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胖的确有让丁一召见他的本事。

这一路上曹吉祥已大致和他把事情说得了一通,并且一再告诫他,要劝阻丁一。

但丁一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他说:“我觉得倭人,很可能在其中用了手段。”

“他们肯定是搞了鬼。”戚胖很肯定地说道。

第九章风*流*眼(十八)

“那位聂女侠的丈夫,只怕就是被下毒,然后因为有旧创,没到比武之日,身体经受不住,就提前迸发伤势。”

“这就是我叫你来的缘由。”

戚胖听着苦笑:“先生,钜子所说先生的大志,正是墨家非攻之道,吾等尽力佐辅先生,以竟大同,可以披肝沥胆在所不惜。然吾等所擅的,终归是杀人,而不是破案,卑职也只是七月十五,不是包龙图手下的展昭啊!”

“我没有打算让你们取证破案,我要你提防着倭人搞鬼。”

戚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若是他们搞鬼,当如何是好?”

“那就让他们死。”丁一没有什么犹豫,也没有什么怜悯。

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就算放下,每当有机会提起,也总会流露出一种习惯性的从容:“让他们死在比武的时节上,想来就是最好的回复,先生可以为然否?”

丁一笑着点了点头:“你随我去。”

“卑职随先生去,不如先生派卑职去。”戚胖看上去就是一个很朴实的年青人,只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却一点也不朴实,甚至他连丁一都指派起来,“术业有专攻,先生虽文武无双,尤擅杀人,但擅杀人,不见得便是好杀手。正如比武第一,不见得便生死交锋就能活得下来。”

曹吉祥还没开口阻挡,就见着丁一点头道:“好,我随你去。老曹。你领刑天、苏欸……”

话没说完,张玉就极为少见地开口,可以说从来就没有这么做过。她在边上截住丁一的话头道:“先生可以诡道致胜,先生不可行诡道。若先生用诡道,不过奇正相合;而先生行诡道,则天下人皆惶惶,丁容城三字,安能取信于人?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或是工业革命,乃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还望先生三思。”

截住别人的话,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尤其是在丁一所处的位置,以张玉的身份,更不应该这么干,但她不得不这么做。如果让丁一分派完了之后。她再来提出反对的意见。那就更为不妙,而且她记得丁一是说过,军事民主化,在计划定下来以前,不同的意见,尽可畅言。

曹吉祥在边上连忙道:“老奴附议!”心内却就更为坚定,在忠国府里,自己是得尽量讨好这位四奶奶了。因为张玉很高明。她没有去劝阻丁一,说和戚胖同行。这样风险太大等等,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她看出了丁一对倭人的敌意和仇恨,那么她就让丁一自己去选择。

这对于丁一来说,是不用选择的事。

“你说得对,是我想差了。”丁一很诚恳地当着众人面前,向张玉长揖及地。

淳安这边的事务,自然就交由张玉去处理,毕竟丁一现在身上的事也是很多的,每日来往的战报公文,从爪哇、吕宋、两广、云远、关外的各种军备情况,还有梧州、英德等各处大小工场的进度,在广州的八大处、天津的留守处处理了之后,都要酌情把节略或是原件及办理的章程,发过来给丁一过目的。

“先生任性了。”这是在众人走后,张玉淡淡地批评。

丁一点了点头道:“是,我任性了。”

“杀十一人,何足道?”这就是张玉心中所不解的事,十一个倭国的绝顶高手又如何?能比得上木骨都束的租界?还是比得上草原上的瓦剌太师也先的一条腿毛?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她不明白丁一为什么会对杀这十一个倭国高手,会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

丁一被她这么问着,颇有点尴尬,摸了摸鼻子笑道:“倭国银多……”

“先生不便述说,就当我没有问过。”张玉很敏锐地感觉到丁一的言不由衷。

“你要真实的答案?”

