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北京的局势,赵书礼似乎丝毫不关心,就窝在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搞经济建设,此时包头的电厂建好了,相比于鄂尔多斯的电厂,包头的电厂建设就容易多了,第一因为已经有了一批熟练的建筑工人,第二呢,也是因为鄂尔多斯的输电线路通到了包头,不像鄂尔多斯建电厂的时候,连电焊机都是用发电机带动的。
除了电厂,赵书礼的钢铁厂也设在包头,赵书礼当时考虑到包头距离白云鄂博的矿山更近,就把钢铁厂放到了包头。反正钢铁厂并没有兵工厂那么敏感,不需要放到鄂尔多斯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掩人耳目。
也正因为敏感,到现在赵书礼的兵工厂也不敢叫做兵工厂,而取名叫做机械修理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内的军阀中,除了东北的张作霖明目张胆的修建沈阳兵工厂外,基本上都是悄悄的闷声发大财的,比如窝在山西的阎锡山的兵工厂也只敢叫修械所,刚何况赵书礼呢。
现在兵工厂正常生产,每月出八千支98式毛瑟步枪,但是其他武器都无法生产。这肯定是不行的,赵书礼可不想自己的军队跟别人比,输在军事装备上。所以他是见缝插针,想方设法的弄装备,除了接受日本人的援助外,还忽悠苏联人答应援建一个生产大炮和机枪的工厂。可是当赵书礼回到绥西后,苏联人却食言了,他们对赵书礼派专家和运送机器过来的催促,采取了拖延的态度。经过多方打听,赵书礼弄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已经被段祺瑞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的冯玉祥身上。
冯玉祥担任西北督办后,除了扩充实力外,还做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联络苏联。不知道他们达成了什么协议,苏联援助了他一大批武器,让冯的军队扩充到了十五万人跟奉系在关内的军力不相上下。并且冯玉祥的亲苏还对赵书礼产生了影响,苏联人答应的援建兵工厂一事,暂时没有了音讯,赵书礼顿时明白苏联人是在观望,到底是冯玉祥还是他自己更符合苏联人的要求,更容易控制一点。
······
时间到了年底,过年的气氛浓烈起来。
北京尤甚,家家户户张罗着过年,采购年货,置办新衣,似乎一点也没受刚刚过去的战争的影响。大年三十前,一列火车悄无声息的从包头启程,经北京到了天津。而就在这列火车停靠在天津站的时候,早已有了一队士兵将车站保护了起来,不允许外人进入。
从车上下来了一队黑衣墨镜的神秘人,并且很快就坐上了,早已等候的汽车,驶出火车站,驶入了天津一个隐蔽的公馆中。
公馆中的一个不大的房间中,里面摆满了书籍,也有两个人似乎漫无目的的随意聊着天。
“赵老弟,老哥真是佩服你啊,真是年少有为。说句实在话,我早有进兵外蒙的打算,可惜啊还是老了,顾虑太多啊。还是你年轻,一身是胆啊。”
“张司令谬赞了,在下不过是碰巧了而已!”
“哈哈,这种巧可不是谁都能碰上的。对了快过年了,老哥这次邀你来呢,除了想见识见识你这个英雄之外,还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
“哦,这是美国原装的柯尔特啊,真是好枪。不过听说张司令跟日本人关系不错,怎么到送个美国枪给我呢。”
“小兄弟你可别听别人乱说,我跟日本人合作,只不过是利用他们而已。”
“司令小心别被日本人利用了。”
“区区小日本,我就不信还能翻了天去。”
“对了,既然司令送了我一件礼物,我倒也有件礼物要送给司令。”
“哦,什么。”
“一个油田!”
“哈哈,开玩笑,莫非你在美国买了个油田送给本帅,本帅收过汽车机枪,甚至飞机也收过,可就是没收过油田啊。”
“美国的油田算什么,我要送给司令的油田就在东北!”
