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是轻骑兵的原因,讲就是的机动性·所以他们自然是没有重甲,为了增加防御,每个人都是配置了一面小圆盾。//*。。*//圆盾直径大约在三十公分左右,是用木头制作的,外面蒙了一层铁皮,厚度大约在一寸半也就是不到五厘米。这样的圆盾,非常的轻便,防御力也算可以。足以抵挡一般的箭矢射击,而且近战的时候有一项非常阴险的作用,囡为是木盾的缘故·敌人的斧子刀剑等武器砍进去的话,一时间根本拔不出来,失去了刀剑的士兵,那就是待宰的羔羊了。…;

    铁盾虽然防御力更好,但是却没有这个功效,而且也太重了一些。

    但是·这些足以抵挡一般箭矢的圆盾却是根本挡不住神臂弩的射

    巨大的力道,锋锐的箭簇,精铁淬炼的弩箭箭簇射中了木盾,有的轻松的刺透,然后狠狠的扎进了女真士卒的胸膛,从背后透出来雪亮的箭尖。而有的则是木盾被炸成了粉碎,箭矢也落地,但是后面的箭矢却是随之而来,狠狠的钉入。

    更多的女真士卒,甚至连舀出木盾的时间都没有。一支弩箭在射穿了一个女真士卒的胸膛之后余势未衰,又狠狠的扎进他身后一个女真兵的胸口,一声惨叫之后,箭簇从后背透了出来,钻出来足有一尺长,这才是不甘心的停止了前进的趋势。

    这个女真士卒从马上跌落尘埃,腿脚挣扎了几下,眼见是活不成了。

    一支射出的弩箭略微抬高了一些,正射中一个女真兵的眉心,巨大的力量瞬间蔓延到整个头盖骨,‘砰,的一声脆响,就像是被子弹击中一般,这个女真士兵的整个天灵盖被弩箭狠狠的掀了起来,鲜血混合着脑浆喷溅而出,红白相间的汁液喷了他周围的人一身,红的白色四溅,像是雪白的豆腐脑上面浇上了红艳艳的鲜辣椒!

    他们是轻骑兵,外面只穿着一层轻便的皮甲,许多还没有着甲,面对神臂弩的重箭,根本毫无防御力。

    而为了抵挡蒙古骑兵的冲击,这些女真骑兵的队列都是相当的密集,这也为神臂弩扩大战果提供了极好的先决条件。

    这一轮射击,造成了至少五百人的伤亡。

    济尔哈朗的这三千女真骑兵陷入了混乱之中,转眼间就减员这么多,让他们一下子陷入瘫痪,别说是去阻挡蒙古骑兵了,能挡得住面前的武毅军就不错。

    然后杨沪生又是一声令下,八百骑兵缓缓策马前行,到了六十步之外之后,前面的五百名武毅军,又是抽出了五雷神机。

    五根枪管转动,一声声清脆的响声响彻整个战场,烟雾弥漫,无数的铅弹射向了对面的女真鞑子。

    五百支五雷神机,瞬间就倾泻出两千五百枚铅弹,把刚刚组织起来的女真鞑子又是给打的七零八落,死伤数百人。

    短时间内,济尔哈朗手下的这些女真骑兵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在武毅军骑兵用先进的武器屠杀女真骑兵的时候,无数的福余卫骑兵从两侧潮水一般杀出去,避开了济尔哈朗这三千骑兵的阻拦,杀入了女真大营。

    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战术,用武毅军来迎战女真骑兵·然后蒙古骑兵摆脱他们的纠缠。

    而这时候,刚毅也带着一千拐子马杀了过来。

    他眼睁睁的看着济尔哈朗阻拦的骑兵还没接阵就被打的七零八落,心里明白,大营里面的女真士卒能如何·现在就全指望自己了。

    “儿郎们!杀敌!”刚毅高举马刀,奋力大喊。

    “杀敌!杀敌!”身边的一千拐子马亦是随之大喊。

    而对面的蒙古骑兵也是毫不畏惧,嘴里怪叫着,挥舞着弯刀杀了过来。自从大明驱逐蒙元,恢复汉室江山,便屡次兴兵北伐,洪武帝时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把蒙古人的最后一支精锐给打的七零八落·连蒙古的皇后贵妃都让他给操了,之后又有永乐帝五征蒙古。自此之后,一直到蒙古在明末被皇太极征服,就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而在这个时空,朵颜三卫崛起,鞑靼瓦剌复兴,蒙古人重新恢复了武勇。…;

