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隽和谢道清出现在城墙上,放眼望去,黑压压一大片,不知道有多少人。百姓一见李隽出现,立即跪在地上,齐声欢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感激之情出于至诚。
    李隽眼里含着泪花,心想:“百姓如此感恩戴德,我就是为他们去死也不会有遗憾。”
第十二章 开发广州(上)
    御书房,李隽站在一幅巨型世界地图前,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高达,赵良淳等人站在他背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地图。
    李隽转过身来,面对着文天祥他们道:“你们看清楚了,这就是蒙古人的全部领土,由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和中国北方组成,包括北中国,西域,中东地区,中亚地区,西伯利亚,多瑙河以东的欧洲大部分地区,总面积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而我们现在只有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只有这么大一部分,和蒙古人的势力比起来,差距是很明显的,就好象小孩与巨人的差别一样。
    “我相信,我们在这场战争中不会输,但是,这场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蒙古人一旦遭到失败,必然会从其他地方,也就是从色目地区调集力量卷土重来,因为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成吉思汗是他们心中的神,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不会甘心失败,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想来想去,在进行临安保卫战的同时建设战略后方已经刻不容缓,经营好了战略后方,我们就不用愁粮食、武器、被服、兵员、赋税这些战争必须的资源。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把战略后方设在福州和广州比较好。你们认为呢?你们有什么看法,都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商讨,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按:李隽说的蒙古大帝国不完全,不包括后来的印度。十四世纪末,蒙古人贴木儿在中亚细亚的萨马尔罕建立统治,一度攻占了印度首都新德里。他的第五世孙巴布尔打败当时统治印度的苏丹军队,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就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莫卧儿王朝,当时的印度也叫莫卧儿帝国。两者的时间差距大,李隽就没有算进去。)
    在李隽手绘的地图上标明的蒙古帝国的版图竟是如此之大,大得难以想象,蒙古人的势力竟然如此之强,这是任谁也没有想象不到的,就是胆气如文天祥之豪者也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心急的高达马上发表高见道:“皇上,我是粗人,可不懂那些战略问题。只知道一条,就是战争会有巨大的消耗,经得起消耗才能获得胜利,我看以福州和广州为战略后方是可行的,我没意见,支持皇上经营战略后方的想法。”
    “是啊,高将军说得有道理,皇上建设战略后方的设想是英明无比的决定。”文天祥赞佩地说。陆秀夫,高达,赵良淳和陈宜中点头称是。
    一向主张迁都的陈宜中这次并没有表现得象孬种,相反他的表现相当不错:“臣以前是错了,错得离谱。臣以为蒙古人不过是漠北之地不开化的鞑子而已,没想到他们竟是如此的强大,臣才想着迁都,退让。要是臣早知道他们如此强大,是决不会建议迁都的,因为鞑子太强大了,我们走到哪里他们就会追到哪里,就是天涯海角他们也会追来,只有奋起反击才是我们的唯一生路。”
    “终于想明白了。”李隽心里对陈宜中的表现很是满意。历史上的陈宜中主张迁都,主张逃跑,固然让人着恼,和贾似道主张的投降比起来好得太多了,他一旦下定决心要求抗战的话,不是又多了一员大臣?
