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沃轩辕-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郑天瑞在搞什么鬼?”朱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若说是郑天瑞的诱敌之策,也不必千里迢迢的把败绩汇报给自己。想了会,说道:“交由兵部处理,给郑天瑞部增兵六千。”
    正当朱斌有些烦闷的时候,远远却看见十来个满人官员,在明军士兵的押送下正向自己这走来。来到面前,带队的明军将领一见朱斌,即上前大声道:
    “督军副将军兵临鞑子皇宫前。抓获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等满人官员二十九人,现在呈武英王座前。请武英王发落!”
    朱斌一听抓住了范文程,从马上跳了下来,招手让范文程来到自己面前,上下打量半晌,看得范文程心中发毛。朱斌忽然一笑道:
    “大明骨。大清肉。范文程,当得好鞑子地官啊。你自称是范文正公的后人。可是范文正公西陲守土,边帅军功,保我汉人万里江山,是我汉人一等一的大英雄,你妄称是文正公的后人,却不惜以身事贼,助满清鞑子掠我大明江山,我看,你只是一条狗,满人的狗!”
    范文程满面通红,却兀自大声道:“当年大明气数已尽,我为天下苍生计,早息兵戈,还天下一个天平光景,范文程无罪,无罪……”
    “是啊,你没有罪,那些被鞑子屠杀地汉人有罪啊……”朱斌冷冷地说道:“范文程,有的时候我很奇怪你们这些汉奸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大明骨,大清肉,这样无耻的话都能从你的嘴里说出来。早晚有一天你到了地底下,还能对那些屈死地汉人这么说吗?”
    他似乎懒得再和这些汉奸废话,挥了挥手说道:“将这些人全部押到京师,交大明法庭处置,依大明律判决。告诉留守京师的人,要判决就要光明正大,当着所有京师百姓的面判决。传节制大明一应文武官员朱由斌命,给我把这些人渣从重从严判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奸实际上最威胁汉人的一个群体。无论是蒙古灭宋建立元朝,满族灭明建立清朝,在那时,虽然还有史可法、文天祥、张煌言这样的民族英雄,但更多的是望风披靡的降军降将,而这些人带给中国地苦难,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侵略者。
    在另一段历史上,清军入关时,满族全民族才几十万人,军队不过十多万人。就是这支军队,打败了数千万人口的汉族政权。大量地汉奸部队在这个时候出现,他们疯狂地参加了对自己同胞的残暴屠杀。而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他们往往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
    历史上的每一个汉奸,为自己所为都有种种地“原因”,他们之中有地是贪生怕死,有的是好逸恶劳,有地是追求名利地位,有的是苟且偷生,有的是争权夺利,有的是受到要挟。但他们共同点在于,他们不会承认自己是汉奸,反而还厚颜无耻的认为自己是汉人的“英雄”。
    比如这个范文程,也许他永远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汉奸。也许等到屠刀落到他头上的那天,他依然会如同今天这般执迷不悟。但在大明的史书上,他的这段历史,将会被永远地保存下来。世世代代,都将会接受汉人的审判!么?”来到皇宫面前,见李天齐部和近万满人对峙,朱斌大是不满:“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没有进入皇宫!”
    “回督帅,这些鞑子疯了,一个个聚在这里就是不肯让开。”
    面对李天齐颇有几分委屈的话,朱斌冷笑了声:“你的武器是用来做什么的?烧火棍吗?前面只要有阻碍我们前进的,一律消灭,不管这人是谁。如果你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我来!”