···
说话的两人一个是北收外蒙的赵书礼,另一个正是风头正盛的张作霖。
此次赵书礼悄悄来到天津,是应张作霖之邀请。本来赵书礼是以为张作霖想跟他谈谈合作的事情,却没想到就说了些闲事。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张作霖请他来,无非是看看他的诚意而已。又送了赵书礼一把手枪,赵书礼也就借故把自己一直计划的一件事情说了出来,也当是送了张作霖一个大礼。
赵书礼的礼物自然就是东北的大庆油田,虽然他不懂地质勘探,但是他却恰恰知道大庆油田的位置。他倒是没有去过大庆油田,但是前世的他是东北人,又长期在满洲里做生意。东北的道路他几乎走遍了,他至今记得曾经在高速路上开车的时候,路过齐齐哈尔路牌提醒到大庆有130公里,而到了哈尔滨提醒他有160公里。
这两个城市,这个时代也同样是存在的,于是赵书礼以这两个城市为坐标,划了两个圆,两圆相交两个点,赵书礼又记得齐齐哈尔跟大庆之间的高速公路相当直,因此很容易选定了那个近乎在两个城市直线上的点,这样就定位了大庆的位置,只要派人挖去就好了。
赵书礼对能挖出石油深信不疑,但是张作霖却以为赵书礼在开玩笑,现在石油的价值可越来越高了,君不见世界首富就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吗。要是有个油田送给张作霖,他绝对乐意,可是对对自己掌控的东北出石油一事,他就是不信。他自认对东北了如指掌,哪里有什么矿产,早派人探查清楚了,可就是没有发现石油。别说东北了,就是整个中国都被外国人断定贫油呢。
但是赵书礼既然肯定东北有石油,找出来又是自己的,那就让他找去得了,反正现在是拉拢他的时候。因此张作霖答应的很痛快,表示东北政府一定积极配合赵书礼的找油队。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十分融洽。
三十二节 年会
赵书礼回到包头后,先是跟傅伦和青荷三人过了一个安静的年。年后请傅伦出面,联系了一家美国洋行,让他们请来一些石油专家,并且购买了相关的钻探设备。打算去寻找东北的石油去。
之后开始了正式的工作,首先召集了包头县长刘澍,鄂尔多斯商会会长常守成和徐新六,孔韧等人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会。对于年会这样的制度是赵书礼亲自定下来的,在绥西政府,不但有年会,年底做工作总结,年初做计划,就是每月各个官员也要给赵书礼送交计划表,表中内容包括该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未完成的话还需要陈述原因。显然赵书礼完全是按照自己当年管理公司的经验来管理地方政府的,当年他的公司虽然没有赶潮流做什么九千一万的狗屁国际认证,但是制度还是很全面的,通过各种表格做量化管理还是很细致的。因为公司所有的工作内容赵书礼当年起家的时候都做过,都门儿清,他制定的制度最符合公司的实际。可是赵书礼没当过官,他对政府的工作就完全是个门外汉了,现在按照公司来管理政府,没想到倒也中规中矩,而他也能清楚的掌握政府的各项事务,政府效率大大提高。
还是说年会。
孔韧在会上提交了一个自己得意的计划,自从上次招商失败后,孔韧就继续修改自己的工业计划。并且在跟赵书礼数次交谈商议中,他对赵书礼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计划非常热心。还专门到日本出了一趟短差,考察了几个工业城市的产业分布情况,回来后对原来的计划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修正。
“我建议依托河套地区的牛羊资源,积极发展毛纺织和皮革工业。对于煤炭的产业链也要扩张,现在我们这里只有炼焦显然不行,我建议大力支持各个工厂发展煤化工。还有各种矿山也要开发出来,不过不能白送了,必须通过拍卖的形式,现在财政也很紧张啊。”
孔韧这份报道比上次的实际多了,精简了大部分内容,也紧紧抓住了河套地区的优势。
