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道:“我是说后半截。”李元婴把那俩监察机构写得有板有眼; 连每处招募多少人、给多少权限都列出来; 计划得十分周全。
李元婴气鼓鼓地说:“我不想要什么,就写什么。圣人不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反过来也是这样的,我就把我不想要的全写出来吓唬吓唬他们; 他们知道可怕,就不敢再欺负我们了!”
李二陛下道:“你就那么相信我不会照着你说的做?”
李元婴说:“皇兄您不会的。”他显然对这个很有信心,“皇兄您要是会那么做; 就不会忍老魏那么多年了。上回您为了让老魏不追着你骂; 连您的爱鸡都杀了送给他吃!”
李二陛下脸皮抽了抽。
这小子不提还好; 一提这事就让他想起魏征的黑脸和他惨死的斗鸡。
李二陛下骂道:“回头我就把你那份折子给魏卿看,瞧瞧他还肯不肯把孙女嫁你!”
李元婴道:“才不会,老魏没那么小气的。”他满含期待地问,“那我可以回国子监了吗?我准备今年应考,争取明年开春就考个进士!”
李二陛下见他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说道:“行,你去考吧,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考上,可别连国子监里的考试都过不了。”
李元婴道:“少瞧不起人!”
李二陛下懒得搭理他。
终于磨到李二陛下点头解除禁足,李元婴也不缠着他了,欢欢喜喜就要跑。
李二陛下却喊住他,多说了一句:“大唐不需要商鞅。”
商鞅变法强秦,但刑罚严苛,民怨载道,还打破了贵贱的门槛,让贱民也能通过军功跻身贵族之列,得罪了许多人,所以落得车裂的凄惨下场。
李二陛下自继位以后就重视教化,重用饱学之士,希望能让大唐长久地兴盛下去。李元婴的很多想法看似天马行空,实则都有可取之处,但他太容易得罪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已经走到很多人的对立面。
李二陛下并不希望自己这个糟心弟弟成为众矢之的,毕竟到头来还不是要他这个兄长护着?
李元婴乍听李二陛下说“大唐不需要商鞅”还有些发愣,想了想才明白过来,李二陛下是让他下回不要出这种得罪人的坏主意。不成还好,真要成了,很多人怕不是真的会找人弄死他!
更何况,他皇兄想要的是一个宽容、开放、包容的大唐,而不是人人自危、言路闭塞,满朝上下无一人敢进言的一言堂。
李元婴可不觉得自己和下场凄惨的商鞅有什么相似之处,很光棍地说:“反正有皇兄在!”说完他撒腿跑了,生怕李二陛下返回不给他出宫。
接下来几日李元婴便安心备考,等着迎接他们的第一次科场考试。武媚她们也报了名,她们的学问虽没名列前茅,却也发挥得很稳定,都在中下游徘徊。
期间魏姝悄悄和李元婴提了件事,她发现媚娘可能不止现在这水平,但是故意压低到和她们差不多。
女子进国子监机会难得,她们到国子监后都很安分,从来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基本不会与其他监生单独往来。连成绩也都是中规中矩,不做显眼的那个,魏姝和城阳是年纪还小,思维有限制,武媚却是有意压着考。
李元婴听魏姝说起这个,马上想明白武媚的打算:“我看她是想隐藏实力,回头一鸣惊人!你想想,平时考得好有什么用?要是考得太好招人嫉恨,纷纷闹了起来,她就没机会参加正式科举了。”他兴致勃勃地说,“现在皇兄他们看了你们的成绩,肯定觉得你们考不上的,到时一准放松警惕让你们入场考试!要是你们现在考得太好,他们一琢磨,可能会出女进士,说不准嫌麻烦就不给你们考了。”
魏姝道:“我们怕是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她们跟着李元婴考一轮,李二陛下他们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再让他们单独允许女子入场怕是不容易。
李元婴道:“不怕,等我们在国子监这边考完了,一起备考春闱,肯定能考上的。”他又安慰魏姝,“没考上也没关系,我还去央皇兄给你考,只要你想考就一直考到你考上为止!”
