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谷大用害怕并不单单因为害怕鞑子,而是因为正德在这里。鞑子正好赶在正德一行人到的时候来宣府,这事儿太巧了,昨天晚上又发生了有人图谋王府,试图谋逆的事情,就更让人害怕了,万一这里面有联系呢?

想到明英宗和王振的故事,谷大用都快站不稳了,跟着万岁爷偷跑来宣府的事情还不知道怎么了结呢,结果好死不死的又遇上了鞑子,这要是重演土木堡那一幕……他一阵颤抖,那咱家可就冤死了。

天可怜见,万岁爷要来宣府咱家可是一点都不知情啊,更别提教唆了。就算万岁爷洪福齐天,鞑子自行退走,恐怕今天的事情也没个好,朝臣们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陛下,兵凶战危,您还是在城里静候吧,微臣听说鞑子骑射厉害,您上城头实在太危险了。”钱宁也劝道。

“唉,朕只是去城头看看,又不是到城外面去打仗,不要紧的,谢宏,你说对不对?”正德被这俩人缠得很无奈,尤其是谷大用,说着说着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上了,他瞥见一边行若无事的谢宏,急忙拉谢宏来帮腔。

谢宏虽然不怎么了解鞑子,可他不认为鞑子会是冲着正德来的,正德是初一才从京城出发的,就算京城有汉奸给鞑子送信,那时间上也来不及啊。鞑子又不会飞,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打到宣府城下,从长城到这里的路上还有很多堡垒呢。

因此,谢宏觉得到城头上看看应该不要紧,除非鞑子已经开始攻城,否则怎么可能把弓箭射上墙头呢。在他的印象中,鞑子攻城的能力可是很差的,原因很简单,鞑子不懂技术,又没有资源,根本做不出来攻城器械。

更何况,除了土木堡那一次之外,似乎蒙古鞑子一直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只有嘉靖朝的时候才有打到京城附近的记录,谢宏不觉得鞑子的这次入寇能造成什么大威胁。

谢宏附和道:“是啊,谷公公,钱大人,皇上只是去城头看看,不要紧的,警钟不是因为开战了,只是发现了鞑子的踪迹而已。”

“就是,就是,大用,你别哭了,朕就是看看而已,要是鞑子攻城,朕就下来还不成么?”有人帮腔,正德更来劲了,拍着谷大用的后背安慰道。

谷大用才不信呢,他认识正德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位小爷如果来了兴致,那是谁也拉不住的,不然现在自己这些人不是应该在京城才对么?怎么会在宣府担惊受怕的。

“钱宁,带些人,跟朕上城头看鞑子去。”见他顽固不化,正德也不劝他了,招呼钱宁一声,拉着谢宏就往外走。

说是看鞑子,可谢宏觉得他的语气有点怪,和后世的小朋友说去动物园看大象差不多的,好吧,去看大象……不,看鞑子好了,可你不要拉这么紧啊。

家里其他人也被警钟声惊动了,见谢宏要出门,二牛也跟了出来。

被一路拽着走出了大门,谢宏发现街道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行人也没有多慌张,只是多了很多士兵在各自将官的指挥下,分赴各处值守,果然是久历战阵的边镇啊。

“鞑子何在?”钱宁拦住一个百户,亮了一下腰牌,然后问道。

那百户看了钱宁的腰牌还有些犹疑,他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也不知道腰牌是真是假。见百户不答,钱宁很恼火,正要发作,却听谢宏也问了一声。

“回禀大人,看方向,鞑子应该是从青边口那边过来的,来的应该不是大队人马,现在在高远门附近逡巡不去。”

看见谢宏,这百户就没啥好怀疑的了,痛痛快快的就回答了,让钱宁很是气闷,他是同知啊,居然没一个虚衔千户有威望,他也不由跟谷大用一样,腹诽着宣府这地方太古怪。而且,高远门是哪个门?

