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有道理。  ”旭烈兀问道:“二哥,哪里的情况最是紧急?”
    忽必烈指着地图道:“这里,虞城。  南朝的皇帝已经到了这里,大量的火炮已经部署在这里,我想他们是准备对这里下手了。  他们的目地很明显,就是要在你赶到之前围歼掉朝廷在这里的军队,以便腾出手来对付你。  ”
    “二哥,最不紧急的是哪里?”旭烈兀问道。
    忽必烈一下按在洛阳以西,道:“这里。  南朝虽已控制了洛阳,但是他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吃掉阿术也不可能。  南面,介于二者之间。  ”
    “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旭烈兀指着南线,道:“然后就是这里。  把南线和西线的军队救出来,再来和南朝决一死战。  ”
    他之所以如此设想,是因为他的部队要赶到前线还需要几天时间,也就是李隽说的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点时间。  他一过了黄河就飞马赶来和忽必烈见面,固然有兄弟之情,也有商议军机之必要。
    他的想法很不错,东线最是危急,等到他的军队真正发挥作用时,说不东线已经全军覆没了。  权衡之后,还不如先救南线,再救西线,然后集中所有军队与李隽决一死战。
    忽必烈摇头,道:“三弟有所不知,东线是必救之地。  朝廷的三卫禁军和怯薛兵团大部都给包围了,要是不救的话,东线一失守,朝廷地精锐尽失。  ”
    对于怯薛兵团和五卫禁军,旭烈兀当然知道那是忽必烈手里最为精锐地部队,即使其他军队损失了,只要这两支军队还在,就会东山再起,微一凝思,道:“只有这样了。  二哥,小弟先率一部分军队赶去东线,后面的军队到了再开到东线去。  ”
    他地主力还在黄河南岸快速东进,跟他赶到汴京的部队不过两万多,最好是等后面的部队到了再一起压上去。  不过,现在的情况紧急,已经不能等了,他才如此说。
    忽必烈有点无奈地道:“只能如此了。  后面的部队,除了调到东线的以外,我会要他们去南线和西线。  ”三十万大军全压到东线,那也没有必要,不如分出一部分去其他两条战线。
    “二哥所言极是。  ”旭烈兀把茶杯放下,道:“二哥,小弟这就出发了。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五章 雇佣军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五章 雇佣军
    “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好。  ”拜巴尔进来向李隽施礼,道:“我非常真诚地向陛下贺喜,贵国取得了这么多的胜利,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
    李隽站起身,拉着拜巴尔的手,道:“尊敬的苏丹陛下请坐。  谢谢你。  我们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有广大的老百姓支持,而鞑子却是倒行逆施,失却民心。  ”
    李隽示意段干木给拜巴尔送上茶水,拜巴尔接过茶水,并没有喝,而是放在桌子上,有点为难地道:“大皇帝陛下,我有件事情不好办,想请你帮忙。  ”
    “你找我帮忙,无非就是钱粮之事。  你带来的金银也不少,不过我帮你花光了。  你们要修房造屋,你就是有几座金山银山也会耗空。  ”李隽心如明镜地想,假装不知道,问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好了,我会尽力帮你。  ”
    拜巴尔说声谢谢,接着就说道:“我们来到贵国,得到贵国无私的帮助,现在有住房,有训练场,我的人民还有工作,我们非常常感激。  只是,我们的开销太大,我们的积蓄已经快用光了,我是想请陛下借些银子给我们。  陛下请放心,我可以保证,有了马上就归还。  ”
    “借银子给你不是不可以,不过等你还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你能不能回到埃及还是未知数,只不过是打了一个望天眼而已。  这种事我太亏了,万万做不得。  ”李隽在心里如是盘算,笑着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
    拜巴尔有求于李隽,还能有什么事情不能说地,忙道:“陛下请讲。  ”
    李隽点头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说借就说重了。  你们有困难,我们帮助你们是应该的。  朋友有难。  我们理应帮助,这事没问题。  你们需要多少银子?”
