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阿术不得不感叹高达真的是神通广大,躲起来的时候说不见就不见了,好象凭空消失了一般。 说出现就出现,好象从天而降似的,一下子就出现在他前面不远,还是列阵以待,看样子准备与他决战了。
决战,正是阿术最想要的,研究了情况,制订出一个作战计划,马上下令军队开过去,列好阵势,准备决战。
阿术骑在马上,望着阵势整齐地宋军,不得不从心里叹服这一年来宋军发生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大到让他难以想象的程度。 别的不说,就说这求战的意志与以往就大不相同,要是在以往,宋军望见杀气腾腾的蒙古军队就会脸上变色,未战先怯,虽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这样,至少有为数不少的宋军是如此表现。 而现在的宋军是静静地看着蒙古军队,眼里的热度非常高,阿术这位带惯兵地名将自然是知道那是因为宋军急于求战之故。
现在地宋军连番大胜,士气高昂,锐气正盛,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再加上军人的待遇和地位给大幅度提高,已经不再是往日那支在外敌面前屡战屡败地宋军了。
“这是支虎狼之师!”阿术在心里赞叹,想道:“草原上的雄鹰也不是好惹的,我们就来碰碰,看看谁更强。 ”命令骑兵发起冲击。
高达说的要和阿术硬碰硬,他是说到做到,真的是和阿术打起了硬仗,一点花招都不用,命令宋军和蒙古骑兵进行对抗,手掷式铸铁炸弹铺天盖地给扔过去,炸得蒙古骑兵人仰马翻。 阿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仍然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对付手掷铁炸弹的最好办法就是冲进身去,和宋军肉搏,不给宋军机会就行了。 这种诀窍对于阿术这位名将来说,不会不知道,才命令骑兵轮番冲击,然而宋军的反应之快,快得让他侧目,手掷式铸铁炸弹不是分散扔出来,而是集中扔出来,一扔就是一大片,铺天盖地,还专门往人多的地方扔,蒙古骑兵要不倒霉都不行。
战争就是这样。 你在研究我的弱点,我也在研究你地弱点,李隽知道在很长时间内,蒙古骑兵依然是宋军最大的威胁,特别是在遭遇战或是运动战中与蒙古骑兵对上的话,宋军得到火炮支援的机会很小,宋军要是没有对付骑兵的利器。 胜算就小得多,经过反复推敲。 觉得把手榴弹集中使用还是对付蒙古骑兵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李隽这个主意地确是一个高明的主意,立即得到廖胜功他们地认同,在全军推行。
间或有冲到近距离的骑兵,宋军一点也不胆怯,展开肉搏,把骑兵给杀掉。 或者是往马鞍上硬塞手榴弹,炸他个尸骨无存。
这场大战就在冲击与反冲击中进行。 并没有什么花样,战斗呈胶着状态,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 蒙古骑兵一向是蒙古军队的利刃,让人谈之色变,宋军居然能够抵挡得住,可见宋军的进步是非常的巨大,高达非常满意自己军队的表现。
战斗一直持续下去,堆积的尸体越来越多。 鲜血来不及浸入土里,汇成小溪,流向低洼处,发出哗哗地声响,成了战场上一首特别的歌。
阿术不能取胜,一个劲地告诉自己。 他必须要找到另外一种方式,要一举击溃宋军,不断地审视宋军的阵势,宋军左右两翼和后背守得铁桶一般,他根本就没有机会。
高达是名将,阿术也是名将,这是强者之间的对话,阿术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对付宋军的办法还真不可能。
一声惊雷从背后响起,震得大地都在震颤,阿术回头一望。 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一支盔明甲亮的宋军骑兵从背后杀来。 阿术以军事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 这支宋军是阿术从来没有见过地精锐,身材高大之极,好象是铁塔,个个都是彪悍过人,杀气腾腾。 军队未见,漫天的杀气已经让人心悸。
阿术和高达难分胜负,这支宋军杀到,原本处于平衡的天平会一下子向宋军倾斜,阿术知道大事不妙,正要命令蒙古军队去阻止这支骑兵,高达是一点也不给他机会,大吼道:“阿术,你这鞑子听着,收拾你的人来了。 哈哈!阿术,你这鞑子逃不了!”宝刀一挥,冲了出去,宋军紧跟着他冲杀上来。
杀声震天,宋军无不是赛似南山猛虎,虎入羊群一般,往日里如狼似虎的蒙古军卒现在成了砧板上的肉,只有任由宋军宰割地份。
