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一直皱着眉头的胡伟,也沉声说道:“对公司那些经受不住考验的员工,一定要严肃处理,绝对不能姑息。”

李明突然一抬头,冲周比利说道:“你们情报部一定要把这次严打行动的保密工作做好,绝对不能出现纰漏。”

周比利点了点头道:“这个还请大家放心,目前严打行动仅限于各部门的高层知道,具体情况还没有在情报部内部传达。因为中原各地的基层干部和武装警察部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我们不敢冒险,只能从公司各个海外控制区抽调了大批二线情报员做为这次严打行动的主力。严打行动开始后,我们情报部希望能得到各地驻军的支持。”

高建国想了下,沉声说道:“远东军各部队的问题多吗?”

周比利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据我们的调查,各地驻军的情况还不错,问题出现的比较少,仅在部分刚刚加入远东军的前明官兵,发现了一些问题。”

听了周比利的话,高建国、李明和乔海鹏等几个军委会的常委,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旁边的丁兴浩补充道:“武装警察部队之所以出现的问题最多,主要是部队组织的时间短,而且部队大都部署在繁华的城镇地区,其中很多人都是被黑恶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利用,才最终被拉下水的。至于出现问题的个别基层管理干部,情况也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却在各地基层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胡伟把手中的烟狠狠的按在烟灰缸里,阴森森的说道:“打铁还得自身硬,我建议这次严打行动,首要目标就是处理我们内部出现问题的员工,要为公司的其他员工树立一批反面典型,让大家时刻警醒自己,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走错了路。”

王和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公司内部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也有责任,说明公司的管理有漏洞。严打结束后,公司要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公司刚刚组建的“监察总署”,目前还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建议进一步加强监察总署的力量,增加他们的职权,把公司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尽量扼杀在萌芽之中。”(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严打的方向

远东公司的这次严打行动,时间定在了秋收以后。虽然公司今年减免了各地的赋税,但那些地方官员和小吏必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依然会疯狂压榨百姓,将今年本应该减免的赋税据为己有。

前明的整个官僚系统都已经彻底烂掉了,就算各地的底层官员、小吏,屁股也都没有一个是干净的,他们也是这次公司打击的重点。

其次就是各地的黑恶实力,包括城镇地区的城狐社鼠和广大农村的青皮无赖,都是这次严打的目标。

为了保证中原各地区的稳定,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对这一次严打行动比较谨慎,而且此次严打的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尽量收集各种证据,争取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

但是在打击黑恶势力的问题,所有常委和委员的态度都非常统一,那就是把这些社会的垃圾渣滓,干净彻底的清除干净。

严打的打击力度,也要本着“从重、从严、从快”的原则,争取在这次严打行动中,把社会上那些欺善怕恶、欺软怕硬的地痞无赖、嘎杂流痞一网打尽。

明代自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皇亲国戚、宗室勋贵霸占土地,建立庄园,士绅地主也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兼并土地,使得大批农民失去土地。

农村产业人口开始分化,自耕农这些小土地所有者失去了全家赖以维持生计的土地,成为游民被迫流落到城镇地区。

这些人想要活下去,只有做官绅家人、官府衙役、逐末经商、游手好闲这几条出路。大量天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无赖地痞,就开出一片自己的领地,站稳脚跟,欺压周围百姓。

明代的地痞流氓一般被称作“光棍”,“没头鬼”,“刺虎”,他们活跃于城市和四乡市镇,不靠打工做生意度日,成群结党,横行街市间,来往于上下码头,欺侮良善,吓骗钱财。

专门从事打行、访行、撞太岁、扎火囤、欺行霸市、暴力垄断、敲诈勒索、强取豪夺、诳骗偷抢、拐卖人口、放贷聚赌等等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比如专门做拐卖人口勾当的人,明朝失踪人口大都与他们有关。他们或窜入家中,或藏于暗处,伺机给小孩喂食哑药,然后将小孩带走,卖与妓院或宫廷充当太监,种种恶行简直令人发指。