    拜巴尔是万未想到李隽如此好说话,什么要求也没有提就答应了,非常感激,在这一刻,他觉得李隽是这个世界上他最最亲的亲人,简直可以说是再生父母。  不无兴奋地道:“三百万两就够了。  ”
    “你还真是猴子大开口。  ”李隽在心里冷笑,不置可否地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三百万两银子你恐怕不够花吧。  ”
    李隽真是个好人,听他的意思是要多借点给他,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谁也不会拒绝,拜巴尔更是高兴,感激万分地道:“三百万两银子是有点紧。  ”
    “我想过了,光借也不是长远之策。  应该要想一个长久地办法。  ”李隽笑着给拜巴尔支招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可曾想过这问题?”
    作为苏丹,他肯定是想过地,只是没有办法,如实回答道:“陛下,我并非没有想过。  只是没有想到好办法。  要是陛下有好办法,请你告诉我,我非常感激。  ”
    “不是告诉你,而是你必须去执行,这由不得你。  ”李隽在心里冷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有一个人你肯定会很感兴趣。  ”
    这话有点不着边际,拜巴尔愣了一下,问道:“请问陛下,是谁?”
    “旭烈兀!”李隽只说了三个字。  看着拜巴尔没再说话。
    果不其然。  拜巴尔一下站起来,焦燥地走动起来。  道:“该死的旭烈兀,他让我们国破家亡,多少人丧生在他的铁蹄之下。  ”骂了一阵,这才明白过来,李隽断不会无缘无故提到旭烈兀,问道:“请问皇帝陛下,旭烈兀在哪里?”
    拜巴尔也不笨,他已经在怀疑旭烈来到中土,要不然李隽不会提起,李隽给他证实道:“旭烈兀率领三十万军队来到中原了。  ”
    “啊!”拜巴尔虽是已有心理准备,乍闻之下仍是惊讶不置。
    李隽笑着道:“我在想,他此番前来中原,很可能是知道你们在这里,专为找你们而来。  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是个有仇必报的小人,更是一个绝不放过对手的人。  你们虽是来到中土,他仍是不放心,怕你们将来复国,打算把们彻底解决掉。  ”
    旭烈兀来中原是给忽必烈助战,却给李隽说成是找拜巴尔而来,他还真是会编故事。  不过,拜巴尔不是李隽这样的现代人,对于旭烈兀和忽必烈之间地关系没有李隽知晓得多,心想李隽所言并非虚语,极有可能,他只有几万之众,要对付旭烈兀的三十万大军,谈何容易,不由得脸色一下子变白了,吃惊地道:“这这这,这么多?”
    李隽这会儿的表现和诡诈多变的曹操如出一辙,先吓吓拜巴尔再说,接着道:“三十万也许只是他的先头部队,也许后面还有其他的部队到来也未可知。  他要是得手的话,你们得到的下场就不是亡国了,而是灭种。  ”
    拜巴尔地国家早就亡了,用亡国作说词肯定是吓不倒他,灭种就不同了,非常有威力。
    三十万已经对付不了,要是还有,那还得了,拜巴尔一下坐在椅子上,话也说不出来了,看着李隽,过了一会儿才道:“大皇帝陛下,旭烈兀来到中原,必然会破坏你们的田地、房屋、屠杀你们的老百姓,请你做好准备。  ”
    他这话乍听之下是说的真话,好象老朋友在劝勉提醒一般,其实他是在恐吓李隽,想以旭烈兀带来的破坏性逼迫李隽和旭烈兀打一仗,说到底就是要李隽做他的挡箭牌。
    “那是必然。  ”李隽赞同他地说法,道:“要避免这事的发生,也不是没有办法。  办法倒是有一个……”技巧性地刹住话头。  看着拜巴尔不说话。
    拜巴尔一下站起来,很是惶急地道:“陛下,你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地事情。  旭烈兀贪得无厌,即使你把我们交给他,他仍会打你们,要你们做他们的奴隶。  ”
    李隽在这里刹住话头。  目的就是要他想歪点,吓吓他。  目的已经达到,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想错了。  我们是朋友,我怎么会做这种事呢?我的意思是说,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他打一仗,把他消灭在中原。  ”
    拜巴尔见李隽不似作伪,提着地心放了下来。  有点不好意思,道:“尊敬地大皇帝陛下,请你原谅,我错了。  ”
    “尊敬地苏丹陛下,你言重了。  ”李隽笑着拉着拜巴尔坐了下来,道:“我现在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
    拜巴尔近几年是事事不顺,不要说好消息稍微象样点的消息都难听到一个,乍闻有好消息。  不由得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道:“请问陛下,是什么事?”
