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谁?哪个天杀的纨绔子弟又叫人送好吃的来馋他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不花钱是不可能的,我最喜欢花钱了!
更新啦!
今天的更新,也有足足三千九!勤快!
想起前面有人考据过李象和李欣的年龄问题,这个确实没按历史来写,反正是承乾先生出嫡长孙,至于李欣,历史上好像不是阎氏生的!懒得查了!进入瞎掰状态!这里的李小圆球是阎氏的儿子!名字随意!反正大家都记不住!不如我们就当他叫李小圆球吧!(理直气壮)
96、第 96 章
闻到香味归闻到香味; 该往外走的人还是往外走; 只剩下没办法另寻吃食的寒门子弟陆陆续续往食堂那边走; 忍受每天两顿的吃饭酷刑。
这饭不吃还不行,不吃要饿死; 没精力读书。只有一些能豁出脸去和那些个世家子弟结交的; 才能蹭着人家吃点好的; 老实的只能将就着吃。他们倒也不全都是瞧不起和世家子弟交朋友的“叛徒”; 只是觉得自己没那个脸天天吃别人的!
众人在心里埋怨了几句那些用香味诱惑别人的家伙; 走进他们取饭的地方后却愣住了。
原本简陋不堪的大食堂被收拾得整整齐齐,里里外外摆了不少擦得锃亮光洁的长案。许多人还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 进去一问; 才晓得这是食堂的新花样,要他们每天试吃丰泰楼掌勺大厨做的新菜,评出每天做得最好的一样; 连续评个一百天,说是要评选出最好的“百家菜”。
今天是赶得及,只能有什么做什么; 大家随便吃着!
再一闻; 刚才那些勾人的香气不正是里头那些食物传来的吗?这也太香了!丰泰楼怎么那么好啊?光是这一顿的饭菜; 瞧着就有两荤两素,搭配得极好!好在年关刚过,哪怕是寒门子弟过年也是沾过荤腥的,不至于闹出什么大动静来,都规规矩矩地排好队等着分菜。
食堂那边表示因为要按照人数准备食材; 用的都是好东西,不能铺张浪费,所以每个人取了饭菜都要在名册上打个勾,大家都按照姓氏笔画排到相应的队列里,往后就按着名册上的打勾数来做。那些可以“自力更生”的人他们是不管饭的,反正他们家里有钱,他们爱怎么吃怎么吃——要是他们也想来这边蹭吃,那有两个选择,要么吃原来那些玩意,要么自己花钱,反正这边恕不免费供给。
听说往后都能吃上这种荤素搭配的好饭菜,监生们自是欢喜不已,哪会嫌弃排队和投票麻烦,高高兴兴地领了自己的分例吃完。
有监生天生大胃,一份吃不饱,叫人多打一份饭给他,菜少些也没关系。他所在的队伍前头那个负责记录的少年友善地朝他笑笑,让人在名册上多打一个勾,给他分了两份饭菜。
那大胃的监生没少因能吃受白眼,乍然受到这样的优待,很是感动地和少年攀谈起来:“我看你也识字,怎地不好好读书,跑来厨下当帮工了?”
少年约莫十一二岁,做事却已经很稳妥,他从容答道:“我们殿下让我们识字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当个于国于民有用处的人。现在殿下让我们来管两千监生的饭食,不仅是让我们来国子监开开眼界,还让我们锻炼一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我没学好,才只得了整理名册的活计,学得好些的,还得计算成本、协调各方人手,那才叫考验人呢。”
这番应答不仅那大胃监生听到了,排在周围的那些人也听到了,他们都和负责在名册上打勾的少年搭起话来。
这些少年便给他们说了自己的来历,都说他们两年前还是无依无靠的乞儿,多亏了滕王殿下收留了他们,请太子殿下为他们寻来好夫子!教他们的夫子乃是孔颖达孔祭酒给引荐的,所以他们听说要来负责国子监的伙食时都主动请求过来帮忙。
别看厨下脏累,这些活计在他们这批人里头可吃香了,那些学得没他们好的连打勾的活都没抢到!