赵书礼点头道:“没错,煤化工这个项目,现在已经有眉目了。还在德国的高星桥年前给我来过电报,说他考察了德国的很多煤矿产业,有心采购一套大型的煤化工设备。用鄂尔多斯的煤炭生产,甲醇乙醚等工业原料。”
高星桥确实年前给赵书礼发了电报,但是为什么给他发电报询问却是有原因的。这次本是由于保晋矿业公司的压力,他才打算更新设备的,可是到了德国后,他发现自己带‘冯’字的这个贵族身份非常有用。受到了很多德国工业界,政界人物的欢迎和接待,并且参观了很多德国的煤化工企业。最后他在一家大型的煤化工停产企业内,看到了一套套已经停产的的半新设备,于是动心了。至于他为什么给赵书礼打电报,是因为这个工厂当年主要是为军方服务的,他们的设备可以利用煤化工的原料苯酚生产梯恩梯炸药,可是生产炸药在中国太过敏感了,于是才征求赵书礼的意见。赵书礼当然同意了,虽然他现在已经建成了兵工厂,也有一套月生产子弹五百万发的一套子弹机。但是却没有生产炸药的工厂,现在的所有供货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两人一拍即合,高星桥当即从德国购买了这个工厂,还利用自己当年支持德国的事迹,感动了厂里的许多技术人员,他们表示愿意到遥远的中国暂时就业。
孔韧做完报告,得到赵书礼的支持后。
徐新六也提了一个报告,他认为现在绥西地区的货币太过混乱,即有银元流通,也有山西商人的票号印刷的见票即付的银票流通,非常不统一,要知道光是各种银票就有几十上百种。经过仔细的考察他建议统一货币,这个赵书礼就更支持了,他可是知道货币跟资本的关系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让徐新六主持此事的时候,徐并没有借机给自己的银行牟利。而是联络各个晋商票号,让他们共同出资成立了一个河套晋商联合银行,给予他们发行纸币的权力。并且要求他们纸币发行之日起,各个票号共同努力让银票慢慢退出流通。而给予这些票号的补偿是,政府承认他们发行的钞票在票面价值上跟银洋等价,可以用这些纸币给政府交税或者购买政府的资产。可以说是用政府的信用,注入新发型的纸币中,这样这个纸币不但拥有晋商票号一直以来就在河套地区建立的信用,还拥有了政府的信用。
但是还是有许多晋商不买账,坚持不参加这个什么河套联合银行,就坚持经营自己的票号。对此赵书礼对徐新六做了鼎力的支持,给予他权限,对不服从的票号,采取强制措施,不允许他们在河套地区经营业务。不承认银票是一种货币,不能用来给政府交税和购买资产。这才终于使晋商就范,当然他们很快就从发行货币中尝到了甜头,并且自觉的维护起了新的货币,利用晋商在这里强大的信用和经济统治力,纸币很快被河套地区的百姓接受和使用。
这些都是后话,徐新六做完报告后,刘澍和常守成也提了发展大计。
刘澍说河套地区这几年来,因为移民的关系人口已经扩张了一倍多,达到了四百万人。而他一直负责的是教育和修路,修路简单有人就能修,可是教育得一步一步来,近几年他建立了五十多所小学校,在直隶山西京津等地聘请教师,已经完全达到了赵书礼的要求,十岁以下的孩童强制进入学校就学。刘澍说应该建立更高级的学校了,他提计划要建十所中学,为大学培养合适的生源。赵书礼应允,表示财政全力支持。
常守成提出的是,建立一条从包头通往库伦的铁路,这样面积广大的外蒙古就能和内地连为一体,而且这对于把外蒙古作为传统商业地盘的晋商来说极有好处。常守成说他已经联系好了几家大晋商,投资不成问题。赵书礼同样应允,让个人按照分工,去行动起来。同时在会上,任命常守成为鄂尔多斯县长,而原来的县长,蔡成勋的小舅子也因为蔡成勋的失事,刚被赵书礼赶出了河套。
随后在军队中,赵书礼又成立了一个军校,不过没敢公开的称作军校,而是起名军官培训基地,掩人耳目而已。学校中主要的教材,均是由宋远在保定军校时候的笔记整理而成,科目包括炮兵科,骑兵科,步兵科等兵种。所有大小军官,定期轮流进入军校培训,并且要严格考核,对于认真学习训练的军官予以提拔,也鼓励了大小军官的学习热情。
做完这些事,正月十五才到,不得不说赵书礼已经聚集起了一群不计辛劳,有理想有抱负的手下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北方的习惯是吃元宵,当夜傅青荷正在跟赵书礼边玩闹,边滚元宵的时候,却有人来求见。
