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皇后的弟弟,太子少师萧璃反驳道“前两日刚到雁门之时,陛下有意继续南下太原,也是裴大人说应当留守雁门,再去集结雁门各地兵马,当可与突厥人一战。可如今却又如何?雁门被围的和铁桶相似,出城的辽王恐怕现在也已经被围住了。如今突厥人有二十多万大军,而雁门城中却只有不到十万可战之兵。这岂不是要围陛下于险境之中,这又岂是人臣之所为?”
    两人正争吵之时,厅外却有一内shi来到门户前禀报“启奏陛下,有太原来的飞鸽”
    一听到有太原来的消息,杨广立马精神一震“快呈上来。”
    内shi小跑着呈上去,杨广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之下,却是大惊失sè,脸sè发白的跌坐在椅上。
    内史令虞世基一看皇帝的样子,也是心头一跳,急问道“陛下,发生何事了?”
    杨广以手撑额,语气低沉的道“太原李渊发来急信,说他已经接到了朕发给他的圣旨。眼下他正在调动河东各地兵马,不过他说突厥已经将雁门郡四十一城,除雁门与辽王所据的崞县两城外,其余三十九城都已经落入了突厥人之手。而且突厥人已经分兵五万,分别驻守在析口、滹沱水、五台三处关隘,阻止河东河北兵马入雁门。”
    众臣一听到雁门四十一城已经被突厥人攻破了三十九城,皆都是大惊失sè。如此一来,他们已经彻底的成了孤城,和朝廷河东的兵马隔绝了开来。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什及站在那里脸sè发白的道“陛下,朝廷之前已经在河东调集了五十万兵马,除了十五万禁卫,河东河北两地还有三十五万大军。突厥人不过五万人,决不可能是朝廷三十五万大军对手的,只要朝廷大军一到,突厥人必然大败。”
    杨广长叹一声“没有三十五万大军了,没有了。”
    当日杨广计划征突厥中的五十万大军,其中随驾禁卫军十五万,从临渝关调回十万,太原五万,另外河北还有集结的五万府兵,河东八万府兵,关陇七万府兵,一共五十万大军。而如今,禁卫军的十五万人,已经折扣了五万,还剩下十万人。河东的八万府兵,定襄马邑雁门三郡被突厥人歼灭的府兵就足有两万人。再加上现在雁门城中的一万,崞县的三万,河东的八万府兵只剩下了三万人。
    五十万大军已经去了十万,剩下的只有太原五万,关陇七万,河北的十五万,河东的三万,是本来就已经集结在各郡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三十万大军了。
    如果这三十万人能来,杨广还不至于如此失望,关健是这三十万人,也有很大一部份是短时间内不可能来的了的了。杨广将信丢给了内shi,让他拿去给众大臣传阅。
    一众大臣还觉得只要有三十万大军赶来,就算不能歼灭突厥人,最少保住雁门和大家的xing命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当众人一个个的传阅了这份飞鸽急信的时候,却一个个都忍不住的皱眉失望起来,继而一个个恐慌起来。!。

第411章 危如累卵
    “陛下…这…这是趁火打劫!…,火爆脾气的杀人魔王礼部沿书樊子盖樊老头脸胀的通红道。
    杨广面sè铁青“早知如此,当日朕就就应鼻先扫平了辽东,灭了陈克复这个祸害。也省的今日他来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君臣如此愤怒皆因李渊传来的信中,有征辽行军元帅李景发给李渊的一封争报。就在突厥人进攻雁门城的那天,临渝关外的辽东叛军却三日内连续增兵达到二十万人后,终于向临渝关的隋军主动发起了进攻。辽东叛军此战运用了大量的投石车áng弩、攻城云车、楼车等大型器械。
    而且除了这些传统的器械外,辽东叛军首次大规模的使用了黑火药武器,铺天盖地的火药包从关下的投雷车上抛上关头。火药包,火油弹,爆破弹,毒气弹,火箭等各种各样的火药武器,像是在朝廷展览一般的一股脑的抛上了关城之上。那密集的爆炸,漫天的火光,和阵阵雷霆般的巨响,一时间让关上的隋军都有些懵了。
    在这饱和密集的黑火药武器的掩护下,辽东军向临渝关发起了一