这些少年说起话来自信又骄傲,一点都不为自己曾沦落在外、无家可归而卑怯,回完话便继续有条不紊地在监生名册上打勾。
少年们这番话很快在监生之中传开了,众人也都明白国子监会突然改善他们的饭食。原来是李元婴来了国子监,发现国子监的饭菜难以下咽,特地和太子殿下那边传了信,跟太子殿下联合起来自掏腰包改进国子监的吃喝问题!
哪怕不为别的,光是为了让李元婴吃得好,这所谓的“丰泰楼东家”也会变着花样给他们出好吃的!偏偏人家掏的是自己的腰包,你没法说人家不好!
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软。这顿饭吃完,众人虽还是拉不下脸凑上前和李元婴说话,言谈间的风向却已经有了改变,有人想起李元婴搞过个图书馆,还提了一嘴,直夸那可是个好地方。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么幸运,可以考进国子监读书、遍读国子监藏书,对于进不了国子监的人那简直是个无价的宝藏!
讨论着讨论着,众人都觉得李元婴和那些个纨绔子弟不一样。那些个纨绔子弟觉得不好吃就不吃了,天天让家里给他们送好东西馋他们,得巴结他们的才能分一口吃的。李元婴不同,他觉得不好吃,便和太子殿下合集着把整个国子监的伙食都改善了!
不少人算了算,哪怕那些个旁听的、外邦来求学的平时不会到食堂吃,那些世家子弟和他们收买走的狗腿子也不和他们一块吃,他们算起来也还有将近两千人!这得花多少钱啊?不愧是在长安这种寸土寸金之地搞个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小王爷!
不少人一合计,都觉得李元婴这样下去会赔死,他们能吃好的固然高兴,可他们不能端起碗吃饭搁下碗骂娘,当个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李元婴年纪小,出身富贵,花起钱来没什么概念,以为叫大家吃好喝好是很简单的事,费不了多少钱。可,两千张嘴花起钱来能是小数目吗?
众人讨论过后,推了几个代表去寻李元婴,和李元婴商量吃饭这个大问题。
李元婴这顿晚饭吃得挺开心,有荤有素,还有他爱吃的小芋子煨嫩鸡,香极了,着实让他满意不已。见其他人也吃得开怀,他更觉得很棒,决定写一封信给他娘,说大家都很喜欢她菜谱上那道小芋子煨嫩鸡,姝妹妹她们都赞不绝口。李元婴还说夫子们很好,马博士风趣,贾助教博学,讲起课来生动有趣,他很爱听。
李元婴正坐在他亲自铺的床铺上写信写得兴起,众监生代表便寻了过来。见他在那写信,先寒暄一番,问他在写什么。
李元婴不知道这些人找自己做什么,但他是喜欢交朋友的人,见他们不像是来找茬的,便引他们坐到一旁的空铺上,说自己在给娘写信,和娘说说在国子监遇到的趣事。
众人更觉得李元婴是个孝顺孩子,不再犹豫,把他们的担忧和李元婴说了: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担心李元婴被吃成穷光蛋。
李元婴道:“不怕,我耶耶给我留了许多钱,也留了几个庄子,这些庄子每年都有不少产出。我在宫里也花不了多少钱,怎么会吃穷!钱放着有什么用呢,它又不能自己生钱,不如吃点好的。”他兴致勃勃地与监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早就想尝尝各地好吃的东西了,就是在宫里不方便接触外头的人,现在正好有机会把尝个鲜。”
监生们起初是担心李元婴天真得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听李元婴这么一说才晓得是这位小王爷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仗着太上皇留给他的钱多才随意挥霍。
众人又是一通好劝,让李元婴再考虑考虑,其实一荤一素就够了,没必要两荤两素那么多。
李元婴坚决不答应,在搞事情这方面李元婴是绝对不会轻易让步的,计划都做好了,哪能说改就改!朝令夕改,没有威仪,往后没人愿意听他的了!
等监生们无奈散去后李元婴还和唐璿嘀咕:“一荤一素怎么够吃。”
唐璿说道:“寻常人家一个月开几次荤都难,每天一荤一素已是神仙日子了。”
李元婴还真没怎么在寻常人家吃过饭,便是魏征那边,他也是偶尔去凑个热闹,算不得正经留饭。听唐璿这么说,李元婴又追问了许多事,才晓得其他监生为什么能忍受国子监的饭食,因为这样的饭食对他们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从小吃到大!