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了,如此神秘,赵书礼不敢大意,就请了进来。
此人是来自山西太原,名字叫做商震。他先是跟张作霖一样,对赵书礼收复外蒙的行动好一番夸赞,赵书礼倒是不怎么在乎,但是本来气呼呼的傅青荷却面目舒展了,似乎不再生气对方打扰两人空间的事情了。随后进入正题后,商震说他是山西省长阎锡山派来的,给赵书礼送了点山西特产。还拉关系说赵书礼也是山西人,现在又在绥西河套主政,说这里多有山西人,又提出晋绥一体,希望双方保持亲密,共同进退。
这是阎锡山派人拉拢他来了。
不久很快其他各方势力都有人来,包括冯玉祥,他派手下徐明山负责采购六万套军装,就把这个大生意交给了包头的各个商人采购。算是给了赵书礼一个甜枣,随后又派赵书礼的老相识郑金声来拜访,表明冯军的善意,讲明赵书礼的军队是西北边防军,名义上是西北督办冯玉祥的部下,但冯无意削夺赵的兵权。
宁夏军阀马鸿宾也派人来送礼,说河套地区和宁夏地理相接,希望守望互助。此外还有南方│三人│政府派来的说客,加上年前东北张作霖的邀请,赵书礼明白天下将有变,这些军阀的狗鼻子同样都嗅到了。
甚至段祺瑞也对赵书礼表露了拉拢之意,段以赵书礼收复外蒙的功绩为由,封他做靖远将军。这个虚名赵书礼自然看不上,但是很快徐树铮回来了。本来徐树铮因为上次直皖战争失败,他这个直系的眼中钉被通缉,只能逃往广州。在广州他跟广州│割命│政府秘密结盟想要联合讨直系,但是段祺瑞一上台他又立马赶回了北京,再次活跃起来。
徐树铮是赵书礼第一个长官,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他对赵书礼有提拔之恩,而民国时期是讲派系的,赵书礼也就被打上了徐树铮的标签。没人怀疑两人会不是一条心,包括徐树铮,他始终都把赵书礼的力量看做自己的实力。因此一到北京就给赵书礼发了电报,秘密联络拉拢,又让段祺瑞以政府的名义,允许赵书礼把西北边防军扩充到三个师。
三十三节 扩军备战
对段祺瑞给的三个师编制的大礼,赵书礼也投桃报李,立即给段祺瑞送去了二十万大洋,说是支持北京政府紧张的财政。同时也对各方前来拉拢的军阀示好,既响应了阎锡山的共进退的约定,因为他知道阎锡山这个人圆滑,但是胆小,不怕他吞并自己。又给西北的马鸿宾送去了两万只步枪——自己部队淘汰下来的日本步枪,说是自己跟马鸿逵是兄弟就跟马鸿宾也是兄弟了。马鸿逵马鸿宾是堂兄弟,马鸿宾的父亲是马福祥的亲哥哥。对张作霖就更不用说了,他可是打算送个大油田给他的。
然后明白变局将至的赵书礼更加积极的练兵,又有段祺瑞的许可,军队也再次扩编,把西北边防军兵力扩张到了五万人。现在兵工厂已经投产一年,累计生产了枪支近十万支,武器不缺。顺便说一下,兵工厂的工人们在赵书礼当初超越德国人的鼓动下,当真的做到了让产量超越德国工人的水平,只是代价是日夜不息的加班加点。而那几个德国人自从中国工人完成了诺言后,他们的三年之期也到了,纷纷回国去了,也不知道是被兵工厂工人刺激的还是想家了。他们走之后,孔韧接手了兵工厂的运作。
步枪富裕的同时,子弹储备也很丰富,随时保持两千万子弹的库存,军队也终于能进行数量不多的实弹射击了。只是赵书礼对此并不满意,因为他询问过宋远,这样的实弹量远远比不上日本,更不用说设计训练标准更高的美国了。对此赵书礼只能让刚刚用财政采购了一批机器,正在积极筹办机器厂的孔韧想办法,让他尽快将工厂中的子弹机再复制一套出来,届时兵工厂的弹药产量将增加一倍,达到每月一千万发。
赵书礼不但扩充了步兵为三个师,同时还悄悄的组建了一只新的骑兵师,该骑兵师目前还没有番号,只是内部定为绥西骑兵第一师。
之所以能组建这个骑兵师,故事还得从挖沟修渠的苏方说起。苏方当年在计划了一条从宁夏经过沙漠地区到黄河的水利工程后,赵书礼并没有直接答应,只是给了他一点经费让他仔细考察。但是这家伙就用这点钱,招募人手,先把架子搭起来了。然后又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