魏姝点头。
李元婴拉着她去问武媚,悄悄问她是不是一直故意压着成绩考。
武媚见他们识破了,也不瞒着。她确实是和李元婴想的那样很珍惜进国子监和考科举的机会,开始压着成绩是为了低调点多学些东西,后来则是为了不那么冒尖好争取能顺利进科场。提到这个,她的眼神熠熠生辉:“我听说卷子会糊名誊写的,他们从字迹认不出是谁,更认不出男女。只要入了考场,那就公平竞争,不分男女和出身了!”
李元婴也被武媚感染了,心绪莫名澎湃。他这几年认认真真读书,还乖乖入国子监,其实不过是想证明自己而已,他想凭自己让人瞧得起,而不是一提到他就想到他是李二陛下的幺弟、想到他是不学无术的混世小魔王!
李元婴道:“对,那可是公平竞争!等我考上进士,看他们还敢不敢再骂我!”
论出身,他比人强;论学问,他也不比人差!那些人凭什么见天儿污蔑他!
他就是要让他们都知道,哪怕他是混账,那也是天底下最厉害的混账!
李元婴被武媚不经意地激励了一通,每天备考备得更起劲。很快地,国子监迎来了这一年秋天最重要的日子,今年准备下场的考生都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考场。
因为今年有四个女子考生,所以宫中特批几个女官过来负责相关工作。不过在李元婴的强烈要求之下,她们的卷子和考法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并没有和其他监生区别开来。
李元婴顺顺当当地写完题,检查了两遍,自觉写得不错,早早交卷出考场等他的小伙伴们。
受李元婴影响,唐璿、唐观、狄仁杰等人都是今年就下场试水,大伙都怀着“考过赚了,没考过不亏”的心态踏入考场,答完也没什么压力,和李元婴一样答完就出来。
这虽是国子监监内的考试,却也关乎国子监数百考生的未来,所以接下来的阅卷过程紧张又严肃。
当然,哪都和李元婴没关系了。不管考没考过,他们都算是了却了一桩大事,趁着阅卷期间国子监给他们放大假,李元婴邀请小伙伴们去葵园玩耍。现在还能赶上新鲜玉米和新鲜花生,这些作物目前在各地都有推广,国子监更是不缺,但是直接掰下来就烤、直接拔出来就吃的乐趣哪是送到餐桌上能比的?
李元婴这个葵园主人一提出“毕业秋游”,大伙都纷纷响应。李元婴带着一群毕业生和自己的侄女侄孙呼啦啦地往葵园跑,葵园这天谢绝外客,每家人都卯足劲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李元婴这群准进士,烤肉不能少,歌舞也不能少。
李元婴带着小伙伴们爬上树屋玩耍,在树屋之间的横廊上站着远眺,觉得葵园热闹又美好,远处景色也很宜人,连吸入胸腔的空气都带着股莫名的甘甜。
李象和李小圆球跟李元婴一起趴在围栏上远眺,也觉得吹来的风比平时要舒服。他们一人霸占李元婴一边,李小圆球说远处的山像什么,李象又说天上的云像什么,争相想得到李元婴的肯定和赞同。
李元婴一手揉着一颗脑袋,哄道:“都像!”
“毕业踏青”结束了,国子监的阅卷工作也进入尾声。只不过还没放榜,阎氏就要带着李小圆球和他弟弟去相州了,李元婴见他们母子三人不是女人就是孩子,很不放心,跑去和阎立德商量找人送送,最好阎立德亲自去,要不咋安全?
阎立德道:“过些天不是要去太和宫吗?”
阎立德可是在随驾名单里的。
李元婴没听说这事,一听阎立德这么说,马上不干了,跟阎立德数落起李二陛下来:“皇兄他怎么能这样?我牵头翻修的太和宫,他居然想偷偷去不带我!太坏了!难道他想赖掉给人家挂匾额的事?”
