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北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游dàng的饥民。
    大业七年之前,河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有着三四百万的百姓。
    连年混战之后,人口十去其四,现在河北也还有着两百万出头的百姓。现在这两百万的百姓,人人张着一着嘴,等着朝廷每天按时发送粥汤度日。眼看着寒冬就要到了,这些流民没有房子,没有御寒的衣物,一切都在等着朝廷。
    朝廷各部早已经被这巨大的负担压的快喘不过气了,所有人都明白。这两百多万的百姓,只有到时无法继续提供粮食,无法帮他渡冬,这些早已经野了几年的百姓,说不定转身就要变成两百万乱民,劫掠河北。
    这一年来,辽东军四处作战,深入草原打突厥,挥师入河北。不久前刚刚南征,打败了窦建德,拿下了三个郡,却也等于又多了几十万的流民。
    刚刚朝廷又通过了出兵南下山东,调动海龙卫水师支援江都。这连番的动作,出动的兵马达到二十来万人,而且要将粮食运到数千里之外的江都,这路上的消耗都比的上士兵们的需要。
    李靖部五万人马,海龙卫十二万人马,屈突通部三万人马,陈棱部五万人马,还有江都城近十万百姓。这一加起来就是三十多万张嘴,还有那巨大的战争器械消耗补给,这一样样加起来,无不让北京这个新朝廷的官员们感到沉重的压力。
    辽东已经要到了极限,虽然眼下形势,应当继续出兵,可是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足够的器械,如何支撑起一场场大战?再打下去,只怕从河北到辽东,从将军到皇帝,一个个都得没饭吃。
    刚刚他们听到陈克复又要打李渊,心里虽然也憋着气,还记恨着当初在洛阳被李家父子出卖,被人劫杀的恨事。可朝廷却实在是负担不起数路大军同时做战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是毛喜、房玄龄等文臣们,一个个都已经是巧fu难为无米之炊。
    从河北攻河东,那是一场运距离的大战。大军必须得跨越高高艰险的太行山,穿行千里作战。后勤补给更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裴世矩不先跳出来反对,他们也要硬着头皮站出来委婉反对了。
    如今裴世矩一开头,毛喜、房玄龄等文官们纷纷附和,全都站了出来,对于陈克复打算派兵讨伐李唐,报昔日背叛之仇的计划纷纷反对。
    殿中不少年青的将领们纷纷上前争论,可奈何这些勇猛的将军们战场之上是把好手,可真要打嘴仗,却没有一个人能说的过这些饱读诗书的文臣们了。
    陈克复静立殿上,皱眉沉思。!。

第527章 遗策算唐
    太原城中。
    唐国公府的大门前,数名府内家丁正搭着梯子正在更换府门上的牌匾。原先的那块唐国公府牌匾已经被取了下来,就放在那大门的白玉狮子前。
    一名长的十分魁梧的家将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块新牌匾挂了上去,在那阳光的反射之下,那块崭新的牌匾上,写着四个描金大字,“大将军府”''
    就在数日前,唐国公李渊已经拥先帝杨广的皇长燕王杨倓继承登基、进位天子。而拥立有功的李渊,自然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新继位的天子下诏,封李渊为唐王,并加封大将军,许其开府建衙,总领内外诸军事。
    而就在昨天,李渊终于在太原建大将军府,并置三军,分别由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侄子李孝恭领左、中、右军领军大都督,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唐俭、温大雅、武士彟、李神通、李道宗、李道玄、柴绍等人,也均委以重任。
    只是此时本应当举府欢庆的大将军府中,却是人人神情肃穆,个个小心。连日来,李府中已经有数个不走运的奴仆,因触怒了唐王与新封为秦国公的二公子,而被活活的打死,弃于城外的晋水河中。
    大将军府的书房之中,此时才刚刚四十九岁的李渊,丝毫没有半点太原之争最后胜利者的得意与高兴。不但如此,才短短的时日之间,李渊居然满头黑发尽白。那如银霜般的白发,让人触目惊心。
    “唉!”
