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旨!”常瑜毕恭毕敬地应道。
    按常瑜此刻的想法,无论谁都不敢再轻视全皇后这个平日里只知道讨皇上欢心的皇后了。  她不仅能够决断,还是一个让任何人都为之感动、了不起地皇后,就是唐太宗著名的长孙皇后与她比起来也强不到哪里去。
    长孙皇后虽然多次纠正唐太宗的过失,贤德著称,要是她遇上这种事情,不知道她是否有勇气象全皇后一样敢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押上去做这么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常瑜拉起谢道清的手,左手食指轻轻一用力,一根血管就突起来了,把铜管刺了进去。  再把甘油倒在桶里,用手压动手柄。  甘油一点一滴地给注入了体内。  (按:注入甘油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以常瑜那个简陋到极点的工具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地,本书就这样设定了。  总不可能要把细节写出来吧。  我还不想去喝茶。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经过将士们的努力,火炮已经全部就位,围歼郭侃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该是动手的时候了!”李隽站在桌子后面,看着李庭芝他们说道。
    李隽这话说得信心满满,让廖胜功他们为之兴奋,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自从郭侃给围起来起,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吃掉他,这一刻终于来临了,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
    高达捋着白胡子,笑呵呵地道:“太好了,我高达的胃口一向很好,早就想对郭侃这块肥肉下手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  ”
    他的话引来一片轻笑声。
    李庭芝看了一眼李隽,李隽在心中赞叹不已,他地话说得信心满满,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仍然逃不过此人的眼光,给他发现了自己心中的焦虑,此人敏锐的洞察力比起廖胜功来还要强。
    李隽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只见他们一个个都是急欲求战的神情,道:“这是一个大行动,参战的部队多,部队之间的差别也大,淮西军,淮东军和四川军还没有从长时间的大战中恢复过来,还很疲劳。  但是,这不是我们吃不掉郭侃的理由,我地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打则必胜,胜则全胜,不能放走一兵一卒!”右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敲,道:“活捉郭侃!”
    这确实是一场空前规模地大战,李庭芝带来的淮东军有十五万,张世杰带来地淮西军有十二万,张珏带来的四川军有五万,这就是三十二万,再加上江南部队一共是八十二万。  而郭侃一方有五十五万军队,双方一共投入了一百三十七万军队大战,如此规模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就是秦始皇统一战争的关键之战天中山一战,秦国也才投入了六十万,楚国投入了四十万,一共才一百万。  著名的长平大战与此差不多。
    李隽接着道:“经过慎重考虑,为了便于协调各部的行动,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把所有的军队握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朕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关来指挥本次决战。  下面,我就宣布一下这次决战的人事安排。
    “廖胜功负责这次行动,李庭芝协助,柳河子参议。  ”
    廖胜功,李庭芝和柳河子一齐道:“遵旨!”
    廖胜功足智多谋,已经在军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再加上他对情况很是熟悉,由他出任总指挥官再合适不过。  李庭芝军政才干都很杰出,一直是南宋的名臣,能征善战,很得将士们的爱戴,由他做廖胜功的副手再好不过。  柳河子足智多谋,独挡一面的帅才,游击战是他的杰作,已经为众将信服,由他来当参议官,也就是近似于现在的参谋长一职,确为最好搭配,可以说是黄金组合。
    也可以说,这是最强阵容,豪华阵容。
    李隽接着道:“朕要提醒你们的是,廖将军的决定就是朕的决定,若有违者和抗旨同。  这事,就由高达将军负责,如有抗命不遵者,一律拿下。  ”
    “遵旨。  ”高达领命。
    李隽这是考虑到廖胜功的资历太浅,淮西淮东和四川军的将领对他不了解,未必肯听他的话,才请出高达这位老将来执行军法。  高达名将,素望素著,很得将士们的信服,有他执行军法,谁敢不遵?