    o的猛烈攻击。血战到黄昏时,辽东军终于撤回去了。但是临渝关却被炸的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破损处处。战后清点损失,当日关上战死者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伤者更是多达两万多人。征辽十五万大军一下子折损了两成之数。
    这样的损失让李景这个元帅大惊失sè,就连罗艺、裴仁基这些狠角sè都是心惊内跳,就连薛家四虎、裴世双雄这几个一向自视甚高的年轻猛将都有些不敢置信。连续清点了三次伤亡数字后,李景终于坐不住了,当天晚上就写了一封急信送去给皇帝。不过信到了河东时,皇帝已经被围在了雁门最后信又到了李渊的手中。李渊看到这信也不敢压下,忙将其与自己的信一起飞鸽传来了雁门。
    裴蕴出列道“陛下,辽东叛军的攻击居然和突厥人攻雁门在同一时间臣觉得叛将陈克复说不定已经和突厥人达成了什么协定。突厥人上次突然南下,有可能就是陈克复将自己知道的情报告诉了始毕。
    这次陈克复突然攻临渝,极可能是也早知道了河东的战况,所以才会在沉静了这么久之后却突然选在这个时机以难。”这个时候杨广已经不去想陈克复是不是和始毕间有什么协定了,他想的是辽东叛军攻势如此之强,兼之那些火药武器又这么强,那临渝关的十五万大军很有可能根本守不住。
    一边是突厥人将自己困在了雁门危险重重。一边却是沉默许久的辽东叛军突然大举攻关,准备杀入中原。杨广此时才感觉到,自己当初对于辽东叛军过于轻敌了。那时自己以为陈克复被困在辽东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等到自己击败了突厥人后,就能从容收拾他。哪想到他居然会选择这么一个时机突然发难。眼下自己被困雁门,朝廷根本无法全力对付陈克复。
    而更让杨广愤怒的是,河北列,在已经有在各处集结好的三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五万是临渝关征辽大军。另外十万集结在涿郡,是从征辽大军中抽调出来准备到时一起进攻突厥的别外还有十万却是河北河南的府兵,也是准备一起参与进攻突厥的。
    但是现在突厥人却已经先一步拿下了雁门,更加让杨广愤怒的是,始毕早早的派了两子兵马入五台。分别扼住了河北通往河东的要道。河东与河北虽然是相邻,但是中间却隔着太行山脉这道天然界线。而河北入同东,要么取道河南,绕一圈再北上河东。
    要么就只有穿过太行山,而河北到河东的通道,必经经过最险要的太行八陲之中的两陲。这两条通道一条就在雁门与太原和恒山郡的边境处,是为最有名的井陲,其中有一座险关就是土门关。而另一条通道,就是在河北上谷郡与河东雁门郡的边境处,就是飞孤陲。他居于河北的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踮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而眼下,这两条通道的关口虽然还在隋军的掌握之中,但是突厥人却早派军堵在了峡谷之中,河北的兵马很能直接通过。河北兵马要入河东,必经击败通关中的突厥人。而要击败突厥人,却不可能是时半会就能成的,最起码短时间内河北的援兵是过不来了。
    看到如此形势,就连裴世矩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了。陈克复的辽东叛军强攻临渝关,那么朝廷如若不想让陈克复破关进入河北,那就必须向临渝增派兵马。而另一方面,朝廷如果想要调河北的大军进入河东,必经之路井陲和飞孤陲却已经被突厥人堵住。一时难以通过,整个河北的三十五万大军,虽然隔的很近,可却又远在天边。
    原本杨广和诸大臣还觉得,只要能坚守雁门,那用不了多久,朝廷的数丰万大军必然从河北及河北两面包抄,到时与雁门关内的十余万禁卫,一起夹击突厥主力。可现在,局势却一下子又全都变了。
    云定兴那日虽然在西陲关逃回了一条命,但是也负伤不轻,一只胳膊还吊在xiong前。此时看着皇帝面sèyin晴不定,忙进言道“陛下不必心忧,辽东叛军虽然找了个好时机,但临渝关乃是天险雄关,又有朝廷十五万大军驻守。
