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士诚在元末群雄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人,他不奸险,能容人。他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免赋税,江浙一带的普通百姓、士子文人乃至豪门巨贾全都支持他。

    正因如此,张士诚与朱元璋交战失利后困守孤城,尽管城中粮尽,一只老鼠都能卖出百余文的高价,皮靴马鞍等都被人煮食充饥了【手打正德五十年375最快更新就在du123】。可城中百姓仍愿与他同生共死。一座孤城,历时十月,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军民一心。全力死守,给朱元璋的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失。是以朱元璋破城之后,愤而将城中军民尽皆贬成了贱民。

    正因为他们是贱民中的贱民,所以他们,对大明朝的认可度极低。

    而连子宁选中的。也恰恰是他们。

    办妥了这件事儿。回到府上,城瑜告诉他,刚才谷王府遣人来了,说是今日酉时,请武毅伯往燕返楼赴宴。

    燕返楼,是北京城最大最奢华的酒楼。兼青楼。

    或者说,准确一点。应该是青楼,兼酒楼。燕返楼本来是大明朝廷礼部教坊司下属的最大的一家青楼。大明朝教坊司是一个很神奇的部门,大明朝有不少神奇的部门,其中教坊司就算一个,当然,最神奇的就是锦衣卫了。

    教坊司乃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称为教坊,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改教坊为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按照大明朝的规制,教坟司隶属礼部,设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各一人,这地方可不光光是管理官妓一个功能,教坊司是朝廷的礼乐机构,宫廷各项大礼需要的音乐歌舞同样需要教坊司负责。…;

    教坊司分妓家、乐家两种。乐家,管理的就是宫廷礼乐歌曲戏剧等事宜。

    而妓家,管理的就是大明朝的所有官妓了,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教坊司了。严格来说,大明朝除了民户军户商户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户口,就是妓户。既然称之为户,自然是不能只有女人的,还要有男的。妓家男子,其妻女皆从事卖笑生涯,其本身是龟公;而乐工,一般来说其妻女皆为歌妓,自己是乐师,地位能稍高一些。

    一旦入了教坊司,世世代代生男为奴、生女为娼,现如今,教坊司不少地妓女甚至还是百余年前甚至更早时候一些犯罪的官宦世家、大臣王侯的后代。

    比如说《弇州史料?南京法司所记》中记载的:“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

    铁铉就不消说了,大名鼎鼎的,敢在济南城头挂上太祖皇帝的肖像使得朱棣数次攻城无果的狠人,而茅大芳时任建文皇帝的右副都御史,燕兵初起,山东布政使铁铉抵挡着使之不能渡淮,梅殷为宁国公主驸马,当时为总兵官镇守淮安【手打正德五十年375最快更新就在du123】。茅大芳题诗一,寄诗给梅殷,希望他像汉丞相萧何、伏波将军马援那样建功立业,凭淮河之险阻遏燕兵南下。此诗辞意激烈,闻者壮之,当然,朱棣闻之,自然大怒。建文四年,朱棣兵破南京,即帝位,逮大芳入狱责问赠诗之事,下场,当然是颇为的惨淡。

    犯人的妻女发配教坊司;野史记述不少。大概依此可作摇钱树。尤其犯了贪污罪的,用他们妻女的身体为国家增加一些收入,也算是作些赔偿了。而像是永乐帝那样的皇帝,和他老爹一个性子,恨不得自己的仇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恐惧和羞辱之中,所以犯官家属尽数发教坊司为奴是明朝皇帝诏书中长剑的桥段。

    还有极少数送教坊司去的,是战争时俘虏了战败者的妻女,或战乱中强夺强掳的民间女子,这自然也是不花本钱的。

    教坊司着实是出了不少名妓,像是秦淮名妓如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君、陈圆圆等等,都是隶属于南京礼部教坊司的官妓。

    教坊司的官妓都是这般来历,都曾经是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姿色自然都是极好的,而且温婉柔顺,知书达理,远非是一般的妓寨女子可比。再加上她们曾经那般高贵的身份,自然是吸引了嫖客如云,教坊司下属的青楼,生意都是很火爆。

