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

    等到晚间,戴章浦才是回来,连子宁在他的书房见到了他。

    虽然是被封了武毅伯,连子宁在戴章浦面前依旧恭谨,他不是那等一朝得志便猖狂之人,他也深知,自己能走到今日,多亏了戴章浦的提携,是以心中对他始终是存了十分感激之情。

    看到连子宁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戴章浦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竟是难得的开了玩笑:“你现在也是个伯爷了,以后老夫见了你,可都得行礼喽!”

    连子宁笑道:“您说的这是哪里话?学生便是再怎么发达,有些东西,终究都是不会变的。”

    戴章浦点点头,道:“今日朝堂之上,咱们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说实话,前日你来跟老夫说,得了这个传国玉玺,老夫便知道你,以皇上的性子,一个大大的封赏是跑不掉的,但是却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丰厚!看来皇上对你,也是颇为的赏识啊,简在帝心,不过如此。”…;

    “得了这个武毅伯,老夫也就放心了,国朝素来善待勋戚,便是有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终究不会怪罪。有了这个封爵,你算是有了一个免死金券,可保一声的富贵平安,这样一来,老夫也就能放心了。”

    连子宁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默默点头,道:“请大人放心,清岚对学生有情有恩,学生,必然会善待清岚的。”

    “你明白就好。”戴章浦脸上闪过一些复杂的神色,有些不舍的叹了口气,道:“乖囡的年岁也不小了,比你还要大一些,若是再待下去,可就成了老姑娘了。本来是想让你俩早点儿定下来,但是你要么是四处征战,要么是有职司在身,不在京城,事情便这么脱了下来。你现年都要十九了,清岚都已经二十二,这个事儿,你怎么看?”

    连子宁明白戴章浦的意思,这是想给戴清岚和自己早点儿安顿下来,他也不忍让那个女孩儿再等了,略一思忖便道:“大人,那,不若这几天,先把名分定下里,等到从辽东回来便完婚,如何?”

    戴章浦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点点头:“如此甚好,这样,你找一位地位够高的长者,作为男方的家长,咱们先把订婚之前的程序走完,订了婚,你再去辽东。”

    古代时候,结婚的过程甚是繁琐,当然,这只是达官贵人至少是有一定经实力的人如此,无论何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都是没资格讲究的。一般来说,古代结婚的程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正是:“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而订婚,在古代订婚是结婚的必要程序。

    订婚即定婚,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是婚姻趋附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初步商定的婚约形式把两姓乐意缔结姻亲固定下来。民间雅称订婚为“传启”或“换帖”。在议婚达成协议,暂告一个段落后,男家请人用红纸将缔亲之意写成小帖,上面要写清男方的生辰八字,封面写上吉祥如意的祝词和“敬求金诺”“恭候金诺”等谦词。待女家接到男家的投启后,马上回敬允启,也写好女方生辰八字,帖外书就“谨遵台命”“仰遵玉言”一类表示同意结亲的字样。这种换帖往来,均以家长名义进行,落款只出现家长名字。

    交换帖子颇多讲究,一般要用红漆礼盒传递,男方要在盒内装上押帖物,一般多是耳坠、戒指或手镯的女方的饰品,也可馈送女方几套衣饰。此后,女方就可名正言言顺地对男方进一步考察,主要是了解家产、家风,探视男方的容貌。之所这样,是因为向在那个年代,议婚阶段男女双方一般不多接触晤面,女方可以亲自证实一下媒人的话是否可信。

    而在民间,男方为给女方留下个好印象,不仅提前刷新房子,而且费尽心机借来珍稀用品充实自己的摆设。见屋里这天,男家为撑体面,备好佳肴美酒,盛情招待女方父母,亲族及媒人。