阎立德只能转移话题,继续和李元婴商量起阎氏去相州的事:“我会找家中子侄相送,肯定不叫她们母子孤身去相州。”
李元婴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叫你家子侄出来给我看看,得挑有担当有决断的才行。”
阎立德拿他没办法,还真叫家中子侄出来让李元婴见见。李元婴挑了三个觉得不错的,交待他们一路上要护好李小圆球母子几人,虽然随行侍卫和仆从都不少,但那都是外人,到底不如自家人让人放心。
李元婴年纪虽不大,做起安排来却十分妥帖,吩咐起人来也头头是道,他跑完阎家又跑魏王府,和阎氏说明会有哪几个子侄随行,让她若是觉得寂寞可以叫上这几人的女眷,也算带她们出门散散心。
阎氏谢道:“多谢幺叔安排。”
李元婴道:“一家人哪用谢来谢去。”他说完觉得自己和李泰的一摊子烂事有点糟心,便不再多留,风风火火地回宫找李二陛下算账。
要不是小圆球这边的事要紧,李元婴早直接蹿到李二陛下面前讨说法了:明明是我牵头翻修的太和宫!明明是我豁出脸面换回来的那么多亭台楼阁,怎么要去太和宫不带我?我还是不是你最喜欢的好弟弟啦?!
现在也不迟,李元婴回了宫直奔李二陛下那边,嚷嚷着说要负心皇兄给个说法。
李二陛下正和魏征等人讨论政务,就听李元婴在外面叫嚷。
长孙无忌几人脸上都带着一言难尽的表情,同时默契地朝魏征投以同情的目光。
还好还好,这小子祸害的不是自家孙女。
作者有话要说:
魏征:每天都想帮孙女退婚!
小王爷:我哪里不好了!都不识货!(指指点点)
更新!
关于前面的橙泥酱,古代叫橙齑,具体做法不晓得,配方也不晓得,唐宋时期吃生鱼片、螃蟹之类的都用这个。到明清好像就不这样吃了!据说现代不太好这样吃,因为现代污染严重,混起来吃容易吃出问题(不)
相关内容参考网上文章:《唐朝人如何吃螃蟹》/孟晖
150、第 150 章
长孙无忌几人敢同情魏征; 却没人敢嘲笑李二陛下。长孙无忌还笑呵呵地劝说李二陛下让李元婴进来:“这叫嚷叫人听了去像什么样; 指不定回头被人参一本说陛下您在外惹了风流债。”
李二陛下黑着脸让人把李元婴放进来。
李元婴进里头一瞧; 魏征等人都在呢。他屁颠屁颠地往魏征旁边一坐,挨在魏征边上质问起李二陛下做什么不带他去太和宫; 是不是想昧掉他的滕王阁!
李二陛下骂道:“许你建了吗?”
李元婴觉得李二陛下竟比他还不要脸; 当初他要怎么弄都说好好好; 现在建好了就说没许他建。不仅不夸他; 还想兴师问罪!
李元婴气鼓鼓地说:“你许了的; 你说国库不出钱,我有办法就自己建!我这不是有办法吗?”他继续追问李二陛下为什么不带上他。
李二陛下绷着脸不理他。
长孙无忌替李二陛下解释道:“殿下你的名字可是在随行名单上的; 哪会不带上你。这些天你不是在考试就是跟人出去游玩; 才决定好的事怎么告诉你?”
李元婴听完就知道自己生错气了,赶紧挪了个位置,跑李二陛下身边坐下大献殷勤; 还对长孙无忌他们说:“你们有正事可以接着说,我在这里给皇兄倒倒水捶捶腿!不用管我的,反正我听不懂。”
长孙无忌几人觉得李元婴着实无耻。
别人不知道; 他们可是传阅过李元婴那份折子的。虽然没有人会赞同建立那种铁血无情的监察机构; 但是现有的台谏也可以借这个机会稍微整改整改; 主要是调整开喷方向,私事不要盯得太紧,多着眼于朝廷大事,尤其得绕开李元婴这家伙。
毕竟就算你喷了李元婴这家伙,李二陛下也不会听的; 往这个方向喷纯粹是浪费时间,至少得等李二陛下不那么偏疼这个弟弟之后再找他茬。
喷其他方面就好办多了,可以走程序由大理寺、刑部等部门联合办案,查明实情。台谏只有检举权,没有司法权,多方配合执行,还算公平公正,大家心里比较安稳!
李元婴能想出那样详细的章程,还敢说自己听不懂?
不过李二陛下没赶人,在场的人精们也没多嘴。李元婴听了就听了,还怕他传出去不成?
