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马埃岛看看。”丁一兴致很高地提出了这个行程。

尽管文胖子、刘吉都极力劝阻,因为马埃岛在大海中央啊!可惜丁一根本就听不进去。

所幸的是,大海风浪骤起来,船只根本很难离岸出海,方才打消了丁一去慰问岛上官兵的意途。

三天的时间并不长,威尼斯的使节,终于等待到了丁一的接见。

“你们准备派出多少军队?海军多少舰船?多少吨位?陆军多少骑兵?多少步兵?披甲者几何?”丁一在他们刚提出联盟时,就毫不客气截断了这些使者的话头,“这必须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否则这种联盟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部队的指挥权,必须统一交到我方,否则也同样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我来说,混乱的部队,无法一统行动的部队,还不如不要。”

他就如同雄狮一般高踞着,俯视着那些使者,看着他们就算有火气,就算有不满,也不得不将其深埋心底。他已不再需要掩遮自己,不再需要,不论是对其他国家,或是这个时代。

第五章君临(十六)

使者当然无法答复丁一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年头联军的军纪不是一般的差。看看十字军东征就知道了,当时的东罗马虽说得了援军,也被援军抢惨了吧。如果要让他们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丁一,也许这还可以谈吧。因为丁一的战绩和威名在那里,也不是说没有余地可以商量。

但若要套用丁一这么的军律,恐怕联军还没开始打仗,这几个国家的士兵就没几个人了。因为按着丁一的军纪,宪兵和军法官就会将这几个国家的大多数士兵,进行起诉之后,判处死刑马上执行。

“陛下,这不是我们所能答复的事,请容许我们回国之后,把您的意思传递,然后再给您回复。”这是那些使者唯一能说的话。

丁一并没有逼迫他们要在某时某日给予答复,也没有说他们非得出兵多少之类的:“可以,不过你们要记住,但凡我的战旗所插下的地方,它不是属于大明天朝,就是属于罗马帝国。”

这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外交使节来说,他们却就听出了问题。

丁一是在警告他们,如果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那么想到战争来摘果子,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这让他们感觉到震惊,因为他们原本想着的,是建立一个联盟来对抗奥斯曼,而明显丁一是打算击退败奥斯曼帝国这个庞然大物!

对于他们来说,第一反应就是呓语,就算港口那如同海上城堡一样的舰队。也不能让他信服。因为船坚炮利并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正如陛下所说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您的火炮,远远无法覆盖奥斯曼的每一处土地。在收缩沿海的区域之后,舰队就只能起到一个封锁的作用。”

这位使节是颇有些军事修养的,丁一并没有勃然大怒,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道:

“请拭目以待。”

而把这些使节送出去的刘吉,则对他们说道:“先生说过的话,无论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请相信,它将会变成事实。”

在登上归途时,威尼斯的使节向匈牙利人询问,对于丁一和刘吉的话。是怎么看的?

“疯了,一个疯了的皇帝,他以为君士坦丁的紫袍能带给他神力么?活着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尚且死在奥斯曼人的手里!那紫袍和皇帝的冠冕,是一个诅咒,让这位陛下走向灭亡!”匈牙利人是这么看的。

而摩尔多瓦的使节,当然附和匈牙利人:“他麾下的官员,也正被君士坦丁这个诅咒所迷惑,也同样陷入疯狂之中。以他的说话。这位陛下岂不是如神一样?‘无论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请相信,它将会成事实’,这跟‘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有什么区别?”

这很快就取得到了大家的共识,觉得丁一疯掉了,丁一手下的人也同样疯掉了。

而当他们回到欧洲之后。一个所谓“君士坦丁的诅咒”就开始流传起来,这个版本演变不久之后。就变成了“被诅咒的波塞冬”,不单说是君士坦丁传承给丁一的紫袍和东罗马传承。是一种诅咒,其中还有法老王的诅咒。因为丁一把上下埃及送给了莫蕾娜。

至于逻辑?为什么丁一把上下埃及送给莫蕾娜,就会受到法老的诅咒呢?如果按照仇恨关系来计算,法老们不是应该去诅咒哈里发们才对么?而哈里发才来诅咒丁一,这样才合理吧?问题是,谣言和传闻需要合理跟合乎逻辑吗?

