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唐-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笑道:“你不就吃他这一套。”他们就藩之后,李治时不时会提一句“幺叔说”,有时还会流露出几分明显的落寞,显见是在想念长安的日子。

    夫妻俩低低地叙话,入夜后便一起歇下了。

    李元婴见李治夫妻俩还算和美,侄孙也养得白胖可爱,便放心地带着人回长安。不过回去的时候他没走原路,而是绕道往相州那边走,履行承诺去找李小圆球玩儿。

    相州离太原不算太远,李元婴一行人往南走上几天就到了。他提前给李泰那边递过信说要去看侄孙,李泰咬牙切齿地回了信说爱来就来,李元婴就当李泰热忱地欢迎他们,一点都不害臊地登门。

    李泰就没见过李元婴这么厚颜无耻的。

    李二陛下对李泰还是很好的,至少魏王府修得富丽堂皇,比他当初建来给自己避暑的襄城宫靠谱得多。李元婴带着一群小伙伴直奔王府,和阔别已久的李泰打了个照面。

    李泰比离京时成熟了许多,也瘦了一圈,神色看起来有点阴沉,显见是不怎么欢迎李元婴。但是人都来了,李泰也不能把人赶出去,毕竟同行的还有他两个嫡亲的妹妹。

    他们父皇怎么就放心让李元婴带着兕子她们到处跑?

    李小圆球是最高兴的,一路拉着李元婴不放,和李元婴说起来相州后遇上的趣事。他虽不常出门,却也从李元婴那学了一招,叫身边的人出去搜罗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自己也跟着练出了很不错的口才,说起话来伶俐得很。

    李元婴见李小圆球精神劲十足,放心了,让李小圆球带他在相州到处找好吃的和好玩的,玩了个尽兴。

    李二陛下是在李元婴到了相州魏王府后才知晓李元婴往那边跑的,听到这消息时眉头狠狠地跳了跳。

    一边是宠了那么多年的儿子,一边是养了那么多年的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二陛下自然也愿意看到他们好好相处。只是那可能吗?

    前头两个人都那样交恶了,李元婴还往李泰面前凑,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李泰也不知道李元婴是怎么想的,起初他还以为李元婴是来向他耀武扬威,一直等着李元婴出招呢。结果李元婴也就一开始和他碰了个面,后面没往他这边露脸了,每天带着人在外头吃喝玩乐!

    李泰等不下去了,主动设宴招待李元婴一行人,李元婴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还是啥都没干。直至要走那天,李泰才终于确定:这小子单纯就是过来看他儿子的!

    那是他儿子,又不是李元婴儿子,李元婴那么上心做什么?!

    李泰憋着气送走李元婴一行人,心情郁闷得不得了。偏偏权万纪还要来挑他刺,说人家李治全程陪玩,多么团结友爱一家亲,你怎么连自己的叔父和妹妹都不好好招待。李泰简直要气炸了!

    他现在都没和李承乾争了,李元婴还阴魂不散!谁要和他团结友爱一家亲!

    真是气死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即使离开了长安,四侄子依然被气成河豚!

    更新!

    这两天精神不太好!好好的作息突然崩了!

    但是六千君还艰难地活着!

    今天还会有二更,就是会晚一点qaq大家如果有没浇灌完的营养液,可以给二更君浇灌一点,给它助产助产qaq

 162、第 162 章

    李元婴跑去相州溜达完; 终于乖乖回长安。

    因为有兕子她们在; 路上不可能走太快; 到李元婴一行人回到长安时,天气都开始转凉了。他囫囵着把兕子几人交还给李二陛下; 表示自己不辱使命; 好好地把人带回来了!

    李二陛下虽然时不时会收到他们写回来的信; 还是很不满李元婴跨界跑去相州玩; 劈头盖脸训了李元婴一顿。两边都是他偏爱的; 无论伤着谁他都不会高兴。

    李元婴乖乖挨训,等李二陛下骂够了; 才问起李二陛下太原那矿大不大; 大的话能不能给他分点。

    李二陛下横他一眼,说道:“你还打起铁矿主意来了?”自古以来铁都是管制物,毕竟铁可以用来制兵甲武器; 也可以用来打农具,战场和田地都离不得它!因此铁矿这东西只能控制在朝廷手里,谁都不许私碰。

    李元婴对兵甲武器没什么想法; 朝廷给配什么他身边的人就用什么; 没必要搞特殊。他和李二陛下说出一个相当奢侈的想法:“我想做一批锅; 得用许多铁!”