    眼下虽然危急,但如果陛下再从涿郡的大军中再回调一部份,那么辽东叛军就绝无机会破关进入河北。只要坚持到朝廷击败突厥,困在辽东的叛军,被平定不过是早晚一些的事情。”“臣以为,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雁门,还是击败突厥人。河北的大军对雁门之局势至关重要,所以井陲和飞狐陲朝廷必须打通。所以臣认为,陛下当下令,让河北的大军即刻进攻井陲和飞狐陲西面的突厥人。早一日击败这两处的突厥人,河北大军就能早一日进入雁门,攻击突厥大军。”被云定兴一说,不少的大臣倒是又安心了不少。大家都觉得,河北方面现在有二十万现成的大军,哪怕就是调一半入临渝,那也还有十万大军。如果大军走最近的飞狐陲,也是用不了几天的。十万大军对一万突厥人,怎么看也是有没什么问题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民部尚书裴蕴却站了出来“陛下,如此一来,那么援军到达的时间必然要推迟。而据臣刚刚清点城中仓诸的结果,城中的粮食可够城中二十万军民食用半月之久。如果从现在起开始减少供应,定量配给,最多也只能坚持一个月之久。这军中之事,日夕万变,臣虽不懂兵事,但却也提醒各位大人,在做谋划时,将这粮食之事也先算进去为好。”这次杨广为了征突厥,已经提前准备了近两年时间,天下各地的粮草也早早的运入河东。所有准备的粮食完全足够支撑百万大军食用一年之久。但要命的是,这些粮食大多存在了河东的南部各繁华郡池,原计划是大军出发时,征调的民夫也是同时起运粮食,这样也不会让突厥人提前知道。谁曾想,现在河东空有上千万石的粮食,可最北边的雁门郡内却并没有多少粮食。城中一下子涌入二十万人,城中的存粮不管怎么省,也只能支撑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先前说辽东叛军趁突厥进攻之时,大举进攻临渝关,准备杀入中原。杨广还只是觉得有些愤怒,有点担忧,但是并没有什么恐慌。就是井陲和飞狐陲让突厥人堵住了,杨广也只是觉得有些头痛。
    但是这个缺粮,却是让杨广坐立不安了。史书之上,无数的名将大将坐守坚城、雄关要塞,最后往往都是并没有被城外的敌人攻破城池战败,但往往都是因缺粮而饿死。
    雁门确实是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比之京都洛阳也丝毫不差。但是雁门关现在被四下围困,早成了孤城一座,只有一个月的粮食,这让杨广实在是坐不住了。
    而且杨广也相信,只要城中缺粮的消息一传出,那么整个军队的军心士气也将降到最低。到时侯,还拿什么来和突厥做战。
    河北大军一时难以到达,河东的兵马数量又太少,只怕来了,一时也无法解围。眼下城中粮食又不够,这一下子就成了危局。宇文化及本来就不是什么当的起大事的人,虽然这几年官场之上一帆风顺,着实有了不少进步,但是一面对这场面,还是一下子又回复了那胆小懦弱的本xing。
    当下面sè惨白,心惶惶然的出列道“陛下,如今局势顿成危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由臣挑选数千精锐禁卫,护卫陛下与娘娘突围而去?南下过了滹沱水就是太原郡,只要出了雁门郡,则无忧矣。”(未完待续。!。

第412章 勤王诏令
    宇文化及也有点小聪明,知道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先跑的。但是如果说服了皇帝一起跑,那他就是护卫将军,却是大好机会。虽然逃跑肯定有风险,但是宇文化及却宁愿冒点险,也不愿意干坐在这里等死。
    杨广一听,却是也颇为心动。觉得自己守在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但是如果突围,也不一定就没有时只要入了太原,那他就完全不惧突厥人了。太原虽然论坚险比不上雁门,但是太原却是距离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都不远,到时关陇、河南、河东、山南各处的大军都能火速赶来。''
    “宇文爱卿言之有缨,朕命你速去挑选五千精锐骑兵”“陛下,万万不可。守城我方尚有余力,而骑兵则是对方的长处,陛下是万乘之主,怎么可以轻举妄动。这不是突围,这是送羊入虎口。”杨广的话刚说到一半,却马上有一人大声反对。
    杨广看去,出声反对之人居然是一直在打瞌睡的尚书左仆射苏威。心下也不由的有些惊讶,这苏威两朝元老,一直执掌中枢,本事却是不小。不过杨广早习惯了皇帝的意志不可违背,对于这么一个想和他君相共治天下的宰相是绝对不愿意容忍的。在他的天威之下,苏威早就坐了十多年的木头人宰相了。前两年又有些不老实的迹像,他马上将他弄到辽东去当了一年多的闲人,结果回来后又老实了。