    刚毅本来冲在最前面,到了即将和蒙古骑兵接阵的时候·就有数十个拐子马冲到了他的前面,把他给掩在了大军之中。

    蒙古骑兵和拐子马狠狠的撞在一起。

    很显然的,在女真最精锐的重装骑兵拐子马面前·蒙古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其中造成两者之间战斗力差距的原因,自然就是装备。

    拐子马是女真罄尽全国之力打造的最强悍的精锐,整个女真也不过是三千余而已,他们人穿着重型板甲,战马也披着厚重的用一块块的铁片穿成的锁子甲。人的板甲重达六十斤,战马的锁子甲稍微轻一点儿,也在五十斤上下,加起来,就是一百多斤的负重。

    而以骑射闻名天下的蒙古骑兵之中,鲜少有重骑兵的存在·大部分都是轻骑兵,这样才能保持机动能力。蒙古骑兵除了少量的常备军之外,其它的平时就都是牧民,讲究点儿的穿着皮甲,也是非常老旧了,不知道是多少年·多少代传下来的,防御力非常值得怀疑。而更多的就是穿着蒙古传统的长袍,手里面的武器,除了一把角弓之外就是蒙古弯刀,可以说是轻装到了极点。

    机动能力好了,冲击力和对抗性难免就会降低不少,别的且不说,就说个头儿来说吧,女真骑兵的战马都是上等的关外马,个头要比蒙古马高上不少,整个看上去就大一圈儿。

    就像是一座座钢铁堡垒一般的拐子马狠狠的撞进了蒙古骑兵的阵列中,一个蒙古骑兵被一匹拐子马正正的撞中,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那拐子马浑然无事,而蒙古骑兵胯下的战马,则是被撞得向后退了几步,那战马发出一声悲鸣,四蹄一软,便是跪倒在地,脖子也软软的耷拉到了一边,马嘴中吐出一团一团带血的白沫。原来它被这拐子马重重的撞了一下,承受不住那巨大的力道,竟然是被生生撞死,内脏破碎。

    拐子马丝毫不停,铁蹄重重的踏在那跌落马下的蒙古骑兵的身上,那蒙古骑兵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胸前的骨骼被生生的踩碎,凹下去一个足有海碗大小的缺陷,巨量的鲜血从里面疯狂的涌出来,眼瞅着是活不成了。这匹拐子马丝毫不停留,后面的拐子马紧紧地跟着,无数的铁蹄重重的踩在这蒙古骑兵的身上,很快,尸体便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滩肉泥。

    最激烈的碰撞中,马身上的女真骑士甚至都没有挥动手中的兵器,就已经给蒙古骑兵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狠狠的焀进了蒙古骑兵的阵列中。

    一个蒙古骑兵高举着弯刀砍向对面女真骑士的脖子,那女真骑士不闪不避,稍稍歪了一下肩膀,弯刀砍在他厚重的肩甲上,火星四溅。被包裹在厚厚的战甲中的骑士却是毫发无损,这个女真骑士已经是举起了手中的狼牙棒,都没怎么好费力气,砸在了对面蒙古骑兵的脑袋上,便是把他脑袋给砸的稀烂。

    另一个拐子马骑士却是用长矛的,他没有躲闪对面蒙古骑兵的弯刀,手中四米长的粗重铁矛恶狠狠刺中了那蒙古骑兵的胸膛,而他并没有趁势把铁矛拔出来,而是疯狂的大叫着催动战马,竟然是将这名蒙古骑兵刺透之后再一刺到底,铁矛在这蒙古骑兵背后透出来三米多长,而他的双手,也是沾满了鲜血,黑色的战甲上,宛如血洗。胯下战马依旧向前狂奔,铁矛又是刺中了后面的一个蒙古骑兵。就像是顽童用草茎穿蚂蚱一样,他用铁矛把这两个蒙古骑兵穿成一串,然后奋力一甩,两具尸体砸出去,又是把一个躲避不及的蒙古骑兵砸落马下,瞬间被踩成肉泥。…;