“先生不说,我便不问,先生若说,我便听。”

“我要灭了倭国的强者,要让他们永远记住,华夏绝对不是他们可以觑视的所在!要让他们习惯,依附在华夏的腿边取暖求生,要让他们明白,谁,才是主人!”丁一说到后面,脸容已极狰狞。

这仍然不是张玉所能理解的执念,不过她能感觉得到,丁一说的是真话。

他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她也就没有再劝下去。

因为与丁一相知,所以她比其他人更清楚,什么事是不用劝的。

“少爷。”这时去找刘姓地主传信的剑慕回来了,却是犹犹豫豫地开口向丁一说道,“小的以为,少爷若要教那些豪绅减租减息,却是不能办的。”他虽然好狐假虎威,又是不学无术,但忠心倒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是容城的时节,丁一还不是这个丁一,整天被同窗欺负,剑慕也没出卖或是坑过自己少爷。

所以丁一听着他这么说,倒就来了兴致:“你仔细说来听听。”

剑慕是知道,丁一最坏的打算的,那就是在淳安,在浙江,弄出一个类似侯大苟的人物,然后把浙江弄成广西一样。他很不以为然,所以方才鼓起勇气向丁一说道:“小的嘴笨,说不出什么道道,但若是少爷信得过小的,这事教小的去办,不几日便能见效,到时若是不妥,少爷再打小的板子就是。”

不是人人都随口都可以列出个有执行力度的章程,别说剑慕这半文盲,就是千百年后的职场上,要弄个商业性的微型项目报告,怎么也得一个小组弄得一两天甚至开夜车的活计。

所以丁一也没有因此就训斥他,反倒是好声对他问道:“不得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个自然!”剑慕倒是痛快地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还请少爷下个令,让邓廷瓒陪小的一起办这差事!”

“你说说要怎么办。”丁一很好奇剑慕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

但这书僮出身的半文盲剑慕,就算是去了龙骑营历练出个百户衔来,也实在不能说得清楚,说来说去,只是道:“小的教邓知县引见,表明了身份,省些口舌,然后聚了那些富商豪绅喝上几顿,给他们说道说道。”

丁一不太放心,使人去将邓廷瓒请了过来之后,仔细吩咐他:“若剑慕欲行不法事,则纠送有司问罪!”又从曹吉祥那边调了一个班的士兵给邓廷瓒做护卫,以防剑慕闹出什么妖蛾子时,邓明府压他不住。

天台山,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山光景色向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之所在。

但这番比试,却不是因为天台山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等等的美景,而是因为天台派的万年寺就在天台山上;而紫阳派的紫阳道宫也在天台山上。

道佛中人在这个年代,江湖上颇有声名是有原因的,大体来说,一是他们不事生产,又有香客供奉,穷文富武,营养跟得上又有时间,好武的人,自然就有了个先天条件;一是行走江湖的道人、和尚,多少会点障眼术、小戏法,老百姓不懂其中关窍,看了之后就觉得是神通,流传开了,自然就成了传奇;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少诸如《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武松这样杀了人犯了案的,往往就会出家为僧为道,原本就是凶人。

所以倭国高手就选择在天台山上,挑战江浙的江湖群雄。

他们的说法,是“先斩天台,再焚太湖”。

紫阳派的数十名道士与天台宗的和尚,此时便和数百江湖上的好汉,聚在天台山的云锦杜鹃边上。而与之对峙的,却就是十一名倭国绝顶高手。

倭人都不太高大,但他们一个个都如铁墩子一般,生得结实。

华夏这边的江湖群雄脸色是很不好看的,因为三阵对上,胜负已分,一胜一平一负,看上去似乎双方平手,但除了那唤作山田的八右卫门中了一刀之外,倭人并没什么伤损,而华夏江湖这边,除了轻松胜了一场的那位之外,其他两人,一死一重伤。

“这场怎么可能算他们赢!他奶奶的,要不天台宗的禅师,点到即止,那一禅杖早已把倭狗的脑袋都砸得稀巴烂了!”华夏江湖上汉子,气得须发冲天,纷纷地叫嚣着。天台宗的和尚是点到即止,可是倭人却没有,丝毫没有理会和尚的示意,一把手里剑就捅进了和尚的眼睛。

倭人那边楯冈的道顺出来答话,他走到那古干如铁的杜鹃树下,抱着刀问道:“你们是说,死的赢了,活着的,倒输了?”他的大明官话说得很生硬,不过却已足够沟通,“你们,许多人,一起上来,我们十一人,就全死了,我们就全赢了,是这样么?”