平日里官府衙门缉拿江洋大盗,单凭官府自己的力量不行,也要雇佣当地的一些流氓无赖充当耳目,替衙门明察暗访,打探消息,以此从中获取钱财。

这就让这帮流氓地痞有了勾结官府小吏、衙役的机会,通过贿赂、分红等手段积极营造关系网,让官府的小吏、衙役充当他们的保护伞,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着完整利益链的黑恶势力。

明代城镇乡村的流氓,不仅成群结队人数众多,还都是有组织性的聚集在一起,在神庙里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合伙做坏事。

他们肆无忌惮,进常在社会造成动荡,平时祸害一方,甚至威胁官府。嘉靖中叶,北京城中的流氓,甚至趁俺答入寇、京师危急之际,在城中大肆抢劫。

远东公司发动中原战役期间,各地都发生了很多趁乱奸淫掳掠的事件,虽然当时远东军狠狠的杀了一批,也确实极大的震慑了当地的黑恶势力,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这些毒瘤。

所以公司发动严打行动,势必要对这些平时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做一次彻底清算,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

对流氓地痞中情节严重的首恶分子和骨干分子要斩尽杀绝,剩下的那些城狐社鼠、嘎杂流痞,也要根据情节,将他们送到公司各地的苦力营接收劳动改造。

除了坚决打击各地的黑恶势力和城狐社鼠,公司在这一次严打行动中,还要坚决处理一批各地农村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

这些地方乡里的豪强地主,平日里在当地仗势欺人,巧取豪夺,坐地分赃,倚仗权势为非作歹,鱼肉乡里,让我当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很多地方上的恶霸,其实本身就是强盗头子,纠集一帮凶悍的匪徒横行乡里。肆无忌惮的欺压当地百姓,甚至犯下累累血案。

情报部利用几年的时间,在大明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明末各地基层这些现象绝对不是个例,甚至有些地区非常普遍。各地的底层百姓生活极端艰难,简直人不如狗。

明代基层地方县城,分为官、吏、役三种,官就是县衙里的官老爷,是吏部在册的官员,吃得是国家的财政俸禄。

每个县衙只有县令(县长)、县丞(常务副县)、主簿(府办主任)、典史(公安局长)这四个是官。有些比较重要的县城还会配一个巡检,但那是非常设的官职。

吏是县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负责人,是朝廷有定编的干部,职权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但很难升职为官,即便奋斗几十年,运气好也就能做个杂佐小官,

吏是操办具体事务的人员,但是地位很低,当时的职官往往“视吏卒如奴仆”。但是他们明习法令,熟悉政务,虽受官讥斥,但官离不开吏,吏也离不开官,进而双方构成一种既相互利用又相互防备的态势。

他们只负责抄写文书,只有办事责任而无决策权力,地位低下,权力微弱,但却也不是任人摆布,吏有实职,有时甚至是掌有实权的微贱之人。

县衙里的役,也就是胥,是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是在官府指挥下从事听差跑腿等杂事的走卒,一部分隶属“班房”,俗称“三班衙役”,另一部分直属知县,如收发、值堂、跟班等。

工资一般都由县令张罗,相当于现在城管的临时工,负责干一些杂活、累活,以及打人的活。

按说役员只是县衙里的临时工,待遇如此苦逼,应该没有人愿意干才是。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在县衙做个临时工,每年各种油水都不少,很多都是肥缺。

明末时期,各个地方县衙甚至有大量的白役,也就是什么工资都不要,争着抢着、哭着喊着上门帮着衙门干活。他们当然不是傻子,这其中当然大有玄机。

这些官府的胥役,在衙门的地位最低,既要听命于官,也要听命于吏。在官府主要负责催征赋税、维持治安、把守关卡、看守仓库、看管和押解犯人、站堂、看门、传唤、传送文移,押解官府物品等诸多杂事。

官府衙门对他们经常进行压榨,一旦办事不力往往会被打板子,还要替人受过背黑锅。但回过头来他们对平民百姓却像野兽般疯狂,在民间的声名最坏,对百姓压榨也最狠。

而胥吏也会相互勾结在一起,凭借他们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再加上熟悉地方的民情,只要稍微在中间做一点手脚,就可以很轻松地欺上瞒下,进行刁难索贿、挟制主官、监守自盗、依仗强豪、欺压百姓、敲诈勒索、盘剥平民、操纵司法,徇私舞弊等等,并从中牟取私利。