    李隽缓缓道:“我决定福州由陆秀夫负责,广州由陈宜中负责。陈宜中强于政事,却拙于军事,我决定就由赵良淳当你的助手,你负责行政事务,军事就由赵良淳负责。”
    “遵旨。”三人领旨。
    “临安城外的难民在户部的安排下已经向福州,广州一带疏散,临安五百里范围内的百姓也在向南撤退,安置这些难民将是头等大事,你们一定要多用心。”李隽开始分派任务了:“我决定让难民多开垦荒田,增加粮食。难民开恳的田地难民享有所有权,是他们自己的,第一年不仅免税,朝庭还要给耕具,牲畜,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第二年也免税。三年以后,收取一成的租税,推行十一税。这些土地朝庭要派人去丈量,记录在册,以便备查,避免豪强兼并,要保证耕者有其田。”
    南宋年间,百姓税赋极重,向政府租地也要交五成租,当时的产量很低,五成哪里够吃,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有很多家庭粮食不够,有很多妇女只好终生喝粥,把粮食省下来给汉子吃,因为汉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才能支撑一个家庭。一个非常酸楚的结果,就是这些喝了一辈子粥的妇女熬得一手好粥,就是比起御厨也不差。
    自此开始,经过李隽的努力,数年之后在南宋境内重新丈量了土地,耕者有其田,农民自己拥有了土地不说,推行十一税,负担减轻了不少,积极性大为提高,农业生产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遭到破坏,生产出的粮食反而更多。
    李隽接着说:“蒙古人以为拿下临安主要战事就结束了,他们是在做梦,我们还有福州和广州可以依靠,还有这么广阔的国土,还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可以利用,节节抵抗,消耗敌人,等待有利的反攻时机。”
    李隽这话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决不投降,抵抗到底。
    李隽这话深得文天祥等人的赞同,一齐道:“为国尽忠,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李隽接着道:“广州是天然的良港,是朝庭对外贸易的基地,到了广州,要把港口建得更大些,按照这份图纸把现有的船只改造。这是使用畜力的船只,具有动力系统,航行速度更快,更有效率,可以按照图纸多生产些,尽可能把海外贸易的规模提上去。”
    拿起一份图纸,道:“这是一份海图,比现有的海图更全面,更详细,可以很好地指导航海。往东是倭国,这里是台湾,往南是身毒,再往南是三佛齐。经过马六甲海峡向西,绕过好望角向北,可以到达这里,大食帝国,再过去是大秦帝国。”李隽指着地图解说起来。(按:大食就是古波斯帝国,大秦就是古罗马帝国。)
    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地理学家,因为学习历史离不开人文地理。李隽这样的历史学家对地理熟稔于胸,画一份具有现代特点的海图不是什么难事。
    大食和大秦都是史有所载,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几乎是没有进直接交往,两国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李隽一提到这两国,文天祥等人非常吃惊,以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着李隽。
    李隽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也不点破,接着道:“大食帝国现在已经成了蒙古人的属国,回回炮就是大食帝国生产的。回回炮手营副总管,就是在焦山用回回炮烧掉张世杰船只的布伯就是大食帝国人。
    “大秦帝国现在四分五裂,彼此之间战争不断,很象先秦之前的战国时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就是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百姓对我华夏的比绸无比喜爱,无不是以拥有华夏丝绸为荣。要是把华夏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到的话,可以卖到天价。不过,海程太远,不是我朝船只所能胜任,就没必要到那么远了。”
    赵良淳站起道:“皇上,当此多事之秋,朝庭急需银子,臣斗胆要去大食和大秦,就是葬身海底也在所不惜。”
    李隽马上表示反对:“你的忠心我是明白的。凡事要懂得量力而为,切不可做超出力量范围以外的事情,现在我们的船只没有这么远的续航能力,去了不仅无益,还徒自葬送了性命,智者不为。”
    “臣明白。”赵良淳不太情愿地坐了下来。
    李隽知道他忠义,有胆识,一时转不过弯也是情理中事,道:“这些国家战乱不休,治安不宁,多海盗,因此,赵卿要训练出一只水军,跟随商队去保护他们。”
    赵良淳领旨道:“臣遵旨。”
第十二章 开发广州(下)
    “海途遥远,补给困难,可以把船造大些,装上泥土,带上种子,种些蔬菜,既可以让水手观赏,还可改善生活。”李隽心思细密,交待细节。(按:据考,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上就专门有种植蔬菜的空间。)
    李隽如此细密的心思,不是度宗能够做到的,文天祥等人震惊不已,感佩得五体投地,道:“皇上圣明!皇上仁德!”
