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一看,不计其数地海军舰只在海上破浪前进,出动如此之多的舰只,不用想都知道朝廷为他们伸冤之心很坚决。  要不然不可能会有如此大的动静。  这几个商人长年行走在这条海路上,深知以前并非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只是朝廷无能,从来没有为他们伸张正义过,现在朝廷有如此魄力,实在是激动人心的大好事,原本收住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下来,齐道:“朝廷万岁!皇上万岁!”
    几人平静下来,一个叫林尚荣的商人开始讲述他们在小日本地悲惨遭遇。
    XXXXXXXXXXXXXXXXX
    和往常一样。  林尚荣他们起了一个大早,准备雇人把货物御了,然后转手卖出去,好返程。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大灾难发生了。
    “抓住奸细,杀光***。  ”鬼子在山本五十五地带领下,好象发疯的疯狗一样冲上了船,林尚荣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给一个鬼子把鬼子刀架在脖子上。  一个耳光打在他脸上,骂道:“***,中国奸细,死了死了的。  ”
    林尚荣是地地道道的商人,哪里是奸细,一下子给弄迷糊了。  赔着笑脸道:“太君,我不是奸细,我是商人,真的不是商人。  ”
    他之所以如此说话,倒不是气短,而是出于商人处世的圆滑手腕,能够避免的麻烦就避免了,正所谓和气生财嘛。  这种事情,他们以往不是没有遇到过,都给他打发些银子了事。  他以为这些鬼子和往常一样。  道:“太君,这是点酒钱。  你收着,买点酒喝。  ”递过一锭十两重地银子。
    要是在以往,小鬼子肯定是收下放了他们,大不了再说点不着边际的大话吓唬吓唬他们一通,没想到今天的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个鬼子不仅没有要他的银子,还给了他一脚,道:“***真笨。  我们要你所有的货物,一锭银子就想把老子打发走,真是做梦。  一头蠢猪!”鬼子指着林尚荣猖狂地笑起来。
    听了这话,林尚荣感到大事不妙,急忙道:“太君,我们是合法商人,得到东条大人允可的,你们不能乱来。  ”
    “东条大人,我们就是奉了东条大人的命令前来收拾你们。  ”一个小个子鬼子一巴掌打在他脸上,再抓住他的头发一扭,指着一个大个子鬼子,道:“你看见没有,他是东条大人地红人,岗村君。  这位是山本君,你不会不认识。  ”
    山本五十五是有名的地头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黑社会头目,林尚荣他们平日里就没有少受他们的欺凌,当然认得。
    要是只有山本五十五,顶多是黑社会来敲诈勒索,多给些银子就可以把事情摆平,可是连东条一机的红人岗村宁夫都来了,问题就不简单了,今天的事情肯定不会善了,林尚荣在心里叫苦,筹思对策。
    当此之情,饶是林尚荣圆滑老练,也是无计可施,眼睁睁地看着鬼子把他货物搬到岸上,徒叹奈何。
    最后,鬼子把他们押到岸上,足足好几百中商人给押在一起,瞧他们地神态,林尚荣猜到他们的遭遇和自己是如出一辙,心想鬼子这次的胃口真是不小,居然如此大的动静。
    就在林尚荣他们惊惧中,山本五十五族拥着岗次宁夫来了,岗村宁夫神气活现地往前面一站,打量商人们一通,道:“你们这些中国奸细,死了死了的。  小犬一狼,你的刀法练习练习的。  ”
    一个獐头鼠目,生着一双狼眼的小个子鬼子应道:“嗨,太君。  ”一下拔出鬼子刀,一刀下去,一个曹姓商人的左腿给他砍断了,曹姓商人疼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这种惨无人道地事情,商人们哪里经历过,一个个给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傻愣愣地看着鬼子杀人。
    这个叫小犬一狼地鬼子真不是人,伸出疯狗一样地猩红舌头。  把鬼子刀上地鲜血一舔,又是一刀砍在曹姓商人的右脚上,再两刀下去,曹姓商人的双臂给他砍下来了。
    曹姓商人没了四肢,疼得晕了过去,脸色惨白,出气多。  入气少,眼见是不活了。
    小犬一狼血红的双眼瞄着一个郝姓商人。  一刀下去,这个郝姓商人的脑袋就搬了家。
    鬼子的暴行立即激起了商人们地愤慨,无不是大声怒斥,也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句很有血性的话:“和鬼子拼了!宁可死,不受鬼子地侮辱!”