王静眼尖,看见那支骑兵队里的一个年青军官,惊喜地尖叫起来:“那不是他吗?”这个军官正是给高达当情人送走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欧军行。
阿术的大军在高达和解晋骑兵前后夹击下,给包了饺子。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一开始解晋的骑兵是以解晋为顶点的巨大三角形,无情地楔入阿术的阵中。 再后来,解晋的骑兵展开,变成以解晋为中点的一道流畅地水线,对着阿术地大军涌去。 最后,这支铁血雄师变成汹涌的海潮,淹没了阿术地大军。
这是一幅美丽的战争图画,大地就是这幅图画的背景,背景色却是:一片赤色!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残阳胜血,高达和解晋并肩而行,大步行走在堆满了尸体的战场上,高达拍拍解晋的肩头,赞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老夫是老了,大宋朝的未来就要靠你们这些年青人。 ”
解晋笑道:“高将军言重了。 鲜血是高将军最好的见证!”右脚跺下去,飞起一朵美丽的血花,格外绚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脸色惨白的阿术急急忙忙地奔走,他的后面杀声震天,一支宋军飞也似的赶来,呐喊道:“活捉阿术!”
对于阿术来说,今天是他这辈子最为倒霉的日子,打了败仗不说,还给宋军追得落荒而逃,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回头望了一眼如狼似虎追来的宋军,飞马而逃,向北方奔去。
逃跑中的阿术感慨万端,曾几何时,他豪言“占领南朝的土地!赏给草原上的雄鹰作牧场!”现在,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大军已经给解晋的骑兵无情地碾成了碎片。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三十四章 战略对话(上)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三十四章 战略对话(上)
“参见皇上。 ”廖胜功,李庭芝,陈宜中,文天祥四人忙向走进来的李隽行礼。
李隽笑着道:“免了,免了。 给你们说过多少回了,这些俗礼是能免就免。 真正的好臣子,不是给皇帝行礼行得好,是要事做得好,那才是真正的忠臣、能臣、贤臣。 ”
“皇上高见!”廖胜功四人笑言。 他们现在也明白,李隽是个不喜欢这些繁文蓐节,特别是一见面就行跪拜大礼,李隽更是难以接受,因而他们是一见李隽的面不用再磕头了,李隽也省心了,他们的额头和膝头也跟着少受罪了。
李隽把手里厚厚一摞子战报往桌子上一放,招呼他们道:“坐下,坐下,都坐下。 ”对跟着他进来的一个年青军官道:“来,杜大用,你也坐,坐这里。 ”指着廖胜功旁边的一张空椅。
“谢皇上。 ”杜大用谢恩后坐了下来。
廖胜功他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年青军官,只是搞不明白李隽为什么会带这个年青人来参加如此重要的御前会议。 当然,他们也明白李隽做事是个很讲究原则的人,他带这个年青人来肯定有他的道理,做好了李隽自动给出答案的准备。
杜大用透着精明,年青英俊,身材足有一米八几,身板挺得笔直,走起路来姿势标准,廖胜功这个军事家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军人。 让廖胜功有点迷糊地是,杜大用穿的居然是军事学院的军装。 他这个军事学院的负责人居然不知道杜大用这号人物是谁,想不迷糊都不行。
这也难怪,在座之人没有一个闲人,每一个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廖胜功的事务就更多了,既要负责军队的工作,还要负责军事学院。 这事务就多了去了,忙前忙后地也是忙不完。 军事学院里那么多的学员,他根本就不可能每一个都认识。
李隽看了一眼文天祥他们,未语先笑,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大忙人,都有做不完地事情,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这就是古语说的宵衣旰食了。 我也是这样,忙得不得了,想出宫去透口气都没机会。 ”
开场白一说完,马上切入正题,道:“今天把你们找来,也是不得已,有好多事情我们要商量一下,要集思广益。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体说来,问题不少,形势大好!”
