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我个人认为明朝的锦衣卫设立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具体操作上出了问题,赋予的权力过大,再加上后来宦官擅权,更是胡作非为,肆意拿人,弄得朝臣人人自危。要是限制他们的权力仅限于调查取证,把证据交给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去审理,效果会好得多。)
    “第六个问题就是训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李隽再次语出惊人,道:“朝庭削弱了将领的权力,不仅仅使将领在指挥军队上缚手缚脚,还体现在对军队的训练上。番号混乱,挥指紊乱,相应的训练也就乱了,相同的兵种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我决定由兵部牵头,把训练统一起来,制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来指导军队的训练,并实施考核。
    “当然,这个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兵种的差异,地区的差异,要体现相当的灵活性,不能一刀切。骑兵,特种部队,步兵都要有一套切合战场实际情况的砍杀动作。所有的训练都要经过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提升。”
    战场上的拼杀,说到底也就那么几个动作而已,劈刺砍捅之类,只要练熟了,运用起来也是威力不凡。
    高达迟疑着问道:“皇上,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固定动作的话不太好吧。”他这是在反对,只不过说得委婉罢了。
    战场情况变化太多,固定动作的话,确实太僵化了,文天祥他们很是赞同高达所言。
    廖胜功想了想,拍掌称妙,道:“皇上所言,委实高明。”给文天祥他们解释道:“战场上的拼杀不同于一般性的技击,也就几个关键动作,把这些关键动作练熟了,也足够使用了。比如说骑兵的砍杀动作最重要,枪兵的刺杀动作最重要,刀斧手的劈砍最重要。皇上的意思不是规定死动作,而是要规定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力度。骑兵的砍杀,要达到一刀砍断一根树桩方才合格,枪兵要一枪捅穿沙包才能算合格,特种兵的射击要一枪命中目标。”
    经过他这么一解说,文天祥他们恍然大悟,齐皆称妙。
    “知我者,廖将军也。”李隽拍手称赞,道:“第七个问题,还不具备攻打坚城的能力,嘉兴一战就是血的教训。我们拥有回回炮,火炮,铸铁炸弹,破城不会有难度,难度出现在巷战。我们一定要加强训练,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收复失地的作战任务。”
    自从蒙古大军向临安推进以来,宋朝丢失了太多的城池,开春以后就要收复这些城池,要是不具备攻城能力,后果谁都明白。
    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是在告诉他们李隽的信心志在收复失地。李隽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类推他的意思,就是收复了江南失地,还有四川、陕西,以及先前给金国占领的失地,就是汴京也在收复之列,进而光复燕云之地,完成数百年华夏子孙的心愿。
    文天祥他们明白了这点,忍不住一阵激动,只感觉热血如沸。收复汴京,一直是宋人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奋斗,却苦于朝庭的无能,终是不可得。一齐站起身,向李隽叩头道:“皇上……”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先收复江南失地吧。”李隽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婉转地安慰他们,道:“这次整训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我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协调各兵种、各部的训练事宜,这负责人也只有请廖将军勉为其难了。”
    廖胜功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敏锐的洞察力,极善于把握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很能体会李隽的意图,由他来担任整训的总负责人再合适不过了。对于这点,没有人会有异议,高达笑呵呵地拍拍廖胜功的肩膀道:“廖将军,你的担子不轻哦,你的肩膀可要扛得起来。”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纵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廖胜功欣然接受这一事关重大的任命。
    李隽笑言,道:“你看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训练军队怎么会粉身碎骨,没那么严重。”
    “臣失言,臣失言。”廖胜功忙自承错误。
    李隽的问题真多,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说:“第八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军官思想保守,军事素质低,不具备战术指军才干,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急务。我想过了,可以参照培训游击战的模式办一些培训班,把那些年轻有为、有进取心、忠诚可靠、头脑灵活、敢打敢拼、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合格者提拔到新的职务上。对那些思想保守落后、不敢打硬仗的军官一律淘汰。有了一支精干的军官队伍,我们的军队就会强大起来,我们的战斗力自然就会提升上去。”
    这也是一个积弊,可以想象宋朝那样限制将军们的权力,中层军官的地位就更难说了,再者宋朝的**导致军官队伍良莠不齐,在赏罚不明的宋朝有才干的军官能获得晋升的有几人呢?
