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沃轩辕-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初。太祖以以十三副铠甲,部众三十人起兵,屡战屡捷,克成我大清今日之局面。谁想到这次在济南城下,却一败如此……”在回兵的路上。多尔连声长叹道。
    阿满一边安慰:“王爷,天下哪有那么多常胜的将军?当年太祖亦有宁远之败,何况王爷?王爷能将我们带出,大家心里都感激得不得了,只是,王爷,下一步咱们该怎么走?”
    —
    多尔衮心情稍稍放松了些:“你认为呢?”
    “无非陆路和水路两途。”阿满道:“陆路走,沿途尚有明军十数万,若是走水路则安全许多,况且路程也要近上一些,所以末将以为走水路为妥。”
    多尔衮地眉头皱在了一起,好半晌才说道:“我一直在那想,朱斌为什么不在后面追击我们?他这人诡计多端,我猜他必然想到了我们会走水路,因此设下了圈套,就在那等着我们自己钻进去呢……”
    阿满虽觉得王爷说得有道理,可在他的心里还是偏向于陆路撤退:“王爷,十余万明军也不了不提防啊!”
    “这样。”多尔很快下了决心:“咱们兵分两路,你引五千兵,走水路,如果沿途顺利,则可派人告知于我。我自带大军暂时囤驻于此等你消息……”
    那阿满领命后不敢怠慢,随即点齐五千人马,向水路方向而去。
    他走才不到一个时辰,多尔衮忽然心神不定,急召全军说道:“大军立即启程!”
    部下道:“阿满将军才走,情况不明,王爷这一走,只怕阿满将军一旦有失,无法追上王爷,况前面亦有明军大队挡路……”
    “我心中总觉得不对,若再在这等下去,只怕这数万将士性命便要送在了这。”多尔翻身上马不屑地说道:“前面休说有十余万军队,便有几十万众,上百万我也不放在心上。这大明除了江南军和关宁铁骑,还有谁是咱们八旗军的对手?”
    多尔衮说走就走,,不做半分停息。几万人在他带领下,没半日路程,远远便已看到明军营寨,连营百里,浩浩荡荡,何虑不下十万之众!
    可那些清兵脸上反倒没有了害怕,一个个笑嘻嘻的互相说笑了,在睿亲王的带领下,大摇大摆地向明军防御处走去。
    这里正是大学士刘宇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驻防之处。自他二人指挥勤王之师以来,虽空有十余大军,可一路尾随在清军后面,竟是一人未死,一将未伤,也算得是一大奇谈了。
    当探马将清军正向此处而来的消息报告给了两位大人,刘宇亮顿时面无人色:“怪了,怪了,怎么多尔衮好好的路不走,非向着咱们这里来,咱们可没有得罪过金虏啊?”
    陈新甲看起来要镇静些,说道:“前日咱们探马来报,朱由斌的江南军战败了金虏,本来我也不太相信,可又想起那几日,那些蒙古人像发了疯一般向这冲来,虽被咱们截杀了千多了,可大部还是冲出。我想着,莫非清军还真地被江南军打败了?”
    “呸!”刘宇亮狠狠地说道:“那朱由斌能打败多尔衮?江南军打打流寇也就算了,可要和八旗铁骑交手的话,能不死已经算他们命大了,那些蒙古人早没了当年的气候,自然不足为虑,可那清军,那清军……我看啊,必然是济南城破了,金虏杀也杀够了,抢也抢够了,这才想顺着原路返回!”
    “有道理,有道理!”陈新甲连连点头:“可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刘宇亮在这点上倒是当机立断:“立刻命令拔营,咱们力弱,金虏势大,不可以硬拼,反正京师没有什么事,清军想回去就让他们回去吧,犯不着去惹这个麻烦……”
    这统兵的大将懦弱如此,手下地兵又能有什么办法?一声拔营令下,那些当兵的虽然有心和金狗大干一场,可上峰严令,却不是他们可以顽抗地。
    那些清兵通过的时候,果然周围再无半个明军。后军报道,说有大股明军跟在后面,只是保持着很长一段距离,远远的不敢上前。
    那多尔衮听了微微一笑,叫来部将吩咐如此如此,过了会,只见清军后面出现几辆牛车,那牛车上坐着清军劫掠来的汉族少女,都是浓妆艳抹。过了会,又听丝绣声声声响起,清军在地上遍插木牌,那木牌上写着:
    “多谢大明官员一路相送,有劳有劳,他日定然再来拜访。”
    那些清军好像做了这些还是觉得不满意,又故意拖延行军,竭力挑逗明军将士,偏偏后面的那些明军士兵,就是永远保持着一段距离,倒让清兵觉得老大没意思。
    大明将士见了这些木牌,无不不义愤填膺,可那刘宇亮与陈新甲二人,却恍若不见一般,这番满清之辱,将成为大明历史上永远挥之不去的一大耻辱!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二百十七 宁远总兵吴三桂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8…11 16:39:13 本章字数:4429
    尔衮一路故意缓慢行走,边走边笑:“这明朝除了江能打仗的了,可一个江南军,又能派上多大用场,又能救得了多少地方?济南之耻,今日方始发泄!”