    而由于永乐年间的瓜蔓抄,终明一朝数百年厂卫的残酷,使明代教坊妓女大增,正德这一朝,就有五千人之多。

    人多了,下面设立的青楼自然也就不少,而燕返楼,就是所有教坊司下属青楼中规模最大,官妓数量最多,也是质量最好的一处。

    这儿本是青楼,不过后来来的客人多了,自然都留在这儿吃饭,一来二去的,这里的饭菜名气也出来了,三十年前的教坊司右韶舞也是个有见识的,便下令又买下了临街的两栋宅子,拆了之后建了一座酒楼,就此形成了前面酒楼,后面青楼的格局。

    在这里,可不要把青楼和一般的妓寨混为一谈。

    在这个年代,青楼,是一个虽然说不上高贵但是决不下贱的词儿。…;

    “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如《晋书?麹允传》:“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手打正德五十年375最快更新就在du123】。”邵谒《塞女行》:“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可见,那个时代的青楼,就跟现在富二代的别墅一样。

    后来,才用来指妓院,不过要把青楼和一般的妓寨分开,一般的妓寨那是低级的,直接,收费低廉的,而青楼则是文人雅士出没的高等场所,里面的女子,也是气质高雅,美丽异常。

    大抵就跟现在的某某会所或者是某某大学是一个意思。

    还未到酉时,连子宁便带着柳生宗严等四人和十六个龙枪骑兵来到了燕返楼所在的宋姑娘胡同。

    北京城东四牌楼南边有条本司胡同,本司就是教坊司,那里是教坊司的所在地。本司胡同北有演乐胡同,南有勾栏胡同,四牌楼南边还有马姑娘胡同,四牌楼北还有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等等。这些胡同里面,大部分都是青楼,而这儿数十家青楼,又都是隶属于教坊司的名下,这里在清朝,就会演变成大大有名的八大胡同。

    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

    连子宁现在地位不同,身系万人,自然不能再向以前那般随意,他刚到家,柳生宗严的那些扶桑徒弟和一批龙枪骑兵也是都来到了连府。他今日出行,旁边是四个扶桑刀客,外围是十六个龙枪骑兵,守卫的可谓是森严。

    那燕返楼的小二当下便是嗐了一跳,知道是有贵人来了,虽然扶桑刀客和龙枪骑兵都换了便装,但是那打着边军烙印的高头骏马,那一股掩都掩不住的凛然杀气,却是怎么着都消弭不去的。

    他在燕返楼这么多年,迎来送往的不知道见了多少人,可这么有排场可不多见。心里琢磨着来的人不消说,肯定是边关大将,再一看众人簇拥的那位贵人年不过弱冠,面如冠玉,却像是一介贵公子一般。便想起了最近京中传言,心里一激灵,赶紧三步并作两步窜了过来,老远就哈着腰笑道:“可是武毅伯爷当面么?小的给您请安了,谷王殿下着人订了翠衣阁,却还未曾到来,您老人家快请进,还需稍候片刻!”

    连子宁点点头,翻身下马,自有石大柱吩咐道:“把咱们这些马都给照看好了,断不了你的钱!”

    那小二笑嘻嘻道:“将爷您放宽下,咱们定然小心伺候着,决计不敢怠慢。”(未完待续)

三七六 开*苞?开*苞!

    (感谢‘wanghaa189兄台的月票,感谢‘神奇克,兄台评价票,感谢‘海峡老头,兄台的打赏。//

    谢谢所所有支持俺的人。谢谢。)

    他找招呼人把那些马大爷给伺候了,然后便领着连子宁一群人从楼侧绕了过去。燕返楼当街的门面,足足有五层高下,楼阁巍峨,修的很是轩敞高广,大厅之中足以容纳上百桌客人。这里,就是吃饭的地儿。但是来往燕返楼的,多是有身份的达官贵人,风流才子,至不济也是有钱的富商豪绅,自然不能让贵客们从酒肉飘香中进去的。

