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风道长这两划很是平常。  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阿术和张弘范却给他这两划惊得目瞪口呆,好象这个最为平常的动作具有无上魔力似地。
    阿术和张弘范一下瘫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地嘀咕道:“完了,完了。  ”跟着一下跳起来,叫道:“快。  传令下去,所有人准备战斗,不惜一切代价守城。  ”飞奔而去。
    扬风道长第一划是从三门峡开始,沿着黄河南岸,直到孟津为止。  意思是说,南宋一支大军从北边沿着黄河南岸去了孟津。  第二划也是从三门峡出发,直插宜阳,这一划也是一支大军从南线直插宜阳。
    孟津和宜阳是洛阳的南北两座大门,而此时的洛阳仍然在解晋地控制中。  如此一来,西线的宋军主力已经到达洛阳外围了。  这招非常狠。  也非常高明。  一是做了一个大口袋,把西线地蒙古军队全面包围了。  二是。  宋军现在所处地位置非常好,向后可以围歼西线蒙古军队,向前可以通过洛阳直逼汴京。
    一句话:宋军的位置是可进可退,攻守自如!
    现在,阿术和张弘范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派出去刺探消息的小分队是有来无回,不用说肯定是给南宋的特种部队做掉了。  南宋的特种部队特别善长暗中活动,再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援,要收拾他们地小分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明白过来的阿术和张弘范自然知道局势对他们有多严重,换句话说:西线最后的决战已经到来了。
    二人急急忙忙地往城头上跑,也许是上天故意要和他们作对,他们还没有跑到城头上,就见不计其数地流星落在城头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爆炸声响起,城头化为一片火海,南宋的总攻开始了。
    阿术和张弘范冲上城头,往城下一望,只见清风道长一袭道袍,手拿拂尘,骑在马上,冲二人一抱拳,笑道:“恭喜二位将军,终于见到谜底了。  ”
    他这个出家人也真是地,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有心情开玩笑,阿术和张弘范二人听在耳里,差点没从城头上摔下去。
    XXXXXXXXXXXXXXXXXXX
    “旭烈兀很有办法,就是在给玄甲骑兵追击地时候居然收集了近十万军队,还真是了不起。  ”杜大用很是赞许旭烈兀的表现。  他说得没错,在旭烈兀现在这种情况下,后有追兵,前有宋军阻击,他的军队很难赶来与他汇合,然而他硬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收集到一部分军队。  没有过人的才干,是不可能做到的。
    张世杰点头道:“他就是再厉害,也是日落黄昏,无可奈何花落去,回天乏力了。  杜将军缓攻郭侃这招很是高明,旭烈兀给我们牵着鼻子牵到南边来了。  他急着赶路,他地军队必然是给拖得很疲惫,我们可以动手了。  ”
    高达很是兴奋,瞧他那模样好象年轻了二十岁,一副生龙活虎之态,道:“欧将军隐蔽前进到这里,后面的玄甲骑兵到这个位置了,我们派出的两路军队正在隐蔽前进,老夫可以预言,旭烈兀已经是一头钻进我们的埋伏中了,他马上就会四面楚歌了。  ”
    “这都是杜将军高明,要是依我,早就把郭侃这汉奸给做了。  哪会用郭侃这汉奸做饵,钓到旭烈兀这条大鱼。  ”张世杰很是钦佩。
    杜大用谦道:“张将军过奖了,这都是皇上的意思,要不是皇上巧妙部署,旭烈兀也不会上当。  ”
    “你呀,还是这么谦虚。  皇上也有这意思没错,不过,那也是你在皇上传达意图之前就开始实施了。  这叫什么?这叫英雄所见皆同!”张世杰赞不绝口,道:“杜将军在千里之外就可以了解皇上的意图,我无论如何做不到。  ”
    高达把宝刀挎在腰上,再把火铳挎好,大步而去,道:“你看你们两个,就在这里吹嘘,一个吹,一个谦,要吹到什么时间?老夫心急,不等了,去收拾郭侃这狗汉奸去!”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六十二章 大获全胜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六十二章 大获全胜
    “命令军队,撤离第一道掩体,只留少量人员看守第一道掩体。  ”郭侃在纸上写道。  郭侃这人虽然不为李隽所用,但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干,他一到南线,就命令蒙古军队挖掩体,以此来对抗南宋的火炮。
    勿庸置疑,掩体是用来对付火炮的很好方式,就是现代战争也在使用。  熟悉军事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要是没有掩体,不知道有多少人葬身在炮火之下。  正是热兵器的使用,使得掩体获得长足的发展。
    郭侃很是明白,蒙古军队没有南宋那样多的火炮,再者火炮的性能没有南宋的优越,更没有南宋那样一支经过炮火锤练的精锐炮兵,用蒙古现有的火炮与南宋炮兵一争高下只能是用鸡蛋碰石头。  是以,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应付南宋的火炮,在多次失败后,终于从他在江南惨败一事中获得灵感,当时李隽挖了不计其数的战壕,以此来遏止他的骑兵。  现在,他也决定学学李隽,才下令挖了这么多的掩体。
    处在包围之中的蒙古军队不仅挖了不计其数的掩体,还给郭侃部署成了纵深的梯次防御。  不得不承认,郭侃在军事上很有创造性,如此部署已经和现代战争差相仿佛了。
    “大人,这是为什么?”哈哈儿很是迷惑地问道:“大人,要是南朝趁我们撤离掩体之机攻击的话,我们不是要吃大亏?”
