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李世民,却也是没口子的叫着表弟。
    说了一番客套话后,辽王杨睐也没再客气,直言道“表伯父,在下今日上门,其实也是想来亲上加亲。“。。李渊不置可否。
    “是这样,1小侄元配早丧,至今未有再娶。1小侄早闻李家表妹贤淑,早家来求。1小侄也是幕名不已,今日就冒昧前来,想来亲上加亲。
    这事本来当由长辈做主,只是陛下至今未醒,找其它人也都有些身份不配。1小侄失礼冒昧前来,还请表伯父见谅。”杨睐笑着说道。
    李渊眉头微皱,心中不喜。就算杨睐真的想求亲,这也得由长辈出面,像他这般,哪有半点礼数。不过也只是心中生怒,面上却仍然是古井无
    o。
    要是这杨睐在云定兴的前面到来,说不定他还真的会考虑一下。
    毕竟如今杨睐虽然有不少女人,可他的辽王妃却是早死,如果女儿嫁给他,那定然是正妻。到时他当了皇帝,女儿有娘家支持,自然也是皇后。
    不过现在,他却是不愿意再在这个事情上费神了。毕竟就算女儿当了杨睐的皇后,可李家也不一定能有多大发展。但是如果扶持燕王杨谈上了位,那么李家可就不一样了。
    李世民在一旁也是哼了一声,想着用不了多久,这个一直高高在下,狗眼看人的皇子,就将被他们踩入烂泥,心中也是解气不少。再看他时,已经少了几分不满,反而多了几分不屑。
    李渊也本要拒绝,不过却突然脸上一笑“哎呀,殿下果然还是真xing情啊。不过这个婚姻大事,又哪有自作主张的。就算是殿下,也不能让人说失了礼数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殿下真有心,我看殿下不如请一位皇族长辈,或者是朝中大臣前来提亲也好。”
    那边的杨睐今天来,本来是听了裴蕴的话,前来试探下李渊的态度。刚刚的提亲,不过是他随口一提,哪想到李渊居然会同意。一时间,心神jidàng,高兴不已。要不是李渊一直不肯倒向他,他早就动手了。如今李渊愿意将女儿嫁给自己,那岂不是表示李家已经愿意投靠自己?有了李家的支持,他还有何惧?
    那边的李世民却是愣了…下,不明白父亲怎么会这般。
    那边的李渊和杨睐却是越谈越高兴,甚至已经三言两语的将这婚姻大事说定。
    “殿下,如今陛下昏i不醒已经两月,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
    如今太子已经草原遇难,陛下又昏i不醒,天下四方人心惶惶啊。殿下身为陛下唯一嫡子,当此之时,还望心中早怀天下苍生为重,要勇于挑起江山重责啊。”李渊在那里一脸的劝慰道。那语气,充满了期盼。
    杨瞰也打蛇随棍上,轻声道“本王何偿不是心怀天下百姓,奈何怕朝堂内外不服。为之奈何?”
    “只要殿下继承了大统,那时以人主身份号令天下,谁敢不从?”杨睐目光盯盯的凝神着李渊,不过却看到李渊的目光中确实是十分坦dàng。心中不由的疑huo,裴蕴等人都说李渊老jiān巨滑,手中握着实力,却迟迟不肯投入他的麾下,不过是想待价而沽。可看如今李渊的样子,却是十分真诚的样子。难道是因为,我要娶他的女儿?