相比之于大明,特别是现在的大明,文盲率极高的欧洲大陆上,对于传谣,是有着很宽广的群众基础的!

不过这个时候,大明中海舰队,派出以四艘一级战列艘,六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旗舰上挂着大明靖海郡王、太子少保旗号,及罗马帝国双头鹰皇帝战旗,战斗序列为大明地中海舰队混成舰队、罗马帝国爱琴海舰队,从容驶入了爱琴海。

而舰队连一个使者也没有派出,首先就炮击了位于爱琴海伊兹密尔湾东南角的士麦拿古城。这一天。爱琴海的若干个东南方城市,都看见了浓烟,包括罗德岛上的医院骑士团也派出了舰船来观察。

上千发高爆炮弹把整个士麦拿古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大火、残肢、惨号,在这个古老城市各处不断持续地响起来。罗马帝国爱琴海舰队在当天中午,摧毁了前来支援的一百多艘奥斯曼的桨帆战船,然后再次向这座公元前六百年就建成的古城,继续倾泻弹药。

炮弹不可能精确到完全不涉及民居,就算千百年后装备了火控雷达的火炮也难以完全做到,何况于丁一现时的军事技术?而且对于或是或非的军事设施,丁一也绝对不可能因着所谓人性的伪善放弃轰击,而等侍士兵上岸之后,为了这种伪善去做无谓的牺牲。

没有任何怜悯和同情,倒是那些被摧毁的桨帆战舰水兵,得到了明军的救援。

在第二轮炮弹停止呼啸之后,士麦拿,这座在公元前六百年以前就存在的古城,到现在已是奥斯曼帝国有数的大城市,也是奥斯曼帝国贸易中心的城市,极快地就举起白旗,多面的白旗。大约是害怕明军没有看清,他们想投降的意思。

“让他们上来。”丁一在得到汇报之后,举起望远镜看着那条打着白旗的小船,这么对着刘吉吩咐。

过来投降的并不是奥斯曼人的将领,而是几个希腊人。

丁一很有些好奇的问道:“你们来做什么?奥斯曼人的将领或是官吏呢?”

“他们,已经回归神的怀抱了。在上午的时候。”希腊人极为惊恐地回答着丁一的问题。

第一轮炮击,上千发的高爆弹,就把整个兵营都夷为平地了。

士麦那本来就是一个希腊城市,或者说,是古希腊人的殖民城市。

该城还是早期基督教教会所在地之一。

只不过这个时期,奥斯曼的国力大盛,连希腊都沦陷了,别说士麦那。

“你们准备向我投降?“丁一把玩着手中的杯子,向着那些跪在跟前的希腊人问道。

没有哪个希腊人坚持什么不能双膝下跪,洋鬼子的膝盖也是可以弯的,只要有着足够的炮火。

“是的,我们投降,这不是我们所能抵抗的力量!”他们惊慌地尖叫着,象是面对暴徒的无助少女,尽管希腊式的脸庞,让他们硬朗的脸部线条,仍然有着当年温泉关三百勇士的影子。但他们身体之中,显然已经不再流着那种狂热好战的血液了,他们不是那些“要不拿着盾牌,要不躺在上面回来”为战斗而生的人。

丁一摇了摇头,尽管斯巴达除了军事之外,一无是处,无论从政治到艺术,但原来丁一还是希望,能从希腊人身上,看到那种血性和不屈的。可惜,岁月稀释了许多东西,

“奥斯曼人回来了,你们怎么办?再一次投降吗?那仍然是你们所不能抵抗的力量啊。”丁一毫不客气地反问着这几个希腊人的代表,“今天向我投降,明天向奥斯曼人投降,你们的投降,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也许是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如此清晰,也许是一时间福至心灵,那些希腊人里,年纪较大的男子,他没有象其他的同伴一样,沉浸在惊恐和哭泣之中,他抬起了头:“陛下,我愿为您作战!”