    “旭烈兀率领三十万军队来到中原没错。  不过,现在他正从汴京向虞城扑来,身边只有不到三万人,这可是消灭他地好机会。  ”李隽走到地图前。  指着地图,道:“我是想在这里设仗,把旭烈兀做掉。  请你来的目的,就是请你到战场上看我们如何收拾他的。  他是你的敌人,你是我们地朋友,旭烈兀也就是我们的敌人,收拾他是我们该做的。  要是尊敬的苏丹陛下在场亲眼目睹旭烈兀的覆灭,那该是多好,是我们送给朋友的最好礼物。  ”
    拜巴尔一下站起来,道:“陛下。  这事就让我们去做好了。  ”
    “你们就那么一点人。  都是种子,将来复国还用得着。  死一个就少一颗种子,这事万万不行。  ”李隽一副深切为朋友着想的样子。
    拜巴尔很是感动,道:“请陛下放心,我们还有几万人,对付旭烈兀足够了。  陛下,这事就交给我们吧。  ”
    “把你找来的目地就是要你去对付他,这话我不好直接说,这才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  这是你自己往圈子里钻,倒省了我不少心。  ”李隽在心里暗笑,故作思索状,想了一下,道:“既然苏丹陛下想报仇,本着朋友的友谊,就你们上吧。  ”
    拜巴尔很是激奋地道:“谢谢陛下。  ”
    李隽再一次做好人,给拜巴尔解决难题,道:“陛下,打仗说到底无非就是打的银子,你们现在没有银子了,这仗不好打。  我看这么着,你们的军费就由朝廷出,打胜了还有奖赏,一切都依朝廷的律法办理。  ”
    拜巴尔的银子不多,都准备克扣军饷了,要是把这事转到南宋身上地话,无异于解决了他一个天大难题。  更何况,南宋现在的军功奖励非常丰厚,要是他们仗打得好,这奖赏就会更多,拜巴尔高兴得不得了,道:“谢陛下。  ”
    “还有,你们的住房已经造得差不多了,接着就该给你们的人找点事做。  我想过了,朝廷会帮你们,我们的商人会雇佣你们的人,工钱照付。  ”李隽真是个大好人,什么事都给拜巴尔想好了。
    正如李隽所言,拜巴尔他们现在最急需的就是工作,有了工作才能有收入,才能维持长远的生计,拜巴尔正为这事犯愁呢,没想到李隽居然把这事也给他连带解决了,心中之高兴非笔墨所能形容,道:“谢陛下。  ”
    “你就去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你的臣民。  ”李隽非常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拜巴尔施礼后,兴高采烈地去了。
    兴奋得快跳起来的拜巴尔没有想到,他提出地要借银子一事仍然没有解决,李隽也不可能借银子给他。
    拜巴尔一去,廖胜功他们笑成一片,齐声颂道:“皇上圣明!”
    他们地意思是说李隽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一支几万人的炮灰,而且这些炮灰还是能征善战地精锐部队,对于南宋有莫大的好处。  拜巴尔急于解决燃眉之急,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军饷由南宋出的话,无异于南宋掐住了他地脖子。  要他怎么就怎么。
    再者,马木留克军队就会感激南宋,就会听从他们的号令,一句话,李隽已经把手伸向了拜巴尔的军队,当然方式非常巧妙。
    至于给马木留克军队军饷一事,李隽根本就不在乎。  对于李隽来说,这些军饷不过是蝇头小利。  重要的是可以少死很多南宋军人,这就够了。
    拜巴尔这一答应,他的军队无异于成了雇佣军,而南宋朝廷就是雇主,要他们怎么着就怎么着。  李隽不愧是学者出身,连出道选择题都如此有水平:拜巴尔无法选择!