    他说着叫过了随身的书记官,说道:“大明景平三年四月十二,明军进入沈阳。是日,万余满人啸聚于城中叛乱,大肆杀我明军将士。大明将士一再劝告,无用,乃被迫开枪反击。满人虽遭枪击,犹自悍然不退,万余人死伤大半……”
    书记官有些犹豫,朱斌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我怎么说,你就怎么记录下来……”
    “督军副将军李天齐奔走劝告满人,停止抵抗,无效。是役,沈阳城中血流成河。明军将士虽然大获全胜,却不以胜而骄。于大胜后积极救助敌人伤兵。”
    他说一句书记官就记一句,明军将领相对一笑。“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是的,现在明军就是这样的胜利者。就听朱斌想了想,又继续说了下去:
    “满清伪皇帝福临,伪皇太后布木布泰于逃遁前,火烧皇宫。明军将士舍生忘死奋力扑救,然时天高气燥,火势无法控制。四月十六,鞑子皇宫被毁。”
    明军将领们的心跳了一下,武英王这是决定,在三天后将烧毁鞑子的皇宫了。里面能够看到烟雾腾起,但在四月十六号这天,整个皇宫都将淹没在大火之中。
    朱斌轻轻舒出了口气,满清的皇宫,曾经带给汉人耻辱的地方,他,绝不允许它的存在。大火,将会将这段耻辱抹平,抹尽,再无一点痕迹,历史,永远只是胜利者的历史!
    第三卷 大地风云 四百四十一 “团聚”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12…3 15:08:02 本章字数:4240
    沈阳之战究竟死了多少人?只有天知道了。有关对满清最后之战的详细经过,只有关于明军如何作战的过程,投入的兵力火炮各有多少。而在伤亡数字上,却记录得非常含糊。唯一见诸于官方记载的,只有一句话:“是役满人伤亡甚众”!
    只有在一些零星的记载,或者民间野史中,才能够见到一些并不是那么太可靠的端倪。有的说这一战满人总计死亡超过了二十万,这还不算那些失踪,和大量逃亡的人口。更加离奇的一种说法,是说的这一战让满人几乎快要死绝,当然关于这点大明是断然否认的。
    官方的一致说法,是战争当然无可避免的要造成大量伤亡,其中也包括误伤的平民。但大明的军队素来是仁德之师,仁义之师,怎么可能像民间传说的那么离谱?
    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官方承认的,在打到鞑子伪皇宫的时候,遭遇到了满人激烈的抵抗,明军不得不出兵弹压,在这一仗,满人的死亡人数,大约在八千人左右。
    有些后世的学者,还是在一些史籍中发现了线索。在沈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大量的汉族居民被朝廷动员,前往当初的满人聚集地。而这一人数大约在一百万左右。
    而就在明军对沈阳皇宫外的满人举起武器的时候,在皇宫内地那条秘道内。一百二十七个人却正在慌张的,步履匆忙地行走着,秘道和浑浊潮湿的空气,并没有让他们减慢一分脚步,皇宫内外现在究竟正在发生着什么,对他们来说也已经变得完全不重要了。
    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完成满人的复兴大业。像狗一样地活着,总比立刻就死在汉人的刀下要好得多。既然大明能够在灭亡的关头充重生,那么大清也一样可以。
    布木布泰地手始终紧紧拉着自己的儿子,一刻也不肯放松。昏暗的秘道里,飘荡着火把鬼一般骇人的火光。像是在照耀着这些满清的官员走上一条不归路。一百多个人除了脚步声,安静得让人害怕。偶尔有人嘴里发出了一点动静,都会让这群人惊慌地停住脚步。
    火烧秘道入口后,匆匆赶了上来地挞木格乐,现在就陪伴在皇太后的身边。虽然空气污秽不堪,但皇太后身上的阵阵清香。却依旧止不住地传到挞木格乐的鼻子中。这时候的挞木格乐,心中突然升腾起了奇怪的想法,他宁愿这条秘道永远也没有尽头。
    可惜再长地路,也总会有终点的。在这支队伍的前面,开始出现了亮光。挞木格乐很清楚地听到皇太后发出了一声喘息,然后对自己说道:
    “挞木格乐,却外面看看有没有什么动静。”
    挞木格乐顺从地走了出去,外面的空气实在要比秘道里好太多了。他仔细观察了下周围。一丝的动静也都没有。他深深地吸了口清新空气,又仔细大量了一番。然又重新钻回了秘道。
    一个接着一个满人从秘道里钻了出来,一百二十七个人,一个人也不少。布木布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她过了自己的儿子,帮他清除掉了身上的泥土,然后爱怜地对自己地儿子轻声说道:“陛下。我们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整整六个时辰了。我在这里等了你们六个时辰,为什么你们到现在才来呢?”