    “长江水道就由郑静和将军负责,决不允许蒙古人有一兵一卒过江。  也不允许郭侃有一兵一卒逃过长江。  ”李隽看着郑静和年轻的脸庞道。
    一场大战下来,肯定有不少散兵游勇试图逃回北方。  无论如何完美的战争,真正做到全歼敌人,不放走一人真的是太困难,可能比登天还要困难。  就是长平大战那样的完美的战役,都有少量赵军溃围逃走,更不要说即将到来的规模更大,难度更高的决战。
    “遵旨。  ”郑静和非常简洁地应道。
    李隽最后道:“下面,就由廖胜功将军具体部署本次行动。  ”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六十九章 运筹帏幄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六十九章 运筹帏幄
    廖胜功把一幅地图挂起来,这幅地图上画的是郭侃军和宋军对峙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宋军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态势。  说宋军处于一个有利的态势是因为宋军通过不断地挖掘战壕,把郭侃军的阵地不断地压缩,已压缩到一个极小的空间,要是时间充分的话,郭侃所能使用的空间将会更小。
    要真是那样的话,郭侃的骑兵就更不容易发挥威力了。  要知道骑兵部队和装甲部队一样,都需要足够的空间才能发挥作用。  空间越小,骑兵回旋的空间也就越小,威力自然是大打折扣了。
    李庭芝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弄不明白一向明智的李隽为何突然变卦,否决了大家一致认定的方法,要提前发起进攻。
    当然,李隽也是有苦说不出,谢道清去世这事全靠全皇后兜着,要是事机不密,一旦给人捅出来,无异于引发一场政治地震,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将暂时终止给她发国丧,如此一来岂不白白便宜了郭侃。  所以,李隽考虑之后决定提前发起进攻,吃掉郭侃大军。
    虽然损失大了许多,总比到时给他全身而退强得太多。
    李隽的顾虑并非多余,皇权可是宝器,眼红的人多着呢。  要是在蒙古人大军压境之初,比如去年伯颜兵临临安之时,由于皇权在握会成为蒙古人头号狩猎目标。  那时就是送人,恐怕都没有人想要皇权。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情况大为好转,自然会有人起非份之心,要是以谢道清之死大做文章,实在是让李隽担忧。
    廖胜功他们看着这幅地图,都是说不出地高兴。  能够有今天这局面全是李隽一手推动的。  想当初郭侃几十万大军来到江南时,廖胜功他们束手无策。  要不是李隽提出挖掘战壕这一想法的话,还真困不住郭侃几十万大军。
    蒙古大军本来就凶悍善战,骑兵更是其利刃,二十几万骑兵的威力只要不是神经有问题自然是想得到。  何况,其中还有十万特别善于攻击冲阵的重装骑兵,无异于雪上加霜。  要不是李隽把郭侃困住,现在的江南是什么样子。  谁也说不清。
    廖胜功看了大家一眼,用竹节鞭指着地图道:“诸位:根据皇上的圣训,对郭侃地歼灭战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廖某希望大家同心协心,一举歼灭郭侃。  经过考虑,这次对郭侃大军采取的行动一共分三个阶段,一个是吃掉他地南营,也就是由多隆奇坚守的南营。  第二阶段。  吃掉他的西营,也就是由非图罗固守的大营。  第三阶段,就是吃掉郭侃的中军大营。
    “至于东营和北营,大多是汉军,他们的统帅也是汉人,我们的策反队会根据需要实施策反工作。  希望他们还记得自己是汉人,放下武器,不要加入到对抗朝庭地行列中来。  ”
    李隽作了一个手势,廖胜功会意地停了下来,李隽接着道:“朕打断一下廖将军的话,到目前为止,策反工作进展还算差强人意。  两个汉军将领既没有表示要参与对抗朝庭的行动,也没有拒绝朝庭派去的使者,这就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他们心存观望,想看看再说;另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委与委蛇。  想到时打朝庭一个措手不及。
