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遗迹。

    那时候的连子宁也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府的地面,财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做到这样。

    两条路,一共长五百二十里,路宽两丈,也是把泥土夯实的,为了防止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上面还铺了一层小石子儿。

    路不是很宽,但是也足够几辆马车并行了,其实这样的工程,已经是非常的浩大。

    民夫都是就地征发的,农民们对于在自己家门口修路,都是有着很大的热情,当然,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牵头负责此事的总办衙门会支付一笔不菲的酬劳。几乎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工程,饶是如此,也足足用了四五个月才修完。

    后来武毅军的地盘儿越来越大,及至控制了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之后,这些基础工程也并未停歇。

    直道的主干还是两条,那条沿着松江南岸的一直向着西南方向延伸,已经修到了脱伦卫,总长度达到了九百多里,而其中又有许多的支路,把沿途的各卫,各县城,像是串珍珠一样穿了起来。另外一条则是南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穿过了密林沼泽,连接到了宣城卫。

    通过这些发达的官道,连子宁也足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大军派到各处。

    地盘小,也有小的好处。

    不过陈桐说的也是没错儿,当初武毅军四处用钱,腰包那么紧吧,连子宁还是没断了这一段儿的供应,若不然的话,是定然不会有今日之成就的。

    连子宁和陈桐俩人下了直道,向着那田间深一脚浅一脚的过去了。

    那田间正在耕种的农民正是一家子,人还不少,足足有七八口人,正坐在田垄上休息。连子宁他们驻马停下的时候他们早就瞧见了,远远的看见这么多人簇拥着,也知道是来了大人物,心里便是有些战战兢兢的,这会儿看见连子宁俩人走过来,赶紧便是跪在地上,脑袋埋在双臂间,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出来。(未完待续。)

六二九 微服私访

    连子宁看了这一幕也是不由得有些唏嘘,国人,农民,是天下最为温顺,最恭敬服从的一个群体,你只要给他一线活路,他就定然不会起来造反。他侧了侧头,看向了西方,从这里向西五十里,渡过松花江,就是辽北将军辖地。

    那里的白莲教起事,正是如火如荼吧!

    虽说其中有白莲教唆使挑动的缘故,但是杨学忠,你把百姓给逼成什么样儿了?

    你该死!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冲着这一家子笑道:“都起身吧!本官这次便是四处瞧瞧,你们不必拘礼。”

    这些庄户人心里顿时便是一咯噔,心道果然是官儿,而且还是大官儿,前几日县太爷从这儿过去的时候可都没这排场。

    也就是他们,若是换做松花江将军辖地略知道些上层事儿的,看到连子宁这个如玉公子,再看看那些簇拥的武毅军精锐,也能猜出他的身份来。

    连子宁说了话,那跪在最前头的人便是哆哆嗦嗦道:“谢,谢大老爷。”

    一张嘴,却是秦地口音。

    待他们都站起身来,连子宁上下打量一番,这一家子人还真不少。

    方才说话的那人四十来岁,面色黝黑,长相憨厚,想来就是这一家之主了,旁边那四十来岁的农妇理当是他婆娘,旁边还站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旁边那妇人里当时他媳妇儿。俩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用来的眼光看到,这不过是两个半大小子而已。但是显然他们都已经成亲了,身边各自站着一个年纪更小些的妇人。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其中一个大肚鼓起。显然是有孕在身了。另一边,则是一个女孩,想来是他家未出阁的女娃儿了。

    接触到他的目光,这些人都是低着头,显然是心中畏惧,那俩小媳妇儿触到了连子宁的目光,都是脸色一红,一个劲儿的往自个儿男人身子后面缩。

    连子宁不由得失笑,也不知道他们怕什么。

    不过国人畏官。向来如此,倒也是免不了的事儿。

    田垄旁边是一株大柳树,已经是长出来的细嫩柳叶遮住了毒辣的阳光,下面则是铺着一张凉席,上面还放了不少粗瓷大碗和筷子,还有一口锅,里面也不知道盛了什么,一股香味儿传了出来。柳树旁边拴着两头耕牛,正无聊的晃着尾巴驱赶着已经开始展露狰狞的蚊虫。连子宁看它的时候,这二位也正瞪着大眼珠子看过来,似乎又觉得连子宁没什么好看的,扭过头去。