    他的话立即得到商人的响应,呼啦一下冲过去。  三个商人一下子把象疯狗一样的小犬一狼给按在地上,几个大拳头砸下去。  小犬一狼发出比狼嗥还要难听的叫声,刚才的威风一下子全没了。
    一个商人一把夺过小犬一狼的鬼子刀,对着小犬一狼地狗头就砍了下去,小犬一狼吓得象孙子似的惨叫:“中国爷爷饶命!”就在这时,一道刀光飞来,一逢血花闪现,这个持刀的商人脑袋飞上了半天,正是岗村宁夫一刀杀了他。  救了小犬一狼的狗命。
    在岗村宁夫的指挥下,鬼子挥着鬼子刀猛砍乱杀,商人们虽是拼死抵抗,毕竟他们手无寸铁,再者这些鬼子中有不少是正规军队,经过训练的。  商人又哪里是对手,没多久功夫就给杀得七七八八,所剩不多了。
    岗村宁夫意犹未尽,点了林尚荣他们几个,道:“本太君要你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让他们享受一下大海的拥抱。  ”
    鬼子把他们的双手反绑了,再把他们绑在一根五尺长地独木上,推进海里,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鬼子真的是太恶毒。  在他们胸前挂了一个口袋。  口袋里放了一些干粮,饿了的话低着头也能吃到。  这是鬼子存心不让他们死得太早,要他们受尽折磨而死。
    可以想象得到,在茫茫大海里,要不是林尚荣他们幸运地遇到南宋海军,肯定是死在大海里了。
    “鬼子惨无人道,一定让他们不得好死。  ”听了林尚荣的话,将士们怒气勃发,咒骂不已,恨不得马上赶到日本,把小鬼子给做了。
    想起临行之前,李隽说过的话,郑静和不得不感叹道:“还是皇上圣明,早就料到鬼子残暴。  你们放心好了,皇上说了,对鬼子不必手软,一定要以血还血。  我们需要向导,你们愿不愿意当我们的向导?”
    只要能够报仇,不要说当向导这种小事,就是要他们出生入死,林尚荣他们也是不会皱一下眉头,毫不犹豫地道:“要是将军不嫌弃,我们愿意做任何事,就是死也在所不计。  ”
    “那就好。  ”郑静和点头,道:“传我地命令,全速前进!”
    一声令下,舰队对着东方飞驶而去。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船桅之林,把海面都遮住了。
    XXXXXXXXXXXXXXXXXXXX
    老百姓的反应是如此之激烈,激烈到以吃郭侃之肉来发泄内心的仇恨,可以说这是很过激的行为。  正是这种过激的行为说明老百姓对郭侃这汉奸的痛恨,高达如此做,目的是要破坏郭侃的名声,要毁坏他的**和声誉,可以说做得很成功。  虽然高达具有知错就改地良好品德,要他承认自己犯了大错,也是不可能,他还有不指着自己鼻子叫迷糊地道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地眼睛瞪得老大,眼珠都差点掉在要上了,因为又有几个老百姓摇摇晃晃的,如醉醇酒,高达奇了,问道:“他们怎么了?难道郭侃这汉奸的肉是醇酒,可以让人醉倒?”