    李隽严肃地道:“海外多奇事,与大宋不同,切不可自侍天朝上国不尊重他国的风俗,三佛齐的风俗是不能摸小孩的头,要是摸了,就会结仇,小孩的父亲非把你杀了不可。”
    中国风俗摸小孩的头是很亲热的动作,没想到三佛齐竟然有如此古怪的风俗,文天祥等人觉得不可思议,还是点头称是。(按:三佛齐就是现在的马来西亚一带的一个强国。倭国都知道是小日本。身毒是现在的印度。)
    “讲课也没有这么费口水嘛。”李隽感到口水有点少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道:“这些国家不仅风俗不同,语言也是不同,商队要和当地人打交道将非常困难。朕的意思是,从贸易所得中拨出一部分银两,从长年进行海外贸易,懂得当地语言和人文地理的人中筛选出一批,发给他们薪俸,要他们教授给其他人。优秀者,可以给予爵位。教授的对象可以从那些有才有德的学子中筛选,优秀者不仅给予薪俸还给予爵位,甚至可以做官。”
    “皇上圣明!烛照万里!”文天祥等人中知晓商队往往受制于语言关,闹出很多不该有的麻烦,这也是制约宋朝海外贸易扩大的一个原因。要是按照李隽所说,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批掌握语言,了解异国风情的翻译人才,海外贸易就容易多了。
    中国历史上有一条为历朝历代奉为经典的治国策略,那就是“重农抑末”,重视农业,抑止商业的发展。这一传统政策在历史上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身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重视农业固然是好事,要是把农业视为唯一重要的行业,反而会束缚历史的发展,明朝末年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被扼杀在摇篮中,和这一思想不无关系。李隽力主贸易,贩有市无,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打破了这一传统政策,为实现生产力结构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诞生做好了准备,进而把中国这个历史上典型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农工商服务业并存发展的新型国家。
    李隽这一决策,其历史意义非常深远,从短期来说,直接促进广州的海外贸易,使广州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从长期看,使中国以广州为开端,逐步走上了重商主义的强国路线,导致了一系列新生事物的产生,比如海关的设立,专门处理海外贸易。借鉴广州成功的经验,在全国推而广之,修建开发了香港,澳门,深圳,上海,大连,青岛,旅顺,威海卫这些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或尚未存在的港口城市,有力地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带动全国的大开发。
    战争是流血的伤口,往往使得国家越来越弱,经济实力严重下降,在李隽新政的治理下,南宋不仅没有给削弱,反而获得了更加充足的财政收入,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为扩军备战,完成华夏的大一统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因而,这次御前会议是中华新史的开端,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是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新商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世界的交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按:著名的经济学创立者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挥舞自由贸易的大棒把重商主义鞭笞得体无完肤,而德国著名的经济学、也是务实的外交家李斯特却提出了相反的理论,他认为:重商主义是发展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剂良药。事实证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在重商主义的保护下完成的,要是没有重商主义这把保护伞,工业革命会有那么顺利吗?这很难说。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鼓吹自由贸易,那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使用的还是李斯特的理论,借自由贸易这面旗帜保护民族工业之实。比如说老美,整天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要求别国开放软件市场,好让独霸天下的微软杀个片甲不留。老美之所以敢打自由贸易这张牌,是因为在软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竞争优势,要是别国实行自由留易,后果是不言自明的,微软会把别国的软件产业摧毁。在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比如钢铁行业,老美就不敢打自由贸易的旗帜,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美国的钢铁行业,甚至不惜动用蛮横的“超级301法案”。