    边上部将说道:“王爷不可大意,前方还有一支明朝军队亦相当有战斗力。”
    “你说的是关宁铁骑?”多尔衮不在意地笑了一下:“关宁铁骑安敢此时出击……”
    话音未落,忽听左侧号炮大作,无数战旗迎风招展,顷刻,大批将领跃马而出,拥出一员年轻的总兵,那总兵大笑道:
    “多尔衮,吴三桂在此久侯多时,今日特来为我家兄弟助拳!”
    多尔衮心里只叫声苦,真是说什么来什么。这关宁铁骑的精锐只在江南军之上,就在平日正常之时,清军也不敢轻易去招惹,更何况现在自己的部下早成疲兵?
    那吴三桂自从得知济南被围,江南军千里驰援的消息,他料定朱斌次番必胜。而多尔一旦战败,无非就是陆路和水路逃跑而已。他每日里都派快骑侦探清军消息,欲要就路截杀,给朱斌一个惊喜……
    此时见到清军人人脸上露出无奈和畏惧,吴三桂忽然举起手中那口大刀,厉声道:
    “关宁铁骑!”
    “天下无敌!”
    关宁铁骑将士齐齐喝道,声音直冲云霄,让风云为之变色。
    “杀!”
    吴三桂一声怒吼,跃马挺刀第一个冲了出去。
    “杀!”
    八千关宁将士,如潮水。似闪电。轰隆隆地卷起漫天风沙,铺天盖地的向清军冲去,那声势不可阻挡……
    多尔衮急忙整兵应战。可那清军在济南连番恶战,败阵后又长途撤退,早就疲惫不堪。那关宁铁骑却是以逸待劳,养精蓄锐已久,又都抱着必胜的决心,士气高涨。清军哪里能挡得住?
    吴三桂英勇无双,一口大刀千军万马中左右翻飞,遇者无有不落马者。一将英勇,关宁铁骑更是意气风发,“关宁铁骑,天下无敌!”之声响彻每个角落,这八字便如同魔咒一般,激励着关宁铁骑。却让清军闻风丧胆……
    到了这个地步,多尔衮也红了眼睛,指挥着麾下莫勒带着两千最精锐地清兵,向西南方向猛突。
    吴三桂一见有股清兵凶猛无比。想也不想,从战靴靴筒里摸出一跟绣签。看了眼上面,叫道:“毕文通,毕文通何在!”
    一边闪出一员游击,大声道:“末将毕文通在!”
    吴三桂收签入靴:“看到那股金虏没有,给我打了回去!”
    “毕文通领命!”
    那毕文通喝了声,当即率部下出击。吴三桂只管远远观望。毕文通也是他地爱将,跟随一步步从底层爬了上来,作战最是勇敢。可哪想到这次毕文通却遇上了劲敌。
    率军强行突围的莫勒,能征惯战,杀法骁勇,这时身上担负着睿亲王的重托,能否杀出血路事关那么多清兵地性命,更是不要命地狂冲。
    毕文通一和莫勒交战,竟然被莫勒挫动阵脚,连连后退。毕文通舍生忘死,竭力与莫勒交战,一个不提防,胳膊上中了一箭,赶紧拨马向后败去。
    吴三桂在后看得清楚,毕文通作战不可谓不卖力,负伤时依砍死两名清兵。待见毕文通到得自己面前,满身血迹,大声道:“末将无能,请允许末将换上一匹战马,再心厮杀!”
    吴三桂却冷笑一声:“你作战不利,我焉能再用你?关宁军的法度你也是知道的!”