    他的话正是说到众将里去了,众将点头附和。  道:“是啊,大人,千万不能撤退。  ”
    “南朝地进攻必然是以炮击开始,撤退是为了减少炮击的损失。  ”郭侃在纸上写道。  他的意思是说,先把人撤离第一道防御线,那样的话,南宋的炮击就发挥不了多少威力。  他的损失就会减少。  这种做法和现代战争差不多,象大量使用火炮的二战。  不少战役就是在敌人炮击准备之前把军队撤离炮击区,等炮击行将结束时,军队又重返阵地。  如此一退一进,就可以减少很多损失。  当然,这要建立在准确地情报基础上。
    对于进行炮击的一方来说,准确掌握对手地行动,给予最有效的杀伤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奥德河战役。  朱可夫通过情报得到德国人发起进攻的时间,在德国人进入出发阵地时进行毁灭性的炮火打击,让德国人损失惨重。  这一战的情报还是有问题,因为苏军的炮击早了两个小时,要是晚两个小时地话,德国人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自从南宋拥有火炮之后,为了发展火炮,李隽是不遗余力。  这也是南宋拥有如此之多火炮的原因之一。  郭侃不得不承认,南宋对火炮的使用非常棒,每次大战之前,总是调集足够的火炮进行饱和的火力准备,打得蒙古军队无还手之力。  南宋大量使用火炮,遏制住了蒙古人的骑兵。  这也是蒙古人这几年一败再败的原因之一。
    对于南宋火炮地厉害,众将是有共识的,要是能够避免给南宋的火炮打击,那当然是好事,众将自然是没有异议。  可是,要是情报不准,南宋趁蒙古军队后撤之际,南宋发起进攻,那将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蒙古人的防线。
    众将不无顾虑,撒拉因问道:“大人。  要是南宋不进行炮击。  直接进攻,那怎么办?”
    “我们要伪装好。  ”郭侃在纸上写道。  他的意思是说军队撤退之前要做好伪装。  以此来消耗南宋的弹药。
    众将大有拨开乌云见青天之感,无不是齐声称好,道:“妙计,妙计。  ”
    哈哈儿问道:“请问大人,南朝会在什么时间发起进攻?”准确地掌握南宋进攻时间,对于蒙古人来说非常重要。
    “就在这一两天。  ”郭侃在纸上写道:“南朝之所以迟迟不动手,是想用我们作饵,以此来钓伊儿汗。  我估计,伊儿汗也快到了,那么南朝地进攻也就迫在眉睫了。  ”
    郭侃就是郭侃,从南宋的迹象中就做出如此判断,非常准确,实是不容易。  他一旦明白了杜大用的用意后,并没有闲着,而是抓住这难得的一点机会,进行最后的准备,挖了更多的战壕,重新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可以这样说,就这短短的几天时间,蒙古军队比之以前更加难以对付。
    “那我们应该马上行动。  ”哈哈儿很有信心地道:“只要我们拖住南朝,不让他们分出兵力对付伊儿汗,伊儿汗一到,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包准南朝全军覆没。  ”
    这正是众将所想,无不是信心倍增,道:“很对!”