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将权力私授给胥吏,自己只管拿银子,其他事任由其所为。其中尤以胥吏凭借对律例的精通操纵司法、借诉生财的现象最为典型,使得平民百姓受人欺压迫害,有冤不能讼,有屈无处申。

而且胥吏也是各地土豪劣绅、黑恶势力拉拢勾结的主要对象,这也是明末各地普遍存在的“豪家恃势鱼肉小民,未有不交结胥吏者。胥吏贪其贼赂,未有不甘心不为之指使者”的社会丑恶现象。(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这你都能忍

天气一天天的凉爽了起来,成片的农田里到处都是一片片青纱帐和翻滚的麦浪。今年的年景相比以前好了许多,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各地的百姓喜笑颜开,期盼着今年的秋收能有个好收成。

胡大成坐在低头看着地里的庄稼嘿嘿的傻笑,看今年庄稼的长势,秋天肯定会是一个丰收年,这日子有盼头了。

自从新朝坐了天下,这好事就一件接着一件的到来。先是新朝体谅百姓,为大伙发了粮食,家里的两个孩子还进了新朝办的免费学堂,以后胡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了。而且东家还降了地租,又赶上今年的好年景。

现在胡大成每天做梦都能笑醒。还时不时的掐自己两下,虽然疼得直咧嘴,但他却依然很高兴,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做梦。

他心里已经想好了,等今年秋粮下来,就把几年前从东家那佘的粮食还上。他掰着指头一个多月,如果把东家的粮食都还上,再加上交的地租,剩下的粮食省着点吃,估计将将巴巴的也够了。

临清州码头,每到晚上福运来饭庄的生意都非常火爆,有来自各地的小商人,还有天天在码头上扛活的脚夫车夫,虽然每桌花费都不大,但架不住人多啊。

刘二噶和弟弟,正与一帮老兄弟坐在一张桌子上喝酒。但是酒桌上的气氛却很压抑,大家都低着头喝着闷酒,情绪明显都不高。

“大哥,那帮家伙自己偷懒耍滑,还不让别人干活,太过分了……”

听了兄弟的话,满脸阴沉的刘二噶并没有说话,旁边的一帮人也纷纷抱怨了起来。

“我们凭力气挣钱,他们干嘛拦着我们,大不了和他们拼了。”

“大伙多卖点力气,每天计件的工资,比以往在码头起早贪黑的忙活十几天挣的都多,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

“你们傻啊,他们为啥拦着咱,还不是想让中队的兄弟,都跟着他一样磨功夫,然后他们好跟货主要高价,反正这块码头只有我们中队能接活,货主的船在码头耽误两天,得耗费多少银子,塞银子给我们,还能省下不少。”

“那为什么分给咱的银子,还没有以前多,这特么不是欺负人吗。”

“他们人多呗,没看他们天天和原来码头上那几帮地痞无赖去窑%子吗。我们都是有家有业的,谁能跟这帮天天游手好闲的无赖地痞耗着。”

“现在中队长他们也不管,那我们就没地方说理了吗?”

“呵呵……你以为中队长看不见吗,他不知道背后收多少银子呢。若是他不点头,这帮家伙敢这么干,就是码头那帮无赖地痞都不敢。”

刘二噶仰头将杯里的土酒喝了下去,然后抹了把嘴,沉声说道:“我不在乎卖多少力气,也不计较什么银子,我只知道人要讲良心。当初咱们住在城外的窝棚里,赶上外面下大雨,窝棚里下小雨,好容易盼着雨停了,沤在窝棚周围的烂泥,能臭上好几天。

咱们每天在码头上起早天黑的干活,辛辛苦苦赚的钱,大半都得被那帮无赖地痞克扣了去。忙活一年也就让家人将将巴巴的混个半饱,老婆孩子连裤子都穿不上,我家的丫头那么大了,出门还露着屁股蛋子。