    “然陛下尚在,又未有明诏,予如何即位?”李渊笑的十分诡异“老臣曾经见陛下手书过一道传位于殿下的传位诏书,就存放于陛下身边。只要殿下找到这诏书,到时自然可以凭传位诏书即位,再尊今上为太上皇即可。”杨睐眼前一亮,心道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虽然这般即位有些不够光明正大,但是只要李渊也肯支持他。那以他如今的实力,只要到时伪造一封传位诏书又有何难?只要到时他即了位,天下又还有谁会来管这诏书是不是伪造的。
    想到这里,心中也是ji动万分,连呼吸都瞬间急促了许多。
    “他日我若即位,必定加封唐公为司徒、大丞相之位。”杨睐也是拍xiong许诺,却又道“不过,那关陇一派一直反对于本王。
    还有那王世充,本王数次拜访,却都拒而不见,至今都是摇摆不定。这些人手中握有近二十万兵马,只怕还是一个麻烦啊。”
    李渊伸出手做了个斩的动作“殿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杨睐愣了一下,他一直谋划的也都是如何弄掉卫文升等大臣。却没有想过,要直接将他们掌握的这二十万人通通铲除。一时间,也不由的有些愣住。!。

第485章 权利游戏
    看着杨暕还在犹豫,李渊忙道,“殿下不必犹豫,卫文升、樊子盖等人一日不除,他们就会一日不服殿下。这次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天下各地兵马俱至太原。此正是殿下将那些不服者,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如若错过,只怕等他们返回地方,就会又是一个陈破军了。殿下,辽东陈破军前车之鉴不远,我们可不能再重蹈复辙。”
    听到李渊这么一说,杨暕也不由的觉得确实如此。万一放他们回了地方,他们也跟那陈破军一样在各地起兵造反,那还得了。眼下江南河南各地已经烽火遍地,不过他觉得只要朝廷大军南下,到时必定能马到功成。可如果让这些文武大臣,贵族世家们也回到地方造反,那可是个大麻烦。''
    特别是他心中更担忧的是,卫文升等人如果回到长安,到时他们肯定会扶持他的侄儿来做皇帝,这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殿下,其实别看他们有二十万人,真要想平定他们说难也不难。”李渊笑着道。
    “哦,唐公有什么好计谋,快快说来。”
    李渊笑了笑道,“我知道河北的裴仁基将军与山东的杨义臣将军都是殿下之心腹。他们二部足有十五万人马,外加殿下还有一些各地郡县赶来的勤王兵马支持,加起来也有几万人。说起来,殿下在城外的这几部人马加起来可就有近二十万人。而据我所知,卫文升、宇文化及的关陇军及一些合谋者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人左右。殿下以二十万人击十万人,岂不是雷霆一击。”
    杨暕此时已经完全让李渊给说了动了心。想想裴仁基和杨义臣皆是朝廷有名的大将军。以二十万打十万,怎么也有把握。不过转念却一想,除了关陇军,城外的兵马可不少,不算那些零散的,江淮军可就有整整十万人马。而且江淮劲旅天下闻名,王世充在江淮一带剿匪的战绩,朝廷上下可是早有耳闻。万一与关陇军交战时。江淮军却横插一脚,这却是要命的。
    李渊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担忧,又说道,”辽王是不是在担心一直摇摆不定的王世充?”
    “他可是有十万江淮劲旅!”杨暕牙痛似的道。也一直是因为城外的这些兵马,都是些名将所统,所以裴蕴等人才迟迟没有动手。
    “如果殿下相信老臣,把他们交给我河东军即可。”李渊大声道。
    杨暕似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唐公的意思,是由你出兵对付江淮军?”
    李渊推心置腹的样子道,“殿下娶了老夫的女儿。那我们以后自然就是一家人。殿下的事,老夫又岂敢不尽力。王世充虽然号称江淮十万劲旅,但实际,十万人里只有一半是精锐兵马。还有一半。是他北上之时,匆匆召募的新兵,所以战斗力并不会太强。老夫虽然无能,不过二郎却也是朝中有数的大将。等约好日期,殿下对关陇军动手之时,让二郎率河东军突袭江淮军。有心算无心,他王世充,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岂能飞上天不成。”
    一直以来,杨暕所最担忧的不过是卫文升等人的十万关陇军,李渊的十余万河东军,还有王世充的十万江淮军。要不是顾忌这三支大军。辽王早就直接即位了。没有想到,今日无意中的一个随口提亲,却让李家倒向了自己。再一想到李渊的计谋,心中更是jidàng。
    到时由他亲率六万兵马坐镇太原城中,再由李渊关闭太原城。然后让裴仁基、杨义臣率二十万大军攻击卫文升、宇文化及的十万关陇军。再由李世民率河东军进攻江淮军,只关陇军一灭,就算李渊的河东军没有击败江淮军,他也一样大势在握。
    一想到,马上就能登上墀台,坐上龙椅,拥有天下,富有四海。杨暕的那张白脸都已经胀的通红,就差没有哈哈大笑失态。得到了李家的全面支持,杨暕又与李渊谈论了不少细节,最后约定,为了不使对手警觉,暂时对两家的关系保密。只等平定了关陇军和江淮军后,辽王立即迎娶李家小姐。
    最后离开时,高兴不已的杨暕甚至脚下一个没注意,差点绊倒。
    送走杨暕,李世民早已经等不及的问道,“父亲,你刚才和辽王所说的,是真是假?”