    文天祥他们一齐称赞道:“皇上真圣明之君!”
    “从兵部开始,进行一次大清理,全面查帐,凡是是贪污、克扣军饷的,一律送交刑部定罪,该杀就杀,对于这些蛀虫,决不能手软。”李隽顿了顿,接着道:“新的战争模式即将出现,兵部这个负责机关也要适应新的需要,我决定对兵部进行改组,就由廖将军负责日常事务。”
    廖胜功虽然确立了在军中的威信,但他名义上还是高达的副手,突然入主兵部,套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火箭速度,太也让人难以置信,忙道:“皇上,为国出力,臣之本份,但臣负责兵部日常事务实非臣所能胜任,还请皇上另选贤能。”
    李隽这一任命着实有些惊人,就是文天祥高达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吃惊地看着李隽。
    李隽看了他们一眼,笑言道:“你们不必惊奇。你们想想,现在整训牵扯到方方面面,要是兵部与廖将军的步调一致,会扯后腿,所以廖将军负责兵部最合适。”
    原来李隽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是怕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协调,相互扯皮才如此安排。这是深谋远虑之举,文天祥他们不得不佩服李隽高屋建瓴。
    廖胜功仍是不敢接受新的任命,道:“皇上,高将军国之栋梁,比臣合适。”高达是他名义上的上司,由他负责兵部也说得过去。
    高达忠诚,正直无私,就是不能跟上变革的需要,要是他来主持兵部的话,保守就不可避免了,这不是李隽最不想要的。廖胜功虽然没有经验,资历浅,但他的思想先进,才气不凡,一定能把兵部打理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军先进思想的发动机。
    高达忙摇手道:“廖将军,你就不要给我脸上帖金了。别的不说,老夫接受新事物就没有你快,万万不能负责兵部,要是老夫去打理一通,说不定变得保守,死气沉沉,还是你去更合适。”
    高达所言,正是李隽所想,道:“这事就这样定了。高将军年纪也大了,少担些挑子也是好的。”
    廖胜功方才道:“臣遵旨。”
    李隽接着往下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推崇用间,在情报收集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特种部队的投入必须要有准确情报,惩处汉奸夏贵就是很好的例证,要不是我们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万难成功。对于这点,廖将军要尽快成立高效的情报机构,负责收集蒙古人的情报。北方人民不甘为异族鹰犬,反抗不息,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必能建立一支精干的情报队伍。”
    情报之于军队来说至关重要,现代信息战还不是打的情报战,只不过收集情报的手段在除了原始的人工之外多了高科技手段。李隽这个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对情报的重要性自然是认识得很透彻。
    对于这一点,不会有人有异议。廖胜功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快办理。”