    一个有些不满地声音忽然传来。顿时让所有的满人心惊肉跳。挞木格乐反应迅速,第一个拔刀护在了皇太后的身边。这时,他看到一个汉人的将领慢慢从不远处的树丛里走了出来。
    不,不是一个,是一大群。起码有七八百名明军士兵,正从树林、草丛里出现。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火枪,明晃晃地刺刀在阳光下反射出阵阵寒光。
    “我地名字叫孟志轩,大明六级将军,玄甲军总统领。”
    这个年轻的明军将领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着:“我们玄甲军地任务不是参与沈阳的攻击战,当初我还很懊悔,甚至心里还有些怪武英王。可是我现在真的非常感激我们的武英王。如果不是他的话,我们怎么会在这里遇到你们,怎么能抓到鞑子的皇上?”
    布木布泰的面色如死灰一般,她身子哆嗦着,然后他发现自己儿子的手比自己抖得还要厉害。也许是天性就害怕明军,傻子一般的鞑子皇帝,不断的将自己的身子向布木布泰身上靠去。布木布泰紧紧地抓住了儿子的手,可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挞木格乐拼尽全力大吼了一声:“保护皇上,保护太后!”
    孟志轩微微笑了一下,看着一百名层层叠叠护卫在鞑子皇帝和太后身边的禁军,他笑道:“如果现在我是你的话,要想保护你们的皇上和太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抵抗。你们看到我们手中的武器了吗,如果我一声令下,这里将会被献血染红!”
    明军士兵们一步步,慢慢地围了上来。他们的刺刀雪亮,泛出让人心惊的寒光。有的士兵已经做出了射击的姿势,只等着孟志轩的一声令下,就可以把这些人全部格杀当场。
    挞木格乐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并不是在乎自己的生死,而是担心他所最为敬爱的皇太后出现任何的闪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抵抗意味着什么,死亡,流血。可是他不敢,也不能放下自己手里的刀。一旦皇太后和陛下落到汉人的手里,自己将是满人千古地罪人。
    “放下吧。挞木格乐。”济尔哈朗走了上来,轻轻按住了挞木格乐的手,阴沉着脸叹息了一声:“汉人说得没有错,抵抗只会害了太后和陛下……”
    “放弃吧,挞木格乐。”说话的是布木布泰。
    所有的希望在这一刻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的梦想在这一刻已经灰飞烟灭。盛京被攻克了。自己和儿子也成为了汉人的俘虏。甚至整个满人地朝廷,也都被一锅端了。唯一还能有点指望的,就是豫亲王多铎,可是他能及时赶到吗?
    随着布木布泰的命令,禁军们放下了自己手里的武器。一百名禁军侍卫。二十七个满清朝廷的最高当权者,无一例外地成了明军的俘虏。但奇怪的是,有的满人官员的脸上竟然看不到沮丧和害怕,反倒是如释重负的表情。这让孟志轩看了未免大是奇怪。
    “对了,我们地武英王特意嘱咐过了,要让你们看一场最后的好戏。”孟志轩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像是想到了什么:“这我倒差点忘了。诸位。请上专门为你们准备的车子吧……”
    他嘴里所谓的“车子”,是一辆辆特制的囚车。像是为了区别他们的身份,官阶稍微低些的,被安排在了最后。那些禁军地士兵,则被安排在了最前面。而在中间囚车坐着的,当然就是满清朝廷“至高无上”地掌权者:“皇太后”布木布泰,和“皇帝”福临了。
    一路上,囚车颠簸不堪。布木布泰和福临什么时候遭过这样的罪?在布木布泰怀里的福临,忽然哇哇哭了起来。布木布泰除了紧紧地搂抱着自己的儿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太后,老臣对不起你们啊!”