    “真亦如何,假亦如何?”
    “那先前和云定兴所说的,又是真是假?”
    李渊轻笑几声,捋着胡须得意的道,“二郎,你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你又何须纠缠真和假呢?”
    李世民却听的有些糊涂了,满头雾水,疑huo不解。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算算时间,云定兴应当已经将诏书宣告给王世充得知了。我们现在去一趟王世充大营,找他提亲。”
    “提亲?”李世民更是不解。先前父亲为他向杨武提亲,刚刚父亲又答应了辽王杨暕的提亲,现在居然又要去找王世充提亲。这头脑一时混乱起来,不明白为什么事事都要和提亲扯上。
    李渊心情大好,此时也不由的教导起儿子来,“二郎,世上没有什么正义与王道。那些都是帝王用来束缚小民的锁链,我们是世家是门阀。进一步,我们何偿就不能成为开创王朝的皇族?二郎,我一向看好你,你比你大哥更加适合成为李阀将来的掌门人。所以,有些事情你当明白。对于我们来说,朝廷不过是杨家的朝廷,我们李家却是世代的李家。只要对李家有利,我们又何须在意哪个当皇帝,或者改朝换代呢?”
    听到这么一番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话,李世民心中无比震惊。他从没有想过,原本父亲的心中。居然是如此的看待朝廷与家族的关系。
    “二郎。没有万世的朝廷,只有万世的家族。对于家族来说,利益才是最至高无上的。为了家族利益,其余的个人恩怨,甚至是君臣之义一类的皆可抛却。”
    李世民脸sè有些苍白,他头一次听这么lu骨的话,但又觉得这话说的是这么的有理。那关陇世家,不就是自魏起么。自魏,到周再到隋,改朝换代几次,可关陇的世家们却一直是高高在上。哪怕换了一个朝代,世家还是世家。想到这些,他终于有些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不过还是犹豫的问道,“父亲,那比如有一天,陈破军势大,能取隋而代之。那我们又将军如何?”
    李渊毫不犹豫,“如果有那一天,李家自然也和其它世家一样,臣服于他。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应该的选择。二郎,如果你将来成了李阀掌门人,而陈破军真的有那君临天下的一天,我希望你能分清楚个人感情和家族利益。李家代代传承,家族传承的责任高于一切。明白吗?”
    李世民没有想到,父亲居然会如此回答。一时脸sèyin沉,沉默不语。
    李渊也不再继续说陈破军,而是继续之前的话题,“王世充拥兵十万,看似中立,实则他的态度至关重用。如果这次,我们李家能与他达成联盟。那么我们能得到的远远不止是一个的皇后,或者是司徒、大丞相,顾命大臣之么简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听到父亲居然连皇后、大丞相、顾命大臣这些都不放在眼中,一时惊讶无比。如果大丞相都不放在眼中,那父亲所yu图谋的又将是什么?再往上,再往李世民想着心中惊涛骇浪四起,无以名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看似永远一张笑脸的父亲,心里却是有着如此目标。
    李渊带上李世民都是换了身简便装束,只带了几个shi卫就悄悄的到了王世充的大营。王世充自到太原后,除了入晋阳宫,就整天呆在军营之中,甚至连那些官员拜访也很有见。
    对于太原的地主李渊,他更是少有交往,突然见到李渊父子轻装上门,都是十分惊讶。三人在中军营帐商议了大半天之后,李渊父子满意离去。
    中军大帐之中,王世充眉头紧皱,一言不发,不时的唉声叹气。
    王世充子王玄应和王玄恕及诸多王家叔侄都赶到中军大帐,王世充所统江淮劲旅,最早期之时,只是王世充在江都剿匪时建立的募兵,并不是大隋府兵。
    这江淮军士兵皆在江淮募集,军中大小将校初始时也都没有品级,大多是王世充的本家兄弟子侄们担任。到了后来,江淮军越打越猛,渐成江淮劲旅,号称天下五强军之一。到如今,当年的张须陀八风营已经早灭,皇帝身边的骁果军也已经全军尽没,就连幽州铁骑也投了辽东。
