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怎能不让他心中悸动?

    戴清岚说完这些话,只觉得脸上烫的吓人,身上似乎都软了,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只是低着头,心里纷乱如麻,一阵阵的滚烫和惶恐,他,会不会瞧不起我?会不会觉得我不知廉耻?

    终于还是抬起头来,迎上的,却是连子宁一双充满了怜惜和爱意的眸子,顿时心里像是吃了蜜一般,一股甜蜜从心底透出来,晕晕陶陶的,只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清岚?”连子宁轻声道。

    “啊?嗯?”清岚下意识的应了一声,然后心里就是一阵狂跳,他,他刚才喊我什么?清岚?我没听错吧?

    一颗心扑通扑通的乱跳,几乎要从腔子里跳出来,脸上也是烫的吓人。只是嘴里却是温柔到了极点,一双眸子如水一般,勇敢的看着他:“怎么了?”

    清岚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今天怎么这么有勇气了?

    连子宁深深吸了口气,仿佛是做了一个莫大的决定,他盯着清岚的眸子,一字一顿,无比郑重的说道:“清岚,等这一次回来,我就向大人提亲!”

    “啊?”

    清岚如遭雷击,傻傻的看着连子宁,好一会儿,震惊悄悄退去,雪玉一般的脸上,悄然布满了温柔甜蜜的笑意,她只是轻轻的点头:“清岚,清岚等你回来。”

    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身从车厢的暗格中取出来一个长长的卷轴递给连子宁,连子宁讶然道:“这是什么?”

    清岚道:“看看就知道了。”

    连子宁摊开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儿,这卷轴摊开极大,竟然是一副长有六尺,横宽五尺的地图,上面,竟然也是直隶山东连声交界处的地形!

    连子宁细细一看,心中震惊更甚,比起昨天晚上看的那一幅即抽象,还错误百出的地图来,这幅地图就要精细许多了,别的不说,至少海岸线的描画,和自己后世记忆中差别并不大。连子宁有种感觉,这张地图,定然是很精准的。

    “十多日前,山东民乱,兵部上下,却是找不出一副堪用的地图来,爹爹为此大发雷霆。清岚问爹爹要了兵部储藏的历代行军地图,又去户部要了各地的县志水文志,综合几十年来沧海桑田,把正统朝的地图修改了一下,想来是还过得去的。本来是想对爹爹平叛有所帮助,却没想到,你就要先用到了。”

    清岚的话淡淡的,却是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显然是对自己极有信心的。…;

    连子宁得了这地图,心情大好,哈哈一笑,在马上向戴清岚郑重的抱拳行礼:“清岚,有了你这地图,说不定就是救了军中数千将士的性命!我在此,多谢了!”

    “连相公,无需如此。”清岚赶紧避开了,不敢受这一礼。

    “清岚,你现在称呼我什么?”连子宁眨眨眼,促狭的问道。

    戴清岚啊了一声,期期艾艾道:“那,应该怎么称呼?”

    “把那连字去掉就行了。”连子宁笑道。

    戴清岚这才醒悟过来,脸上又是一红,啐道:“你这人,没个正经的。”

    两人又说笑几句,戴清岚便催他起程,这也是这个女子分外吸引连子宁的一点,她似乎永远都把男人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而不会因此而痴缠。

    小青回来了,走过连子宁身边的时候,死死的握着他的手,把他捏的生疼。

    “我等你!”背对着清岚,小青无声做出口型。

    车帘缓缓落下,连子宁策马转身,无声的看向寇白门的那辆马车,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散去。

    沉默半响,他终于还是策马。

    转头走向等在那儿的亲兵们。

    他可以想象得到,戴清岚无论多么大度,看到自己去见寇白门,心中定然也是极为的伤心。一个女孩儿肯为你如斯付出,凭什么让人家伤心?这么好的女孩儿,应当放在手心儿里,含在嘴里,好好呵护才是。

    连子宁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他更加知道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会合了自己的亲兵,连子宁刚要说话,寇白门的马车中忽然响起了一声铿然的音节,接着,暴烈激昂的琵琶声,从马车中流转开来。