    李渊一仰脖。将杯中的葡萄美酒一饮而尽。那如鲜血一般的酒液饮在他的口中,没有半点的感觉。李渊眉头紧紧的皱着。道道深深的沟纹,再加上满头的银发,让他整个人像是老了二十岁一般。
    当初在刚刚得了渔人之利,将卫文升的关中势力、杨暕的辽王势力先后击败。并将他们赶出了太原之后。虽然后来在算计王世充时,有些得意忘形,以致算计不成,反而让王世充摆了一道。但是就算如此,李渊的心中还是掩不住心中的得意。
    可是他没有想到,当他得意洋洋的带着燕王,与儿子世民率兵进入晋阳宫之时。却被掌握骁果军的儿子建成和世民的岳父杨武告之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杨广自杀身亡了。
    混乱之夜,杨广清楚的知道了外面的这一切,在得知被自己立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李渊。居然违背自己的旨意,将太原城各方势力都摆了一道,成了最后的赢家之时,杨广吐血三升。
    这位一心要开创大业的四十七岁天子,心如死灰,所有的雄心不再。
    他一心要开创大业,迁东都、修运河、东征西讨,可最后。自己却在雁门耻辱的被突厥人围困。自己一生三子二女,大儿子早死。二儿子现在却背叛了自己。年幼聪慧的三儿子刚被立为太子没有多久,却已经被胡虏掳走。连多年相爱相守的皇后也落入了突厥人之手。
    两个美丽可爱的公主,大女儿南阳公主早就被陈克复给从宫中掳走。而最心疼的小女儿出云,却因自己无力应付陈破军辽东军的攻势,被迫先对他行缓兵之计,连宝贝的出云公主也不得不嫁给了他。
    回首自己一生,年纪即为大元帅王,以嫡次子却最后谋得太子之位。即位称帝之后,更是东征西讨,周边莫不臣服。可到头来呢?
    妻离子散,众叛亲离。正是年富之时,却先被突厥人围困雁门,受此奇此大辱,接着又中风瘫痪,再醒来,已经是众叛亲离。
    唯一的儿子为也皇位,背叛自己。那些自己所信任的大臣们,为了家族富贵,个人前程,也早早的在他昏i不醒时分裂成了一个个的派系。
    太原混乱之夜,他头一次听到了皇后与太子的消息。他们没有落在草原突厥的手中,而是落在了陈克复的手中。陈克复居然绕道草原攻破军都关,二十余万河北军尽降陈逆。八月初一,陈克复拥立皇太了为帝,将他尊为太上皇。
    听到这个消息,杨广的眼神彻底灰暗了。他明白这一切,他的皇太子沦若成了陈逆的傀儡。甚至自己的皇后和女儿,也尽皆落在了陈克复手中。
    想起之前陈深在江南复立陈朝,夺去大隋五十一郡。如今陈克复又在涿郡立傀儡朝廷,割据辽东河北。刹那间,他的半壁江山已失。
    遥想当年他还是晋王时,二十岁即拜为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五十一万兵马伐陈,终于一战而灭陈朝。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江东,三十年河西。
    二十六年之后,昔日南陈的皇太子陈深,已经在江南复立陈朝,夺去他五十一郡之地。而陈深之子,更是将他的儿子立为傀儡皇帝,据有辽东河北。这一切,难道就是天命?
    回首半生,杨广不由笑出了眼泪。他的大业,不过如沙滩堆起上的城池,虽然看似风光无限,可大潮来临之时,被潮水一涌,却又马上茫然无存。
    感受着自己虚弱的心跳,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
    在这最后的时刻,他仿佛才真正的认真打量起那位比自己大两岁的表哥李渊。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忽视了这个表哥,原本他一直看不起这个七岁袭封唐国公的纨绔之子。总觉得李渊不过是一个既好sè,却又胆小平庸之辈。
    谁曾想,到头来,他还是看走了眼,如同他当年对陈破军看走了眼一般。他一向自认为看人很准,可两次走眼,却让他的大隋,他的大业化为了一缕云烟。
    李渊这些年来的韬光养晦让他感觉惊心,他从没有想到李渊居然中如此的隐忍。再一想到李世民那狼一般的xing格,他当年连对他那么好的陈克复都能毫不犹豫的出卖。他十分明白。自己被李渊掌控后会是个什么下场。
    好一点的,李渊也许还会让自己继续活下去。当他的一个傀儡皇帝,让他好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再差点。也许那个白眼狼一般的李世民,会提着一把雪亮横刀入宫,将三尺白绫,或者是一壶鸠酒送到自己的面前。
    不论是哪一种。这都不是杨广所愿意接受的。
    自知生命无多,有了陈破军和李渊这等人,又有了如杨暕这般蠢货子孙,大隋终究是无望了。
    哀莫大于心死!