    就像是烧红的刀子切牛油一般,拐子马毫无阻力的便是杀进去蒙古骑兵的队列有百多米深度。

    而不过是几个照面的时间,死在他们手下的蒙古骑兵,几乎已经达到了千人,而被厚厚的铠甲包裹的他们的损伤,却是可以忽略不计。

    连子宁在城墙上把这一幕看的真真切切,不由得庆幸自己是据坚城而守,若是跟女真人野战的话,就算是长枪兵能够挡得住这些拐子马的冲击,势必也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但是他也知道,拐子马现在看上去威猛无敌,却是不能长久。

    果然如连子宁所预料的一般,拐子马虽然强悍,但是对面蒙古骑兵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是他们的几十倍之多。

    大约半盏茶的时间,拐子马利用适才的冲锋而得到的巨大的冲击力,便是在对面蒙古骑兵的人海战术下消失殆尽,陷入了苦战之中。

    拐子马也开始出现伤亡。

    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很快就找到了对付这些像是钢铁堡垒一般的重装骑兵的办法,实际上,他们的祖先早在三百多年前跟随着拔都和旭烈兀西征的时候,就曾经用一边射击一边游走的放鸽子战术把那些欧洲骑士给打的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那个时代蒙古铁骑的兵锋直至多瑙河畔,维也纳城下。

三六三 一战而定东北一年之格局

    三六三一战而定东北一年之格局

    (感谢‘星修罗刹’、‘未归人’、‘大秦三世’、‘丁丁球球’、‘ybwawats’兄台的月票。

    感谢‘徐徐涂抹。’、‘cahndlewei’兄台的打赏,感谢陈起熊兄弟的一贯支持。感谢所有支持俺的兄弟。

    家里上不去网,这一章是在网吧里传的,话说,网吧里键盘难用死了。

    待会儿还有一章。

    请兄弟们多多支持,嘿嘿,月票推荐什么的。)

    不过和祖先们不同,陷入混战的蒙古骑兵们几个人围住一名拐子马,脱下身上的长袍结成绳索,然后趁着他攻击一个人的时候,另外的几个人便用绳子把他套住,然后使劲儿的拉下来。落地之后的拐子马由于身上的巨大重量,一时间根本就爬不起来,这时候,就只能是任人宰割。

    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之后,自从组建为止还没出现过大规模伤亡的拐子马一下子就损伤了上百人。

    而这个时候,蒙古骑兵分出一部来和拐子马纠缠在一起,然后其他的蒙古骑兵扑向了女真大营。

    不过,拐子马的牺牲也并非是没有作用的,他们给大营中的女真骑兵争取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但是就是这一盏茶的时间,让相当一部分的女真骑兵披上了战甲,跨上了战马,冲出了大营。

    冲出大营的女真骑兵重整旗鼓,和蒙古大军混战到一起。

    局势就此糜烂,蒙古骑兵和女真骑兵混战在一起,厮杀的天昏地暗。

    这一幕到时让城墙上的明军看的爽快无比,一个个的大呼小叫,恨不得这两方把狗脑子都给打出来。

    大战一直持续了足有半个时辰,直到双方的头脑都意识到在对手身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之后,这才是缓缓的撤退,分开。

    只留下那一片战场上数以千计的尸体。

    连子宁大略估计出来了这一次来援的福余卫骑兵的规模,大致在五万人上下,按照连子宁的估计,这些人,基本上就是福余卫中六成以上的兵力了。蒙古骑兵战死了大约五六千,而女真骑兵死的更多,现在大致还剩下不到四万人。

    刚毅浑身浴血,衣袍武器战马上都是鲜血,他脸上出奇的平静,只是眼中,却是充满了愤怒和不甘,死死的盯着对面的蒙古骑兵。

    若不是有连子宁,若不是有福余卫,若不是……,此时我们女真的勇士,已经是可以尽情的在松花江南的千里肥田沃土上驰骋了吧?

    “喜申卫、连子宁!我刚毅,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刚毅狠狠的看了一眼喜申卫,一摆手:“咱们撤!”

    在这喜申卫下,丢下来将近十万具袍泽的尸体,女真残军开始缓缓后撤。他们撤退的很有章法,留出相当规模的部队断后,蒙古骑兵想要追击的话,也得掂量掂量。

    看得出来,这一次福余卫如此行事,摆明了就是想要全歼女真骑兵的,但是眼见已经不可能,便也没有追击。

    连子宁在城墙上看的真切,心里暗自感叹,这位未曾谋面的福余卫统帅,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女真大军缓缓向西撤走,终于视线中再也见不到一个女真骑兵的身影。

    这一场虽然并不旷日持久,但是却是惨烈无比的大战,终于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望着远处已经快要隐入远山之下的红日,连子宁长长地吁了口气,心里兀自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向着城门口驰来,当先的,正是杨沪生。

    “大人,标下幸不辱命!”杨沪生翻身下马,向连子宁抱拳大声道。

    连子宁哈哈一笑,大声道:“弟兄们,你们没给我丢人!都是好样的!”