    “喝。这里头煮的什么,这么香?”连子宁自顾自的走过去一瞧,却见慢慢的一大锅白菜炖猪肉。表面上飘着一层油花儿,肥大的猪肉膘子足有巴掌宽。显示着这些肉来自于一头重量至少达到了四百五十斤重的农家养大肥猪。

    连子宁不由得眼睛一亮,后世超市里面卖的五花。肉膘子也就是一根手指头宽,炒肉都不出油,连点儿香气都没有。

    这一路奔驰,他也饿了,这会儿食指大动,笑道:“本官这会儿也饿了,在你这儿蹭顿饭成么?”

    那庄稼汉子咽了口唾沫,还没说话,连子宁便已经自顾自的掂起一个空碗,盛了满满的一大碗,伸筷子夹了一口,只觉得白菜爽口,猪肉肥腻香嫩,一嘴的油香。

    旁边放着个小篮子,里面满满的都是玉米面窝头,连子宁随手拿起一个来咬了一口,一股谷物的清香。

    他笑道:“不过本官也不占你们便宜,陈桐。”

    “是,大人。”陈桐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来递给那汉子,那汉子怎么敢收,一个劲儿的往后缩,还把手藏在背后,让陈桐把他手给掰开硬塞进去了。

    “大老爷,您能吃咱们饭是咱们福气,怎么敢……”

    他还待说,陈桐已经是脸色一沉:“拿着!”

    这汉子再不敢说话,赶紧收了,入手就是沉甸甸的,怎么着也有十两。

    “你吃不吃?”连子宁问陈桐道。

    陈桐怎么敢跟连子宁平起平坐,笑道:“大人吃吧,标下不饿。”

    “你呀,放不开。”连子宁微微一笑,盘腿儿往席子上一坐,冲那当家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连子宁这一番举动,让这些庄户人都有些傻眼,他们可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么一位大官儿能坐在这儿,跟自己话家常,端着自己家的碗,吃着自己家的菜。

    不过却也成功的让他们心中的畏惧少了许多,也能放开不少了,那四十来岁的汉子陪着道:“回大老爷的话,小的王老实。这是俺家婆姨,这是俺娃儿。”

    连子宁笑道:“祖上是陕西的?”

    王老实点点头:“陕西的,后来迁到山东,又迁到这儿来。”

    “哦?”连子宁道:“山东不错啊,怎么又上这儿来了?”

    “这个?”王老实虽然没什么心眼儿,却也知道在官府面前说官府的不是怕是不太妙,便有些犹豫,一边陈桐不耐烦道:“大人问你什么就说,别犹犹豫豫的!”

    还是他这法子管用,王老实吓得一哆嗦,赶紧把被官府欺压逼迫,老爹都给生生冻死的那事儿给托了出来,一边说一边打眼偷瞧着连子宁,见他并无怒色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连子宁听着,心里慢慢沉重。

    现在的大明,其实跟自己那个时空的万历末年颇为的相像,大明朝看上去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的鼎盛,一派盛世的气象,实则矛盾早就凸现出来。大明朝繁华的是城市,市井经济,市井文化之繁荣,可说前无古人,只是矛盾。却是出在农村。

    朝廷商税极薄,大商人富得脑满肠肥却不纳赋税。而朝廷又要有进项,于是朝廷一再加赋。地方官员趁机上下其手,横征暴敛。这些负担,最后都落在了农民头上。

    农民几乎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山东还算是富盛之地,土地也算是肥沃,政事还算是清明,就已经是如此,更别说像是陕北、山西、河南等地了,这些地界儿要么贫瘠。要么就是洪灾泛滥,旱灾横行,就更是民不聊生了。

    他摇了摇头,这不是自己现在需要操心的,自己现在是将,而不是朝中的那相,还是先做好眼前再说。

    “那,现在日子过得可好?”连子宁指了指那一锅猪肉炖白菜,又指了指那两头牛:“我看着日子过得还真是不错。”