    在后面的一辆囚车中,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头拼命撞着囚车地木栏,放声大哭起来:“太祖和先帝们留下地江山咱们保不住。现在还要看着太后和陛下受苦。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什么脸面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啊……”
    “叮当”一声声响在囚车里响起,济尔哈朗往边上一看。却吓了一跳。原来,一把闪亮地钢刀被扔进了囚车。然后,他听到那个明军将领孟志轩冷冷的声音传到了自己的耳中:
    “想死吗?想当忠臣吗?可以,我可以成全你。这把刀足以满足你的愿望。你的皇上和太后,还有你的同僚们都在看着你,拿起这把刀吧!”济尔哈朗哆哆嗦嗦地拿起了钢刀,他想把刀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可手无论怎样也不听指挥,那最后的一下怎么也出不了手,终于,济尔哈朗把刀扔出了囚车……
    他曾经一点也不惧怕死亡,甚至觉得为了大清而死是最荣耀的事情。可是伴随着八旗军一次接着一次的失败,这样的心态正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失败是最容易带给人挫折的,尤其是在本来信心慢慢的情况下。一下从天堂到抵地狱,带给人的打击很难用语言表达。
    当他和自己的皇太后,以及皇帝一起成为了俘虏,心态便被彻底扭曲。曾经显赫无比的身份,现在却成了囚车上的囚犯。曾经不可一世的王爷,现在却落魄到这般田地。死亡的威胁,对死亡的恐惧,便无法遏制的在心底里升起……
    囚车走了有小半个时辰,一众满清的官员被放出了囚车,带到了一座小山坡上。山坡上下到处都站满了明军将士,而周围的山头,却架设着一门门的火炮。大量的士兵手持火枪安全的趴在那儿。没有人说话,似乎所有的明军将士们,都正在那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布木布泰的心一下沉了下来,她很快知道了这些汉人们正在等待着什么。
    多铎……是的,他们正在等着多铎的到来。在逃离皇宫前,她曾经下令多铎立刻派兵前来接应自己这些人。可是现在的多铎,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俘虏。他依然在向这里赶来。为了接应自己,却成了赶赴一场死亡的宴会!
    道路的尽头响起了一阵阵的喧闹,无数的烟尘腾空而起。很快,一面面满清的战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上千名八旗骑兵斜裹着烟尘一路冲来。
    布木布泰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多铎,是我害你了啊……
    枪声、炮声,一声声传到了布木布泰的耳朵里。就算她不睁开眼睛,也能猜测到发声了什么。屠杀,对大清最后一点力量的屠杀……
    哀号、惨呼,折磨着观战的所有满清王公大臣们的心脏。他们亲眼看到一个个的骑兵,从自己的战马上摔下。然后被他们心爱的战马,从自己的身上践踏而去……
    射击、开炮,火药在鞑子士兵中愉快地唱起了歌。这一千名鞑子骑兵,已经再也没有任何能够逃跑的地方。在大明士兵的枪炮下,他们很快都将变成尸体。
    一个鞑子的将领在那嘶声叫着什么可是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已经没有人能听清他在喊什么了。而他身边的那面战旗却出卖了他的身份:多铎!
    这同样是朱斌点名要抓的要犯之一。明军士兵们很小心,避免自己的火枪“误伤”到他。这人现在可不是什么豫亲王,而是价值官升一级,赏大明币一千的宝贝。
    枪炮声渐渐稀落了下来,幸存的战马发出了一声声的哀鸣。无数尸体就横躺在战场上。只有一个人还在呆呆地看着。多铎茫然地独自站在战场之上,他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士兵呢?士兵们去了哪里?为了营救太后和陛下,他带来的一千士兵呢?可现在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满地的尸体,皇帝和太后又在哪里?
    孟志轩微笑着,他多布木布泰笑道:“团聚了,你们终于可以团聚了。那么多的亲王,大臣,皇帝,太后,能聚到一起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我应该恭喜你们!”
    第三卷 大地风云 四百四十二 我是吴三桂!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12…3 15:08:39 本章字数:4308
    随着满清伪帝福临,伪皇太后布木布泰等人的落网,整个满清朝廷几乎被一网打尽。而急匆匆赶来救驾的豫亲王多铎,不光损失了自己的全部手下,而他也成为了“皇帝”的同伴。一辆专门为他准备的囚车,替换了他的战马,成了他新的座驾!
    在所有被抓获的满清囚犯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洪承畴,一个是祖大寿。因为吴三桂放走几万汉人的原因,祖大寿曾经被免除过死刑。并且朱斌还给过他一张护身符。但在沈阳被明军攻陷后,这两个明朝曾经的著名将领,却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骨气。
    洪承畴在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