    他领着连子宁等人绕过正楼,又往前走了一点儿,便是看到高墙一侧开了一个不算小的侧门,这边也是很有些人进出。

    进去之后,才算是进了燕返楼。

    燕返楼虽以楼名,却并非是一栋楼阁,而是楼阁林立。

    引了不远处海子里面的清水汇聚成一道丈许宽的溪水,溪水从西北角流入,蜿蜒而来,溪水两侧,白石细碎,花木扶疏。溪水在燕返楼的画楼雕阁间九曲三折,最终在中央汇成一座十余亩大小的清湖。清湖之中,修建了数十座小岛,有的岛上是楼台,有的是殿阁,有的只是孤寥寥的一座小亭子,还有的,则是扎了一座茅草屋,岛边的柳树桩上,系了一艘小小的乌篷船。

    数十座小岛,上面建筑样式风格各自不同,从北地的四合院儿到琼州的吊脚竹楼,从徽州的白墙黛瓦到西疆妻子有着圆圆尖顶的房屋,不一而足。

    连子宁也算是开了眼界,这大明朝是谁意识这么超前,竟然把微缩景观都搞出来了?

    大明朝京师乃是天下首善之地,商业极为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不知凡几·他们在这里看到家乡风物,自然是感到十分亲切,兜里又有钱,难免就会常来坐坐。

    这一来二去的·自然就是财源滚滚。

    而更难得的是,这这么多的建筑,却是安排的错落有致,丝毫也不显得拥挤,反而给人一种很空旷,很宽敞的感觉。

    连子宁自家在山东的府邸就已经是很出色,乃是匠心大师设计的·因此眼界极高,等闲并看不上,现在却是心里很是服气。

    那小二把连子宁引到门口,便止住了脚步,道:“伯爷,这里面却不是小人这等人能进去的了。”

    正说着,便有一个女子迎了上来,这女子大约三十来岁·高挑的身材被蜀锦的罗裙包裹着,凹凸毕现,一头青丝直垂到腰间·正是最最蜜桃成熟时候的一个美妇,不过在青楼这种迎来送往的地方,却稍嫌年纪大了一些。

    那小二笑嘻嘻道:“兰姑,这位大贵人就是武毅伯爷,谷王殿下请的客人,您可要好生伺候着。”

    那兰姑白了他一眼,啐道:“还用的着你说!”

    说罢便是向连子宁盈盈一拜:“小女子见过伯爷!”

    连子宁摆摆手,笑道:“无需多礼,都平常着就行。”

    兰姑笑语嫣然:“我说烛上怎么结了一个好大的灯花,果然是有贵客。”

    说着她便是挽住连子宁的手臂·举止亲昵,却丝毫不让人反感。

    连子宁看了她一眼,并未挣开,这个女人看得出来,是久经欢常的,却无多少烟视媚行·反而是给人一种铅华洗尽,雍容大方的感觉。

    兰姑挽着连子宁的胳膊便是带着他向前走去,走过了花木扶苏的白石小路,上了古旧的木板桥,脚踩在上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池里种了许多荷花,现在只剩下残荷而已,但是却别有几分萧索的意境。…;

    几个扶桑刀客小心的把连子宁环在中央,对于这等做派,那兰姑已经见的多了,笑吟吟的只是跟连子宁说话:“伯爷,谷王殿下给您订的可是咋纳闷燕返楼最好的翠衣阁,视野高度,乃是咱们燕返楼第一。呵呵,能进谷王爷翠衣阁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呢!”

    “哦?”连子宁漫不经意的问道:“谷王殿下,经常在翠衣阁宴客?”

    “那可不是么!”兰姑目光在连子宁脸上流转了一圈儿,似乎看出来他的心思,抿嘴一笑:“隔上三五日总要宴客一回,不过人数绝不多,最多不过二三,一般就是一个人。”

    连子宁微微颔首,这说明,谷王对自己还是很看重的。

    心里又是苦笑:这看重,我宁可不要啊!