    琴声激昂壮烈,如同金戈铁马,战场厮杀,竟然让人无端端生出一股惨烈的感觉来。

    连子宁面前不自觉的浮现出一幅场景,两军决战,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而凝神细听,徐徐察之,这琴音中,竟然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人马辟易声。陡然间,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

    声声不绝……

    陡然间,节奏变得零落,同音不断反复,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出现,此时,项王落荒而走,汉军紧追不舍;然后声音变得悲壮,此时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

    嘎然而止。

    一曲十面埋伏,只把众人听的心神激荡,情难自已。就算是石大柱这一干粗胚,虽然不知道这琵琶曲就叫什么,但是也听得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便提马以敌人大战一场才好!

    戴清岚长长吁了口气,刚才听那一曲,她都不敢呼吸,只是死死的忍住,小脸都憋得有些泛红了。

    她轻轻叹道:“这位寇白门大家,琴曲当真出神入化。而且不像是个女子,反倒是如男儿一般,壮怀激烈,心胸极大!可惜,可惜,若她是男儿,只怕也能建功立业,驰骋疆场。”

    连家马车中,商人小姐皱了皱眉:“用十面埋伏来送行,是盼着你哥被人十面埋伏么?”

    气的城瑜鼓着脸对她怒目而视。

    连子宁忽然策马,向前到了距离寇白门马车不过三尺之遥。戴清岚透过车帘缝隙看着,不由得脸色一白,双手绞紧了。

    连子宁却未上前掀开门帘,略一思忖,曼声吟道: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桨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生一世一双人,相见相闻不相亲!

    连子宁吟完这首词,双腿狠狠的一夹马腹,枣红马希律律的一声窜了出去。

    连子宁纵声厉喝道:“武毅军全体都有,转头向南,出发!”

    三百亲军齐声高喊:“武毅军,出发!”

    大旗猎猎,连子宁一马当先,身后数千男儿,铿锵似铁,汇聚成一道铁流,涌向南方!

    等他走远了,车厢中爆发出一声压抑的极低的哭泣。

    ——————分割线——————

一九七 路上

    (今天第二章。

    得到了一个噩耗,嗯,至少对我来说是吧。我的初恋女友,要和人订婚了,可惜不是我。

    好吧,唯有祝福,还能说什么?其实我特想学男人帮里的顾小白,说一句‘看到你过得不幸福我就放心了。’

    好吧,到此为止,安心码字。

    为了那些忘却的记忆。)

    正德五十年九月二十六。

    连子宁没有想到,自己的首战,竟然这么快就打响。

    自从京城出发,这已经是第五日了,北直隶并未遭受兵灾蔓延,这里正是北地数得着的繁华地段。大明朝此时正是鼎盛至极,烈火烹油一般的繁华,商业极度发达,资本主义雏形已经出现。有了这等庞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虽然今年北地粮食只收获了不到往年的三成,但是地近京师,地方官员就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因此做起事来也算是得力,开义仓放粮,赈济灾民,也算是井井有条。因此地方依旧稳定繁盛,没有出现连子宁预料中的那等饿殍遍野,灾民流离失所的场景。

    一路行军,虽然都是在野外,没有进过一座城池,但就算是如此,也能看出这北地的繁华来。就算是城外,也是三里一村,五里一庄,人烟密集。一到了黄昏时候,炊烟连片,袅袅升起,一派安闲忧乐的时光。

    连子宁一路行来,看到这幅场景,也不由的颇为感慨。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的沉沦之前的最后辉煌!这是汉人缔造的最后一个惶惶盛世,璀璨王朝!