    然后便是交换传启,传启有大传启、小传启之分。小传启多在向下,而大传启则是在城市,在明季,把“大传启”称为“龙凤帖”。达官显宦子弟的传启比较精美,帖长尺余,宽约五寸,厚至一寸,可连续折叠,是专供办婚事用的一种印刷品。供男方用的是绿色龙帖,扉页上印有两条盘龙;供女方用的是粉红色凤帖,扉页上印有一双飞凤。男方多写“久仰名门,愿结秦晋”“不揣寒微,仰攀高门”等恭维语,下方落款为“眷姻弟xxx暨子xx现年xx岁顿首。女方则写“幸借冰言,仰答锦章”“谨遵玉言,愿结秦片”等答浯,下方落款亦写“眷姻弟xx暨女xx现年xx岁顿首。…;

    这种大启传帖,相当于今日的结婚证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旦互传过大启之帖后,表明婚约签定,已成姻眷,可以互通庆吊,互送节礼。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得随意悔亲,那是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

    种种程序,连子宁不能自己去办,必须是家长出面,而连子宁早就是父母双亡,也没有别的亲眷,所以要请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前来担当。

    他想了想,问道:“大人您看寿宁侯爷如何?”

    戴章浦点头道:“这个可以!嗯,你和寿宁侯爷交情不错,这件事倒是可以请他帮忙。”

    张燕昌超品侯爵,国朝大将,实权不论,地位比戴章浦只高不低,能让他作为男方的长者的话,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你当了武毅伯,固然是好的,但是却也断了你文臣巅峰的路子了。”戴章浦又是摇摇头,颇有些遗憾到道:“你现在虽然是武将,但是文气斐然,天下皆知,等你日后地位足够高了,便是做一个兵部侍郎尚书之类的,也是足够,以此为阶,入阁也并非不可能。咱们大明朝,也不是只有文臣再能做阁老的。”

    连子宁笑笑:“学生走到今日这一步,也是阴差阳错,再说日后的事情,谁想得到呢?”

    戴章浦点点头:“这倒也是,算了,日后走着看吧!”

    他面容一整,肃然道:“上一次只顾着商量玉玺的事儿,却是没来得及说这个,这一次把你招来,便是告诉你这一次出征要多加小心。”

    连子宁讶然道:“多加小心?”

    对于此次出征,连子宁心里并不是非常的担心,毕竟不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女真鞑子,这一次东北之战,自己不过是个跟着凑热闹混功劳的小角色而已,有京卫和那些边军精锐在,只怕自己根本也捞不到什么仗打的。

    此时的大明朝如此强盛,二十万大军不说是犁庭扫穴,至少战而胜之也不难吧!

    “不错!”戴章浦看出了他的想法,道:“问题不是出在军中,而是出在统帅的问题上,上一次御书房朝议,皇上定下魏国公徐鹏举为此次大军的统帅。徐鹏举此人,老夫深知,为人浮躁,好大喜功,虽然熟读兵书,但是不过是个好大喜功之辈。他来做统帅,只怕这一次大军出征,只会徒劳无功。”

    连子宁消化着这些信息,他对于魏国公徐鹏举此人毫无印象,但是对于戴章浦的话,他是很相信的。

    想了想,道:“但是我军实力如此之强,却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只要是步步为营,总不会出错吧!”

    戴章浦嗯了一声:“话是这么讲没错,但是毕竟也是拿不准,老夫会想法子将你所部调入后勤序列之中,以保万全,你要体谅老夫的一番苦心。”

    连子宁默然,他知道这是戴章浦一番苦心,又怎么能拒绝?便点头道:“一切都依大人!”

    从戴府回来,连子宁先是去了自家府邸,和于苏苏、城瑜一番欢喜不提,等回到京南大营,已经是入了深夜了。

    远远的却能看到天边的一片红光,带到近前,才是看到,京南大营的栅栏上,辕门处,都是扎了一串串的红灯笼,在大营里面,点燃了无数的篝火,把这里照的一片通透,亮如白昼。

    等连子宁进了辕门,便是一愣,原来武毅军将士,竟然尽数集结在大校场上,排成一个整齐的大方阵,虽然身子站得整齐,但是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看到连子宁进来,不知道谁发了一声喊,然后整个武毅军八千将士便是齐齐跪下,大呼道:“见过武毅伯爷!”

    “见过武毅伯爷!”

    “见过武毅伯爷!”

