涛听了刘同的话,又打量了他一眼,然后点头道:“哦……嘿嘿……我们来了,是不是耽误你的买卖了,我可听说巡江船可是油水丰厚的差事。”

“我的将爷啊,小的这个差事是肥差不假,可是还得孝敬上官,维护下属,最后也落不了多少。一年得在江面上漂七八个月,风吹雨淋的不说,若是那天走了眼,在江面得罪了达官贵人,还得把命搭上,遇到水上各路水贼好汉,也少不得要拼命,说白了就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活计。”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跟我们干吧

李明和宋涛听了刘同的话,都笑了下,然后扛着粮包向停在码头边的船只走去。刘同也没把他们俩当成什么大官。

毕竟他出身明军,即便他只是个把总,也没干过这样的粗活。虽然孙周也跟亲自扛着粮包跟着干,但他带着几百兵马,也就是相当于明军的一个千总。

他哪知道李明和宋涛在远东军的地位,李明现在的位置,在现代社会那可是相当于**********常委,外加军委副主席,就算宋涛也得算是大军区司令员。

两个这样的大官,居然和一帮劳工在码头扛包,别说他了,换成谁都特么不会信。

所以刘同倒是和李明、宋涛两人聊得挺投机,说什么话也放得开。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打了饭正想找个人少的地方吃。

他在周围找了半天,发现李明和宋涛那里非常宽敞,于是他就走了过去。这货根本没意识到,周围远东军官兵看他的眼神都非常诡异,就连营长孙周都没敢凑过去。

孙周和几个连长刚想站起来呵斥,就见李明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这才又坐了回去,但是脸上的表情却非常精彩。

刘同来到两人的面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拿起白面饼子狠狠的咬了一口,然后嘿嘿笑道:“两位军爷,不说别的,你们这伙食真没说的,我老刘在大明吃了十几年粮,还是头一次吃得如此舒坦呢。”

李明笑着说道:“我听孙周说,你领着他们破了个大水贼窝子,还找到不少大户的私仓?”

刘同一听顿时来劲了,这通吹牛逼啊。而且这货一点没耽误吃饭,七八个饼子吃吃了进去,还想继续去打饭。

宋涛劝道:“老刘,你还吃啊,别再撑坏了……”

“那可不行,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我也就这几天跟着你们混才有机会,等你们走了,我还得回去吃糠咽菜。”

李明想了下道:“那好办啊,你可以跟我们走啊,凭你这身本领,以后帮我们远东做事,还能亏待了你。”

刘同自嘲的笑了下道:“军爷,我特么做梦都想啊。可咱明白自己什么成色,你们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比我强百倍,哪里有我的位置。”

宋涛嘿嘿笑道:“别说丧气话,我可听说了,武昌府、汉口和汉阳周围水网遍布,就没有你找不到的地方,你这也算是一身本事了,我们就缺你这样的人,跟我们干吧。”

李明笑了下道:“老刘,你是不是担心我们抢完东西就走啊?你还真猜对了,我们运完了粮食,会离开武昌府。”

刘同听了李明的话,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毕竟家里还有老娘和老婆孩子,他跟远东走了,家里的老娘怎么办。

“不瞒你说啊,军爷,我在武昌府还有老娘和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全指着我呢。老娘六十几岁了,操劳了一辈子,也就我做了巡江把总,才算是跟着我吃了几年的饱饭,我再不是东西,也不能扔了老娘不管吧。”

李明和宋涛对视了一眼,都没想到这个老兵痞居然还是个孝子。

宋涛嘿嘿笑道:“老刘,谁说跟了我们,就不管老娘了。我们虽然不要武昌府,可以后江对面的汉阳、汉口,却是我们的地盘。”

宋涛的话,让刘同有些懵逼。既然占了汉阳汉口,为什么不要武昌府,开什么玩笑,你们要人有人,要船有船的,占了汉阳、汉口,隔江看着武昌府,那特么不是扯淡吗。

李明知道刘同不信,也没有再说什么,拿出烟递给刘同一根,然后点上抽了一口,笑着道:“你这岁数有些大,身体素质也不行,主力的正规军是别想了,不过在二线地方治安守备部队还是能找到位置的,毕竟汉阳、汉口这里水况复杂,需要你这样的本地通。你别小瞧我们远东的二线部队,军饷、补助和福利什么的,足够你养活一家老小。”

刘同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可旁边的宋涛却冷笑道:“可你再想克扣卡油什么的,也不用想了,若是事情犯了,那可是杀头的罪名。而且想进入二线部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你这老身子骨,能不能在新兵训练中熬下来还两说呢。”

“军爷,我是长得老,其实今年我还未满三十。我十五岁就在江面上漂了,以前咱也是和水贼真刀真枪干过的,手上也有十几个军功,若是不敢拼命,我也做不了这个把总啊。”

这时,孙周领着通讯员跑了过来,规规矩矩的向李明敬了个军礼,然后大声报告道:“报告司令员,舰队司令部来电……”

李明听了从地上爬起来,接过话筒和宋涛走到旁边通话。

此时刘同傻逼了,他一直没看出来李明和宋涛的身份,直到孙周过来规规矩矩的向李明报告,他才知道这两个人是大官。

想到这里,他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尽量站直身体,可是他的双腿已经开始抖了,吓得他都快要尿裤子了。

他小声的对孙周说道:“将爷,这两位爷……到底什么来头啊?”