    煌煌大明,耕地面积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矿产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军队数量世界第一;军工产值世界第一;间谍机构世界第一;船只总吨位世界第一;第三产业世界第一;国土面积世界第一。

    这个王朝,经历了洪武帝建及登基,永乐帝五征塞北而达到了一个军事上的巅峰,实际控制区域就算是比起大唐盛世来也不逞多让!毕竟就算是大唐盛世之时,疆域东到太平洋,北至北海子(贝加尔湖),西到波斯吐火罗,南至林邑,有海外羁縻之州八百五十六个,根据后世的统计疆土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其实唐朝的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是和秦朝差不多而已。其他那些,都是当地的部落土司,压根儿就是不听调不听宣。

    而大明朝的疆域,虽然比起唐朝来略小一些,但是对于西藏、伊犁、以及东北奴儿干地区实际的掌控力,却是相当有力的。

    至于明朝的经济人口,更是远远超过以前那些王朝,正德四十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九千八百万,实际人口只怕不下两亿,而商业经济之繁华,更是只有宋朝可以媲美。

    在连子宁的那个时空,在经历了土木之变后,大明朝便是渐渐沉沦,终于,在万历朝,最后的万历三大征,彻底的消耗了这个国家最后一丝元气,天启崇祯,再然后,就是汉人的百年沉沦!也是这个民族的百年沉沦!

    天幸,在这个时空,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虽然当今的周边局势比历史上险恶许多,周围一群饿狼环伺,但是大明朝,却也比历史上更强盛许多!

    强盛而庞大的军队,年老却并不昏聩的皇帝,一个强有力的中枢,富足的民间百姓,繁华的商业经济,这一切,都在昭示着,经历了正德皇帝的大改革之后,大明朝的中兴时代已经到来!

    历史无数次证明,只要是中原王朝自己不出乱子,不是衰微至极,周围那些草原民族,永远也不可能征服中原!

    占据了整个东亚地区最为丰饶肥美的土地,拥有最多的人口,最先进的技术,最多最稳定的粮食产量,华夏民族,天然就对周围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方诸国,拥有极大的压制优势。

    连子宁这一路走来,所看所闻,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前缩在北京城中,不亲眼看看,根本不知道这个王朝到底强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而现在亲眼看到了,连子宁所思所感,对自己以后的道路,也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划。…;

    走了五天,路过各个州县,连子宁约束部众,只在野外行军宿营,吃的是自己带的干粮肉脯,喝的是自己挑来的水,从来不打扰沿途的百姓,更是不会进城一步。

    这样军纪严明的军队,让沿途的地方官们都是瞠目结舌!俗话说,兵灾兵灾,这个兵灾,可不仅仅是指想要造反的乱军,大部分时候指的反而是自己人,每一次大军过境,地方上天高三尺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大兵们吃地方的,喝地方的,临走时还要索取好处,说不得还要闹出一些事端,偏生你还管不了,糊涂官司打到兵部打到五军都督府,人家也是向着自己人!

    所以的一听说自己的辖地要有大兵过境,地方官都是愁眉不展,却没成想,碰到这样一支军纪严明、秋毫不犯的军队!

    尤其是前几天,府军前卫的王千户带领两个千户所几乎是沿着相同的路线南下河间府,一路上到哪儿吃哪儿,临走时还索要好处,很是把地皮狠狠的刮了一层下来。

    这样一来,有了那些反面教材作对比,名声立刻就上去了。于是口口相传之下,武毅军一仗还没打,这名声就嗖嗖的往上窜。消息传到京城,更是有不少读书人四处宣扬,这武毅军总统连大人不愧是书生而掌兵,能写得出那两首惊才绝艳好词的大名士,当真是有古之名将遗风!

    兵部的行文早就到了地方上的各个州县,虽然连子宁只是露宿野外,也不来打扰,但是地方上的官员却不能不表示表示。

    连子宁出发第一天晚上扎营在固安的时候,固安县便派遣县里的钱谷师爷带着三班衙役百十号人,抬着几十头大肥猪,担着米粮好酒来劳军来了。那县令也摸不清楚连子宁的脾气,许是让之前过去的王千户给折腾的够呛,不但带了这些东西,更是给送来了五百两银子的好处和二三十个女人,只求赶紧把这些大爷给应付走。

    连子宁无意破坏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粮食肥猪就收下了,好酒也收下了,虽然不喝,但是这玩意儿用来消毒治疗兵员很有用,也是属于战略物资。至于女人和银子,那就敬谢不敏了。连子宁自认前程远大,可不想在这等小节上出岔子,被那些整天憋着心思跟疯狗一般的御史言官参上一笔。

一九八 龙枪骑兵

    (今天第三章送到,嗯,这就要打仗了,兄弟们准备好了没?)