这位原本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籍籍无名的希腊人叫第欧根尼。

不过,在这一刻,他拯救了这座城市。

新罗马帝国的第一座城市,士麦那。

当他回到了士麦那,去问那些仍在残墟中哭泣的人们:“有谁愿意和我一样,为波塞冬去战死的?”他开始得到的回应,是咒骂和石块,以至他的额角被砸得青肿,不过第欧根尼没有退却,也没有向正在修筑滩头阵的新罗马帝国禁卫第一师求援。

他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如果要活着,就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丁一面前。

“为什么要为波塞冬去打仗?你疯了吗?他毁了我们的家!他用从天而降的烈火,杀死了我们的朋友和亲人!”有希腊人在愤怒地吼叫着,质问着第欧根尼,“不,我不会这么干的!让他来杀死我好了!”

“死是一种仁慈。”随着第欧根尼上岸的刘吉,他的希腊话说得极为不错,“你们已经投降,就不会被杀死。但你们将被放逐,是的,我们不会杀死已投降的人,但你们是平民,不是俘虏,所以我们也不会奴役你们。放逐,给予你们自由。”

这哪里是自由?他们跑到奥斯曼人的地盘,必定是残酷的刑罚,来榨取奥斯曼人认为这些人所知道的明军信息;或者成为奥斯曼人的奴隶;或者被认为是丁一的奸细,然后直接被杀死;或者因为丢失了士麦那,被奥斯曼将领毫无理由、只为泄愤地杀死。

但这些不是丁一和刘吉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运输船上,五百户军户已经开始在准备下船,不是五百人,而是五百户,包括了正军、军余,他们的父母和妻儿等等。在伊斯梅利亚还有另外五百千户已随丁一西来的军户,对于大明庞大的卫所体系,这不过是一个千户所而已。

在广州府、泉州府,还有下一批三千户军户在准备上船西来。

明字战旗和两头鹰旗,在港口被升起。

“这只是开始。”丁一微笑着自语。

第五章君临(十七)

“只要这些军户扎下根脚来,这番邦之地,过上十年,末必就不能成就一个小中华!”曹吉祥看着那些正在下船的军户,脸上堆着笑向丁一这么说道。

不过同样跟在丁一身边的景帝,就在埋怨丁一了:“风闻诸部阁欲将卫所裁尽,以军户实海外之土,部议已然无阻的事,如晋为何节外生枝,强行阻止?若是不然的话,千万军户至此……”

丁一摇了摇头截住了景帝的话:“那只怕大明危矣,而海外也难安。”

景帝提出来的这件事,是有原因的。因为朝廷的确曾有过这样的意思。

华夏本土因为预备役的推行之后,卫所基本就是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不要以为开疆拓土之后,华夏本土的地价就会下,相反的是,越来涨辐就越高了。丁一刚刚拿下云远的时候,就已开始涨了;直到吕宋、爪哇在手,就算是云南的良田,也要涨了一倍的价,至于两广地价,那是翻着跟斗往上蹿!

工业革命就是从两广开始推行的,工厂也好,冶炼厂也好,都需要大量的土地。

地价怎么可不能涨?两广是涨得最利害的,泉州也是跟着涨,因为在泉州驻了一个四海大都督府的守备处,舰队的补给带动了整个城市,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同时席卷了此处;江渐虽然没有和两广那么离谱,但也远比云南那边要涨得多。

专门提到地价的问题,是因为卫所失去了意义之后,卫所那些军屯的田地。就成了许多士大夫阶层所眼馋的所在。甚至六部和内阁,已经上了方略。大意就是“每处遵两广之例,以一师驻守。再配以类如两广之人武官吏相协”,然后卫所这边,是打算尽数裁减的了。所谓每处,就是布政使司,大明为了和蒙元做切割,公文上不用“省”这样的称谓。

但是,十年下来,丁一也不过练成了第一师和第四师,这两支足以一师之力。镇守一布政使司的部队;在京师的第二师,并没有独立驻守一个布政使司的经验;第三师虽然在关外镇得住场面,但那是因为它特殊的兵员构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群众基础。

如果把第三师调到关内镇守一地,至少丁一是完全没有信心的。

至以第五到第十师那些部队,压根就不要提了,大约第一到第四师随便拉哪个出去,都可以一敌六直接碾压掉,这从第二师跟第五师的士兵械斗之中。都可以看出战斗力的差距了。

当时丁一极为震惊,感觉这年代的士大夫当真凶残得可怕,一点也不在意这卫所是明太祖设下来章程啊,说裁就裁!其实丁一早就想淘汰它。这个压根就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卫所制度,但他担心反弹太大,毕竟是祖制啊。

谁知在利益面前。士大夫却没有丁一那么多顾虑的。

事实上,明末不就是为了利益。士大夫才把大明给弄崩了么?

