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中拿着那份折子,却感觉似有千斤重,心中长中一口气,他忍不住再一次仔细的这份情报,并且将其中的一条条纷乱的信息,试图理出头绪。
    杨广与始毕可汗雁门大战,始毕三十万大军,最后撤走者不过七万人马,伤亡惨重。而杨广同样好不到哪去,身为中原天子,却被草原胡虏围在雁门近月。身边的十五万精锐禁卫军,最后死的只剩下了八千。除了十五万禁卫,还有定襄、马邑、雁门三郡的三万隋军府兵也都阵亡。杨广折扣了整整十八万人马,比始毕的人少死了一点而已,但是天朝皇帝的尊严威信却从此扫地。
    始毕率残部退返雁门,隋朝的勤王大军也赶到。辽王杨睐拥兵三万,太原李渊拥河东兵十万,河北裴仁基统河北兵十万,关陇长安的卫文升统关中兵六万,江淮王世充统江淮兵十万。其余各地赶到的兵马加起来还有近十万之数,隋朝的大半兵马全都汇聚在了河东。
    而如今,杨广中风瘫痪且昏i未醒,皇后与太子被突厥人掳走。
    朝廷随驾大臣们,与率兵赶到勤王的统兵大帅们,却并没有依照杨广中风前的计划…,出兵草原,救回皇后太子,反而是内部起了争端。
    辽王杨晾得到虞世基及众多隋驾大臣们支持,一力要求返回洛阳。
    而宇文化及、卫文升等关陇贵族出身的大臣,却一力要求回长安。两派人马互不相让,最后反而是李渊从中插了一脚,让双方都同意先返回太原如今大军已至太原。虽然众大臣一致要求那些勤王的兵马各回地方,但是除了少数一两支小兵马原地返回外,太原城如今已经聚集了近五十万人马,各派各怀si心。但是随着杨广的伤势越来越重太原城中,各派已经从暗斗变成了明争。
    辽王杨睐手中拥兵三万,又有鱼俱罗、吐万绪、董纯等老将支持。
    随驾大臣之中,虞世基、裴蕴等杨广后来的那些新贵基本上已经倒向了辽王一派。加上还有河北兵的统帅裴仁基,赐姓杨的河北军副帅义臣,以及禁卫军中的右翊卫大将军司马德堪,骁果军兼黑衣铁卫的统领皇族杨武等实力派的支持如今的辽王已经成了太原城中的最大一派。
    而关陇世族们眼下势力同栏不弱,基本上关陇出身的文武,都属于这一势力。其中又以长安留守卫文升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为首。
    他们手中同样有兵马近十万人。而且这些人的背后,还站着势力雄厚的关陇世家集团。
    就连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目前也隐隐有倾向于他们的意思。
    除了这洛阳和长安两派之外太原城中还有一股力量仿佛是选择了站在中间这其中就包括了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江都留守江淮军统帅王世充。这两人李渊似乎倾向长安派,王世充似乎倾向洛阳派。但是实际上,两派如今都在拼命拉拢他们二人,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两个各统兵十万的重臣,却依然还站在墙头上观望。
    当陈克复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由的对这太原的局势感心惊了。
    如果杨广这次不死,且能醒来,说不定太原的局势还能得到控制。但是如果杨广就这么死了,这太原估计就得如一个火药桶一般的爆炸了。
    只是太原城中,如今聚集了太多的老狐狸,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最后谁笑到最后还真是一个未知之数。特别是李渊和王世充,陈克复可是知道原本的历史中,最后这两人可都是三分天下时的枭雄。
    而随着天下兵马纷纷聚集在太原,不肯回到地方。中原局势也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就是江南防守空虚,先后失去了来护儿与王世充这两支大军,在江南会的发动下。整个江淮岭南江表一带已经完全叛乱,大隋唯一还保有的力量,也只剩下了如今退守到江都的杨善会和杨士弘与陈棱三人的五万朝廷兵马。
    而在河南,瓦岗军趁着朝廷大军都调往河东之际,也是迅速的击败了屈突通兄弟的那支妾万人的兵马,如今大半个河南已经落入了瓦岗军之手,就连山南之地,也大半落入了瓦岗军之手。整个河南,也就只剩下了东都洛阻及西面与关陇和河东接壤的那些郡县。
    江南的陈朝占据了从江凌一直东到大海的整条长江,瓦岗则占据了河南境内的所有运河段。而河北同样的不平静,趁着这机会,孙安祖、