    李二陛下问:“什么锅?”

    李元婴给李二陛下比划了一下,就是圆溜溜、中间凹下去的那种。他给李二陛下说起这种锅的用处:“这锅比铜铛要薄,往灶上一架,焖烧煮炖都没问题,最要紧的是; 它还能炒!急火一烧,热油下锅,刷刷刷炒几下,菜就烧好了,可方便了!做出来的菜特别香,闻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要是没碰着机会,李元婴也不会有这个念想,但既然碰上了,李元婴就想碰碰运气看李二陛下答不答应。

    这炒菜做法他是在《齐民要术》上看到的,看完他馋了,央着柳宝林试着给他做。结果铜铛用起来不太方便,柳宝林试了好几次才做成,李元婴便问系统有没有什么更方便做炒菜的东西,很快叫人造出锅来试了试。

    这次李元婴回来就吃到了柳宝林做的各式炒菜,可香了!

    但是要用铁打锅的话,随便打几个可以,多的话就由不得他了。

    李元婴怕李二陛下不信,信誓旦旦地表示李二陛下可以让膳房的人把锅拿去试试,他可以让柳宝林派两个人去现场指导!

    李二陛下被李元婴勾起了点兴趣,还真让人去取锅,留李元婴吃了顿现炒的午膳。随后,李元婴叫人给柳宝林精心打造的锅就被李二陛下扣在膳房,没收了!

    李元婴回去和柳宝林抱怨:“那可是我专门叫人给娘做的,皇兄吃着觉得好吃竟抢了去,太过分了!”

    柳宝林道:“难得陛下喜欢,有什么过分的?别人想给陛下送东西还送不了。”

    李元婴觉得自己才不是想送东西给李二陛下的人呢,他又不用那样讨好李二陛下。好在李二陛下答应他了,要是这铁矿当真很大,可以给他造一批锅,专供丰泰楼各分号使用!

    这当然不是因为李二陛下偏爱李元婴这个弟弟,而是李元婴说这关乎他们的泰山大计。

    要知道外头少有这样的铁锅卖,炒菜自然也没多少人会做,那这炒菜生意就是独一份的,现在他们暗暗造些锅备用,等他去封地途中沿途考察哪些地方可以开分号,到时开业统一做那炒菜生意,赚笔新鲜钱!

    有了钱,路就能修了。沿途的丰泰楼站稳脚跟、生意红火,吃住的地方也有了,这样要不了多久,泰山之路就通畅了!

    在李元婴的卖力游说之下,李二陛下才勉强松口。不过新铁矿盯着的人多,暗箱操作不太容易,李二陛下表示会让人挑另一处铁矿匀些铁给他。

    兄弟俩密谋完造锅大计,都觉得有种隐秘的快乐,偷偷摸摸搞事情的感觉很不错!

    至于东窗事发后会不会被魏征他们喷,李二陛下和李元婴都觉得反正又不是头一次被喷,完全没问题,他们扛得住的!

    因为密谋搞事,李元婴连柳宝林都没说,只交待董小乙寻一批信得过的铁匠学习并练习造锅手艺,争取一次性把沿途分号要用的铁锅一次性打出来。

    李元婴安排好一切,巴巴地等着李二陛下下旨让他去封地,结果李二陛下那边却没动静。

    李元婴去和魏征一打听,才知道魏征正和其他文臣一起和李二陛下以及一干武将撕得天昏地暗,撕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到底打不打高丽。

    李元婴咋舌:“这么久了,还没商量出结果来啊?”他记得他去太原看侄孙之前,朝廷就绕着这个话题讨论很久了。

    前段时间他还收到新罗那边的来信,不是戴亭写回来的,而是金胜曼写给他的。

    金胜曼说戴亭送她回新罗后并没有立刻回去,也没有留在新罗,戴亭往高丽去了。

    金胜曼并不清楚戴亭在做什么,但戴亭时不时会让人来找她、叫她命人到某个地方接应一下。听底下的人说,戴亭好像在做高丽生意,经常弄回一船一船的货物,干得热火朝天。

    可消息虽然没中断过,金胜曼却再没见过戴亭的面。她心中有点担忧,这才写信和李元婴报备一下,让李元婴心里有个数。

    李元婴不知道戴亭在怎么自由发挥,但是听到一船一船的货物就有点兴奋,当初戴亭去高昌也是这样满载而归,要是用船来装的话,能弄回来的宝贝岂不是更多?

