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蒙古人屠城成性,特别是在成吉思汗时代,更是占一城屠一城,蒙古大军所过之处难以幸存者,这在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李隽也没有少看这方面的史料,应该说对于这种屠城行动不会惊讶,更不会发火。  但是,这种惨无人道之事,任谁知道了都会怒发冲冠,要是没有这种反应的话,只能说明神经可能有点麻木。
    清风子把战报看了一遍,白眉一轩,连连摇摇头,道:“无量天尊!无量天尊!鞑子嗜血成性,竟然把屠刀对准了老百姓!惨事!惨事!惨不忍闻!”一脸的悲愤之色。
    李隽一脸地怒气。  双手背在背后,在屋里来回踱着,一个劲地道:“柳河子做得对,这个兀哈烈给扒了皮,活该!”虽只短短一句话,却把他满腔的怒火表露无遗。
    清风子深表赞同,点头道:“扒人皮虽是惨事。  对于这种灭绝人性的畜牲,也不必对他客气。  要处以极刑,才对得起罹难的百姓。  ”
    他虽是避世出家,心却是滚烫,深深地爱着老百姓,要不然他完全可以象郭侃他们一样向忽必烈卖好,以他之才,要是去了元廷。  绝对会给重用。  数万老百姓无辜遇难,激起了他的怒火,才如此言语。
    “不行,这事我们一定要阻止。  ”李隽猛地一下停下来,看着清风子道:“要是不阻止鞑子,中原之地的百姓无辜遇害的不知道有多少。  ”
    李隽这话深谋远虑,现在地情况非常明白,关中已经收复。  函关已经拿下来了,南宋从关中进军中原的战略通道已经彻底洞开。  只要等到张珏他们回师关中,山东战事平息,北伐中原地条件就完全成熟了。
    等到朝廷北伐中原时,李隽必然要策划中原百姓回归,这点李隽已经埋下了伏笔。  到时只需轻轻一拨就行了。  老百姓驱逐蒙古人,迎接王师之事不知道会有多少,要是不阻止蒙古人屠城,他们狗急跳墙的话,对老百姓下毒手,不知道会有多少老百姓无辜罹难,这事不得不预先防止。
    清风子才思极其敏捷之人,哪会不明白李隽意图的道理,点头称赞道:“皇上仁德,以百姓之心为心。  百姓之幸!请问皇上。  要怎样做?”
    “我想,朝廷找一个蒙古人聚居的地方下手。  把这些蒙古人收拾了,以此来警告蒙古人,他们要是不善待老百姓,绝不会有好下场。  ”李隽双眼中闪着精光,坚决地说。
    李隽的意思非常明显,也就是找一个蒙古人多的地方进行报复行动,以此来警告蒙古人,蒙古人敢于对老百姓下毒手的话,南宋也有可以以牙还牙,以此来达到震慑目地。
    这种事情很血腥,要不是兀哈烈的作为让人发指,让一向不发火的李隽天威震怒,也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顿了顿,李隽接着道:“最好这地方是蒙古贵族将领们聚居的地方,这样的话既可以达到震慑目的,又不会伤及无辜。  ”
    蒙古贵族聚集的地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蒙古高层聚居地地方,这些高层有几个双手没有沾满汗人的鲜血?找他们开刀再好不过,既有除奸之效,又有震慑作用,可以想象得到,要是这一计划成功的话,蒙古人会非常顾虑。
    “皇上真是仁德之君!贫道既感且佩!”清风子赞不绝口,道:“皇上,贫道知道一个地方有大量的蒙古贵族。  这些人大多是蒙古的将领,他们都沾满了华夏百姓的鲜血,杀了他们正该!”这位出家人也不是省油地灯。
    李隽很是期待地道:“哦,有这种地方?请问道长,是什么地方?”
    “周公负成王会诸侯。  ”清风子没有直接回答李隽的问题,说了一个历史典故。  周公负成王会诸侯在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故事,说的是周公把未成年的周成王背在背上去洛阳会诸侯,接受诸侯朝觐。  (按: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去洛阳接见分封在各地的诸侯,听取他们一年的工作汇报,即述职。  )
    “洛阳!”李隽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双手一拍道:“妙妙妙!”