    XXXXXXXXXXXXXXXXXXX
    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过后,整个城头化为一片火海。  轰隆声中,城头给火炮炸出几个大口子,宋军好象潮水一样涌了进来,无边的杀声响彻天空,蒙古军队在宋军如潮地攻势面前根本就无法抵挡。
    阿术和张弘范这两位忽必烈地宠臣,见识过在忽必烈治理下的蒙古军队曾经盛极一时,兵锋所向,列国宾服。  可是,自从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切都变了,蒙古军队是一败再败,败得不可收拾。  将领还是以前那些将领,可是盛况已经不复,辉煌已成过过去,现在地蒙古军队和他们的先辈披坚执锐,勇往直前的气慨比起来实在是让人伤心,他们在宋军的打击面前其表现和以往一触即溃的宋军没有什么两样,只顾着逃命。
    这种事情,在阿术和张弘范记忆中,那是宋军的专利,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难以接受,昔日屡败的宋军现在是强大无匹。  勇往直前,而昔日无坚不摧地蒙古军队现在已经是胆小如鼠了。
    二人对视一眼,仰天长叹道:“天乎!天乎!苍天,能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英难子孙不能创造成吉思汗那样的辉煌?”
    成吉思汗的成功,固然有他卓越的军政才干,被当时人公认为最有可能夺“鹿鼎”之人。  正是冲着他一代天骄的气魄,不少人归顺了他。  使得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是一个很奇怪地产儿,一方面他的血腥、暴行让他身边不少人反感、反对。  可是,这些人对他又是忠心耿耿,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出生入死。  比如郭侃地祖父郭宝玉,此人文武双全,给成吉思汗提出了“先取西南。  再经略中原”的战略建策,这一建策给很好地执行了,蒙古人先灭了西夏,最后再取中原。
    还有耶律楚材,此人虽是契丹人,却久受汉文化影响,比起那些蒙古人富有更多的仁心,给他从蒙古人的屠刀下救出的百姓不在少数。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也应成吉思汗之邀不远万里去到西域。  与成吉思汗相处数月。  后人对于此事一再牵强付会,说成吉思汗是为了求长生不老之药,其实是误会。  长春真人其人有很高的才情,也许行军打仗他不善长,但是说到治理国家,收拾民心。  要不是当世第一地话,也是相差无已。  宋金两国多次征召,他都不出世。  唯成吉思汗多次力邀,才西行。  究其原因,无非是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很可能“夺鹿鼎”,他给成吉思汗出了一些收拾民心方面的策略,给很好地执行了。
    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成吉思汗还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他生活的时代金国已经没落了。  “猛士已不复在”;西夏衰弱了。  南宋更加愚蠢了。  就是这样,他的征服战争也是几经起落。  多次是险胜。  最危险的莫过于两次,一次是进攻金国在野狐岭一战。  当时,金国投入四十五万大军,而他只有十万,整个形势对他是很不利,他很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他却胜了,胜得很漂亮。
    究其原因,一是金军统帅的愚蠢,没有用好这些军队,更有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在两军大战之际逃离了战场。  另一个原因是成吉思汗杰出地军事才干,他知道他的军队无法战胜四十五万大军,他集中所有的军队直攻金军中军,一举击溃了金军中军,用三十万金军的尸体铺满了野狐岭的山岗。
    另一次的好运降临是他在西征花剌子模地时候。  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时的实力对比他弱很多,他却赢了。  主要是当时的花剌模子苏丹摩诃末太愚蠢,制订了一个错误到愚蠢的战略。  他否决了王诸札兰丁集中优势兵力,趁成吉思汗立足未稳之际与之决战的战略构想,实行分兵守城,把军队分散在各个城市。  其结果,却是成吉思汗从容不迫地把军队分成几路进行大扫荡,各个击破。
    平心而论,摩诃末非常聪明,他很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明皇,先明后暗。  他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征服了不少国家,使得花剌子模盛极一时。  然而,他在成吉思汗面前的表现让人吃惊,让人吃惊的不是他的雄姿英发,而是胆小如鼠和狂妄自大。
    他制订了一个愚蠢到家地战略,就是再多地军队也不够成吉思汗打的,打了败仗很正常。  他并没有调整部署,而是“猛士已不复”,就知道逃命,逃啊逃地,直到他在逃跑途中死去。  临死之前,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把札兰丁扶上苏丹的位子,可惜的是为时已晚,札兰丁也是回天乏力了,花剌子模终归是灭了。
    灭了花剌子模的成吉思汗,实力大增,西夏,金宋这些腐朽的国家皆不是对手了,从此以后,成吉思汗的大军所到之处,无往而不胜。
    就是这样,南宋也与之争斗了几十年而不亡。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尽管南宋朝廷无能积弱,但是中国势大,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  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历行改革。  革除积弊,使得南宋的潜力发挥出来。
    几千年文明沉淀地中华古国实力本来就雄厚,再有李隽这样的明君主政,不要说忽必烈,就是起成吉思汗于地下,也是不敢与之交锋。  对于这个道理,阿术和张弘范哪里想得到。  徒呼奈何而已。
    正在两人无奈之际,一个声音响起:“二位将军。  别来无恙?”