    毕文通面上一片惨白,原来自吴三桂接手关宁军后,将各级将领的名字都写在竹签上,作战时随手抽签,抽到谁便点谁的名字,若胜了,奖赏丰厚得让人垂涎,可要是败了,在吴三桂眼里这人就是死路一条!
    毕文通惨笑一声:“总镇,末将家人就拜托你了……”
    吴三桂看也不看,只又从靴子里抽出一枝竹签:“林庆宗……”
    毕文通叹息了声,抽刀自刎而死。这时吴三桂待部下林庆宗领命而去,才伤感地看着血泊中毕文通的尸体:“兄弟,别怪我,军无法度不行,我虽舍不得你,可亦不得不如此,放心吧,你地家人我会好好照顾的……”
    忽然回首向身边诸将道:“回报朝廷,只说毕文通与金虏作战,身先士卒,中金虏流矢而死,请求朝廷嘉奖。另外,再从我家取金百两,给他老婆孩子送了去吧……”
    他恩威并济,部下又是畏惧又是感激,齐声道:“总镇厚义,我等皆记于心,敢不舍生以报!”
    毕文通之死让关宁军人人不要了性命,奋力冲击之下,清军大乱。
    多尔衮在亲兵的护卫下左右奔逃,他人少目标也小,那些护卫也是奋不顾身杀开一条血路,眼看就要冲出战圈,忽见一骑飞奔而来,大吼一声,砍翻两人清军卫士,大笑道:
    “睿亲王,还想逃吗?”
    来的正是大明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
    眼看吴三桂单人孤骑,自己这一路杀来,身边只得两名护卫,断难是吴三桂的对手,多尔衮忽然笑了下,说道:
    “吴将军,我知你英勇无双,今日多尔衮毙命于此,也无话可说。只是我却为将军可惜,我好歹将来还有个祭奠的地方,可却不知将军将来死在何处……”
    吴三桂一愣,未体会出他话里的意思,就听多尔衮笑道:
    “卢象升、孙承宗,这些人哪个不是为了大明呕心沥血的人?可现在一个个却都成了枉死鬼。朱斌算对明朝忠诚了吧,可结果呢?吴将军,你自己说句实话。这大明还能有多少年地寿命?大明要是没了。你吴将军和关宁军何去何从?杀我一个多尔衮,于我大清毫发不损,可你难道真的不给自己留下一条退
    。
    吴三桂在那怔了一会,忽然掉转马头,只向另一端而去……
    待到吴三桂去得远了,多尔衮身子晃了晃,几乎就从马上摔落。一边亲兵急忙扶住了他:“睿亲王,方才如此凶险。你尚能谈笑风生,可现在吴三桂去了,你,你怎么……”
    “方才已知必死,故死中求活而已……”多尔衮擦了擦额头上地汗水,大是后怕地说道:“那吴三桂本是我大清劲敌,与我大清交战多年,我本也不抱希望他能放我。没想到。没想到……”
    吴三桂回到本营,忽然命令各军收兵。关宁军正打得兴高采烈,一闻收兵之声,人人大惑不解。才打得莫勒狼狈不堪地林庆宗不甘心地回来道:“总镇,我眼看就能杀了金狗。怎么现在反要退兵了?”
    “刚才我听了一个人的一番话,心中颇有感触。”吴三桂环顾诸将,说道:“朝廷把咱们放在这,又不派人监视。你们说是放心还是不放心?我看是不放心,可朝廷又不得不如此,为什么?因为在关外还有金虏要咱们抵御,所以他们就算不放心也得装着放心地样子……
    —
    今日我们要想吃掉这股清兵不难,可一旦多尔衮和他的部队没了,清军必然元气大伤,我看三五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动静了。可这时候,朝廷觉得天下太平了,金虏不足为虑了,咱们关宁军那可都是人人脑后长着反骨的,断然不可久用,你们想想到时候咱们会怎么样?”
    他的话让关宁军将领悚然心惊,这大明的朝廷不是干不出这事来。连卢象升那么得皇上信任的,死得都那么凄惨,更加不要说自己这样朝廷又要用,又要防地军队了……
    “咱们不为谁活着,就为自己好好地活着。”吴三桂的脸色有些阴冷:“你们都是我的部下,既然跟着我,我就得为你们负责。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兄弟遭殃!”
    那些将领齐声道:“总镇之恩,我等永记在心!”