丁一真的是,高估了这个阶层的底线了。

裁掉了军户。兵部那边明显也有利益的,马昂当时还找丁一邀功:“以军户实海外,老夫及诸公之举,实足解晋公之忧啊。”丁一不总是说海外明人太少么?军户裁了,都给丁一扔海外来,卫所的地,大家不就可以分了么?

至于说种田的劳动?黑人、倭人、埃及人,大批输送回来,这就是人口红利嘛,战争红利不单单是银子啊!虽说黑人不少都很懒,不过士大夫和豪强们发明了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就是用倭人管理黑人,据不知道真实性有多少的传闻来说,这样效率很不错。如果黑人到了忍无可忍罢工时,豪强就弄私刑,把倭人杀了给黑人出气。通常昆仑奴们就会觉得华夏主人很不错,又接着干活了。

这样对于士大夫来说,正在不断上涨的价格的土地,有了;干活的奴隶,也有了;还能找丁一表功,感觉丁某人还欠大伙一份人情呢!至于皇帝?对不起,皇帝怎么可以“与民争利”呢?

最后还是丁一这边硬扛着,这事才没成。

要不除了亲军上直二十六卫之外,朝廷大佬们,真敢直接把卫所就这么裁掉。

丁一是跟马昂谈了一夜,才让马尚书明白,别说一师之军镇守一处布政使司,三师之力都不见得就能镇守得了一个布政使司!

并且,能很好完成人武工作,预备役训练等等事务捉起来的官吏,也不是那么好培训。

这不是懂训练就行,人家要种田,要上工,都拖来练兵,不用吃饭么?工厂、田地也全不管了么?这还得懂得怎么调控两者之间的平衡。两广也是用了十年,才培训出来这么一批人手啊,其他十来个布政使司,一时之间哪里去寻着这么多人手来用?

所以对于两广以外的地方来说,卫所,还是有着他们存在的价值。

如果真是这么一下裁了,南边的福建、浙江、云南、贵州还好,虽然没有跟两广一样完全土改,但也有许多类似的改变,基本上土地而造成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存在或者说不太尖锐了。但北边不一样啊,工业又没发展起来,士绅丧心病狂地圈地,要不这么十年,那么多从北边逃荒过来的人,是怎么来的?

这要阶级矛盾到了一定程度,说爆发就爆发的,特别有南边几个布政使司做为对比。

要是连卫所也裁掉,到时才真的是天下大乱。

景帝虽说也坐过龙椅,但他在军事方面,那真的比不上兵部尚书马昂的。

所以他想不通,丁一这时心情不错,信口扔了一个问题给他:“丁壮,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叫人出来训练,虽然给他吃喝,但他家里人怎么办?不训练,预备役的战斗力如何保证?那么,一千丁壮,每旬应抽几日出来训练?每人每月装备、粮饷应费多少银两?场地教官及弹药耗费,每月应费多少银两?”

景帝马上就哑了。那时在京师,也正是丁一用一连串的问题,让马昂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认知,太过不实际了。

这些事,若是引经据典,真是战到最后,就算口服心也不服的;

一抠到细节,就变得很明白。

得让这些参加预备役的丁壮,自己和家人能活下去啊,不然的话,人家最多出来点个名,谁有心思训练啊?而且这经费也不可能无限制,当然还是得少花钱多办事是吧?不是一拍脑门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下去看看。”丁一招呼了一声,便领着曹吉祥和景帝等人,换了冲锋舟也上了岸去。这个时候滩头阵地已挖出了大概上的样子,更多的士兵正在陆续从舰上搭冲锋舟上岸,而禁卫第一师的师直属工兵团,正在抢修栈桥。

这士麦那本来是有栈桥的,但炮火之中,也是尽然毁去了。

不单这座古城里,有着许多的死伤;

丁一和景帝视野所及处,海岸线上,也随着潮汐,把无数的尸体推到了沙滩上。

那是奥斯曼被击沉的数量繁多的舰队,那些随着舰队沉没的水兵。

“桨帆船,可怜的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