    之后路过的永丘、霸州、保定等地也是一概如此。

    让连子宁颇有些啼笑皆非的一幕发生在夜宿霸州城外的那一晚,那天晚上,天色擦黑,刚刚扎下营盘,就有辕门官禀告有人来拜访,连子宁还很是奇怪,这个地方怎么有人认识自己?

    一接待,才知道来的二十来个人竟然都是霸州的秀才,听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连子宁连大人率军路过此地,这些秀才一合计,竟然来拜会心目中的大名士来了。

    这些文人自然是不怎么看得起大头兵的,但是在连子宁面前,却好似一个个毕恭毕敬,俨然把他当成座师前辈一般对待。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天下读书人都认这个道理,你能写出好诗好词好文章来,那大伙儿都服你!扯别的没用!所谓名士,文采风流才是硬道理。

    连子宁先是以话本儿而扬名京城,然后一曲人生若是如初见风行天下,这北直隶地区商业发达,商旅行于各地,消息散发的很快,这几日间,连子宁出征前在正阳门前做的那一首新词画堂春也流传开来。

    如此哀婉绝伦,愁肠百转的清词,竟然是今人能够做出来的?不知道多少痴男怨女为这首词如痴如狂,据说连子宁的这两首,已经成了京城那些小姐少爷们名目众多的诗会词会中被提及最多的东西。

    这首一生一世一双人,也彻底的击碎了一些关于连子宁是不是江郎才尽的言论,进一步奠定了他大名士的位置。

    既是名士风流,还有实权在手,这样的人路过,自然要来拜会一番。

    人家仰慕而来,连子宁自然不能拉着一张脸赶人,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应付走,立刻下了命令,以后再有这等人来,就说自己不在……

    九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早早的埋锅造饭,天边还是黑着的,大营的上空就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

    虽然是行军在外,但是连子宁是不会亏待自己手下的兵的,大车上拉着的肉脯、熏鸭、腌好的肥鸡咸鱼等等不知道有多少。这天早上,吃的是猪肉炖粉条子,大块大块的猪肉,肥的流油,吃的大伙儿稀里哗啦的,满头都是大汗。

    吃完饭,收拾了东西,一个个打着饱嗝儿开始行军。而此时,天边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

    五人为一排,每排之间相隔一米,武毅军两千多号人排成整齐的队列顺着被过往行旅踩得光秃秃的道路向南前进。

    现在已经是过了五官淀,到了任丘附近,不过距离任丘还有十几里,连子宁打算今天直过任丘,然后在河间府以北驻扎,等明天一大早,便赶往大营。

    大量的步卒排成整齐的队伍前进,虽然是行军途中,但是队伍依旧严整,几十辆辎重大车被夹在队伍的中间,这样既能保护大车,免得被敌人破坏了粮草,在遇敌时又能依托大车进行防守。这些大车都是特制的,五尺高的大车轮子,车厢板足有两寸多厚,外面还包着一层厚重的额铁皮,极为的坚实紧密。每辆大车的前后都有一个铁扣,一遇到敌情,立刻就能两两连接起来,形成一道车墙!

    有了这样一道坚固的车墙作掩护,五雷神机的齐射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在队伍的外围,则是一队队的马队来回奔驰,以队伍为中心,分散出去很远。

    武毅军的骑兵一共就只有一百五十来人,没办法,战马一共就这么多。就这些马,还是连子宁一手一脚打拼出来的,这年头儿,骏马是稀罕东西,虽说价格不贵,但是那是朝廷规定的价格——朝廷从马户手中收购战马,一匹只给十五两银子,但是训练有素的战马流落出来,不知道多少富户或是三山五岳的好汉抢着要,一匹的价格能奔到六十两往上数!

    价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