    对于杨广来说,父亲杨坚和自己两世打下的这个大一统的王朝的崩溃,是让他最心死的事情。他没有勇气活到见证那一天的到来,但他有勇气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恨。恨那些只知道享乐,却早已经糜烂了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们。如果他们能有大志,也许他们能助自己开创自己的大业。他恨,恨那些他一手提拨的新贵们。恨这些人没有半分节气,自己还没有死,他们就早早的倒向了新主子。
    他恨陈破军,是他亲手给了陈克复这一切,可他最终还是背叛了自己。只因那虚无的血统,他就将自己这一统的江山弄的四分五裂,只为再复他陈氏之国。
    但是他更恨的是李渊,在他的眼中。李渊就如同是一条毒蛇,在自己最需要他的时候。最想信他的时候,他给了自己最致命的背叛。自己的大业。自己的大隋,最后都毁在了他的手中。
    躺在那冷清的晋阳宫中,他甚至都听到了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在那太原城头之上,无耻而又得意的狂笑。
    杨广恨恨的在心中冷笑,就算是死,他也不会让李渊好过。
    虽然他如今半边瘫痪,垂垂将死。可身为大隋的天子,他的龙威不容任何人亵渎。哪怕如今他的身边,连一个人都没有了。可昔日指挥着百万兵马,灭国屠族无数的大业天子,又岂是他们能轻视的?
    杨广一阵阵的咳嗽,好半天却没有一个宫女太监进来服shi。
    苦笑几声,杨广费尽力气,才用自己那半边还能动弹的身体,伸出右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支黄金烛台。取下了那上面的蜡烛,杨广右手颤抖着握着那支黄金烛台,将那尖锐的尖角对准了自己的心口。
    一寸、两寸、三寸
    黄金蜡台插入了心脏,杨广面sè红润,一口口的鲜血喷涌而出。xiong口的鲜血不断的从xiong口处涌出,将龙chuáng染成了血sè。可却无一人前来服shi,任由鲜血一滴滴的沿着chuáng榻滴落,在chuáng边汇聚成一滩殷红。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广却感觉无比的解脱。
    “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sè在,离别只今年。”
    他又想起了那首自己作过的诗,想起了那美丽的杨州。当年他曾经在杨州就封,在那里呆了数年之久,人人只道自己留恋的是江南的繁华与琼花。
    可却无人知道,自己留恋的只是那个时候的轻松与快乐。
    江南时的自己,只是一个晋王。
    那时的自己,没有这么沉重的负担在身,有的只是一颗轻松的心。
    烟花三月,泛舟湖上。还记得,那时的晋王妃是那么的年青,是那么的笑容灿烂。他也还记得,在杨州的时候,身边总有一个美貌的shi女跟随,是那么的善解人意,是那么的温柔妩媚。可惜,最后她只留给了自己出云,自己却为自己阻挡刺客的弓箭死去。
    可惜,自己终于还是离开了杨州,自己成了太子,自己有了大业的梦想。
    继承皇位,从此宵衣旰食,未敢一日松懈。他西巡、北狩、东征,中原的天下,他去过许多帝王都不曾经去过的边塞。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没有几个比自己更加勤劳的。
    身为大隋天子,广有皇宫。萧后从不如他母亲般的善妒,可他却并不曾拥有三宫六院,秀女三千。将近五十,他最爱的依然是皇后萧美娘。年近五十,他也只有区区三子二女,比他父亲的子女还要少。一切只因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放在这上面。他心中一直有个大业梦,他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那上面。
    只可恨,那些坐享大隋富贵的关陇贵族们,却全都糜烂堕落,没有人肯再放着富贵安乐的生活,去开创什么大业盛世。一个个不但不帮他的忙,还拼命的在后面扯他的后tui。
    大业十一年,是他最累的十一年。无数次,他也曾经想过,丢下这一切,也做一个享乐的帝王。
    不去管什么大业,管什么万世基业,汉人传承。也和那些历朝的皇帝一般,自己也将朝事交于大臣,自己建立三宫六院,广纳天下美女。日夜酒池肉林,糜糜音乐。