    数千人的齐声大呼声震四野,远远传出不知道多远。

    连子宁脸上先是愕然,然后心中满满的便都是快意,只感觉一股热血在胸间沸腾,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大丈夫不过如此!

    #c

三二八 扶桑剑圣柳生宗严

    (上一个月更新了差不多有四十万字吧,着实是累惨了这个月休息一下,每年能写多少就更多少,我现在的颈椎和肩周都已经出问题了,真的需要休息。

    不过每天五千的保底儿更新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会加快进度,再不拖沓,语言会更加简练。

    感谢‘s~~欢宝,、‘r眭,、‘巡航a,三位的月票。感谢‘0yl~~欢宝,的打赏,继续求月票。)

    他畅快的哈哈大笑,喊道:“弟兄们,都起来吧!今儿个本官高升,便和兄弟们乐呵乐呵,,肉敞开吃,酒,随便喝!”

    一夜狂欢,自是不提。

    之后几日,连子宁便是闷在总统府里面,一面操练士兵,一面则是赶稿白蛇传的下一册,皇上的话,可不仅仅是说着玩玩儿而已,若是做不到,引得皇上发怒,那可真是要掉脑袋的。

    所幸白蛇传字数并不是太多,都也是好些,三日之后,连子宁便把这本儿下册写完,抄写了一份之后,一份送到了戴府,一份儿送到了皇宫。

    这时候他才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薄幸的,明明知道清岚如此喜欢话本儿,却是一直未曾为她写完这下一部,直到这件事,才是补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之后一定莫要如此,清岚对自己如此钟情,自己必要报答才是。哪怕是两人现在的感情还不怎么深厚,但是在这个年代,先成亲后恋爱,不都是如此么?

    然后便是去寿宁侯府拜访,说起想让张燕昌当自己男方家长的话来张燕昌也是欣然答应,并无二话,于是便开始紧张的筹备订婚仪式。

    接下来几日,都是在忙碌中度过。

    这一日,五月二十三,京南大营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师尊弟子问过行路的商旅了便在前面不远处了,拐过面前的这座丘陵就能看见。”

    因着官道刘镇的发展,带动的这一片本来的不毛之地也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南边儿通往官道刘镇的宽广道路上分出来一条岔道通往京南大营。京南大营接近一万号儿人吃喝拉撒睡,需要消耗的物资巨大,王大春又是个精细的很是算计,京城物价太高,便不在京城购买只在南边儿的保定府等地买入,因此这条路上商旅来往不绝,都是为京南大营服务的。

    这路是专门整修过的,从大营往南五里,路面上都是铺的碎石,路边用大石板镶嵌着,再往边儿上在道路两边,则是种下的两排绿树这些树木种下的日子还稍嫌短了一些,并不太大,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片颇为可观的绿茵。

    此时正有一行百来人在绿荫下面坐着乘凉。

    他们泾渭分明的分成两个阵营,一百人中大约有六七十人是穿着木屐,黑危的和服,脑袋上竖着冲天辫,做扶桑人打扮的,而剩下的那些,则都是青衣配着腰刀,一副大明朝公门中人的打扮。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些的扶桑人,而他口中的师尊,则是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壮年男子,身材矮小敦实,看上去很是健硕,他盘腿坐在树荫下,膝盖上横放着一把极长的武士刀。

    在他周围,那些扶桑人都是众星拱月一般把他给拱卫在中间,显然是在这群人之中地位最高。

    不消说,这位中年扶桑人,自然就是从扶桑泛舟而来,前来投奔连子宁的扶桑剑圣柳生宗严了。

    柳生宗严闻言点点头,向一边的贾青问道:“贾青,面见那位连大人,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若是失礼,给那位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岂不是会影响咱们的前程?”…;

    他说的也是大明官话,虽然口音略带怪异,但还是很流利。

    贾青笑道:“师尊,您老人家便放心吧,那位连大人很是好相处的。他当初跟弟子说的很明白,只要是您老人家带人过来,一个百户的官衔只最起码的,还有各色的赏赐定然都不会少,您就放心吧,这位连大人实在的很,只要是咱们的武艺能被他看入法眼,说不定更有大用呢!”