    一连说了三个妙字,什么话也没有说,清风子当然明白这三个妙字的份量有多重,点头道出李隽之意,道:“这是一石数鸟之计。  皇上,贫道认为,善攻者善谋,朝廷可以趁此机会伐谋。  ”
    洛阳号称东都,是中原的重地,要是南宋在洛阳动手地话,无异于在蒙古人地心脏上捅了一刀,对蒙古人的震憾力有多大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再者,函关谷已经收复。  进军中原在即,这无异于北伐地先兆,还可以鼓舞中原百姓地斗志,要他们知道朝廷会保护他们,蒙古人要是敢对他们下毒手,绝不会有好下场。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老百姓知道这事后会有多高兴。  他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自会揭竿而起,响应王师北伐。  好处有多大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伐谋固然是好,请问道长要如何行动?”李隽深表赞同。
    清风子摸摸白胡子,道:“皇上,贫道以为洛阳一行完成之后,可以遣一介之使去大都,向忽必烈申明朝廷之意:不善待老百姓者,必然没有好下场!”
    “好是好。  要是忽必烈一怒,我们的使者岂不危险?这可是危地,不可不防。  ”李隽不无顾虑地道。
    杀了蒙古大量贵族,再派人去向忽必烈申明南宋的意图,对于忽必烈来说无异于示威,忽必烈雄材大略之人,心气极高,哪里会接受这种示威。  说不定会一怒之下杀了使者。
    事情还没有进行,就在为使者的安危担心,的确难得,清风子非常钦佩,道:“皇上体恤臣子,待臣子如手足。  贫道钦佩!皇上请放心,贫道昔年曾游于大都,和忽必烈有过一面之缘,贫道以为他不会杀使者。  ”
    忽必烈这个人,历史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与忽必烈交手,真正体会到“盛名之下无虚士”一语地份量。  平心而论,忽必烈是个极其可怕的对手,当得起历史地评价:雄材大略!
    李隽早就对忽必烈本人感兴趣,清风子这话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兴趣。  问道:“道长以为忽必烈何如主?”
    “雄材大略。  英明神武,千古少有之明君。  ”清风子如实答道:“虽然出身蛮夷。  却向慕华夏文化,苦读不辍,石勒夜读,千古美谈,与之相比也远为不及。若平心而论,贫道认为他是自太祖以后最有成就的明君。  ”
    汉族有过屈辱的历史,中国有过大分裂时期,但是最终归于统一。  让少数民族向慕的不仅仅是汉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还有文化,石勒读汉书,是历史有名的故事,成为历史美谈。
    其实,忽必烈应该是自唐太宗以后最有成就地帝王,其成就远过宋太祖。  清风子这是委婉之言,给宋太祖留了点脸面。
    他如此赞誉忽必烈,与历史记载差相仿佛,李隽也不惊奇,赞道:“忽必烈难得,道长高风亮节,不忘华夏根本,甘愿避世隐居在南山,也不愿为忽必烈所用,郭侃之辈足以羞煞!”
    李隽何等样人,哪有听不出清风子话里对忽必烈钦佩之意。  正如李隽李想,清风子昔年曾游于大都,与郭侃、史天泽、张弘范等人谈论时势,想度三人远离尘世,与他一道游于三山五岳中,让人遗憾的是郭侃等人虽然是感激他的用心,却不愿与他一道避世,甘愿为异族所用。
    郭侃等人联名向忽必烈上奏,举荐清风子。  忽必烈马上召见他,两人谈得很投机,忽必烈对他之才大为赞赏,一心想拢络他,清风子守着华夏根本,不为所动。  忽必烈急了,直接问道:“道长以为我忽必烈是什么人?你如此不愿与我一道共平天下,创建一个太平盛世。  ”
    清风子的回答是:“陛下雄材大略,清风生平所仅见。  清风不愿为陛下效力,非为陛下之材不足,而是因为清风身为华夏人,死当为华夏鬼!人各有志,还请陛下成全清风。  ”非常明显,忽必烈也是清风子心仪的一个人,清风子不愿为忽必烈所用,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守着华夏根本。
    在当时情况下,蒙古势盛,南宋日益衰弱,光复无望,不少有才干的汉人绝望之余把眼光投入了雄材大略的忽必烈,史天泽他们就是其中地代表。  能如清风这般守志的人很少,真的是难能可贵!