    不时的带着臣子们去打打猎,春天时去江南的扬州看江南烟花。夏天时去涿郡的行宫避暑,看看大海。等到秋天时,可以去河东的楼烦的汾阳宫秋猎游玩。到了冬天之时,还可以去巴蜀的成都。整日饮酒做乐,呤呤诗,跑跑马,醒掌天下之权,醉卧美人之膝,这样的日子何其自在。他好过了,贵族大臣们也好过了,甚至天下的百姓也好过了。
    至于什么边塞的胡虏、蛮夷会趁此坐大,忘战必危,那些又何必在意。只要他过的快活了,死后又哪管他洪水涛天。就算将来胡人南下,重演五胡乱华,那又能如何?那时他早已经死了,又何必操那个心。
    可惜,他放不下这些。他做不到那样的豁达,他终究只是一个普通的帝王,眼中看到的始终比那些贵族大臣,和那些普通百姓们看的更远。只可惜,远半步,他是贤君,远一步,他是名君。当他的目光比那些大臣百姓们远了百步之时,他彻底的成了一个昏君、暴君。
    高处不胜寒,寂寞孤儿无人解。
    血越流越多,杨广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脑中开始不断的闪现各种各样的幻象。
    他轻轻的笑了,虽然半边脸不能动,这个笑容比哭还难看。但他笑了,他笑自己终于解脱了,不用再众人皆醉他独醒,不用再背负着这沉重的包袱。
    他笑了,笑他这般一死,那还在外面得意的李家,必然要成为天下众矢之的。笑那李渊半生算计,好不容易才爬到这一步,却要被他这临死的一个小小计谋,而身陷万劫不复之地。
    他笑了,最后一点生机慢慢流逝,终于这般轻松洒脱的离去。唯一的一点点牵制,也不再是他那为之奋斗、拼博的大业,而是那个当年与他在杨州漫步多年,一次次烟花灿烂之中,对自己巧笑倩兮的美娘。!。

第528章 再谋根据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唉!”
    又是一声长叹,李渊沮丧的将那早已经不知滋味的葡萄美酒再次灌入喉中。''
    怎么就死了呢,怎么就能自杀了呢?
    李渊一直觉得自己很了解杨广,觉得杨广是个好大喜功,刚愎且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的天子。他觉得杨广这样的人,顺风时会越发的骄傲,越发的听不进别人的劝谏。而一旦失败、受挫,就会马上消沉、颓废。说白了,杨广在他的心中,就是那些被宠坏了的孩子,一切得顺意。
    在他想来,杨广接二连三的受到这么多打击,挫折,按理他早应当已经认命颓丧了。这个时候,杨广应当再不会提起他的那个什么可笑的大业,估计到时只会半死不活的瘫痪在龙榻之上,沉湎于他的大业梦之中。
    而他最想要的也正是这个,控制着这个半死不活的大隋天子在手。到时他拥立杨倓这个皇长孙称帝,尊杨广为太上皇。如此一来,朝中权柄尽在手中,而对外,什么杨杲、杨暕、杨侗、杨侑、杨浩,管他们是皇太子还是皇孙还是皇侄,又有哪个比的了一个太上皇杨广?
    河东之地,本就是尧舜禹之国,晋阳更是古唐国。到时他内掌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扫灭各方势力。到时还不又是如北周代西魏、隋篡北周一般,由他的唐代北周?
    只是最终他却还是小看了杨广,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生来即富贵无比,一生富贵无比的大隋天子,居然在这个时候,还能有勇气自杀。
    杨广死了倒是干脆,可自己的计划却全完了。
    一想到。如今天下各地纷纷将自己父子列为弑君之臣,他的心中就充满苦涩。到如今,他虽有真正的杨广手书的传位诏书,可天下却再没有一个人愿意想信了。
    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眼下不要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实上他们眼下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太原失败的各方势力,如今都在各地拥皇子皇孙称帝,他们纷纷打着讨伐自己的旗号,来表明他们的正统xing。
    西有关中杨侑,南有蜀中杨浩、江凌杨暕、东有洛阳杨侗、北有杨杲。
    河东之地。一下子被四面包围,各方势力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