“问题不少,形势大好”,是对目前局势最好的评价。 不要说在南宋这个积弊两百多年的王朝进行改革,只要是改革。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个样,都有做不完的事,都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在李隽和李庭芝他们地努力下,这些问题在一个一个地解决,形势越来越来好,改革已经初现曙光,未来必然是大好。
李隽的话音一落,文天祥赞叹道:“这都是皇上圣明,大宋朝才有今天这样大好的局势。 ”
文天祥所言正是李庭芝他们所想,无不是点头赞同。 要不是李隽英明神勇。 策出无方,打退了蒙古人。 开创出这样大好的局势,现在的南宋肯定和历史上的南宋一样,文天祥已经退到广东,在“零丁洋里叹零丁”了,哪里还会在这里和李隽论天下形势。
临安解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回想起去年给谢道清逼着去和谈,文天祥就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由不得他不感叹。
李隽谦道:“履善,你不要拍马屁了。 你是个正直人,老拍马屁就没意思了。 ”
文天祥马上发表不同意见,道:“皇上,臣一直把皇上要臣永远说真心话的圣言记在心中,一刻也不敢忘记,臣说地是真心话。 ”
李隽要文天祥说真心话确有其事,那是他们研究形势时李隽的一时笑言,没想到文天祥以此来反驳,李隽一向能言善辩也不得不摇头,道:“好好好,算你说得有理。 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真是得来不容易,这都是各位臣工勤于王事,将士们用生命与鲜血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功劳是大家的。 ”
南宋能够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李隽固然是灵魂人物,要是没有三军将士,没有文武大臣地共同努力,也是不可能,这是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文天祥他们不得不佩服,道:“皇上虚怀若谷,臣等感佩。 ”
“你看你们,我找你们来是商讨大计的,你们却来大拍马屁,尽说好听的。 ”李隽笑言,马上切入主题,道:“最好的依然是军事上取得胜利。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淮东、淮西、蕲黄之地、郢汉之地已经全部拿回来了,我们在这些地方打了好多大胜仗!在这些地区,已经没有蒙古军队了。 ”右手中指关节重重一下敲在桌子上,显示了他的好心情。
各路大军凯歌不断,捷报频传,廖胜功他们已经知道,但是万万未想到进展竟是如此的顺利,都惊讶得难以置信,过了一会儿,文天祥一下站起来,道:“皇上圣明!我朝武运昌隆!”李隽听得出来,他的声音有点颤抖,那是因为太激动了。
对于文天祥这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来说,在当时地情况下,能够保住南宋不灭已经是烧了高香了,没想到自从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切都变了,南宋不仅没灭,还大量光复国土,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廖胜功,李庭芝和陈宜中三人也是拭着眼睛,激动得热泪盈眶了。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地心情,等他们平静下来。 才道:“履善,这次你说错了,这功劳不是我的,是这位地,杜大用的。 ”指着杜大用,道:“按照我的设想,赵良淳、张世杰和高达他们分路出击。 我相信他们会打胜,但是也要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 正是杜大用的计策。 使得我们的胜利提前到来,朝廷收复这些失地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时间。 我提议,我们用最热烈地掌声向杜大用表示感谢。 ”带头鼓起掌来。
廖胜功他们跟着鼓掌,以钦佩的目光看着杜大用。
杜大用可不敢接受这等盛意,忙站起来道:“皇上,我……”李隽拉着他坐下来。 道:“这是你应该得到地荣誉。 ”