    “传令各军,放过清军大队,只截杀那些落单负伤的。”吴三桂笑了下,说道:“记得,首级都给我收了起来,这是咱们向朝廷请功,要粮要饷的凭据……”
    历史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很难理解的事情。
    本来多尔衮能在济南大获全胜,可谁想到老天莫名其妙给大明送来了个朱斌,使得多尔衮功败垂成,损兵这将。吴三桂的截杀,本来又可使多尔衮主力尽丧,为大明换来几年地边境太平,可谁想到和满清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吴三桂,竟然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了多尔衮……
    ……
    多尔衮能感叹自己的命好,可是另一路从水上逃跑的阿满,却没有那么好地命了!
    这阿满自带五千兵欲走水路回去之后,哪里想到多尔衮已经抛弃了自己,独自带兵突围。他从天津卫渡水而出,见明军无人阻挡,忠心耿耿,还命人快马告知于多尔衮……
    半日里果然太平无事,阿满得意洋洋,环顾左右说道:“睿亲王也太小心了些,若是用我之计,这时只怕早就到家了……”
    正在这时,忽然前面急报,前方出现无数战船,俱都飘扬江南军战旗,阿满大惊,急令船只转向,可哪里来得及了,左右又出现大量明军战船。
    当先一艘船头,站立着一员江南军大将,只笑道:
    “金狗,金狗,我乃江南军水军大将龙阁是也,我等得你好苦。我家督帅算准了你要从此逃跑,来来来,你且自己将头割下,全了我的这番功劳!”
    阿满见这将如此奚落自己,心中大怒:“我等已陷死境,诸军若想逃生,并力拼命,随我一起杀了出去!”
    五千清军发出呼喊声,拼命想要突围。
    可这时,龙阁令旗挥动,后面李德看得清楚,转瞬间炮声大作。那江南军战船多带火炮,最是犀利。清军之船却未装火器,只凭着血肉之躯,哪里能够冲得出去?
    只见那水面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清军之船纷纷中炮起火,一个个清兵满身是活,发出悲哀地惨叫,也不管自己会不会水,就向水中跳去……
    阿满眼看一悲如此,红着眼睛嘶声狂吼,催促着战船拼命向李德之船冲去,只想着一旦接近,就可以肉搏,自己焉能怕了这些南人?
    谁想到一炮轰来,正中阿满之船,那阿满大叫一声,顿时倒在船头……
    这样地战斗只能用“屠杀”来形容,清军毫无抵抗的办法,在陆地上往来纵横的他们,等到了这水里,又面对对方火炮的巨大优势,除了任人宰割以外,又还能有何法……
    短短的一个多时辰,清军的船大半都被击沉,除十几条船仗着船身小巧,在乱中突围以外,五千清兵没有死在济南城下,却在这水中丢了自己性命……
    那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扎着辫子的士兵尸体,有些还未气绝的,在水中挣扎着大声呼叫,可过了一小会,一个人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而在他们周围的船头,都是江南军士兵仇恨的眼神……
    也是这股清军倒霉,在济南城下千辛万苦保全了性命,却因为阿满的主意葬身于此。只这一战,清军的损失,几乎已经接近了济南之战的伤亡……
    “阿满呢?”龙阁静静地问道
    “死了。”李德跳上他的船,说道:“找了半天,才找到他的尸体,这次渡水逃跑的五千清军,几乎全军覆灭。”
    龙阁这时才笑了起来:“我水军久未参战,次番一举成功,必使我等扬眉吐气。传令各军,残船不必收拾,各部掉转船头,咱们回家去了!”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二百十八 乱局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8…11 18:01:42 本章字数:4226
    南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江南军百胜之师,让动。百姓们欢欣鼓舞,官员心里却是庆幸和苦涩交杂。庆幸的是清军的攻势终于被遏制住了,山东怎么眼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京师总算得到了暂时的太平!
    而让他们苦涩的,却是朱由斌这么好好的一位良将,生生将自己独立于朝廷之外。虽然圣上已经给了他“武英王”的封号,但大臣们心里都知道,朱由斌这位江南之王,却从此后再也不会和朝廷一条心了……而那位崇祯皇帝,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崇祯十二年三月,朝廷下旨,加朱由斌为骁骑大将军,并在朱由斌的“武英王”前加了“忠勇”二字,是为“忠勇武英王”,可是不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