    他心里藏着心事,便不再说话,兰姑也知趣的闭上了嘴,两人手挽手,行走在这湖中桥上,不远处楼阁中有丝竹声传来,却越?p》

    5某牡谜庖股��簿踩缢�@脊弥鸾サ牡髡�挪椒ィ��幽�牟椒�蛔跃醯木秃退�3至艘恢拢�饺寺��咦牛��幽�男那椋�孤��钠礁聪吕矗�涞冒簿睬崴闪恕?p》

    “伯爷,这就是翠衣阁了!”在一栋颇具特色的苗寨风格的竹楼面前停下脚步,兰姑的声音惊醒了连子宁。

    连子宁猛地醒了过来,这才是发现,原来自己,刚才竟然是不自觉的沉浸入一种迷幻的状态中。

    他看着兰姑,背后泛起了一层冷汗,若是有人这时候要杀自己,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连子宁盯着兰姑,仔细体察,兰姑却也不畏惧,嫣然笑道:“怎么样,伯爷,是不是感觉很轻松?”

    连子宁这一仔细感觉,立刻就感觉出来原来,自己刚才陷入迷幻的原因,竟是兰姑身上传来的一股淡的香气,那香气似乎有极强的镇定安神的作用,闻到一点儿,便是感觉心情安定了许多。。。。。。

    而香气的来源,便是兰姑袖边的一个小小香囊。

    “这是什么香?”连子宁疑惑问道。

    “奴家也不知道呢,奴家只是听人说,这叫阿芙蓉,是西域传过来的的,有很强的安神作用。”兰姑笑道。

    阿芙蓉?连子宁心道我草泥马,什么狗屁阿芙蓉,不就是鸦片么!怎么这玩意儿现在就有了?

    其实这却是连子宁不了解情况了,鸦片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

    而在公元前一三九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就被称为阿芙蓉;公元九七三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对于鸦片民间称呼各异。

    实际上,鸦片这种东西,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就一直没有断绝,不过中国一直是没有种植的罢了。

    在明朝时候,将鸦片列为藩属“贡品”,作为药物,后来在清初传至民间逐渐流毒天下。

    十九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

    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鸦片和其它毒品的进一步流毒,在民国时期,鸦片更是被广泛种植,当时的山陕、河南、甘肃等万亩肥田沃野,全都种上了罂粟花。每年罂粟花开时节,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红白黄粉,五彩杂陈,极是绚丽夺目。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鸦片才基本上被消除。

    想到刚才自己竟然吸了一路鸦片心里便是一慌,没办法,长在红旗下的人从小学就学虎门销烟,对这玩意儿的危害,实在是太清楚了。

    不过稍一定下神来,就知道定然是没事儿的吸了这一点儿而已。

    连子宁心里一动,问道:“这玩意儿,你是从哪里买的?”

    “怎么,伯爷要去买么?”兰姑笑道:“拐棍儿胡同一家胡商开的胭脂水粉店里就有。”

    连子宁一愣,没想到就跟自己住一条胡同。

    兰姑把连子宁迎进楼中,十余名龙枪骑兵在翠衣阁外侍卫,而石大柱和四名扶桑刀客都是跟着连子宁进去。

    这翠衣阁是一栋苗寨风格的小楼,通体都是用胳膊碗口粗细的青竹搭建而成的,楼下面便是青青湖水,兰姑引着连子宁上了二楼,二楼的墙壁,都是竹子建成的,而且似乎都是没有加工过的竹子,不但竹子都是青葱碧鸀,宛如一片凤尾森森,就连竹騀上,甚至都带着一些未曾砍去的旁支。一些古里古怪的乐器,便是挂在这些旁支上。

    青森森的鸀竹,于雅致之中,又带着一片掩不住的森然昂扬之气,正如人一般,傲气凛然。

    连子宁暗暗点头,难怪谷王喜欢这里,这里,他的性格,不也正是如此么?

    除此之外,屋子里面很是简洁,只有一张竹塌,一张小几,两个竹编的蒲团而已,让连子宁比较奇怪的是,在屋角还有一张梳妆台,一面古老的铜镜,静静的立在上面、

    好端端的,放一张梳妆台做什么?

    茶,是早就沏好了的。

    这茶壶茶杯,都是用竹根雕琢而成,看上去古朴天然。

    兰姑跪坐在一边,素手芊芊,为连子宁沏上一杯茶,推到他面前。

    似乎是看出了连子宁心中的惊讶,兰姑笑道:“谷王殿下在此,从来是不喝酒的。只是喝喝茶,吃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