    依照我的观点,推行重商主义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必不可少的手段。重商主义能够很好地保护民族工业,在李隽治理下的南宋走上重商主义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好处,到时会一一介绍出来,在此不再赘述了。)
    正在君臣谈兴正健的时候,全皇后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道:“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寿和圣福要去出家。”
    “出家?”李隽晕乎乎的,安慰全皇后道:“你别急,慢慢说,说清楚。”
    全皇后嘀咕一句:“这么大的事,还不急,那要什么事才算急?”喘口气道:“皇上,事情是这样的。寿和圣福好象是在看一本什么帐册,一边看一边流泪,饭也不吃。我看皇上忙着作画,就没有启奏皇上。刚才,寿和圣福把帐本往地上一扔,骂了一句‘贾似道,好你个贾似道,老太婆待你不薄,你居然如此阴险,残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大宋律法没有饶过你。’接下来,她老人家就要人收拾东西,说要去栖霞寺长住。”
    谢道清看的不是别的,是贾似道家产明细表,也就是一本帐本,详详细细地记载着贾似道家产数目和来源,也可以说是贾似道最有力的罪证。这都是百姓叩阙之后李隽特地拿给她看的,目的是要让她知道贾似道的罪行,免得以后再旧事重提,节外生枝。
    李隽暗暗好笑,心想谢道清的性格多变,拿不定主意,还真的不假,先前是死活不肯杀了贾似道,现在是巴不得多杀几次。这脸变得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比脱裤子还快。
    谢道清去和尚庙长住,和出家差不多,这有关皇家尊严,怪不得全皇后如此着急。李隽微微一笑,一点也不急,道:“走,去看看。”
    文天祥他们站起来,就要跟去,李隽摆摆手道:“你们在这里等我,我一会就回来。”心里想的是:“你们现在跟去了,她就真的要去找和尚解寂寞了。”
    文天祥他们无奈地摇摇头,只好坐下来,心里想的是谢道清真会添乱的,这都什么时间了,她还有心情去和尚庙长住。蒙古大军一围城,还不把她给抓起来,那样的话,造成的影响就大了去了,以她要胁皇上还得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净添乱!”文天祥他们在心里如是腹诽谢道清。
第十三章 佛门弟子(上)
    “寿和圣福,你这是做什么?是不是我对你不够好,没有尽到孝道?”李隽忍住满肚子笑意,装出一副惊慌的样子急急地问道。
    谢道清突然想起要去和尚庙长住,其中的原因李隽心如明镜,那是因为谢道清数十年来庇护贾似道,不给他难堪,礼遇有加,没想到竟是一个大奸臣,谢道清心里惭愧,不想见到李隽才以到和尚庙长住学佛做借口行逃避与李隽见面之实。李隽知道谢道清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也不点破。
    谢道清当然是不会说出真正的原因,撒谎道:“皇上,老太婆早些时日在佛祖座前许下宏愿,要超渡五百弟子,一直因为朝事繁忙没有成行。现在,你比老太婆强得多了,是非分明,群臣拥戴,百姓归心,不再需要老太婆帮扶着。老太婆闲不得的人,就去还愿,超渡些弟子,积点德。”
    她也真够厉害的,撒谎也不脸红,李隽是个主意很多的人,心念一转立时有了主意,一下跪下来,叩头道:“弟子愿意皈依我佛,还请佛祖保佑,收留弟子。”
    全皇后没有处理国政的能力,人也不笨,明白李隽的用意,就要跪下来,看见李隽的手在背后向她摇个不停,马上醒悟,快步离去。
    谢道清还真的给李隽僵住了,拐杖敲着地面,道:“皇上,你是万民之主,一国之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快起来,快起来。”
    李隽信口胡诌起来:“佛即皇上,皇上即佛,我当皇上是佛,不当皇上还是佛。不仅弟子愿意皈依三宝,就是这些侍卫也愿意请求佛祖庇护。”
    皇帝都这么说了,侍卫还敢说什么,只好跪下来,照本宣科的道:“弟子请求佛祖慈悲,收于座前。”
    几十个侍卫跪了一地,一下子超渡几十号人入佛门,超渡速度之快恐怕是佛家历史上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