    没想到,今天这苏老头居然又敢冒出头来了。四次大起大落的苏威早就成了官场的老油子,号称朝堂不倒翁,如果不是眼下实在是关系着自己的身家xing命,他是绝不会再出头的。
    刚刚站在厅中虽然他一直闭着眼睛在打瞌睡,但是实际上他比谁都惊醒着。一听到宇文化及居然想拉着皇帝逃跑,他立马就出了一身冷汗。眼下雁门城兵少粮不足,全凭着皇帝在这才有希望。而如果皇帝一跑,那到时剩下的人马肯定军心散乱,甚至有可能都会逃掉。
    就算剩下的人肯坚守雁门,但是如果皇帝真的到了太原那时还有谁会急急的赶来雁门解围。说不定皇帝前脚走没几步,后脚雁门就要被攻破了。雁门一破,他这个名义上的大隋百官第一人,当朝右相那哪还能有逃脱的可能。自己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可不想再跑去草原突厥当几年宰相。
    苏威带头后,马上杀人王礼部尚书樊子盖也马上跳了出来倚老卖老的怒喝了宇文化及几句后,对着杨广道“陛下身处危境而希图侥幸一旦失败则后悔莫及!不如继续固守坚城,并征召全国各地的兵马前来救援:陛下亲自抚慰士卒,增加赏赐,一定人人奋勇作战,何必担忧不成功?!”樊子盖知道皇帝一来担心城中粮草不足二来也是担心河北的兵马被堵后,河东的兵太少担心打不过突厥,所以才会想着跑。所以他一来说让皇帝干脆征召全国各地的兵马都赶来,这样总打的过突厥人了。
    不过杨广心中对于坚守还是没有多大的把握,突厥人的强悍他是亲眼所见的。来护儿五万大军居然不到一天,就被突厥人歼灭,这让杨广太震动了。
    看见皇帝犹豫不决的梯子,内史令虞世基又赶忙出声“陛下确实应该重赏将士,继续固守!”虞世基的官职是三省之一的内史省的老大,当朝副相之一。权利很大,不过为了却一向低调,从来不和宇文阙、裴阀、李阀等大阀掺和。在朝中,他不但得皇帝的宠,而且也一向得其它大臣的礼敬。往日在朝堂内外,他也一直是充当着一个和事佬的角sè。
    杨广一看到他也站出来了,已经知道了群臣的意思了。不得已,最后也只好点头同意坚守。
    “朕意已决,坚守雁门,再有言撤者,定斩不饶。诸位爱卿,现在既然决定坚守雁门,那各位爱卿又有何良策可应敌?”右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道“臣认为,第一件事情就是传旨河北。
    命河北已经集结好的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
    一部十万人调回临渝关加强关防,绝不能让辽东叛军借此机会破关进入河北。另一路十万兵马由右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即刻率领走飞狐陲,击败突厥守军赶来雁门。”
    杨广想了想,雁门虽然危急,但是临渝关却也十分重要。如果让辽东叛军杀入了河北,到时再和中原那些农民叛军汇合在一起,那就一时难治了。对于他的这个提议,杨广点头同意。
    “立即拟诏,传旨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令他接旨后立即率十万河北大军经飞狐陲入雁门救驾。并传令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让他率十万河北府军增援北平郡临渝关,绝不可放辽东叛军一兵一卒进入河北。
    内史令虞世基亲自起草诏书,当场拟诏。诏毕,杨广立即盖上传国玉玺,交给门下省发出。
    门下省纳言裴世矩也出列进言“陛下,昔日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大战,结果被围白登。后刘邦采用陈平之计贿略匈奴阏氏(皇后),阏氏对冒顿单于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才最终得逃。今个突厥始毕来攻,之前突厥可敦义成公主也曾来信示警。草原习俗,可敦乃有治事之权。所以臣以为,陛下应当一面立即派人联络铁勒、库莫奚、西突厥马上进攻东突厥,一边再派使者联络义成公主,让其给始毕传信,言突厥后方有乱,始毕得知必然会退兵。”先前朝廷本来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