    “哦,不对。”他笑着纠正道:“现在应该叫武毅伯爷了,这位连大人升官儿可是够快的。”

    柳生宗严点点头,扫了一眼众弟子,看到大伙儿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急切的表情,他笑了笑,道:“各位,大明不比扶桑,上国尊卑分明,待会儿咱们到了京南大营,切莫胡乱说话,若是惹得武毅伯爷不快,便是师尊也救不了你们。”

    众人应诺。

    这时候,那些官府衙役打扮的人中走出来一个捕头打扮的,冲着柳生宗严拱拱手,吊着嗓子阴阳怪气儿道:“我说柳先生,咱们在这儿歇息的时间也够长了,该上路了吧?”

    柳生宗严对他的态度没有丝毫的不满,呵呵一笑,站起身来道:“王捕头提醒的是,理当如此。”    剃。邓的他的那些弟子也都站起身来,王捕头鼻子里轻哼一声,甩甩袖子,带着自己的手下当先上了路,一行人重又往北走去。

    柳生宗严本来率领一干弟子在关东附近游荡,想要把自己卖给羽柴秀吉这个年代的扶桑武者也越来越不好混了,尤其是他这种颇有名气的,一般的小领主看不上,而大名又都是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忠诚度无疑比他们要高得多,自然不想要他们。

    柳生宗严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买家都做不到。

    所以当贾青找到他们的时候,柳生宗严一听贾青说完,几乎是毫不犹豫的便是答应了,然后带着众人启程离开关东,前往肥前港。

    只是到了肥前港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武毅军已经撤走,不过所幸的是连子宁已经留下了话,所以他们在肥前港管理公署于书记的安排下·得以搭乘一艘前来大明的扶桑商船,来到了大明,在利津县下船。

    没成想,到了乐"陵"县之后,却被告知,连大人已经是率军北赴京城了·于是他们又赶往京城。

    不过在大明朝想要赶路谈何容易?这么一群外国人·既没有路引,更没有户籍证明,而且明显长相就是穷凶极恶,还配着刀——尼玛·你以为你是秀才老爷么?咱大明朝是是个人就能佩刀的地界儿?还以为在你那扶桑撮尔之地呢?

    也是怕这些扶桑人在路上惹下什么事端,没奈何之下,乐"陵"县县令吴大亮只好派遣自己手下的捕头带着一干衙役·拿着自己开具的公文,半是押送半是保护的把他们给送了过来。

    看到那捕头态度恶劣,几个弟子脸上都是露出愤愤之色·他们在扶桑的时候虽然不得志,但是在下层贫民中,还是很有不少人是崇拜他们的,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柳生宗严却只是微微笑着,半点儿不在意,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半生飘零·早就已经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一次来大明·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来卖这一身武功,为人家做飞鹰走犬的。

    既然如此,还傲气个什么劲?

    很快,他们便到了京南大营。

    远远的看到那林立的望楼,高大的木栅栏和流淌的护城河,以及其中层次分明的建筑物,柳生宗严和他的弟子们都是不由自主的连呼吸都放轻了,这要是在扶桑,已经是一座城市级别的了,而这只是那位连大人军队的营盘。…;

    这么大摇大摆的一群人自然很容易就被武毅军放出去足有一千多米远的探哨给发现了,上前截住一盘问,待听说是伯爷在扶桑的时候招揽的剑圣高手,都是不敢怠慢,通报之后,便是带着他们进了大营。

    此时武毅军正在进行大方阵操练——这是连子宁最近刚刚制定出来的步兵战术操典中新加进去的内容,是他和武毅军一干军官以及奇薇等人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才精心制作出来的,包含若干个名目。

    武毅军之前的战斗规模,都不算是极大,最多也不过是两千人级别的而已,扩军至八千人之后,也从未一起战斗,都是以千户所为规模。但是局势已经不同以前,此次征北之战,大明朝再加上女真鞑子,加起来超过三十万大军的会战,说的难听一点儿,武毅军不过是其中的一只过河小卒而已。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那种作战方式,纯粹就是找死,必须要进行大方阵作战,把整个武毅军当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以前那样,以一个千户所为一个整体。

    八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