    “根据情报。  朕分析了一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他们是犹豫不决。  这就很好,他们还没有忘记他们是汉人,他们的祖宗曾经给女真,给蒙古人的铁蹄蹂躏过。  只要我们打好了这三个阶段,朕相信,汉军将不战而下。
    “当然,我们也要做好他们参战的最坏打算。  朕决定,要是他们参与对抗朝庭地行列,那么朕也就不客气,许光汉的特种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取他们的人头。  ”
    李隽的话掷地有声,信心十足,让人不由自主就感觉很是振奋。
    上次伯颜全军覆灭,其中就有不少汉军,李隽没有亏待他们,给他们好吃好喝地供着,让他们有回归朝庭就是回家的感觉,就是找到主心骨,好象没有人心疼的孩子突然之间找到了父爱母爱似地。  当然,李隽没忘了给他们洗脑,要他们记住他们是汉人,他们的祖宗曾经饱受异族以前的女真族和现在的蒙古族的蹂躏,要他们记得这种仇恨。
    经过李隽的努力,不少汉军将士幡然悔悟,加入了宋军。  不愿从军的,李隽发给路费用,要他们回家去。
    大战之前,李隽指示从这批投降的汉军中找一批人,主要是找那些和现在的汉军拉得上关系的人,把他们组成策反队,要他们给两营汉军做工作,要他们投降。  经过他们地努力,两营汉军地将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投降,也没有拒绝他们的劝说,这其实是个好兆头,说明他们在观望。  观望总比马上采取敌对行动好得多。
    特种部队在临安保卫战中立下大功,早就成了神话,在将士们地心目中,他们就是无处不在的神,给他们盯上了的目标肯定是逃不掉。  李隽已经做好了这种打算,那么两个汉营,也就是将近二十万军队不能参战,困难就少了许多,要想众将不振奋都不行。
    当然,这也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仗一定要打得很好,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
    在李隽的示意下,廖胜功又开始部署,道:“鉴于淮西军淮东军四川军长期作战,没有得到补给,装备差,体能差,过度疲累,皇上决定这三支部他作为总预备队,这次歼灭行动主要由江南部队来完成。
    “为了获得更大的打击力量。  决定进行一次大换防,江南部队除了南面外,都不再参与到防止郭侃军突围地行动。  正北由祥甫的淮东军负责,正西由张世杰将军的淮西军负责,正东由张珏将军的四川军负责。  四川军的兵力不多,皇上谕示从江南部队中抽出五万加强正东的防御力量。  ”
    看了一眼众将,道:“大家都知道。  换防的事情已经于四天前完成,各部队都已到达指定位置。  ”
    为了歼灭郭侃大军进行地大换防。  众将都知道。  从那时起,他们心如明镜,李隽对郭侃动手了。
    廖胜功接着道:“在本次行动中,整体方略是先打弱的,后打强地,先翦成羽翼,后打最强的郭侃中军大营。  以最快最勇猛的动作完成这三个阶段。  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那么两营汉军将不战而下。
    “但是,在每个阶段,我们的方略与此相反,是先打强的,后打弱的。
    “在以往地战斗中,战斗打响之际就是由骑兵与步兵,还有弓箭兵对敌人发进攻。  这次。  与以往截然不同,在投入步兵、骑兵之前先由炮兵对敌人的阵地进行火力准备,把有可能影响我们行动的目标清除掉。  皇上说了,朱瑞祥将军不要心疼炮弹,我们的大英雄黄永善已经给我们准备了足够多的炮弹,一句话:管够。  ”
    他的话头给一阵叫好声打断了。  火炮的威力。  现在的宋军人人知道,那是无敌地。  从自临安解围之战开始,火炮一直成了宋军的最爱,在历次战斗中大显身手,松法战役,焦山水战,炮轰安庆更是可圈可点。
    李隽说出了炮弹管够的话,比一百个文坛圣手写一万篇宣传文章的效果还要好,要不是众将顾忌到这是在召开战前军事会议,还有至高无上的李隽在场。  肯定是轰然叫好了。
    廖胜功微微一笑。  道:“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和大家一样。  很高兴!我们地炮兵都已就位,可以控制整个战场。  炮击时间定在拂晓前最为黑暗的时候,实行饱和式轰炸,把南营先犁上几番再说。