“高远门就是北门。”见钱宁仍有疑惑,谢宏补充了一句。

“那就去北门。”正德还是没松手,拉着谢宏往北去了。这时谷大用也跟上来了,听到外面只是小股人马,他也略略放心,虽然还很担心返京之后的事,不过眼前的难关应该是过去了。

宣府城不大,一行人不多时就到了高远门,上城墙时,钱宁不信邪,又抢在前面出示了一次腰牌,结果却一样,值守的总旗认不得腰牌,只是不肯放行。直到见了谢宏,这才满脸堆笑的放一行人上去了,这事儿固然让钱宁郁闷不已,就是谢宏自己也是莫名其妙的。

他在宣府名声倒是挺大,见过他的人也多,可是为啥自己在军中有了这样的威信,谢宏却完全摸不着头脑。

“鞑子在哪儿呢?”钱宁郁闷,谷大用惊奇,可正德却是完全不在意,他自己就觉得谢宏厉害,只当别人也是跟他差不多的感受。

而且,他现在一心要看鞑子呢,如果能看到边军和鞑子作战的场景那就更好了。所以上了城墙后,正德就放开了谢宏,扒着城垛向外面张望,谷大用紧张兮兮的站在他旁边护持,生怕他有个意外。

谢宏向远处眺望了一下,却发现北方似乎没人,反倒是东方隐隐有尘烟飞扬,他心下奇怪,便从城头扯了一个军官询问,除了问鞑子的动向,他还想问清楚之前的疑惑,为啥军中的军将对自己那般恭敬。

“谢公子,鞑子是从北面来的,露面的只有大约千余人马,只是张总兵下令不许出战,鞑子在北门这里叫嚣了一会儿,现在已经到安定门去了。”这个军官也是个百户,答话的时候神态颇为恭敬。

“鞑子为什么换地方?”正德看了一会儿,没找到人,正好听见谢宏这边的对答,也凑了过来。

听了正德的问话,这百户略一迟疑,这些事虽然不是如何重要,可毕竟算是军情,说给谢公子可以,可别人就不好回答了。

谢宏道:“这位大哥,这位是寿公子,身份相当尊贵的,你但说无妨。”

“这是鞑子的惯用伎俩,派小股部队在城堡附近逡巡,如果守军不出战,他们就会绕开城池,去防卫薄弱的地方掠抢。”

“什么?”谢宏心中一惊,急道:“那鞑子是准备去宣府东面……”

“如果咱们这里不出战,鞑子可能就会往保安州那边去了。”那百户点点头。

“那个姓张的总兵为什么不肯出战?”是正德的声音,不过这语气?谢宏转头一看,只见朱厚照脸上很是严肃,自从两人见面以来,正德一直笑嘻嘻的,谢宏都有些忘记他的身份了,这时一见也是心中凛然,这才是那个小事胡来,大事却不含糊的明武宗啊。

“回大人,”那个百户也有所感,加上又有谢宏证明这个少年的身份,他不知不觉就用了敬称:“张大人说鞑虏狡诈,外面的千余骑定是来诱敌的,大股人马一定已经埋伏好了,所以下令不得出战,只等确认之后,这才能放心迎敌。”

“胡说哪有这种道理?”谢宏火了,“等到他确认完,恐怕鞑子已经到了保安州了,难道他能一下追上去不成?”

保安州算是宣府镇的腹心之地了,远不似宣府西面和北面那么防卫森严,以谢宏的老家北庄县来说,甚至都没有足够的军士守城,一旦鞑虏到了,那些熟悉的乡亲们恐怕就要遭殃了。谢宏一时大急,也顾不得正德就在身旁了。

“这个,卑职就不知道了,张大人自然有计较吧。”那百户低下头,声音有些低沉,语气里也有不平之气。

“张俊现在何处?”谢宏冷声问道。

“回大人,张大人正在安定门观敌……”

“走,咱们去安定门,定要让他出战才是。”谢宏说完话,却发现有回声,原来是正德又跟他异口同声了一次。

正文第129章好大的靠山

第129章好大的靠山

“谢宏,你这么着急干吗?”一行人在城墙上疾走,正德忽然问道。

上城墙的时候,谢宏不急不缓的,颇为从容,可此刻却是一脸惶急,走在了最前面。从之前钱宁送上来的奏报中,正德就对谢宏有了些了解,举止从容正是这个有趣之人的特点之一,而这两天的接触也证实了这一点。

昨天元宵大会的时候,明明局势不利,可正德却没见谢宏有半点慌张,反而从容的反败为胜,朱厚照没意识到这其中的阴差阳错之处,却因此对谢宏又高看了一眼。所以,这时见了谢宏的惶急,他不由有些好奇。

“回禀寿公子……”正德的身份不好公开,所以谢宏也跟着钱宁等人称呼他的化名。

“虽然来的鞑虏不多,可是这些禽兽化身的蛮族所能造成的破坏却是极大……”谢宏没亲身体验过,在后世也算不得是愤青,对少族也没什么偏见,可他还是通过种种讯息对这个时代的鞑虏有着深刻的了解。