李元婴恍然道:“原来是这样。”
唐璿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你每天给监生们供荤菜,时间久了怕是连长安的肉价都会上去。”
李元婴盘腿坐着,给唐璿算账:“不怕,肉价涨了,愿意养家畜家禽的人就多了。有钱可赚谁看着不心动?养鸡鸭的人家哪怕舍不得吃鸡肉,总能吃个蛋;养猪羊的人家哪怕舍不得吃好肉,也能尝点荤。总的来说,能吃上肉的人还是多了!所以不怕肉价高,就怕贱价没人愿意养,不会养也没关系,回头我叫人逐家逐户教他们养!”
唐璿听着觉得有道理。
两个人说得兴起,没注意到周围已经聚了不少人,都围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李元婴说完“叫人逐家逐户教”这种听起来口气很大的话后唐璿还没接话,其他人便忍不住提出疑问:“你还会养鸡鸭养猪羊?”
李元婴也不管认不认识,有人陪他说话他就兴致高昂,理所当然地回答:“我不会啊。”
众人道:“那你怎么逐家逐户教?”
李元婴便将自己和李二陛下讨要襄城宫的事给众人说了一遍,襄城宫开春便要抱养些鸡鸭鹅牛羊猪之类的,各种养法都试一试,看看各种飞禽走兽怎么养最肥美最好吃。反正,他已经重金挖了不少养殖能手过去,只等天气暖和些便能让他们大胆尝试。
等试好了,他就能让人逐家逐户教人养去!
李元婴还给他们讲了自己的经验,举例说砸钱让人集思广益想办法肯定管用的,比方说他手底下有个叫邓庆的就给他摸索出一种便宜好用的新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看到这种新纸印出来的新书了!
其他人听了李元婴这番话,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太上皇到底给李元婴留了多少钱啊?!
唐观回来后发现李元婴正在聚众搞寝室夜谈,不少平日里自诩清高的寒门士子都与李元婴坐在一块聊天,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学舍瞧着热闹非凡。
唐观默不作声地把领回来的炭烧着,绷着脸泼冷水:“你们不用睡,别人还要睡,别连累所有人陪你们挨罚。”他说话的时候目光落在李元婴和唐璿身上,显然是针对他们开的口。
李元婴还是头一回和这么多人一起睡,听唐观这么说也觉得吵着别人不太好。他脱了外袍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脑子却还挺兴奋,睡不着,转头看唐璿,唐璿也没睡。他压低声音和唐璿说悄悄话:“这唐观平时就这么凶的吗?”
唐璿还没吭声,唐观含怒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背后说人,非君子所为!”
李元婴转头一看,哟,唐观的床铺居然在他左边!李元婴翻了个身,直直地面向唐观,很君子地问道:“你平时就这么凶的吗?”
唐观:“…………”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我这样是不是很君子!
唐小观:滚!你滚!
更新!
关于双更的失踪!
很简单!
因为!
六千档全勤!
死掉了啊!
甜甜春沉浸在它逝去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一开始写当天的第二章就被巨大的悲伤吞没,没办法动手往下写!真的!甜甜春没有想睡觉!没有想玩手机!没有在失去全勤君监督的日子里堕落!
97、第 97 章
唐观不太想理李元婴; 不过不理人又不符合他一向的原则; 便说他是夫子选的舍长; 得管着学舍里的纪律,反正; 晚上是不许聊天的。李元婴看他刚才领了炭回来; 点了点头; 很是友好地夸道:“师兄辛苦了!”
唐观被李元婴这声“师兄”噎了一下; 再想想李元婴的年纪; 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和李元婴计较很没道理。唐观顿了顿,转了个身; 无声地表示自己不想继续和李元婴搭话。
李元婴看了看唐观的背; 贴心地伸手扯扯他的被子,积极劝说:“师兄你背露出来了,晚上多冷啊!”