    阿术和张弘范定睛一瞧,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去而复返的扬风道长。  此时的扬风道长比起先前,更多了几分活力,一点也不象一个谦冲恬退的出家人,倒象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大将军。  此时的阿术和张弘范是伤透了心,听了扬风道长地话。  只觉象是钢针在刺他们的心一样难受,张弘范没好气地道:“哪里钻出来一只不吉利地鸟?”
    “说吧,你有什么事?”阿术没好气地直接问道。
    扬风道长微一施礼,保持一个出家人的良好修养,道:“贫道奉家师之命,前来给两位将军指点一条活路。  ”
    阿术冷冷地道:“生死有命,一切由天定,就不用道长挂念了。  请道长代为问贵师好。  ”
    在这种情况下。  阿术没有破口大骂就不错了,能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上,那就更不错了,扬风道长不得不赞叹他的自制能力,道:“好气魄!二位将军,可否听贫道一声劝。  归顺朝廷吧,只要你们不再为祸百姓,朝廷定会宽大处理。  ”
    “你还真好心情,先前是给我们指点迷津,现在又来给人指点活路。  ”张弘范冷笑着道:“要是我们不投降呢?”
    “张将军,你也是汉人,归顺朝廷是你早就该走的路,何必执迷不悟呢?”扬风道长好言相劝。
    张弘范脸上作色,道:“不必了。  为将不胜,不能灭敌国。  我已经是辱没祖宗了。  要是再投降南朝。  那我就是不忠不义了。  ”
    “将军请三思。  ”扬风道长仍是劝解。
    张弘范一下拔出弯刀,道:“来吧。  ”
    “既如此。  那就不客气了。  ”扬风道长一下拔出佩剑,身如飘风,直朝张弘范扑去。  就在扬风道长出剑的同时,他的几个同门师弟也是仗剑而上,直取阿术和张弘范两人。
    XXXXXXXXXXXXXXXXXX
    “哎呀,我说杜将军,你这是怎么搞的?我们明明有那么多地火炮,为什么不用?”高达很是不高兴,不住地喷气,吹得白胡子不住飘扬,道:“皇上给我们火炮,就是用来对付鞑子的,要是不用,那不成了摆设?那些银子可就花得太不值得了。  杜将军,你知不知道,皇上为了弄银子,可是伤透了脑筋,你不用就是对不起皇上。  ”
    李隽戏称高达为老顽童,还真是妙语,他的话都说得如此好笑,张世杰卟哧一声笑出来,拍着他的肩膀,道:“高将军,你看你,到老还是这样的急脾气,你不要一个劲地埋怨,听杜将军把话说完不就成了。  ”
    拍拍脑门,高达有点不好意思,道:“我高达这辈子就这脾气,急。  杜将军不用火炮,我就和他急。  ”说到这里,自己都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高将军,你也知道郭侃挖了很多掩体,是用来躲避我们火炮的轰击。  掩体固然可以起到降低火炮杀伤威力的作用,但是要是我们学东线围歼战一样,实施不间断地轰炸,鞑子躲在掩体里,一样会给我们轰得干干净净,所不同的就是我们多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