君臣几人商议完政务,长孙无忌又问李元婴考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得头名。
李元婴道:“头名那么好得,那国子监也太差劲了,反正我能考过就行了。”
李元婴心放得很宽,毕竟如果他非要得头名不可,完全可以借助系统帮助随意查阅各种资料,所有经义都能在考场上搜索。但是那有什么意思,他又不是非要考第一不可!
长孙无忌被李元婴噎了一下,不再多问。
御驾还没出发前往太和宫,国子监就放榜了,比起外头的秋闱,国子监的考试要宽松许多,过了就能参加明年的春闱。正因如此,众人对名次也不那么在意,只有有能力争前几的人会急着去看,其他人只要知道自己榜上有名就成了!
李元婴兴致很高,拉着魏姝她们一起去看榜。结果到那儿之后发现榜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根本挤不进去!
李元婴也不往里挤,只喊前头的人帮忙看看:“有我吗?”
里头的人找了一会,回道:“有的!”
“有我姝妹妹吗?”
“有的!”
李元婴一个个问过去,一干小伙伴都在榜上。再问头名是谁,里头的人说是唐璿。李元婴大喜过望,转头对唐璿说:“你是头名,今儿该你请客了!”
唐璿学得好,常得奖励钱,生活要求又不高,再加上家里也常给他钱,所以他的小金库还挺丰厚,闻言爽快地答应下来,带着小伙伴们去外头吃顿好了。
李元婴这个背后东家一点都不想着照顾自家生意,反而说:“丰泰楼的菜常吃,我们换一家尝尝鲜!”
其他人自然没意见。
女孩子们还是坐在一起,不掺和他们喝小酒。魏姝悄悄问武媚:“媚娘你这次还是压着考吗?”这么重要的考试,她觉得成绩不好把控,万一压过火了岂不是止步在这一环了?
武媚笑而不答。
她的名次稍微比平时高一点点,就是她写文章时稍微放了放的结果。想拔尖难,想中庸还不容易?
武媚那么一笑,魏姝就懂了。她自认也不是笨人,但是还是有些佩服武媚的过人才华,武媚这么一步步地铺垫,怕是从一开始就想在科举时来个大的!
想想要是武媚远远压过那些个寒窗苦读许多年的士子,所有人的脸色都会很精彩!
李元婴考过了,虽然排名不怎么高,还是屁颠屁颠地给所有人报了一遍喜。
又过了两天,阎氏一行人就要出发前往相州了。李二陛下狠心起来是真的狠,李泰就藩之后就没让回来过,连妻儿都是派人送去,没许李泰回来接。
李元婴知道李二陛下没能让儿子们好好地兄友弟恭,被伤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像早前他和李治说的那样,寻常百姓家的兄弟一样能为两三亩地翻脸,更何况是出生在帝王家?
李元婴挺庆幸自己出生得晚,他是在大安宫出生的,那会儿太上皇已经退位,所有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和那个位置没半点沾边的可能性。所以,他从小到大都快快活活的,没卷进什么糟心事里面。
李元婴又是叹惋又是感怀,当天亲自去送李小圆球出发。李小圆球怕李元婴忘了他们的约定,又和李元婴拉了次勾,让李元婴记得去找他玩。
李元婴送他们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远去,骑着马回了宫。接下来他又忙碌起来,忙着通知鄠县的人按时赶往太和宫,挂牌仪式马上要开始了,逾期不候,错过别哭!
这可是面圣机会!
原以为李元婴只是画个大饼,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结果李元婴转眼就来通知他们说李二陛下马上要驾临太和宫,他们的匾额也都备好了,统一规格、统一样式,到时统一挂牌!
所有出资人都激动不已地感慨:滕王殿下,实诚人啊,说一是一,说到做到!
两边人马先后出发,鄠县人先到太和宫外守着,翘首以盼等待李二陛下到来。
结果李二陛下来了吗?当然来了,不仅李二陛下来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来了,阵容十分豪华,堪称买一赠百。
众人万般激动,纷纷上前行礼,恭迎李二陛下一行人的到来。
李二陛下看到其中一些人的商贾装扮就有点头疼,李元婴只看钱不挑人,出资的自然有不少商贾。一看见这群人,李二陛下马上回忆起李元婴做的好事,转头横了李元婴一眼,终是和气地免了那群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