    “你还真够迷糊的。  ”一向尊重高达的柳河子有点不客气地道:“他们这是中了毒。  ”
    高达一下反应过来,叫道:“快快,把他们赶开!快,快去找郎中,给他们解毒。  ”
    “解得了吗?道长的药那么容易解?”柳河子嘀咕道:“先赶开,去找郎中。  ”他是明知清风子的毒不好解,还是不得不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高达性如烈火,疾恶如仇。  对敌人狠,对老百姓很好,一旦明白自己犯了错误,一马当先,冲了过去,跳下马来,边推边挤。  挤到最里面,使劲把老百姓推开。  道:“吃不得,吃不得,有毒,有毒。  ”刚才他还是一副自我陶醉地熏熏之状,现在又是一副心急火燎模样。
    “高将军,你的反差如此之大,应该去演戏。  ”柳河子在心里感叹高达的变化之快。  跟着挤进来,帮着士卒把老百姓赶开,道:“乡亲们:听我说,郭侃狗汉奸是服毒而死的,你们不能吃他的肉。  ”
    听了他们的话,躁动的老百姓安静下来,柳河子知道这种安静只不过是更大爆发地前奏,要是不跟着安抚的话。  再一次爆发就不得了,忙着解释道:“乡亲们:郭侃这狗汉奸是吃了一种很毒地毒药死的,他的肉毒性很大,千万吃不得。  你们看,他们就是中了毒。  ”指着躺在地上的老百姓,这几个老百姓如郭侃的死状。  很是平静,柳河子一探鼻息,已经没气了,叹道:“道长的药真的是太烈了。  ”
    只死了几个老百姓,这得益于柳河子见机得快,阻止得及时。  再者得益于老百姓争吃郭侃地肉,你推我搡的,乱成一团,真正能够吃上的人并不多,因为那太乱。  要是老百姓把郭侃的肉吃光了的话。  还不知道要死多少老百姓。
    “那也不能放过这狗汉奸!”老百姓恨恨地看着郭侃的尸身。  吼道:“把他挫骨扬灰。  ”
    高达眼珠一转,双手高举道:“乡亲们。  你们恨郭侃这狗汉奸,老夫能理解。  挫骨扬灰,不够好,我们把他点天灯。  ”
    点天灯老百姓可不懂了,高达给解释道:“就是在他的肚子上挖一个洞,插上灯芯,点燃。  ”这种办法比起挫骨扬灰更狠了些,立即得老百姓的响应,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把郭侃地尸身抬走了。
    当高达他们再次找到郭侃尸身的时候,那已是在城墙上了,郭侃的肚脐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插着一根灯芯,灯芯发出明亮的火光。
    忽必烈的头号谋士、灭宋计划的提出者、唐朝中兴名将郭老令公郭子仪地第五十孙、拥有神人称号的郭侃就这样步了董卓的后尘,给愤怒的老百姓点了天灯。
    三国时的董卓以其残暴闻名,当他死后,愤怒的长安百姓就在他的肚脐上插上灯芯,点了他的天灯。  董卓很胖,油脂多,天灯燃了很长时间才烧尽。  郭侃虽然没有董卓胖,油脂还是不少,足足燃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郭侃这个拥有无上智慧,博得神人称号的人肯定想不到他死后居然是如此下场,和历史上著名的奸臣董卓遭遇相同,不知会做何感想?
    要是郭侃地遭遇到此为止地话,他的名字就不会和四个非常有名地字眼联系在一起,这四个字眼就是“汉奸莫为”,他成了汉奸的代名词。
    高达注定是汉奸的克星,不把郭侃的尸身毁掉,不把他的名声弄得臭不可闻是不会罢手的。  点了郭侃的天灯,高达还不解恨,找来能工巧匠,在襄阳城外修了一座庙宇,里面供奉着郭侃的首级。
    点完天灯,高达下令把郭侃的首级割下来,用药水泡制好,再用银子包起来,防其腐烂,放到庙里供着,供后人参观,让郭侃接受后人的唾沫。
    在惩治汉奸这个问题上,柳河子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他给高达建议,要能工巧匠塑好郭侃的铜像放在庙里,当然这个铜像不是站着的,是跪着的,头颅正好对着襄阳。
    对于这个创意,高达是举双手赞成,道:“这个主意好!郭侃这汉奸要忽必烈这鞑子从襄阳开始灭亡朝廷的军事行动,要他跪在襄阳请罪,真是绝妙的主意。  ”
    说了就做,是高达的美好品质,在他的监督下,没多久,郭侃请罪铜像就给塑好了,安放在庙宇里。
    像成那天,高达的兴致非常高,左手摸着白胡子,右手提笔在庙门上写下了“汉奸视此”四个字,以此来警示那些汉奸。
    柳河子看了他的题字,差点笑破肚皮,把这事说给李隽知道。  李隽听了,也是忍俊不禁,道:“这个高将军,仗打得很好,就是不读书,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题这样的字太也没有水平了。  ”御笔亲题“汉奸莫为”四字。
    “汉奸莫为”四字给做成匾额,悬挂在庙门上。
    史天泽和张弘范给处决后,李隽考虑到阿术名义上是攻打襄阳的统帅,实际上史天泽才是真正的执行者,正是他一手实施了郭侃的计划,攻下了襄阳。  张弘范也参与此役,要不是他一手挫败了吕文焕最有可能解除襄阳之围的军事行动,襄阳也许还不会给拿下,历史也许会改写。  李隽下令,把史天泽和张弘范的铜像一并放入,三人对着襄阳跪下的请罪图成了深入人心、警醒汉奸的代表作。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一章 渡河准备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一章 渡河准备