    “我们勿庸讳言,蒙古军队是非常优秀的军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武勇精神,他们的战斗技巧,他们的骑射技术都是一流的。这些都是我们缺少的,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既可以提高自己,还可以了解敌人,做到知己知彼。”李隽看了一眼众人,最后告诫说:“请大家记住一点,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军队。”
第四十三章 建设宁波(VIP章节)
    码头上,朔风怒吼,如刀似剑,刮面生疼,雪花飞舞,直往眼睛里掼,让人连眼睛也睁不开。
    李隽身着皇袍和文天祥站在岸边看着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的船只,文天祥不无兴奋地道:“皇上,这码头是伯颜修的,他修这码头是为了运送补给,没想到反倒便宜我们了。伯颜兵败时,这里正好有一批补给品上岸,全给我们缴获了。除了武器冬装以外,还有不少肉干,马奶酒。”
    伯颜后路有柳河子骚扰,补给很成困难,采取围困策略后就在杭州湾修了这么一个简易码头用来运送补给物资。焦山一战,张世杰兵败,损失了大部分水军,元朝水军确立了优势,从水路补给的话,反而更安全,伯颜几十万大军的用度倒也不缺。
    当然,柳河子是一员良将,不会不作为,他组织了不少游击队专门侦察破坏元军船只,收效也不错,干掉不少元军船只。不过,元朝水军毕竟太强大,不是他那点游击队就能阻止的,并不影响伯颜大军的补给。
    自从伯颜败退,这里自然而然就成了宋军的战利品,文天祥当日带人来到码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物资堆积如山,武器被服盔甲之属自是不用说,多不胜数,还有不少肉干、马奶酒这些蒙古食品。当日临安解围一战是前后夹击,搞的是奇袭,完全出乎伯颜意料,这里的物资根本就来不及处理,没有销毁。伯颜一番苦心,白白便宜了宋军。
    更重要的是,伯颜修了这么一个简易码头正好派上用途。广州和福州的船队到来,就在这里卸货,正好解决了没有码头的烦恼。要是没有这个码头的话,货物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卸了,再运回来,就麻烦多了。
    “肉干、马奶酒有多少?”李隽看着忙碌的船只问道。
    文天祥不无兴奋地道:“很多,好象一座山,足够我们军队吃上半月。皇上,臣以为可以发给将士们,让他们也尝尝自己缴获的战利品,这是对将士们的最好奖赏。”
    “那是自然。”李隽非常赞同文天祥的主意,想了一下接着道:“不过,只能给他们一部分,不能全部给他们。”
    临安现在什么都缺,武器之类自是不说,粮食也是奇缺无比,唯一不缺的就是困难,要是发下去可以解燃眉之急,李隽却不同意,文天祥就想不通了,奇怪地问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李隽看着文天祥笑言,道:“履善,你说我们要是把这些食品分发给老百姓,会是什么效果?”嘴角泛着一抹笑容,文天祥看着有点象狼外婆的笑容,不能理解,心里想的是还能有什么效果,用来填肚子呗,道:“皇上另有玄机,还请皇上示下”
    “哪里是玄机,不过有一个主意罢了。”李隽笑着谦逊,道:“我是想,要是把这些食物每家每户都分发一点,就说是临安大捷的战利品,你说老百姓会不会高兴?”
    文天祥轻拍一下脑门,兴奋得快尖叫了,道:“皇上,此计大妙,妙不可言。”
    蒙宋战争进行了四十多年,就没有象样的胜仗,缴获蒙古的战利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象这样的大缴获更是绝无仅有。要是把肉干和马奶酒趁过春节时发给百姓,要他们亲口尝尝,对民心士气的振奋比一百位文坛圣手写一万篇宣传文章的效果还要好得多。事实胜于雄辩,老百姓亲口尝到了蒙古人的肉干和马奶酒,还能不相信这是事实吗?还会相信蒙古人强大无比,不可战胜的谣言吗?还能不自信吗?