    忽必烈威胁道:“道长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这话是在告诉清风,他要是不能得到清风子的话,也不会让清风为人所用,那就是要杀他。
    自古以来,帝王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人才留给对手。  比如秦国地强大,他地人才大多是来自山东六国,这点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已经很好地得到论证。  对于忽必烈来说,不能得到清风子,杀了他也就是必然。
    清风子不为所动,言笑如常,笑道:“陛下非滥杀之人。  不会对清风下如此毒手。  ”
    忽必烈看了清风子好一阵子,长叹一声道:“知我者。  清风也!”也不管清风子愿不愿意,赏了不少东西给清风子。  清风子是来者不拒,全收下了。
    到了第二天,忽必烈得到报告,清风子已经离开大都了。  他赏赐给清风子的东西一样不少地放在住处,旁边留着清风子的一张字条“归还贵赐”,这事让忽必烈感叹良久。
    清风子的德操不仅让忽必烈感叹。  李隽也是感叹不已,赞道:“道长气节过人,千古罕有!”象清风子这般才干,哪有不想入世的道理,更别说还有忽必烈这个雄材大略之人,他能守志、甘愿避世,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皇上过奖。  ”清风子微一谦逊,把话题拉回正题。  道:“皇上,臣以为贫道不成器弟子扬明可以走一趟大都。  ”
    清风子不凡,他地几个弟子也是不凡,个个都是人才,这个扬明能言善辩,机伶过人。  要是他去大都的话,肯定是不会有问题。
    李隽点头道:“名师出高徒,道长清人,扬明得道长真传,伐谋之事有他不会有问题。  ”顿了顿,道:“春节也要到了,既然去了大都,不能不给忽必烈送份厚礼。  ”
    两国之间正在大战,派人前来送礼,只是说得好听罢了。  和示威可以划等号。  清风子知道李隽给伯颜送礼。  气得伯颜吐血一事,李隽如此说肯定有什么妙计。  好奇心起,问道:“请问皇上,要给忽必烈送什么礼?”
    “四贤礼!”李隽平静地道。
    清风子眉头一皱,道:“四贤礼?还请皇上示下,是哪四贤?”
    “术速忽里,汪德臣,木札礼,博尔忽四人地人头。  ”李隽笑着道:“说是四贤礼,其实只有三贤了,博尔忽给解晋逼进草地,哪里找得到他的人头,只能用草地一抹秋草代替了。  ”
    清风子扶掌称妙,道:“此礼别开生面,定有妙用。  ”
    自古以来,敌国之间送人头地事情不少,没什么好奇怪地,只是李隽一次性给送上四颗人头,这四个人都是忽必烈的重臣,问题就大不相同了,无异于是在告诉忽必烈:你地日子不会长了!清风子说的妙用就是指此而言。
    “恐怕也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难有实际功用,忽必烈不是伯颜。  ”李隽思索一下,道:“洛阳一行,非许光汉莫属,我这就给许光汉下旨,要他马上去洛阳。  ”
    XXXXXXXXXXXXXXXXXX
    “太好了。  ”柳河子这个冷静逾恒地人几乎是唱出来的,对许光汉道:“皇上真是圣明!仁德无双!时时刻刻不忘老百姓!”把命令递给许光汉道:“你看看,皇上要你马上去洛阳杀鞑子去!”