强汉以后,中原在自相残杀中开始衰弱,各式异族趁虚而入,在中原犯下了无数罪行。无论是匈奴、突厥还是蒙古或是满清,这些蛮族从来没有把中原的百姓当做人看,‘两脚羊’是他们最经常用的称呼。

因为没有把中原人当做人,他们犯罪的时候也丝毫不会手软,在后世某些道德彻底沦丧的所谓专家曾说的,‘很难讲是悲是喜’的那个过程中,满载的中原百姓的斑斑血泪,是这个时代的血海深仇。

与后世无关,至少在这个时代,鞑虏,就是血腥的野兽,跟中原半点联系都没有,对待他们唯一的办法,只有拿起刀剑,统统杀光。

还好谢宏记得正德也是个强硬派,说这些倒不会忤逆了老板,反倒是个好机会,可以趁机灌输些自己的观点给这位老板。谢宏没想着操控正德,不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必须的。

正德对他引古证今的一番控诉深以为然。正德,或者说大明朝的每一个正常人,对鞑虏都是没有半点好感的。明朝从开国到灭亡的二百多年当中,和鞑虏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对待鞑虏,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战”

“的确是啊,我在保安州也巡视过一番,那里的防卫的确远不上宣府城这里,要是鞑子杀过去果然是很危险啊。”正德点着头,也举例旁证。

钱宁和谷大用也不反对谢宏的观点,不过对正德的话,他俩还是很无语,万岁爷明明就是在保安州玩了几天而已,其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看街头卖艺来着。

“对了,谢宏,你这么见多识广,朕问你一件事。”

“皇上请问。”朱厚照同学说话经常没头没脑,有时候还会瞬移,作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仔,谢宏也只好努力适应了。

“你知道胸口碎大石是怎么回事吗?那么用力的砸下去,石头都碎了,可是人却没事,朕在京城……”原来是保安州勾起了正德的心事,“还有呢,朕在保安州看到,那人把宝剑给吞进肚子里了,朕问他,他还不说……”

谢宏哭笑不得,朱厚照的神经果然很粗,明明很紧张的时刻,他刚刚也是义愤填膺的模样,结果转眼间又开始问为什么了。

“胸口碎大石是因为那个石头很大很重,所以槌子上的力量传不到人身上……”谢宏很无奈的讲解起初中物理知识来,见正德点头,又解释道:“吞宝剑那个简单,因为他那个剑是可以伸缩的……”人家吃饭的本事,能随便告诉别人么。

“伸缩的?你会不会做?朕也想要一把。”正德听得两眼发亮。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对鞑虏的观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转移开了。

好吧,不就是一把能伸缩的剑么,哥最会做玩具了,谢宏点点头,道:“这个容易,等打退鞑子,微臣回去就给您做一把。”

“那就说定了哦,朕得赶快想办法,把该死的鞑子赶走。”正德心满意足的点点头,然后恨恨的说道,也不知道他的愤恨是出于对鞑子的痛恨,还是因为想快点得到玩具的关系。

被他这一打岔,谢宏也没那么焦虑了,他抬头看看,说话的功夫,一行人已经到了安定门。

因为外面有敌人,所以比起高远门,安定门这里的气氛紧张了很多,士兵也多了不少。谢宏四处张望着寻找张俊时,突然有人厉喝一声,拦住了几人的去路。

“总兵大人在此督军作战,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一路都是畅通无阻,突然被人呼喝,谢宏也是一愣,眼见面前这人衣着鲜明,却是一副亲兵的装扮。

不等谢宏说话,这亲兵又冷笑道:“谢公子不守着茶馆,或者去散布流言,来此作甚?莫非是要给鞑子当奸细么?”