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孙周怒骂道:“你特么才知道问啊,你听好了,那个是我们远东军的次帅,另一个若是在大明,相当于陕西三边总督。”

我的娘啊……

刘同听了孙周的话,眼前顿时一黑,好悬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两位居然是这么大的官。他在大明吃了十几年粮,别说次帅、总督级别的啊,就是守备、游击都没见过几次。

你说你们俩那么大的官,跟着我一起扛粮包,这不是坑人吗。

李明和宋涛通完了话,走过来对孙周说道:“我们一会儿就走,你要尽快组织力量,把码头上的粮食运到江北。”

“是……保证完成任务……”

孙周大声的接受了命令,然后转身离开去组织码头上的劳工装粮。李明转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刘同,发现这货的脸色都白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中原

“老刘,我刚才说的,你回去好好的想想,如果错过了,那可真像你说的那样,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李明笑着说道。

刘同听了李明的话,想说什么,但因为实在太紧张了,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而且腿软的厉害,不由自主的就要跪下。

旁边的宋涛,一把拉住了他,然后笑着说道:“老刘,你个大男人,别动不动的就给人下跪,男人的骨气都跪没了。我听孙周说了,这几天你表现的就挺好,在我们远东不用搞什么歪门邪道,只要好好做事就成。”

刘同听了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终于鼓起了勇气说道:“请两位大人放心,我老刘就跟着远东混了,以后我这条命也是远东的,我……”

李明笑着打断他,然后说道:“我们要你的命干什么,记住了,大明的那一套,在我们远东行不通。以后多做事,少说话,我们这里一切都只看军功。”

刘同听了感觉身上的血都热了,他下意识的又想下跪,但突然想到刚才宋涛的话,只能江身体站的笔直,双眼火热的看着对面的两个大官。

李明拍了拍刘同的肩膀,然后和宋涛向码头走去。刘同看着两人的背影,心情非常的激动。虽然他跟远东军混了一段时间,其实并不真正的了解远东军,可这些天他的所见所闻,还是让他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不说别的,就冲人家次帅那么大的官,也和他一样干了半天的活,那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干活,这样的部队,绝不是明军能够相比的。

李明和宋涛站在一艘内河机帆船的旁边,准备乘船离开岳州府。孙周和几个连长在码头相送,其实他们希望李明两人在这里多呆一天,可主力部队已经南下,李明还有很多地方没走。

“孙周你这几天考察一下刘同,如果感觉还可以,就尽量把他争取过来,这个家伙就是这里的活地图,以后对我们有大用。”

孙周点了下头道:“刘同虽然身上有很多明军的不良习气,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认为还是可以改造的。”

李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和宋涛跳上了船,向大家挥手说道:“你们回去吧,大家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把物资运到江北。”

得到北方黄河舰队和运河舰队支援后,长江舰队劫掠江南的计划实施得非常顺利。两支舰队缴获、征用了大批北方黄河和运河上的当地民船和漕船,也统统带到了江南。

这些船只经过远东工兵部队的简单处理,分别挂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后面,甚至内河机帆船都拖拽了几艘大明的内河船只,利用江南密集的水网,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江南各地。

长江舰队各个部队占据了江南各个河流的码头,缴获了的粮食等物资堆积如山。但因为没有足够船只运送,只能以连排为单位,在各个码头苦守着物资。

随着两个舰队的船只不断到达,远东军在江南地区缴获的粮食等物资,开始紧张有序的向江北地区进行转运。

大批由蒸汽甲板驳船拖拽的船队,不断往返于长江两岸。如今的汉阳、汉口已经完全变了样子,远东工兵在沿江的各个码头奋力施工,大批简易的沾桥码头、简易仓库建立了起来。

长江两岸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是远东军征用的当地劳工,还有不少是俘虏的明军。就连驻守的远东军官兵也都加入了进来,争分夺秒的向江北抢运粮食。

因为江南长江舰队的兵员不足,黄河舰队搭载的远东军官兵,也都留下少数部队驻守已控制的地区,其余人马都开始南下,加强了长江舰队在江南的力量。

李明和宋涛在湖广地区呆了三天,就乘坐飞艇赶回了北方。

参加中原战役的各个主力部队,如今都已经基本穿插到位。正在各个根据地的游击中队和民兵武装,在各地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对大明北方各地发动了进攻。

尤其是十个主力新建骑兵师,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最快的一个骑兵旅已经马踏黄河北岸。正在迅速的展开,以营为单位,在当地情报部门的协助下,进攻各地的城镇。

远东军的主力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大批民兵武装,总人数达到了数十万,可大明北方地域广阔,部队在短时间内,只能先占据各地的县城和府城,迅速的控制住各个地区的局势。

远东军占领了各地的城镇,首先是维持治安,对城内一些利用混乱趁火打劫的城狐社鼠、嘎杂流痞,进行了严打,基本上抓到一起,就严肃的处理一起,情节严重者就地击毙,并将这些人的尸体悬挂在城门处。

除此之外,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公司民委会的基层管理干部到来之前,地方行政依然交由大明当地的官员胥吏继续管理,尽最大可能保持地区的稳定。

远东军各个部队也严守军纪,部队官兵都不得踏入民宅一步,晚上都是露宿街头。平时补给都是在城内按市价购买物资。

虽然大明各地在远东军进攻的初期,出现了极大的混乱,但通过远东军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各地的局势就逐步的稳定了下来。

如今远东公司的民委会基层管理干部,也纷纷跨过边墙进入中原,正逐步在各地展开,深入到各地的基层村镇,并在那里建立行政单位。

每个乡镇成立一个大队,由大队长、副大队长、教导员、副教导员,以及大队部的工作人员组成,为了保证基层单位的安全,每个大队还配备了一个火枪民兵排。

下面各个村成立中队,由中队长、副中队长、指导员和副指导员,以及中队部的人员组成,并配备一个火枪民兵班。

各个基层单位下到各地村镇,并没有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而是进行大规模的走访考察,首先摸清当地的形势,并与底层的农民进行深入交流。

(未完待续。)

第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