    兀哈烈的行为让柳河子恨透了顶,李隽决心报复,对于柳河子来说那是天音仙乐,也许比天音仙乐还要好听一万倍都不止。
    许光汉把命令看了一遍,一脸喜色地道:“鞑子,你们走着瞧!我许光汉一定要让你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他一脸的风光霁月,说得喜悦无限,一点也没有杀气。  南宋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指挥官说出来的话,那就是催命符,但话里的份量任谁都得掂量一下。
    柳河子道:“许将军,这位扬明道长熟悉那里地情形,可与你们一道前去。  ”
    “既如此,那就有劳道长了。  ”许光汉向扬明施礼,道:“许光汉先行谢过道长。  ”
    扬明还礼道:“许将军不必多礼,贫道奉皇上之命前来协助将军。  特种部队百战之师,扬明只能给许将军带带路,不敢当将军之礼。  ”象扬明这种人,才学不错,功夫不错,见识广博,却有如此谦虚的心态,一点也不自高自大,真的是很难得,柳河子和许光汉大为赞叹。
    许光汉不无遗憾地道:“只可惜末将无能,还没有抓住郭侃。  ”
    柳河子安慰道:“许将军放心去洛阳,这里就交给柳某。  我料定,他们虽然出其不意地从你眼前逃走,现在正是大雪封山的时候,他们必然还在崤山中,我会给他们布下天罗地网。  派人守在山外,再派人进山去搜。  在外有追兵,内无粮食的情况下,他们不给抓住,就会给饿死冻死。  ”
    对于柳河子之能,许光汉自然是信得过,很是放心地道:“既如此,就有劳柳将军了。  ”转身对扬明道:“道长,请。  ”
    “将军,请。  ”扬明回礼,和许光汉一道离开。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七十八章 以血止血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七十八章 以血止血
    说起崤山,也许朋友们并不是很了解。  印象肯定是有,但要说出崤山对中国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崤山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非常的巨大,崤山是关中的东部屏障,别的不说,就是秦国的崛起和最终统一中国崤山就功不可没。  要是没有崤山,可以想象得到象秦国当时在非常弱小的情况下,与当时最为强大的魏国相邻,很难争取到一个进行改革,向东防御向西发展的空间。
    正是这座名山的存在,正是依靠函谷关,秦国的东部无忧,才得以全力在关中发展势力,等到强大了再大举东进,与山东六国争霸,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
    此时的崤山银装素裹,已经给白雪完全覆盖了,好象一天即将腾空的巨龙。
    大雪纷飞,漫空的雪花飞舞,让人眼睛都睁不开。  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很少有人出来活动,但并不是说没有人出来活。  现在,在崤山活动的人不仅有,还为数不少,他们就是给柳河子派出来搜山的宋军士卒,还有给宋军动员起来的崤山猎户、老百姓。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躲藏在崤山中的郭侃他们。
    郭侃他们给许光汉逼到悬崖边,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按理万难逃脱。  然而,他们竟然再一次从宋军眼皮底下逃走了。  他们这次能够逃走,不是郭侃神通广大。  相反这位有神人称号的人现在仍处在昏迷中,根本就不知道眼前地危险。
    他们能够逃掉,是因为巴布尔的存在。  这位在历史上征服印度的蒙古英雄,当历史重来时他还要再次征服印度,在危急关头充分表现出了他的冷静、沉着、机智、胆识,还有勇敢精神。
    他略一打量,观察一下眼前情势。  发现左边十丈处的地势不如立身处陡峭,马上就有了主意。  他一拉缰绳。  来到这里,跳下马来,拔出弯刀,一刀砍断了马脖子。
    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史天泽他们来说,马匹是他们救命的工具,没想到巴布尔居然把马匹给宰了,惊叫一声。  道:“巴布尔,你做什么?”
    “救命!”巴布尔非常简单地回答,一刀把郭侃地坐骑给杀了,死马歪倒在一边,把郭侃压在身下。  而郭侃昏迷不醒,动都没有动一下。  巴布尔一刀割断绳子,把郭侃背在背上,用绳子系紧了。  把马尸拉到悬崖边平放好。  跳到马肚子上坐好,右手在雪地里一撑,死马直向下滑去。
    他这主意非常不错,好比滑雪撬一样,人坐在上面平稳异常,一转眼功夫就滑出了老远。
    史天泽和几个亲兵受到启发。  如法施为,跟着巴布尔滑了下去。
    抓住郭侃是许光汉的心愿,愿望即将实现,许光汉非常高兴,正要喝令上前拿人,没想到变生肘腋,知道不好,飞马赶到悬崖边,只见下方有几个黑点,雪地里还有十几道痕迹。
    “大人。  我们也去。  ”一个特种兵急切地向许光汉建议。  跳下马,拔出宝刀就要砍马脖子。  许光汉马上阻止他。  道:“不可。  ”点燃一颗手掷式铸铁炸弹朝一个突出地山岩扔去,喊道:“你们也扔,动作快点。  ”
    特种兵虽然搞不明白他的用意,仍是遵照不误,把手掷式铸铁炸弹铺天盖地扔出去。  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雪花飞舞,漫天都是飞雪,让人目难见物。
    轰隆一声巨响,突出的岩石上的积雪给震裂,向下滑去,一场人为的雪崩就这样给许光汉造成了。
    许光汉也是那种反应极快之人,巴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