    骑兵的队列中传来一阵哄笑声。

    杨沪生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道:“大人,标下本来想请福余卫的哈不出大汗进城一叙,但是他们不进去,说是信不过咱们汉人,说要请您出来说话。”

    “不可!”

    “大人,决计不能出去!”

    “大人,不可轻信!”

    连子宁还未说话,周围的将领便已经是纷纷反对,陈大康拧了拧眉头,道:“伯爷,不若让下官替你走一趟?伯爷身负大任,万万不可以身涉险。”

    连子宁却是毫不犹豫,洒然一笑道:“众位,不用如此担心,若是福余卫大军真想打咱们的主意,以咱们这些人的兵力,还守得下来么?不过就是徒劳无功罢了,放心吧,定然无事!”

    说罢,便是举步往马道走去。

    江梨野奈一声不响的跟了上去,柳生宗严笑道:“若是大人有什么不测,我们这些做家臣,唯有自杀谢罪,请准许我们跟随您左右!”

    连子宁一笑:“成!”

    城门后面几乎把整个城门洞都堵住的巨石等东西都被挪开了,两尺厚度外面包着厚重的铜板的大门带着刺耳的声音缓缓打开,连子宁一行人策马而出。

    没错儿,这一次连子宁请来的援兵,就是刚刚在江北帮助女真大军伏击了二十万大明北征军,事实上,当福余卫的这些骑兵刚刚回到脑温江两岸的草场的时候,杨沪生就已经找上门去了。

    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的明军,福余卫自然是非常的警惕,但是当杨沪生在大帐中和哈不出大汗密谈了足足有一个时辰之后,哈不出大汗立刻下令召集了五个万户的兵力——这已经是福余卫在短时间内能够凑出来的最大的兵力。毕竟福余卫占据的面积非常的广阔,脑温江南北近千里,东西三四百里的地面,都是他们放牧的草场和传统的势力范围,有许多的万户在外面放牧。

    连子宁交给杨沪生的任务就是找到福余卫,晓之以害,诱之以利,并且交给了他一套说辞。

    事实证明,连子宁所料想的一点儿都不错。虽然福余卫帮助女真人战胜了大明,但是那纯粹是为了分润好处,可没有一丝半毫想要帮助女真人的意思。而在帮助女真击溃了大明北征军之后,哈不出心中也是存着疑虑。在此之前,关外的局势维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大明、朝鲜算是一方,而朵颜三卫和三姓女真算是一方,两边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得谁人。

    但是眼下大明北征军溃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松花江以南的地区就变成了一片权力真空,而伴随着的是女真必然的发展壮大。女真一壮大,便也就打破了这种平衡,不单单对大明有影响,也对福余卫产生了威胁。

    而福余卫不需要一方独大,他需要的是大明和女真的均衡僵持,只有这样,他这一股强大的骑兵才能左右逢源,帮着这个打那个,帮着那个打这个,从中捞取好处。

    所以连子宁许诺了大量的好处之后,哈不出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出兵。

    而现在,连子宁更是笃信哈不出绝对不会动手——只要是他是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类——一旦动手,连子宁之前给他许诺的那些好处自然是烟消云散,福余卫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捞好处么?…;

    就算是福余卫想把这片地方打下来随便劫掠,其实能搜刮出来的东西估计还是比不上连子宁给他们的东西多。就好像是靖康年间金兵南侵,并不自己亲自搜刮,而是频繁的勒索,让宋室搜刮。这样其实能够得到的更多,毕竟,最了解某些人的,肯定是自己人。

    对面的福余卫骑兵已经纷纷下马,把勒勒车上的帐篷短木等东西卸下来,找了一块儿高出江岸但是取水也并不困难的高地开始安营扎寨。显然,他们准备在这里住一晚上,毕竟现在已经晚了,士卒大战一番,也已经疲累,夜间行军更是有诸多的忌讳。

    看得出来,他们对明军还是很有些防备的,选取的那块高地视野好,若有人偷袭,很早就能发现,而且高地边缘略有些平缓的山坡也非常适合骑兵的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