自从我们跟了东家,大伙搬进了城内的新房子,家人吃饱穿暖了饭不说,病了东家还帮着治。家里的孩子还进了城里的免费学堂,中午还管一顿饭。大伙每月在码头上按计件开薪,只要肯卖力气,日子都差不了。咱们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恩负义吧。”

大伙听了刘二噶的话,全都低头不言语了。其实他们之所以感到气愤,主要是那帮在中队称王称霸的人,没有给够他们银子。

若是给足了他们银子,他们才不在乎呢。反正天天有银子赚,干的活还比以前少了,傻子才不愿意呢。而且他们还有一些妒忌的成分,看着那帮家伙天天下馆子逛窑%子,能不眼热吗。

可刚才听了刘二噶的一番话,心里也都比较愧疚。自从参加了劳服公司,东家对他们怎么样,大伙心里都有数。

“啪……”的一声。

刘二噶的弟弟一拍桌子,满脸狰狞的说道:“大哥,你说怎么办吧,我们都听你的。”

“对,二嘎兄弟,你就带着大伙干吧,你说东,兄弟们绝不往西。”

“嘎子哥,我们都听你的,不行就跟那帮家伙拼了,别因为咱好欺负。”

刘二噶听了大家的话,一狠心说道:“明天开始,我们干我们的,若是有人敢拦着,就****娘的,麻痹的,我特么豁出去了,反正我们不怕事情闹大,真若是闹大了,他中队长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大伙下定了决心,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接下来喝得也畅快多了。

这时,几个人走进了福运来饭庄。刘二噶他们一看,这些人他们都认识,正是以前码头上的一帮无赖流氓,为首的那个正是龅牙孙。

他们来到了柜台,正在算账的何本生看到了他们,强自装着笑脸,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袋子,递给了龅牙孙。

“老何,你这买卖可越来越红火了,看来我还要再入一股……哈哈……”他说完哈哈笑着走出了福运来。

听了龅牙孙的话,何本生脸色苍白了起来,但是马上无奈的叹了口气,低头继续算起了账。

柜台旁边的刘二噶最近经常来光顾福运来饭庄,所以一来二去的与何本生也熟络了。于是他就问了一句。

“老板,你怎么让那个混蛋入股啊,那家伙可不是什么好鸟,是个吃人不不吐骨头的玩意儿。”

何本生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兄弟,他哪是入股啊,直接给了我一张字据,入股的本金就没给过我,可每月都上我这里分红利。”

刘二噶一听就愣住了,他皱着眉头说道:“也太特么不要脸了,这不是明抢吗。老何,这你都能忍,干嘛不报官。”(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何本生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兄弟,我还能怎么着,虽说这帮家伙现在不敢明着来,可若是和我玩阴的,今天往店里扔个死耗子,明儿个在你汤锅里撒点泻药,我这是饭馆,哪经得起他们祸害。”

听了何本生的话,刘二噶也不由得暗自摇头,这小买卖若是被这帮无赖惦记上,这买卖那还能做得安生。

刘二噶的弟弟说道:“老何,街面上天天有新朝的捕快,你可以告诉他们啊。以前新朝的军爷刚进城的时候,不是杀了不少的地痞无赖吗。”

何本生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朝周围看了看,俯下身小声说道:“兄弟,龅牙孙来店里找我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个新朝的捕快,呵呵……兵匪自古就是一家,新朝也一样。”

大伙听了何本生的话,全都沉默了。

刘二噶突然感觉心里憋着一口闷气,一时间压抑的他喘不过气来。自从新朝坐了天下,他的日子就越来越好,心里也活的透亮。

可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心里堵得慌。原本大伙刚刚畅快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感觉这酒喝得没劲。

第二天,刘二噶和兄弟们来到了码头。此时码头上正坐满了人,都是和他们一个中队的兄弟,岸边正停着一艘船,货主正围着几个人,不断的哀求着,希望他们尽快卸货。

刘二噶看了顿时心头火起,直接走了过去,直接就喊了一嗓子道:“有要卸货的吗?赶快言语一声,这活我们接了。”

货主一听连忙几步跑了过来,满脸欢喜的说道:“我……我的货要卸,银子我已经交了,这是单据,兄弟你看看……”

他的话还没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