    想到自己马上要去滕州,李元婴叫人回了封信给金胜曼,让金胜曼转告戴亭说东西不必运回长安来了,直接运到滕州那边去。滕州所在的河南道和新罗隔海相望,东西运回来也就是跨个海的功夫,方便得很!

    这时新罗那边的战火已经停歇,三方暂时处于休战状态,送个信问题不大,便随便派了个人快马加鞭跑新罗一趟,早早把消息递过去。

    李元婴听魏征讲了许多这时候征伐高丽的坏处,被说服了。他自告奋勇要去劝李二陛下,在魏征怀疑的目光中屁颠屁颠回宫求见李二陛下去。

    李二陛下正生着闷气,区区一高丽,他想亲自去杀杀它的威风,顺便活动活动筋骨,没想到那么多人拦着不让他去!

    听人说李元婴找来了,李二陛下觉得他准是来说去封地的事,更不高兴了,但还是让人把李元婴放进来。

    李元婴跑到李二陛下身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皇兄,你们还在为打不打高丽的事吵来吵去吗?”

    李二陛下睨他一眼,答道:“对。”

    李元婴说:“照我说,肯定得打!他们简直不把大唐放在眼里,这么不要脸,怎么能不给他们点教训!”

    李二陛下哼道:“魏征可不是这么想的。”魏征这几个月见天儿堵他,开口就是征伐高丽不应该,亲征辽东更是不明智!他才四十多岁,难道就再也不能到战场上一展雄风了?

    李元婴道:“要我说,今年开春就该打过去的,眼下却是不太适合了。”

    李二陛下望着他。

    李元婴道:“眼下才出发,走到辽东都冬天了,士兵不得受冻?想要士兵不受冻,您得给他们准备更厚实的冬衣,那可不是小数目,不知得费多少钱!而且我听老李说,往北的地方冬天守城老方便了,把水往城墙上一浇,水就能结冰,不仅让城墙高出一大截,还滑溜溜的,叫人不好攀爬。要攻城可得多费不少功夫!这么算下来,冬天去打他们太亏了。”

    李二陛下还是头一次听人从这种角度给他分析的,听下来竟觉得颇有道理!

    李元婴不知给李二陛下讲了,还当场拿纸笔过来给李二陛下演算一番,把各种成本一算,衣服加厚费多少钱,冬天吃喝费多少钱,冬天宫城费多少钱,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目!

    李二陛下一看,觉得这预算要是给户部的人看见了,肯定更加坚定地反对征伐高丽。

    李二陛下道:“看来你也觉得不能打了。”还绕着圈子先表示可以打,这小子真是有能耐了!

    李元婴道:“我觉得冬天不能打,还是夏天打最好。”他给李二陛下分析,“您想想看,春暖花开的时候出发,大家都不用穿冬衣了,行军多轻便啊,走到高丽,那可是夏天,那么热的天气,指不定连衣裳都省了,他们压根不想穿!”

    李二陛下骂道:“再不济,甲衣肯定是得配备的!”哪有让人光膀子上战场的?他在军中呆了那么多年,可做不出苛待将士这种事。

    李元婴嘟囔:“我也就那么一说。”他给李二陛下分析,“春天出发,肉菜都便宜,花一样的钱,将士们能吃得更好,精神养得更足,打起仗来肯定更带劲!所以我觉得,还是明年开春打好。反正高丽那么小一地方,打一夏天肯定打完了,正好在冬天前回来,冬衣不用加厚了!”

    李二陛下觉得李元婴的出发点虽然全是钱,但是也挺有参考价值。他点头:“行,你说的我知道了。”

    意思是你可以走了。

 163、第 163 章

    秋冬打高丽耗资甚巨; 春夏也不好; 春夏正是地里离不开人的时候; 大肆征伐会让粮食跟不上来。一年四季里头并没有特别适合打仗的,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坏处; 算下来都耗钱。

    想省钱;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可这高丽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大唐威严; 简直就像是牛尾巴上的苍蝇; 你说它威胁很大吧; 算不上;你说不管它吧,又烦人。不把它打服了; 怎么能让四方来朝?