    看着兴奋的文天祥,李隽趁机交给他一件差事,道:“这事就由你来负责,尽快发下去,只要时间来得及,情况允可,大凡大宋境内都要发到,也让老百姓过过喜庆春节,乐上一乐。”
    临安打了大胜杖,歼敌数十万,本身就是天大的喜事,消息传开,老百姓敲锣打敲,放鞭炮庆贺,再给李隽锦上添花,更是喜上加喜,喜不可言。
    文天祥责无旁贷,欣然领命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快办理。一定让老百姓在春节时都吃上鞑子的肉,喝上鞑子的马奶酒。皇上,你说老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想到如此高明的主意,一定能够激发老百姓的热情,文天祥这位文坛圣手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了。
    “还能有什么反应,当然是一家人围在桌上举杯共饮,夹起一块肉干,说声吃鞑子的肉喽。”李隽在心里想象着老百姓吃肉的光景,道:“陈宜中,陆秀夫他们干得确实不错,派来了军队不说,还给我们运来了这么多的物资,一连卸了五天,连个零头都没有卸到。”
    “皇上说得是。”文天祥非常赞同李隽的看法,道:“这个陈宜中,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后面的话忍住了没有说。
    李隽初到这个世界时,文天祥和陈宜中是势成水火,难以相容。文天祥力主抗战,而陈宜中力主迁都苟安,两人斗得不可开交。万万想不到的是,李隽把陈宜中派往广州经营战略后方,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干得有声有色,不仅训练了一支军队,还征集了这么多的物资,和以前那个一心只想逃跑的陈宜中已经是判若两人了,想起这些,文天祥自然是感慨多端。
    这应了一句名言“一头虎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群狼,一只羊带领一群虎也会为一群狼打败”,宋朝的问题不是出在臣子身上,而是出在皇帝身上,不是臣子无能,相反宋朝是人才济济,就是没有给重用,是皇帝无能才造成了偏安的局面。李隽来到这个世界,选贤任能,力主抗战,陈宜中在无形中受到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变了一个人。
    李隽非常理解文天祥的感慨,道:“物资太多,不能在这里卸。伯颜虽然败退了,但是蒙古水军依然zhan有压倒性优势,一旦他们得到消息,必然会倾巢而来,我们的水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要保护这么多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
    “皇上说得是,臣也是这么想的。”文天祥赞同李隽的看法,道:“臣把所有的战船都调了来,还在岸上架起了回回炮,要是鞑子敢来,定让他讨不了好。”
    李隽并不赞同文天祥的结论,道:“履善,你想过没有,要是蒙古人不进入回回炮的射程,而是在远处攻击我们的船队,后果会是怎样呢?我们的水军根本就不能和人家比。”
    文天祥很是无奈地道:“皇上,这点臣也想过,只是我们没有水军,也是没办法。臣无能,请皇上治罪。”
    “这不能怪你,而是事实逼迫不得不如此。”李隽宽慰他道:“我想过了,可以在舟山群岛附近建立宁波港口。这想法,我派陈宜中他们去岭南就曾想过,一直想修,只是因为临安被围一直没机会修,现在可以实施这一计划了。
    “有了宁波港,岭南的物资不仅可以畅行无阻地运到临安来,江南之地又多了一个出海口,江南的土特产品可以从这里出海,进而运到海外,进行海外贸易。”
    文天祥拍拍脑门,恍然大悟,道:“皇上,臣真是,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皇上,现在是天寒地冻时节,不利于筑城。”
    “你的事情太多,哪里还顾得上这些。”李隽宽慰他,轻叹一声,道:“履善说得对。不过,现在是危急时期,顾不了那么多,能修也要修,不能修还是要修。要是不修,我敢断言,不出多久,蒙古的水军就会出现,到那时我们无法反击,不能给船只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后果不堪设想。”
    看了一眼焦虑的文天祥,李隽接着道:“有了舟山群岛就不同了,那里的岛屿多,我们可以在上面部署回回炮,再把铸铁炸弹运过去,干脆把十门火炮也运过去,岸上岛上都部署好火力系统,只要他敢来,准叫他有来无回。”
    说起舟山群岛,朋友们并不陌生,中**队经常在那里举行演习。清代名将施琅就曾在舟山练兵,最后收复了台湾,现在的中**队依然钟爱舟山群岛,那是有原因的。这里的岛礁多,和假想敌极为相近,搞演习最好不过。
    当然,李隽并不是想搞演习,而是想利用星罗棋布的岛礁部署火力系统,可以给进港的船只提供更好的保护。朋友们可以想想,只在岸上用回回炮发射铸铁炸弹这种非常片面的防护措施和利用岛礁提供的便利配合岸上的攻击,提供的安全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舟山群岛的岛屿多,每一座都部署足够的火力,纯粹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力平台,蒙古水军要是来攻的话,船只只要往群岛里一躲,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皇上所言极是。”文天祥赞成同李隽的主意,凝思了一下,很是忧愁地道:“虽然可以提供更大的保护空间,但是,鞑子要是绕过舟山群岛,转而攻击在保护范围以外的船只,我们的损失将会非常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