    “这事应该给祥甫说说,要他安排安排。  ”李隽笑着道:“大量的丁壮入伍了。  我们需要很多人手,他们的人我们总不能闲着不用吧?一个人一分力,他们那么多人,总会出很多力吧?他们这些人久处海边,其中不乏很好地水手,在海上的经验很丰富,可以把他们招募去码头上做工,去当水手。  有了他们地帮助,我们海外生意会做得更大、更远、更加兴盛。  当然,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厂就不用他们了。  ”
    赵良淳笑着道:“这下可好了,朝廷又多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还有这么多人给我们做工。  皇上真是神机妙算,一石二鸟!”
    “别拍马屁了。  我们也来研究一下,这一仗怎么打。  ”李隽走到地图前,道:“朱将军,你要从现有的火炮中抽调出一部分,部署到这里。  ”
    朱瑞祥有点奇怪地问道:“皇上,这里和我们马上发起的东线围歼战没有什么关系,请恕臣愚昧,还请皇上明示。  ”
    李隽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看着廖胜功,道:“廖将军。  你以为呢?”
    “皇上。  这个主意不错。  ”廖胜功给朱瑞祥解释,道:“这里部署一部分火炮。  有两个用处。  一是防止拜巴尔耍花招,他要是耍花招的话,就用火炮打过过去。  另一个作用就是对付旭烈兀。  旭烈兀是一个很难对付地对手,拜巴尔估计占不了便宜,会给打败。  他一败必然是向东撤,他就成了我们的诱饵,会把旭烈兀引入伏击圈。  ”
    拜巴尔处于流亡中,他肯定会想法子减少自己的损失,一见情况不对就会闪人,要是不在后面给他点压力,他还不为所欲为?这招就叫逼上梁山!前有旭烈兀大军,后有南宋炮兵,要是他不力战的话,不是给旭烈杀光,就是给南宋炮兵炸个血肉横飞。
    当然,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到时要是旭烈兀和拜巴尔咬得很紧的话,南宋也用不着太多顾虑,可以放心开炮就是,炸死的又不是自己的人,用得着心疼吗?
    朱瑞祥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火炮就可以齐发了。  ”
    李隽笑着打击朱瑞祥,道:“别高兴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你地炮兵能够按时部署到位吗?”
    “皇上请放心,不会有问题。  ”朱瑞祥信心满满地道,道:“现在的火炮可好呐,铜炮沉重,不好部署,臣就把钢炮部署在那些铜炮不好运到的地方,到时,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臣保证贴木儿和巴布尔这些鞑子在这个世界消失掉。  ”
    一想到钢炮可以部署到以前铜炮无法或是很难部署到的地方,比如山顶,可以使宋军获得更加有效的火力支援,朱瑞祥的嘴巴笑得快裂到耳根了。
    “看把你乐地。  这都是黄永善他们的功劳,应该给他们好好记一功!”李隽也是高兴,道:“这可真是难为你们了。  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你的火炮,你可要加紧准备。  ”
    朱瑞祥谦道:“皇上,这可是不是臣的功劳,都是老百姓帮我们。  要不是老百姓帮助我们,火炮也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部署好。  皇上,你放心好了,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他这话立时得到廖胜功,赵良淳,欧军行他们的赞同,道:“朱将军说得极是,要不是中原老百姓心向朝廷,给我们提供无私的帮助,我们的难度会很大,也不可能打得这么顺。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隽非常感慨地道:“前辈先贤早有诲言传世,而蒙古人竟然不顾,倒行逆施,屠戮百姓,要老百姓不反他们都难。  ”
    这可是实话,自从成吉思汗征战以来,蒙古人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他们所过之处必然是一片废墟,难有活着的生物,造成了历史浩劫。  在暴行面前,老百姓要不反抗他们就不在情理之中了。
    廖胜功很是感慨道:“不知道有多少中原百姓无辜送掉性命!”
    自从宋室南迁之后,中原之地就再无朝廷,老百姓沦于异族之手,任由异族奴役,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死于道旁,他们听说地惨事不在少数,当此形势大好之时,不得不感慨万千。
    “那我们就用铁和血为百姓讨还公道!”李隽地右手指关节重重敲在桌子上。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六章 东线围歼战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六章 东线围歼战
    郭侃半躺半卧睡在一张软榻上,给两个太监抬了进来。  郭侃双手按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