一时之间,华夏的江湖群豪竟被他挤兑得无话可说。

比试紧接着开始,情况却就愈来愈恶劣了。因为跳上场去的江湖好汉,都是心里急着为同道报仇,结果心浮气燥,没几下就被击败了,三场下去,竟又是三条性命。

“道长,下一场,还得请紫阳派的高手上去镇一镇场面才行啊!”江湖上的豪客有见识的老侠,却是对着紫阳派的道长这么低声商量着,要是还让那些倭人就这么赢下去,难道华夏江湖要用轮战来拖垮对方么?这又不是军阵,华夏的江湖豪雄,还没下作到这地步。

紫阳派的道长听着苦笑道:“这些倭人虽无耻,但手底功夫却是极高明,贫道又哪有把握?老侠以为贫道是大明第一条好汉丁容城丁大侠么?”

第九章风*流*眼(十九)

“丁大侠?”那位老侠听着苦笑起来,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叫了自己的一名弟子准备一会去上场对决。但他边上几个跟来见识一下大场面的小徒弟,却明显就一肚子疑问,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提起传说中,大明第一条好汉丁容城丁大侠,自己的师父会连连摇头?

他们倒也不是没眼色,这当口自然是不敢去问自己的师父,边上刚好有一位紫阳派的女冠,看着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那几个小徒弟就讨好地凑过去,低声问道:“师姐请了,有道是北全真,南紫阳,您这大门派的师姐,见识不是咱们这种土把式能比的……”

“你们到底想说什么?这当口贫什么嘴?要吃糖师姐这里可是没有,治不了你们的馋虫!”那女冠没好气地对这几位迷你版本的江湖侠少这么回了一句,要平时她也不是这腔调,但这时谁有心情去哄孩子?

这边看着上去,六场一胜一平四败,五人身死,倭人看上去真还没伤筋骨的,今天撑死了也就比个十一场,毕竟人家就十一人,总不能华夏江湖很无耻地用车轮战把人拖趴吧?这边都四负了,要再败上两场,后面也就不用比了。

“不是要糖啊师姐!”那几个孩子感觉受污辱了一样,声音也大了起来,“咱能这么没志气么?只是这么大的场面,大明第一条好汉丁容城丁大侠,怎么没见着来啊?他老人家一来。这些个倭狗,不都一只手就摆平了么?”

要是问着别的江湖人,大约还真答不了他们几个小孩的话。甚至还被绕了进去。

但紫阳派不同,道教的划分派系有许多,官面上大明王朝是倾向支持正一派的,但江湖的名望来说,北全真,南紫阳,就是道家在江湖上的名门正道了。所以这女冠还真是个明白事的人。名门正道,接触的信息就要比小门派多得多嘛。

“丁大侠是什么身份?太子少保忠国公!那是大明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便是他老人家来了,敢让他上场么?刀剑无眼。万一有个闪失,你我不单要受官府追索,就是天下苍生,也是指着咱们戳脊梁骨的啊!”

那几个小孩就想不明白了。郁闷地问道:“这丁大侠来了。还能有闪失?”

“你们以为是听评书啊?”

这边那女冠就被她师父叫过去,接下来两场,大明江湖是输不起,大家也是想个章程出来才行。几个小孩在那里就很有些想不通了:“咋会这样?倭人算什么东西?咋会咱们大明第一条好汉上来了,还能有闪失的?”

“不能有闪失?”边上有个人凑过来,笑嘻嘻地这般问道,那公鸭嗓子,听着有点渗人。

几个小孩头也不抬地说道:“那是自然!大明第一条好汉丁容城丁大侠在此的话。能有什么闪失?”、“一个小指头就把这些倭狗灭了!”、“就是就是,丁大侠是没来。要是来了,哪有这些倭狗什么威风!”

“轻视敌人不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是略带着笑意的声音,浑厚而低沉,跟刚才那个公鸭嗓子有着鲜明的对比,“不过这些倭人,丁大侠出手,还真不可能有什么闪失。”几个小孩抬起头来,下意识地吓了一跳,因为大小两个巨人模样的魁梧壮汉,就站在他们身前,几乎遮去了满天的阳光,其中一个更为高大一些的,混身漆黑,一口白牙看着煞是吓人。

这个时候,整个云锦杜鹃的景观都静了下来,良久才有人失声叫道:“刑天!这是刑天!追随丁大侠的刑天!”边上又人在喃喃道,“那昆仑奴又是什么来头?好家伙,比刑天块头还大啊!”更有人充满期待地四处张望,“丁大侠呢?丁大侠呢!”