“我?散布流言?”谢宏迷糊了,这人态度不好,八成是因为自己跟张俊的关系不好,可散布流言这种事情咱可没干过,难不成这个亲兵也被正德传染了?不然怎么说话不着边际啊。

“谢公子,明人不做暗事,你自己做过的事情难道还不敢承认么?你……”

这亲兵正是张俊的亲兵头目张洋,能够做到亲兵头目,他自然也是张俊的心腹之人。他知道最近张俊在烦恼什么,除了四海赌坊那笔烂帐,还有一件事,就是江彬讨去的那笔军饷。

那事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左右不过二万两银子罢了,张总兵在其中的份额更少,比起四海赌坊那三万两,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在那之后,军中却有了传言,说甚么谢宏谢千户心念边关将士辛苦,宁可卖了钢琴那样的至宝,也要帮大伙儿讨军饷。这样的传言,再加上江彬所部的现身说法,全城数万将士竟都是深信不疑,而张总兵则成了贪官污吏一伙,威望自然大跌。

张俊知道之后这个气啊,明明就是那个姓谢的小子用旧东西骗钱,狠狠摆了自己一道,结果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连军心都要收买。他在家里大大的发了一通火,要不是顾忌谢宏的背景,他都有心打上门去了。

张洋是他心腹,自然知道家主的烦恼,也有为家主分忧的心思。今天见谢宏居然敢带人闯上城头,他忍不住出言讥讽。

他积愤已久,也不避讳,哇啦哇啦一讲,谢宏明白了,肯定又是江彬那厮干的好事。若是平日有了这样的误会,谢宏或许还会解释几句,现在么?呵呵,他没那个时间,也懒得解释了,现在不同以往,哥真正的靠山已经来了。

谢宏也不多话,直接转头,打个眼色,召唤钱宁。

前面碰了两次钉子,钱宁正郁闷呢,心中暗骂李千户,也不知这个白痴到底怎么弄的,锦衣卫在宣府城竟然全无威风,甚至还比不上谢宏一个开茶馆的。

这时见了谢宏的眼色,他更烦了。两人之前的地位相差极大,几次接触他都是高高在上的下命令,而谢宏不得不因为他的吩咐奔走。他和谷大用商议的时候,也不过把谢宏当个普通手艺人,觉得就算谢宏还有其他本事,应该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没想到谢宏跟正德一见面就这么投缘,只一夜的功夫,两人的地位就已经颠倒过来了,钱宁心里怎么可能一点芥蒂都没有。

他本有心给谢宏个难堪,想装作没看见,结果正德的目光也跟着看了过来,钱宁无奈,只得掏出腰牌上前。他心里还有些担心,万一这个人再不认,然后又要谢宏出手,那自己的面子可要丢大了。

钱宁的担心是多余的,没等他亮腰牌,张洋就傻眼了。钱宁前次来宣府的时候,见过张俊,张洋作为亲兵头目也是跟在一旁,所以他认识钱宁。刚刚看见谢宏这个仇人,张洋也没留意其他人,这时看到钱宁,不由大惊失色。

这位不是上次斗乐的时候来的那位钱大人么?听说是锦衣卫同知,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怎么居然像个跟班似的跟在姓谢宏的身后?姓谢的不就是个虚衔千户么?张洋有些凌乱,颤声问道:“您是钱大人?”

“张俊何在?”见张洋认识自己,钱宁算是放了心,恢复了以往的威势。

“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

“行了,少啰嗦,带本官去见张俊。”被无视了两次,好容易遇上一个识货的,钱宁加倍的抖起来了。

“……是,大人,请随标下来。”张洋躬腰侧身在前面领路,心里不由庆幸,家主英明啊,姓谢的小子确实惹不得,身后的靠山这叫一个多又有尚书,又有同知,这是露出来的,谁知道还有没有没露出来的?

“钱大人何时来的宣府?怎么也不知会末将一声。”张俊就在城门楼上,这边发生的事情早有人禀告于他,知道钱宁来了,他顾不得对谢宏的厌恶,远远就迎了上来。

“张俊,鞑子就在城外,你为何不出兵?”出乎张俊意料的是,一行人中,第一个说话的不是谢宏,也不是钱宁,而是一个年纪比谢宏还小的少年。

被这么一个小孩呼喝名字指责,张总兵脸上当然挂不住,他冷声道:“哪里来的无知孩童,钱大人与本将面前,哪有你说话的地方。”

因为看见这少年与钱宁谢宏是一路来的,他不知对方身份,也没把话说的太难听,只是呵斥了一声。抬头再要跟钱宁说话时,却见对方脸色忽然变得极差,张俊心下一惊,难道这个少年是钱大人的什么亲近之人吗?

他试探着问道:“这位小公子是……”

“张总兵,你只管速速出兵,灭此朝食便是,其余的事情,不该你知道,就不要多问。”钱宁断喝道。他不是谢宏这样的野路子,对宫中的规矩熟悉得很,所以正德没说话之前,他下意识的没有开口,结果张俊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