    当年的五强军,只剩了江淮军与辽东军。江淮军的人马也越来越多,甚至上次王世充借口勤王之机,募集了五万兵马,将所部人马翻了一倍,人数达到十万之数。
    拥有这么强大的一支兵马,王世充从江淮跑到河东勤王,河东雁门之围早解,王世充却一直没有回江淮,王家诸将当然而明白,家主是想要夺取更大的权利。兴师动众,千里来援,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好处,以家主的xing格又怎么可能就此回去。只是他们不明白的是,既然要争取利益,为何在太原的两派人马中,却又一连也不偏。
    更让他们疑huo的是,先前听说左骁卫大将军云定兴来访,家主送走他时,在帐中哈哈大笑,高兴不已。哪料到,马上唐国公父子又来访,结果好半天,李渊父子高兴的离开,家主却又皱着眉头,一直叹气。
    ps:前几章里不小心写了一个bug,云定兴本是杨广哥哥废太子杨勇的老丈人,结果前几章,不小心写成了杨广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老丈人。不过已经不好改,干脆以后就直接改成杨昭的老丈人了,望大家见谅。
    顺便求票。。。!。

第486章 登基大典
    第二卷高筑城'第486章登基大典
    ………………………………
    第486章登基大典''
    大业十一年八月初一,黄道吉日。15
    河北涿郡治所蓟城,不过如今已经正式更名为北京。一大清早,北京朱雀御街,穿着光鲜地辽东军内卫军羽林卫与金吾卫的士兵就封锁了整个街口。
    无数的百姓都涌出了家én,不过他们只能站在街道,和两旁的店铺中观看。只有手持大元帅府发出的邀请函的要人才能通过封锁进入。
    原来的蓟城,现在的北京城,也是有内外城加瓮城,这段时间将蓟城定为北京后,辽东军又huā了大力气在城外修建了三座棱堡卫城。
    而原来城中的内城,其实也是杨广所修建的行宫。杨坚开皇末年起,就在几个重要的地方修建了行宫。而杨广即位后,更是修建了诸多行宫。而做为河北要地的涿郡,也修建了一座行宫,即是临朔宫。特别是在大业七年,杨广征辽东高句丽时,曾经将临时朔宫做为一个前线指挥部,在此停留许久。所以临朔宫的规模,仅次于西京太极宫和东都紫微宫,甚至比太原的晋阳宫、江都的江都宫,临渝关的临渝宫,楼烦汾阳宫之上,属于杨广在天下的七大宫城中排名第三的大建筑郡。
    不过自从大业九年杨玄感叛luàn,杨广匆匆从辽东返回河北之后,杨广就再也没有来过这座几经扩建,富丽堂皇的临朔宫了。此时在临朔宫的正én承天én前,一排又一排身着大红sè制服的礼兵手持仪刀仪剑,如钉子般站得笔直。在他们身后是刚刚才经过半个月装饰的高大又雄伟的承天én,近千名的辽东军文武大臣,和辽东河北各地的世家大族富户缙绅们,还有契丹、靺鞨、新罗、百济、奚国、铁勒、突厥等各部族的国王王子使节大臣们。他们身着华丽的礼服、军服。
    不过承天én前,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佩戴着各种闪烁地星状勋章、奖章和绸带的辽东军官们。e^看辽东军的新军制中,每参加一场战争,所有的参战将士战后都会得到一枚战争纪念勋章。而且按照军功,以军功十二转设置了十二级破军勋章,每一转军功,获得相应的等级勋章。除了这两类勋章,辽东军还有等级最高,也最稀有的复国勋章,就是如今辽东军的高层,这种勋章上描绘着一只黄金狮子的勋章也十分少见。纪念勋章上面都是肋chā双翅的天狼,所以也叫天狼勋章。而十二级军功勋章,上面则是肋生双翅的伏虎,也称之为飞虎勋章。天狼、飞虎、金狮,三种勋章挂在一个个将领的xiong前铠甲之上,耀耀生辉、光彩夺目。
    这盛大隆重的场面,让那些前来观礼的河北乡绅士族大家们,都是看的心神jidàng。早在十来天前,河北各地已经到处流传,陈大帅的人马从草原上救回了在河东被突厥人掳走的皇后与太子殿下。而且还有传言,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