    窦建德聚众河北平原郡高鸡泊,刘霸道在河北的渤海豆子航,已经据有全郡,所部号阿舅军,部众十万。河北如今三大势力之一的高士达早年也曾在高鸡泊落草,后来被朝廷围剿,逃往了太行山。这几年势力渐渐壮大,如今看到朝廷兵马都去了河东,也是从太行山杀回了老家,如今他已经占据了整个河间郡。
    河间郡、平原郡、渤海郡,这三郡正居于河北的最南部,平原郡与渤海郡的最南面,则是与山东交界的黄河最东部的一道。而三郡的边界正是大运河,整个河北的运河,有一近一半是居于三郡的包围之中。
    长江、黄河、运河,大隋最重要的三条运输命脉已经落在了江南陈朝、河北瓦岗军、河北的孙安祖、高士达、刘霸道五支人马的手中。
    整个大隋的东南、东北,如今除了山东、和河北大部、江南小部份还在隋朝掌控之中,基本上半壁江山已经不保。杨广最喜欢的江都更是已经彻底的被陈朝包围,连东都洛阳,如今的南边,都已经全都是农民军。
    看完了这份中原的情报折子,陈克复面sè十分凝重,又打开了一旁的另一个折子这却是江南的迟来的情报了。如今的江南却是更加的让他惊讶,他的舅舅沈法兴如今已经占据了丹阳、余杭、宣城郡、毗陵、新安郡、郝阳郡,九江郡七郡。
    拥兵七万,坐据江南七郡之地,就连如今的陈朝国都建康城,也是在沈家的直接掌控之中,他们的势力正在江都城的南面。
    而由王家家主王智慧所扶持的义子杜伏威的兵马,却也同样不凡,他们占据了历阳、淮南、钟离、庐江、同安五郡五郡,在江都以西,建康的西面。
    李子通的兵马则是占据了海陵、吴郡、会稽郡,东阳郡,遂安郡五郡,在江都以东,与沈法兴部交界。而陈朝的另一大势力朱粲则是占据着山南的夷凌郡、南郡、沔阳郡、江夏郡四郡。
    陈朝之中,光是这四家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江淮,据地二十一郡之地。除了这二十一郡,南朝如今还占据了,崭春郡、弋阳郡、豫章、
    宜春、临11、庐凌、南康、建安、永嘉、永安、安陆、竟凌,山南江表十二郡之地。
    而当年就是南陈之地的岭南土族也重归陈朝旗下,岭南十三郡一夜之前全都叛隋归陈。做为土族所据之地,岭南人基本上就是土族自治,而其中却以俚族为最大,部族十余万家。当年俚族中的首领部族洗家的女儿洗英嫁给了还是粱朝官员的高凉太守冯宝。后来洗夫人结识了当时还只是一个都督的南陈开国武皇帝陈霸先,并以岭南土族之兵,助陈霸先登上南陈帝位。陈霸先也加封了洗夫人为保护候夫人。
    后来冯宝早死,洗夫人成为俚族的大首领,被人尊称为岭南圣母。
    隋灭陈时,太夫人起岭南之兵,yu为陈朝复仇,结果后来杨坚以他非凡的政治手腕,遣使者示以陈后主降书和她所赠陈后主信物“扶南犀杖”。洗太夫人在确知陈亡后,召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然后才归顺了隋朝,入隋后加封为宋康郡夫人,并赐予她岭南诸州兵马大权。
    洗夫人历粱、陈、隋八十年,但是却反而渐渐统合了岭南诸部,让洗家成了岭南的土皇帝。这次陈深复陈朝称帝,沈法兴弄来了当年洗夫人从隋文帝手中收回的那对扶南犀杖中的另一支。得到了岭南圣母送给陈朝的信物,当代的岭南俚族的大首领,洗夫人的第四代孙女冯云,在看到如今隋朝的形势之后,并没有多做考虑,就让岭南十三郡重新归入了陈朝之下。
    虽然岭南人的十三郡,大多是土人自治。但是得到了这十三郡之后,陈朝彻底的掌握了整个江南,拥地四十六郡。大隋天下一百九十郡,南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夺得了江南的四十六郡,裂土大隋四分之一。
    再加上如今河南瓦岗军占据的七郡、河北三支农民军占据的三郡,辽东陈克复占据的十五郡,大隋如今已经失云了七十一郡,只剩下了一百一十九郡。而且如今的山东各郡,已经处于河南瓦岗军、江南陈朝、河北农民军的三面包围之中,迟早将被各方吞并。
    江淮江表岭南河南一失,山东再失,那么整个河北也将处于三面包围之中,只剩下了太行的几条险要通道,与河东相联。而且失去了江淮河南,黄河、长江、运河又被隔断,河北虽然眼下暂时没事,但是河北军队的粮草物资却是再无法从南方远去。就算朝廷还有物资粮草可运往河北,却也只能从山东的海上,或者河东走太行山运送了。
    前前后后的研究了许久之后,陈克复突然才发现,原本那庞大的大隋朝已经倒下了一半了。
    如此前后一想,他也终于明白为何薛世雄明明有粮,却还不放过城外的那些粮食,还要在城外抢他的粮食了。一切只因为薛世雄和李景等河北将领已经知道,他们的物资运送通道已经被截断,而且眼下的情况,估计一时半分也不会再有人来管他们了。
    山东现在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还能管的到他们。而河东那一面,就算想运粮,那绵绵的太行群山横在那里,他们就是能运来,又能运多少呢?