唐观转回来; 瞪他。
李元婴见唐观又恢复凶凶的模样,一脸无辜地把手缩回被子里,拉高被沿; 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眼睛。
这晚李元婴睡得挺舒坦; 第二天就要按着国子监的作息来; 先上早课,上过再用早饭。
国子监一天只供两餐,和李元婴平时饿了就能吃的用膳规律不太一样。好在昨晚吃得不错,李元婴起来也不觉得饿了,精神奕奕地跟着唐璿他们洗漱完毕去体验国子监完整的一天。
自从前两年差点在释奠时闹了笑话; 孔颖达对排队这件事也挺上心的,一大早便有人击鼓提示集合。
今天早课除了热热身之外,还有弓箭一项,上回伊阙行猎时李元婴说自己不会使弓,李二陛下便叫人教他一段时间。教他的人是禁卫好手,只教了几天便去回禀李二陛下,说他从小弹弓玩得溜,使弓准头也好,自己练练就成了。后头赶上过年,李元婴也没空练。
听唐璿说要练弓箭李元婴立刻兴致勃勃地和唐璿说:“年前我已经学过怎么使弓了!我们要不要比比看!”
唐璿道:“你年前才学,那我不能和你比,那样胜之不武。”
李元婴觉得姓唐的都挺严肃,他左看右看,没看见雉奴他们,问唐璿:“雉奴他们不一起的吗?”
唐璿道:“场地就这么大,弓箭也只有这么点,得轮流着来。”
李元婴明白了。唐璿不和他比,他便兴冲冲地去喊别人比试,反正不管干什么,李元婴都爱热热闹闹的。同住一屋的人不和他比,他改为去寻杜荷他们比。
平时上课杜荷他们虽没和他们分在一个斋堂,早课却是混在一起上的,李元婴抡着弓箭跑过去求比试,杜荷等人一点都不虚,也抡起弓表示谁怕谁。
结果是李元婴很快败下阵来。
李元婴不信邪,非要一个个比过去,轮番败下阵来之后他才认清现实。
看来,还是得练啊,不能因为被人夸准头不错就不好好练!
李元婴输了一轮,终于不去挑衅别人了,改为坐在一边看人练习,看他们怎么瞄准,看他们的指头怎么放,看他们的姿态怎么摆,看他们放箭时怎么使劲。
唐璿练习完了,以为李元婴输得太伤心,搁下弓过来安慰:“你才刚学不久,比不过他们也很正常,多练练就好了。”
李元婴点点头。他说道:“我再去练练!”李元婴在心里想着刚才观察来的门道,抄起适合自己的弓试了几轮,果真射得比刚才好了。他又在心里总结了一番,跑去请教分拨来教他们射箭的禁卫,经对方点拨之后重新再试。
弓箭课上完,李元婴身上出了不少汗,明明天气还挺冷,他脸上却红扑扑的。他回去换了身衣裳,才跟唐璿跑去吃早饭。别人晚了可能吃不上,他们晚了当然有人为他们留着。
今天做的是蒸饼,据说是按江南的做法做的,蒸出来香软可口不说,咬进里面还有馅,一人两个,好吃又管饱,若是吃不够,还有粥可喝,又稠又香,绝不叫人饿着。蒸饼和粥里都有肉呢!
李元婴与李治他们坐一块吃的,吃完还有些时候才上课,便好奇地问李治和魏姝她们早课分别上了什么。魏姝她们那边是根本不用上早课,随她们喜欢便好;李治他们这批新生则是练习集队和晨跑,虽不算多繁重,还是让李治这小胳膊小腿的累得不轻,吃完蒸饼又喝了一大碗粥才满足。
李元婴听了,颇为遗憾地说:“可惜你四哥没来,要不然你四哥可以跟着跑跑。”
李治想想李泰那身量,摇头说:“幺叔你就别埋汰四哥了。”他四哥哪里跑得动哦!
李元婴语重心长:“我是为他好啊!”他又把自己那通“太胖影响健康”的理论和李治说了,表明自己确实是关心晚辈才提上一嘴。他是个顶好顶好的长辈啊!
闲话说完,便要上课了。
这天早上讲的是《春秋》,讲课的乃是五经博士沈重。沈博士精通《春秋》,各朝史都有涉猎,讲起课来旁征博引,一句话他能讲老大一圈,引申出好几个故事,李元婴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老孔给他选的这个斋堂挺好,个个老师讲的都是他爱听的。
比起头一天的人人避让,第二天李元婴在国子监已有如鱼得水之势。沈博士讲完课走了,李元婴意犹未尽地拉着前后左右的监生们围坐在一块讨论刚才学来的东西,平日里肃静的斋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唐璿见唐观脸色不太好,几次放下书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