    李二陛下还是不想放弃; 继续和魏征等人杠着。

    李元婴左等右等等不到李二陛下下旨让自己就藩,又跑去给李二陛下出了个主意,说高丽这么弱小; 突然大军压境会让他们吓死的,不如让皇家使团再出使一次,去高丽那边宣个旨; 再给他们一次改过机会。

    上回是老三领队; 这回该是老四了; 就让老四去跟高丽那边说,你再不听话,明年不早一天不晚一天,准时准点打你!你占新罗四十城,就吐出八十城来; 四十城还给新罗,剩下四十城大唐帮你保管,不多要你的,也不少要你的,让你也尝尝被人占掉四十城的痛苦!再把大唐出师要用的整体军费算出来让他们还,一个子都不能少,还不上可以分期付款。

    李元婴这厮为了去封地,卯足劲把军费预算添油加醋地算了出来,李二陛下看到都心惊肉跳,这小子可真不要脸的,居然把地里没人造成的损失都算上了,怎么不把“如果这人在家养头猪过年还能卖大猪”也算上?!

    李元婴还觉得自己挺占理的,这不都是打高丽带来的损失吗?既然要打了,那就得全算高丽头上,让他还!不能光投降认输,必须一个子都不能少地还钱来!

    李元婴道:“我听老李说,高丽可不要脸了,说投降就投降,一点骨气都没有,回头又继续干坏事,我们得先把事情和他说们清楚,让他们知道输了要付出什么代价,打明明白白的仗!”

    李二陛下觉得天底下最没脸没皮的就是李元婴这小子,结果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人家不要脸!他收下李元婴写上来的折子,让李元婴且先回去,他得和其他人商议商议。

    李元婴一走,李二陛下让人把魏征他们叫来,给他们看李元婴上的折子。

    为了早早让征高丽之事有个定论,李元婴是下足了功夫的,这几天都在和小伙伴们费心搜集资料和进行数据推算,虽说有的款项看起来相当无耻,但仔细一琢磨好像确实是该高丽赔的。

    若是平白无故要人赔这么多钱、割这么多城,那是要叫人戳脊梁骨的,可要是先派个使者过去给他们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听不听话、说明他们违逆大唐旨意要承受什么后果,那不是挺名正言顺的吗?是他们自己选的!

    魏征木着脸看完李元婴详实有据的“军费预算”,觉得李元婴对战争的害处理解得还挺透彻的,怎么就不用这个来劝说李二陛下别打,偏偏用来劝李二陛下明年再打?个混账小子!

    君臣一人坐下来一讨论,都觉得提前划出道道来的建议挺好,既然要打,那就不能白打,至少不能让朝廷亏了。是高丽的错,当然得让高丽出这个钱!

    至于那四十城,自然是大唐派人帮他们代管,要是他们表现好可以考虑还他们,表现不好就算了!

    就是这使者的人选,长孙无忌等人都觉得李泰不太适合,李泰到底是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忌的亲儿子,让他去做这事不太好,万一高丽那边突然发难对李泰下手怎么办?

    别看李二陛下现在把李泰圈在封地里不让他回京,李泰真要出了事,他们这些没阻止李二陛下选他出使的人保不准会被李二陛下记上一笔。

    长孙无忌还提议:“照我看,谁出的主意谁去最适合。”

    魏征嘴动了又动,终归没说出什么话来。

    这事他不能反对,他反对了,岂不是坐实了李元婴在坑李泰。他知道李元婴肯定没那个意思,毕竟要是李二陛下真让李元婴去高丽,李元婴肯定高兴得蹦上天去!

    李二陛下看了一圈,见没人反驳长孙无忌的话,心里觉得自家幺弟在朝中真没人缘,连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他王妃的祖父还是魏征,整天横眉竖脸一脸凶相!他拍板定案:“就让青雀为正使,马周为副使,择日启程前往高丽。”

    决定完了,李二陛下又让岑文本、褚遂良拟份国书出来,照着李元婴的折子拟,但是要写得语句优美些、措辞婉转些,总之,得写得听起来比较要脸,但是实质上还是那么不要脸。

    岑文本和褚遂良脸上的表情都很一言难尽。

    不管怎么样,朝中的拉锯战总算拉下帷幕。李元婴从魏征那得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