    而眼下中原的大军当初西进是容易,可是要再想回河北山东,那可就难了。薛世雄和李景都是为帅者,当然明白眼前的形势,如今未雨绸缪,却也是不得以的计划…。想明白了这些,陈克复不由的在心中沉思,也许薛世雄他们根本就不是来和自己硬拼的,说不定这小子就是想趁着麦子熟了,想来辽东抢上一票。
    一想到这里,陈克复可是有些坐不住了。他当初本以为,大隋要乱,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就乱起来。可哪里能想到,一次雁门之围,一个勤王诏书,一下子把天下兵马调往了河东,弄的半个中原都空虚无比,给了那些野心家们可趁之机。反倒是自己这个雁门大战的幕后推动者,忙活了大半天,又是出谋,又是革兵入草原的,搞了这么久,居然好处都让别人弄去了。
    江南会得了大半个江南,连瓦岗军都在中原腹地得了七郡之地,如今更是快要兵临洛阳城下。自己倒好,一点好处没收到,反而让薛世雄带着人冲到了辽东,来抢自己的粮食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克复从怀中取出一副地图,仔细的看了半天。如今的东南东北,大半个中原之地,剩下的也就只有河北和山东这两个地方了。眼下朝廷那边还在争权夺势,不管太原城中是哪个争赢了,肯定会马上调过头东进扫dàng。现在是最好的抢地盘时机,可千万不能错过了。
    河北,山东!这可是自己早就内定好了的地盘,无论如何也得趁着这机会,将他们先吞下去再说。
    丢下地图,陈克复举目望着远处的军营,陈克复自言自语的道“本来还想再等等,不过已经没时间了,薛大帅,对不住了。,!。

第439章 站死跪生
    手快有,手慢无。要是错讨了现在注么一个大好时机,‘让别人先下了手,将山东河北抢了去,那陈克复到时会后悔的肠子都青掉。
    “马上传令,让扶余郡中的联军即刻南下,赶来泸河镇相汇。另传令辽阳城,让行台尚书省与参谋本部的各官员都赶来泸河。另外,马上向流求水师基地传令,让海龙卫大将军张仲坚马上集结所有的水师舰队,立即赶往卑沙城准备待命。”既然要抢,那就得狮子搏兔,调动全力发动雷霆一击。绝不纠缠基中,让其余各方有可趁之机。张仲坚的海龙卫水师是辽东的一张秘密王牌,不到关健的时候,陈克复不想暴lu他们。水师虽然有不少的舰船,但是兵员不多。之前陈克复征召了众多兵员,在流求基地训练,原本还以为会有足够的时间。哪料到,风云变幻,才短短的时间,中原的局势已经到了此般地步。''
    如今江南会的势力无比澎胀,居然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夺下了大隋的六十六郡。眼下的江淮只剩下了一个江都还有朝廷的几万兵马在抵挡着,只要再给他们一些时间,江都早晚要被攻破。江都一破,南陈的下一步肯定是剑指山东。
    唐锦云不知道为何陈克复会突然下这些命令,但是也明白,这些命令一下,那就意味着,辽东军将全面进军中原。这一天,已经等待的太久,唐锦云也不由的面sèji动,大声的道“卑职明白,马上去传令。”看着唐锦云那沉稳的步伐走下楼梯,陈克复重又起身站到塔楼栏杆旁边,矗立良久。
    看着那城外如同巨兽一般盘踮的隋军大营,陈克复眉头紧皱。十五万隋军,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这支隋军大都是边军,更加这支隋军的统帅与将领都是大隋名将。辽东军与他们开战,陈克复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能得胜。但是必然要拖延日久,甚至会让辽东军折损很重。而这一切都是陈克复一直在避免的,一来如今时间宝贵,他不可能在这里和隋军大战,却浪费了这千截难逢的好时间。另一方面,辽东军虽然表面上兵马很多,但是辽东毕竟人口太少,不过两百来万人,周边还有诸部族。