    “炮轰时间大约为一个时辰。  相信,经过如此密集的火力准备之后,敌人的阵地将变成一片焦土,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他的话头又给一片叫好声打断了。  这次,将士们的叫好声大了许多,原因很简单,好心情是可以叠加的,两次好心情叠加在一起发挥出来,自是分贝度要高上许多。
    只要不是神经有问题,谁都想象得到经过足足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的炮击,蒙古南营会是什么样子,肯定是一片焦土了。  帐篷,营房,灶具,战马,人员,武器,还能有多少幸存下来,只有天知道了。
    之所以把炮击时间定为一个时辰,是李隽的意思。  李隽是考虑到一定要给蒙古军队足够地震撼效果,要他们打从心底感到害怕。  制造混乱,制造恐惧一直是蒙古军队地特长,现在,这一特长转到宋军手里来了,李隽要是不好好利用一番就有愧于他在另一时空的军旅生涯了。  现代战争地炮火准备时间更长,有些时间要达到三到四个小时,更长的可以持续好几天,众将是古人,哪里知道这些,还以为一个时辰已经够多了,兴奋得不得了。  李隽看在眼里,为他们对现代战争一点也不了解感到好笑。
    当然,炮击如此之长的时间,还一个目标,就是震慑汉军,让他们再也不敢投入到对抗朝庭的行列。  即使他们不马上投降,至少观望之心更坚,总比多出二十万敌军强得太多了。
    李隽的另一个考虑就是黄永善没有解决制退装置,火炮的射速慢了许多,要是时间短了的话,效果有限。  在没有办法提高射速的情况下,延长时间也就是唯一办法了。
    “炮火准备一完成,步兵、骑兵同时投入。  黄汉将军的步兵在解晋将军的骑兵支援下沿这一线由西向东推进,高将军统领的步兵在黄胜材将军的骑兵支援下由东向西推进,和黄汉将军实对东西对进。  以最快最勇猛地动作切断南营与郭侃大营的联系,把南营彻底孤立起来。  ”廖胜功的部署和清除突出部如出一辙,依然是实行东西对进,切断增援。
    这种打法是充分考虑到郭侃的反应。  郭侃号称神人,他的反应比谁都快,南营遭到攻击,他肯定会派出大量部队增援。  试图打通南营与中军大营的联系。  再者,把南营分割开。  便于聚歼。
    廖胜功看着高达和黄汉,道:“两位要记住,郭侃是决不会甘心失败,他会派出大量部队增援南营,你们将临一场血战,因而你们的行动将是整个计划成败地关键。  所以,你们所有的参战人员都要带十五个手掷式铸铁炸弹。  以增强火力。  同时,要及时给炮兵指出方位,以便炮兵及时提供火力支援。  ”
    他所言,必然是郭侃地反应,对于这点,没有人会持不同意见。  自从郭侃入伏以来,众将早就领教到这位神人的厉害,真的不愧是神人。  整个阵地守得铁桶一般,滴水不漏。  众将虽是处在敌对立场,还是不得不佩服这位神人。
    高达和黄汉一齐道:“遵命!”
    廖胜功接着道:“所有第一批投入的部队要在炮击前半个时辰起床,漱洗完毕后就餐。  记住,所有的参战人员都只能吃八分饱,对于这一点要严格监督。  在炮击结束前半个时辰。  第一批作战部队要全部到达出发阵地待命,冲锋号一响,立时冲锋。  ”
    控制饭量,只准吃八成饱,那是因为吃得太饱了不利于跑动,打起仗来自然是吃亏。  对于这点,朋友们很好理解,吃得太饱连路都走不大动,还谈什么打仗。  要是没有吃得太饱经历的朋友们可以去试试。
    至于提前两小时吃饭,那是便于消化。  才吃完饭。  血液主要集中在胃上,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供应量就少得多。  这是现代科学地结论,李隽当然是知道,才特地要求这么做。
    “第二批投入的部队要在第一批部队投入后半小时到达指定位置,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廖胜功环视众将一眼,道:“这是一次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大行动,玄甲骑兵和特种部队也要投入。  玄甲骑兵的任务依然是哪里的抵抗顽强,哪里的骨头硬,就往哪里打,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这些顽疾。  ”
    赵佥大声应命道:“遵命!”虽知二字,却道出他的决心。  玄甲骑兵一直谱写着神话故事,相信在这次地行动中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