掌声停下来,李隽接着道:“我的计划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赵良淳,张世杰和高达他们各自负责一个地区,是各自为战,难以统一行动,没法协调。 杜大用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计划。 决定把淮西、淮东、蕲黄和郢汉四地下成一盘棋,四地互为表里,相互声援,让蒙古人难以相互支援。 ”
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这四地相距遥远,要完成这盘大棋。 就需要一支军队跨地区作战,穿针引线,把四地连在一起。 担负起这一重任的就是解晋将军统领的骑兵,他们是好样的,他们很英勇,从扬州之战开始,一路向西奔袭,先是拿下蕲州,再是黄州,再到达江汉平原。 送了一个大饺子给阿术。 阿术这人能征善战。 就是肚子小了点,吃不下。 把饺子带回北方去了。 ”重重一下敲在墙上。
李隽还真是能说,把高达和解晋包抄阿术地事给他说成是送了一个大饺子给阿术,把阿术战败的事说成是肚子小吃不下饺子。
廖胜功他们都是极为聪明的才智之士,自然是明白李隽话里的意思,忍不住笑起来。
廖胜功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道:“怪不得张世杰在合肥唱了一出好戏,一来可以把淮西之地的蒙古军队吸引到合肥附近聚而歼之,二来可以分散阿术的注意力,要他注意合肥,无法照顾到蕲黄之地,便于解晋奔袭。
“以姜新一旅偏师进入黄州以北,佯作进击之势,一是可以诱使蕲黄之地的蒙古军队聚到一起,便于全歼,二是把蕲州和黄州两地地兵力北调,为解晋的奔袭减少压力。 妙计!妙计!一石数鸟!”
廖胜功不愧是优秀的战略家,一语道破了杜大用计划的精髓,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也是点头称赞不已。
李隽把战报递给李庭芝他们,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张世杰他们送来的战报,厚厚的一摞子。 ”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怪不得皇上这么开心。 这么多地捷报,换作谁都会很开心。 ”李庭芝在心里如是想。
廖胜功把战报看完,赞叹道:“好一招打草惊蛇!”这是当日张世杰听完杜大用的计划后给出的评语,没想到廖胜功也是这样看,正所谓英雄所见皆同。
张世杰,高达,赵良淳和解晋他们除了向李隽报捷外,自然是要极力推荐杜大用。 李隽看了战报,立即派段干木去把杜大用接到上书房,两人促膝长谈,李隽认为杜大用是一个拥有冷静头脑、机智沉着、善于抓住问题、军事才干杰出的战略家,决定重用他,才他把带到这里来与廖胜功他们相见。
李隽看着杜大用道:“杜大用,你把你的看法向祥甫他们说说。 你的看法很有见地,很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
“皇上谬赞,臣不敢当。 ”杜大用走到地图前,准备开始发表他对目前南宋军事形势的看法了。
廖胜功,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完全想得到能够下出如此妙棋的杜大用,他地看法定然是非常独到,一定会让人获得启发,做好了敬聆诲言地准备。
“皇上,廖将军,李丞相,文丞相,陈丞相,大用末学后进,敝陋之资,不敢班门弄斧。 皇上有旨,大用不敢不遵。 大用一点浅见,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杜大用先是来一通非常谦虚的开场白。 道:“皇上,臣以为我朝虽然大胜了,但是问题依然不少,朝庭应该做好三件事。 ”
南宋地问题是不少,这点已经是共识,李庭芝他们并没有因为连战皆捷而自大,反而是如履薄冰。 兢兢业业,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杜大用这话说到文天祥他们心里去了。 尽皆点头赞同,文天祥问道:“哪三件事?”
“大用认为,淮东淮西蕲黄之地,以及郢汉之地都是富厚饶给之地,我朝光复这四地对于我朝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我朝的实力将会飞速提升。 ”杜大用开始剖析,道:“这种好处。 我们能够认识到,蒙古人也能认识得到,他们必然重整大军,进击这四地。 因而,朝庭要做好反击的准备,这是第一件。 ”
“对对对。 ”杜大用的话给李庭芝他们的赞同声打断。
这个问题,李庭芝他们也是这么看的。 对于忽必烈来说,即使不能占有这四地。 也不能让南宋安然拿回,让四地处于动荡不安地局势也比给南宋治理好强得多,必然要进攻。
杜大用接着道:“准备反击的方式有多种,不一定就是等着蒙古人来打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