连边上凑热闹来卖蔬果的,卖汤饼的,卖寿衣棺木的、卖跌打膏药的,都直起身来,一时间天台山顶,千来江湖好手加上参战的、做生意的山民人等,不下二千余人,便这么沸腾起来,吓得那十一个倭人高手有点胆寒,这要二千来人一涌而上,那不得把他们踏成肉泥么?

“诸位江湖朋友,丁某来迟了,见谅、见谅!”在抱刀于怀的苏欸护卫之下,一身儒衫的丁一,微笑着向人群拱手见礼。无论是苏欸、刑天、黑人巨石还是曹吉祥,都是一身的黑色军服,倒是把身着雪白儒衫的丁一,映得越发雄姿英发,潇洒不群。

一时间,所谓鹤立鸡群不外如是,丁一拱手行过,江湖豪雄纷纷翻身拜倒,口中称道:“泉州落雁剑徐某,参见哥哥!”、“宁波鹰爪王张某,参见哥哥!”、“湖州病关公,参见哥哥!”也有道人躬身行礼道,“贫道紫阳马昂,见过丁侠!”也有僧人口诵佛号行礼的,“阿尼陀佛,空闻见过丁施主!”

丁一缓缓前行,耐着性子与这一众的江湖豪雄见礼,甚至亲自扯起那些翻身拜下、口称哥哥的江湖人物,只不过有一个战战兢兢称道:“小人、小人给公爷磕头了!”却就让丁一停住了脚步。

“这位兄弟,这样不好,丁某实在不知如何作答,莫要教我为难,可好?”丁一用脚尖垫着对方的膝盖,没让他拜下去,却是温声对他这么说着之后,一把将他扯了起来,点了点头,方才往前而去。

一时之间消息传得快,身后便炸响出震天价的喝彩声来:“哥哥真英雄!”、“不愧是大明第一条好汉啊!”、“好!”、“丁大侠威武!”方才那话放在千百年只怕读上十年人的人,都是不太好懂。但这个等级森严的年代,就是大字不识一个,所谓扁担倒了都不识得是个一字的江湖人,也是能听懂丁一刚才那一番话的。

若是按着公爷的身份,这江湖人有什么资格给丁一磕头?所谓一入侯门深如海,那才是侯门,忠国公府,这可是公爷啊,连丁一的书僮,百户丁剑慕他们都没资格磕上头吧,这么说有些作贱人,但真实情况不就这样么?所以丁一说不知道怎么答他,要按公爷的身份,他真要给对方还礼,那这没功名的人,是真心受不起啊。

便在这万众瞩目之中,欢呼如潮之下,丁一穿着一身浆洗得服帖的白色棉布儒衫长袍,走到了那十一个倭国高手的面前。

那些倭国高手,早已起身,此时看着丁一,楯冈的道顺毫不犹豫跪下磕头,口中用生硬的大明官话称道:“楯冈的中忍道顺,叩见大明上样!”上样就是日本称呼幕府将军的称谓,公方样是到后来才演变的。但其他十人,却纷纷擎出手里剑、太刀等兵刃,明明生得矮,还要故作威武地后反弓着身体,来表达他们对丁一的不屑。

“不可无礼!”道顺回身向他的同伴大声地喊叫着,可惜并没有人听从他的劝告。

甚至那个受了一刀的山田的八右卫门,还用日语说道:“便是上样,来到这里,也是用刀来对答的!他就和日本的御前样一样,也许他很有权力,动手的话,我就算已经受伤,也可以轻松地杀死他!”

其他的忍术高手也纷纷附和,新堂的小太郎甚至放言道:“如果对阵他的话,我根本就不必要用忍术,单用太刀,就可以把他杀死,让他过来吧,我的刀已经很渴望染上大明上样的血了!”

这时丁一却就微笑着对道顺说道:“臣服,或是死?”

道顺深深地埋下头去,对着丁一说道:“我,楯冈的道顺,伊贺的中忍,愿意奉大明上样为主公!”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玩意是世界通行的,他们为什么要上岸就来挑战大明的高手?不就是搏个名声,回日本之后,可以宣传他们的战绩,引起公家和大名的注意么?

道顺的脑子很灵活,日本才多大?大明又是多大?他听说过丁一,听说过这大明第一条好汉,当然他不觉得丁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