    眼见得这位年轻的大人如此和善。不像是个会怪罪人的,王老实胆子也大了起来,陪着笑,模仿着村正在见到上面大人时候那说话的口吻道:“托大老爷您的吉言。小的这一家子来了这儿三年了,日子可说是越来越好。尤其是武毅军的大老爷们把那些鞑子给撵走了,又定下许多新规矩。都是为咱们着想的的,这日子就更甭提了。就像……”

    他却是想不出什么好的举例来,顿时语塞。一时间脸涨得通红,情急之下,指着那一口铁锅道:“就跟着猪肉炖白菜也似,俺们之前哪能吃这个啊?现在三五天总能见着肉了。”

    连子宁哈哈大笑:“你这话说的实在,民以食为天么,再没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王老实得了他夸赞,憨厚一笑,高兴地什么似得。

    连子宁又问道:“这片地都是你家的?一共多少亩?”

    “从这颗大柳树一直到那边儿那条沟,都是俺家的。”王老实点头:“俺家丁男四个,丁女两个,牛一头,一共分了三百三十亩地。”

    连子宁道:“武毅军定下的规矩,丁男七十亩,丁女四十亩,耕牛五十亩。我瞧你家这不是丁男四个,丁女五个,牛两头么?怎么才这些?”

    王老实脸上一红,道:“不瞒大人说,俺家里嘴多,以前连吃饭都难,顾不上来。这仨媳妇儿,都是去年才进的门儿。分地的时候就没赶上。”

    “那你们忙活这些地,能忙过来么?”

    “忙的过来,忙得过来。”王老实赶紧道:“咱们以前就能忙过来,更别说现在多了三口人。有了牛就是好使唤,现在基本上都完事儿了。”

    连子宁笑道:“那若是再给你些田地,忙得过来么?”

    “咋忙不过来。”王老实道:“五更起三更睡也得忙完。”

    连子宁点点头,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方自问道:“去年收成可好?”

    “好,好得很哩!”王老实一说起这个来就两眼冒光:“这玉米,俺们以前可从来不知道这东西,一亩地能打一千多斤粮食,俺得个娘啊……俺们村儿后头,现在建了个庙,听村正说叫谷神庙,里面供奉的就是这玉米神。”

    连子宁一边吃一边听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自己不过是轻轻动力,就能给这些百姓带来好日子,当真是一种挺幸福的感觉。

    然后连子宁又问了问赋税的情况。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东西,国家的赋税政策通常都是好的,历代王朝,除了秦朝恐怖的十税七之外,很少有严苛的能把人给逼死的税法,之所以民众负担大,还是在一个贪字上。

    在得知下面执行的时候也是十税三,并且没有什么私自加征,踢斗淋尖儿之类的把戏之后,连子宁方自是放下心来。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那官道:“这路是你们修的?”

    “是。去年秋收完了就开始修了,用了俩月。”王老实应了,脸上却是现出一丝怨愤的表情来。

    连子宁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个细节,问道:“怎么了?”

    王老实吭哧吭哧的不说话。他一个儿子却是城府浅些,愤愤道:“那些官府里的人凶的很,把人抓去修路,都不让家走。干活儿的时候,谁要是慢一点儿。大鞭子就抽下来了。俺们村儿给生生打死两个!你看这儿。”

    说着他撩起身上穿的棉袄来,连子宁一看。不由得目光一缩。这个半大小子的背上,横七竖八的都是鞭痕,跟蜈蚣也似,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是还留下了很明显的伤疤,可见当初给抽的多么厉害,怕是皮开肉绽都不止。

    连子宁脸上青气一闪而过,淡淡道:“那工钱呢,给了多少?”

    “工钱。哪有工钱?”这小子愕然道。

    王老实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小子不说话了。

    “好,很好!”连子宁冷笑一声,嘴角微微一抽,不再说话。

    一边的陈桐心里一跳。

    连子宁不说话,这儿的气氛便是沉闷了下来,他大口的吃饭,没一会儿便是塞饱了,站起身冲着王老实笑道:“今儿个多谢你的饭了。”

    王老实可不敢再说话了。生怕惹出什么事端来。

    连子宁叹了口气,民之畏官如虎,一至于此!这x他x妈x还是在自己的地盘儿上啊!