    “都来了,都来了就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师,完美无缺。  ”李隽环视众人一眼,很是欣慰地道。
    李隽说得没错,历来征战凶险,不仅士卒有很多要埋骨疆场,就是将领也是难以避免,马革裹尸也是很正常的。  象中原决战这样规模宏大的战争,损失将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一仗并非没有将领的损失,让李隽欣慰的是,主要将领没有损失,这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一种关怀,也是爱惜,廖胜功、杜大用、赵良淳、张世杰、张珏、高达、柳河子、解晋、欧军行、代远军、许光汉、黄汉、朱瑞祥、赵佥、陈兴道他们是感动无已,眼里满含热泪道:“皇上!”激动难言了。
    “你们每一个都是朝廷的宝贝,应该要保护好自己。  勇敢并不是说不保护自己,朝廷无法承受损失重将的损失。  ”李隽摆摆手,话锋一转,道:“除了郑静和,你们全到了,真的当得起王羲之的名言‘群贤毕集’(按:《兰亭序》语),朕心甚慰!趁你们都聚在一起的时机,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我军下一步的行动。
    “在正式研究之前,我给你们通报一个情况,那就是郑静和将军已经率领海军去了东瀛。  东瀛无道,残杀我商人,掳掠我财物,朕以为此风不可长,若是朝廷不能讨回公道,以后朝廷的商人还怎么能够行商遍天下?还不给他们残杀光了。  ”
    对于这事,将领们多有知闻。  很是气愤地道:“鬼子无道,不惩不足以扬我华夏声威。  ”
    廖胜功分析道:“从眼前的形势来看,两线作战,朝廷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  中原收复,鞑子败退至黄河以北,看上去仍是占有很广阔地土地,实力仍是不容小觑。  但是臣以为中原一战鞑子主力损失殆尽,就是五卫禁军和怯薛军才也是全军覆没。  鞑子就算是搜兵简卒也难以和朝廷对抗。  若朝廷顾忌燕云未定而隐忍不言,臣以为不合时宜。  皇上断然起兵,伸张正义,臣以为是圣明之举。  ”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中第一人,并不完全是他足智多谋,还在于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虚,他如此说话。  必然是早就考虑了很多次,众人点头附和道:“廖将军所言有理。  ”
    “朕也是如此考虑,才断然派兵。  ”李隽很是感叹道:“财物是好,可是有人就是见钱眼开,不计后果,对于这种人不得不惩处。  要是不惩,此风一开,西汉时期西域诸国遮杀汉使。  劫掠其财物之事就会重演,朕这是不得不为。  ”
    汉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翦除了匈奴右翼,使得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贸易畅通无阻,中原的货赂到达西域,再通往中东罗马之地。  这固然是好事。  但也有坏事,那就是西域小国眼红汉人的财物,杀人越货不说,最后把黑手公然伸向了西汉朝廷的使节,这让汉武大帝很恼火。  最后不得不发大军西征,这就是二师将军李广利远征二师城的起因。
    后人多有人以汉武大帝派了两个相马师跟随出征,就得出结论说汉武帝地这次远征是穷兵黩武,就是为了得到二师城的良马。  平心而论,汉武大帝这样地圣明之君,他喜欢宝马很正常。  趁出兵之机派两人顺带弄点好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用惊奇,但是要说他就因此而兴兵。  那就荒天下之谬,书呆子之言尔!
    这次远征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正是这次远征促成了中国把西域诸国收归版图,因而可以说这次远征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
    对于这一战,后人是遣责者多,赞成者少,就连《史记》都是颇有微词。  这一战之后,“西域震恐”,再也不敢猖狂地遮杀汉使,效果已经达到。
    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拿回来,但是可以预期的是,南宋拿回这些地方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旦南宋光复了唐朝时期的所有领土,对外贸易必然是仗打完之后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是不树立规则、不树立威权,难保不出现汉武帝当年面临地难堪局面。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李隽才决定对日本大举用兵,让周边国家知道正常的合法贸易而不是劫掠才是他们致富的正确途径。
    当然,从战略角度来说,此时出兵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