    每战死一个,辽东就少一个。陈克复必须保持足够多的军队来震慑住周边诸部,并不能全力进攻中原。所以陈克复现在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回到城中的临时帅府,陈雷已经将薛家四虎万述、万淑、万钧、万彻都带了上来,在一旁还有满脸不服气的幽州又煞将之一,薛定国。
    陈克复仔细打量过去,发现薛家四兄弟长的跟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的一样。都是一样的虎背熊腰,膀大腰圆,长高八尺,满脸的大胡子。薛家四兄弟,虽然被俘多日,但是却并没有半分委蘼,仍然满脸的悍气。让陈克复都不由的称赞了一声,果然不愧是薛家四虎。
    看到四人身上还截着铁链,陈克复笑着举步上前,转头对陈雷道“这可是我们的贵客,请都请不来,你怎么能这样待客呢?还不快给五位将军解绑,上座看茶!”
    陈雷招呼一声,马上有几名亲卫上前打开了五人的铁链,又端来了茶水坐垫。
    薛定国与四个侄儿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有些疑huo。当了辽东军的俘虏,他们倒也有俘虏的自觉。而且他们都是将门世家,被俘后也并不害怕求饶。此时看到练克复这般表现,都有些疑huo。
    年纪最小的薛万彻也不过和陈克复差不多许年纪,他站在那里也打量了陈克复几遍“你是何人?”陈克复拱手道“在下漠北道行军大元帅陈克复!今日有幸与河北四虎与幽州又煞将相逢,真是十分高兴。”
    薛定国惊讶的看着陈克复“你就是陈破军?”他打量了陈克复几遍,看他如此年轻,似乎有些不太敢相信。虽然他早知道陈克复确实不过是一个初入沙场没有几年的年青人,但是眼下真正见到了,还是大感惊讶不已。
    “在下也久仰陈大帅的威名,只是如今你我不两立,我为官军,你为贼。我即为你所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你一刀砍了我们叔侄五个即可。一刀下去,头掉了也不过碗大个疤,十八年后,我们又是一条好汉。如果你想要招降,却是不用费神了,我们薛家男儿,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的。”薛万彻虽然最小,但是说话却十分的有长者之范,连三个兄长叔叔都十分支持他。
    陈克复哈哈大笑几声“薛小将军,你说的这都是哪年的陈年旧事了?当初本帅自洛阳九死一生逃回辽东,就曾对天下人说过。我陈克复本为隋将,一心忠勇为国。奈何朝中小人做祟,向陛下进谗,构陷于我。而本帅后来起兵,也曾檄文天下,起兵只为清君测,除jiān佞,并非造反谋逆。
    “掩人耳目罢了,陈破军,我们也不是那些山野村女,你不用那套说辞来对我们说。”薛万钧冷笑道。
    陈克复也不以为意,返身回到上首的帅座之上“本帅所言并非虚话,想必各位还不知道,就在前不久,陛下已经下诏,通传天下,为本帅洗清了所有的冤枉,重归了本帅的荣耀。本帅与辽东百万军民,都已经重回大隋,昔日被强加的罪责也一一洗去。如今,本帅与诸位一样,再一次同殿为臣,说起来,本帅还是你们的上司。”
    “不可能!”
    薛万彻大吼一声,他完全不相信陈克复所说的这一切。虽然陈克复之前没有公开造反,打的是清君侧、除jiān佞的旗号起兵。但是在所有明白人的眼中,这其实不过是披了一个幌子,实际上却依然是起兵谋反。起兵谋反,那是十恶不赦的极大罪,以当今皇帝陛下的xing子,又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人。
    当年的杨玄感起兵,可最后怎么样,富贵一时的杨氏一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