    “我知道你心中的顾虑。”连子宁侧了侧头:“陈桐,把你的腰牌给他。”

    “是。大人。”陈桐应了一声,从腰间解下自己的腰牌递给王老实,那王老实的一个儿子是识字的。凑上去一看,惊叫道:“千户?您是千户大人。”

    王老实手一哆嗦。腰牌差点儿没掉地上,他只是淳朴。却不傻,顿时想到,这位千户大人在这个年轻公子面前都跟个奴仆似的,那么他又是谁?

    只能想到一个答案了,再联想到一些传闻,王老实一颗心顿时是给擂鼓一般的乱跳起来,脸上涨的通红,手脚都是不自觉的抖了起来,忽然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一般,颤声道:“小民……,小民……”

    却是连整话都说不出一句来了。

    连子宁摇摇头:“你无须如此,也无须害怕,今日你告诉了我这些,自然是怕惹上祸端,若是等以后有谁来你家问罪,你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把今日之事这么一说,谁也不敢动你。”

    “是,是。”王老实赶紧道。

    “得了,起来吧。”连子宁微微一笑,转身便要离开,走了几步,忽然回身问道:“江对面儿,白莲教,你们知道么?”

    王老实微微错愕:“知道。这两日都有军爷在江边巡逻,并叮嘱村正观察有没有人偷偷溜过来。”

    “不害怕?”

    “不害怕。武毅军军爷们连鞑子都能打跑,更别说这些挨千刀的逆贼了。”

    “嗯。”连子宁点头,大步离开。

    王老实一家人瞧着手里的腰牌,只觉得跟做梦一般。

    (前面写的有些疏漏,脱伦卫是在辽北将军辖地,王老实所在的,应该是弗提卫。两个卫隔江对着,之前搞混了,在此更正、)

    ——————————分割线————————

    两日之后,连子宁回到镇远府。

    他走的时候是唯恐别人知道,是以只有李铁一人送行,而这次回来,却是大喜之事,早在离城二十里的时候就已经差人通告城中,是以当连子宁到达镇远府南门的时候,武毅军一干高级军官连同侍卫浩浩荡荡足有千余人已经是等候多时了。

    见到连子宁一骑本来,众人齐齐跪地,恭声道:“恭迎大人归来。”

    连子宁勒马众人之前,看了看镇远府高大的城墙,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回家了啊!

    京城虽好,却非吾指掌之间啊!

    连子宁哈哈笑道:“众位起身。”

    “谢大人。”众将起身,连子宁哈哈笑道:“诸位,本官有一个大喜事要告诉你们。”

    将军府会议室,连子宁高踞首座,他一路风尘仆仆,却连休息都没来得及就带着众将到了此处,野奈心疼,着人送了几个热毛巾把子来给他擦了擦。

    连子宁下手,武毅军的一众高级将领正襟危坐,但是他们眼中的期待却是出卖了他们的情绪,他们已经习惯了连子宁带给他们希望。

    希望,就是现阶段的好处和未来愿景的结合。

    若不然的话,就算是再怎么高的觉悟。你让人家流血流汗跟着你打生打死却是一点儿好处都捞不着,那谁都不会干的。

    不断扩大的队伍。越来越高的权势,战无不胜的统帅。这样的大人,才是只得追随的。

    连子宁淡淡一笑,问道:“诸位,辽北将军那边儿,白莲教叛逆的事儿,都知道了?”

    “知道了。”

    众将纷纷答道。

    松花江将军辖地和辽北将军辖地不过是一江之隔而已,这么大的事儿,根本瞒不过,就连那些乡野小民都知道了。更别说是他们这些领兵大将。

    “嗯,那件大喜事,就跟这个有关。”

    连子宁微微一笑,忽然拔高了音量,沉声喝道:“朝廷廷议,咱们武毅军打下来的地盘儿,新设江北将军一人,以为统领!又白莲教起,辽北将军无力镇压叛乱。朝廷裁撤奴儿干总督区,重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以本官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兼领松花江将军。江北将军,统帅大军,平定叛乱!”

    众人都是一愣。让这个消息给打懵了,他们都猜到了这一次征北大功。定然是捞到了极大的好处,但是却没想到。这好处竟然达到了如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