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之上藩王作乱最厉害的便是汉七国之乱,与晋八王之乱。七国之乱,朱元璋说的很好。而八王之乱也差不多如此,晋朝廷出了一个灾年百姓把树叶都吃光了。可皇帝却笑说‘何不食肉糜’的糊涂皇帝,和一个想要如吕后一样弄权的黑皮皇后贾南风,才最终导致了宗室藩王的八王之乱。
    汉初,吕氏弄权,把把皇帝玩弄于手掌之上,却无力动摇皇权。就是因为刘氏宗藩封建地方,握有极大的权力,震慑了吕后,使其没有多少扩张的空间。吕后之后,两汉的历史之上。曾经出现许多权利巨大的皇后,太后,如窦后等,可终于不能动摇了刘家天下。
    汉后的西晋,史上最丑陋的皇后。野兽派的黑皮贾南风因嫁了个白痴皇帝老公,便也想要弄权掌政。结果她不但没有玩弄到政权。反而被晋宗室们给玩弄了,最后弄了个饮金屑酒而死的下场。虽然西晋也因此灭国,但最少最后东晋还是司马氏皇族。
    唐初,李渊最初也是给几个儿子很大权利,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其实已经占有了关东的大片地盘,因此才有实力和财力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最后李世民杀兄逼父上台,因担心历史重演,才没有实行封建藩王之制。可最后等到武氏弄国之时,居于京中的李氏皇族子孙,被武则天随意玩弄,甚至几个皇帝轮流上台。到了最后,武则天更是直接自己改了李唐为武周。而李唐王朝居然连个制的住武则天的人都没有,主要原因就是李唐没有强有力的宗藩制约。最后晚唐之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太监和手握重兵的将领都能随意更换皇帝,中唐之后,唐朝皇室已经没了有半分威严。
    同样是后宫乱政,但吕后和贾后都被只能得意一时。而武后,却在李唐的这片天下,最后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正统女皇帝。这其中,不得不说和这藩王制度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藩王制度有很多缺点,但这个制度却是保证皇室传承,制约开国初功臣集团,以及将来制约防止出现权臣等情况的发生。
    陈克复即位,很多事情当然得在第一时间解决。藩国他要建,因为他即不想他死以后,将来他的陈朝也出来一个如吕后,贾后甚至如武则天这样的女人。更不希望将来朝中出现如王莽、司马懿或者杨坚这样的篡位者,也不希望他的帝国,将来会有如晚唐武将专权,藩镇割据在情况,更不希望出现如晚唐与晚明太监专权,玩弄皇帝的情况。
    有诸藩王在边,如有武后这样的人出现,诸藩王可起兵讨之。如有王莽,杨坚,司马懿这样的权臣篡位,诸王可讨之。如果出现如秦国赵高,东汉常让与十常侍,唐朝高力士,李辅国,宋朝童贯,明代王振与刘瑾这样的权监。
    让父,尚父,九千岁,封王,东汉十常侍,北宋六贼,大明八虎,这些太监如此权大,甚至不少王朝的灭亡也与他们极大有关。陈克复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有藩王在边,宦官敢弄权者,也须投鼠忌器。
    而且除了对内。陈克复实际上更期待有这些藩王坐镇边疆。让他的帝国向外扩张。
    初始房玄龄等人都不太同意这个制度,但后来武将集团这边最先转换态度。据说是因为有次新任二十四卫内军龙骧卫大将军毛翊对反对封藩的陈节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如此反对封藩,莫不是想如汉之燕王臧荼,齐王朝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否?
    毛翊这番话中说的这几个王,都是汉初刘邦的开国功臣。全都封王。但后来却全都被加了谋反之名,或死或诛或逃或废。谁都知道这些人并不全是谋反,有不少只不过是刘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而毛翊又是陈克复心腹中的心腹,此时刚一立国,他便说出这样的话。大陈的文臣武将们,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皇帝在透过毛翊的嘴故意说出的话。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们,总是同甘苦,可却很少有同富贵者。如果真的是皇帝的意思。那意思就很明白了。大臣们如此反对封建藩王,是不是有谋反之意?
    一想到这样的可能,最有可能被鸟尽弓藏的将领们马上纷纷表态,支持皇帝的藩王之制。甚至如皇甫无逸等不少降将,还主动的提出了请致仕的奏折,纷纷主动提出辞去军中职务,安享京师。
    武将们态度的迅速转换,让文官们也纷纷转变风向。毕竟他们担心的事情只是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皇帝对此也做了许多制度提前防范。如果他们再咬着不放,那就有功臣们和皇帝做对。想要阻碍皇权的意思了。天下渐平定后,皇帝与功臣们本来就会处于比较紧张的关系,谁也不敢主动去碰那道红线。
    文武大臣的前后态度转变,让陈克复也不由的有些惊讶,等听到以调查司报告上来的原因后。陈克复也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封建藩国确实有制约功臣们的意思,但并不表示他就要鸟尽弓藏。更何况此时天下未平,还正是用他们之时呢。更何况陈克复觉得杀功臣只是一种最激烈的解决方式,如今他才不到三十岁,还有的是时间慢慢的妥善安排处理这些功臣们。
    为了安抚朝中众臣有些担忧的心理,登基当日,陈克复即下令议功论赏,大封群臣。在原来的五位国公之后,陈克复又将李靖、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位列宰相的诸臣俱加为国公。
    又将李奔雷,李靖,王仁恭,张仲坚,于钦明,罗忠,罗艺,屈突通,杨善会,陈陵十将,俱加为元帅军衔,且全部晋升为国公。
    其实军中诸将,如秦琼等嫡系将领,封郡公者有十,县公者二十八,国侯者五十六,国侯以下,县男以上者三十余人。
    又加皇甫无逸,韦寿、韦津,长孙顺德,陈叔达,李孝常,李智云,杨杲,杨侗,杨倓等三十六降臣为国侯。并其余诸多降臣降将们也大加封赏,给了不少的侯爵以下封爵官职。
    对于封爵,陈克复分为了三类,一类就是一直追随于他的文武功臣们。还有一类则是入河北后,主动投降的那一批文武官员。剩下的一类,则是他挟杨杲在北京称帝之后归降或者被俘投降的文武官员,及隋朝宗室,和那些门阀世族豪强贵族们。
    第一类的,皆厚爵高官,而且除了爵位官职外,陈克复还赏赐了大量在各处边疆的土地,甚至赏赐了许多金银钱财。
    而第二类的,则又差了许多,官职爵位都减了一等赏赐。而且他们只获得少量土地与钱财。
    至于第三类人,陈克复完全就是为了安抚收买这些人的,爵位给的很大方,但却是虚爵,没有实禄,只有爵位。没有田地,也没有人口,有的就是一个名号。而且这些人除了爵位外,就只给了散阶还有勋官,没有一个授予实职。
    坐在太极大殿的龙椅之上,陈克复看着一个个满心欢欣,跪拜谢恩领赏的那一大群人,也不由的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样的封赏,功臣们满意,可是那第二类与第三类的肯定会有些不满。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他们有不满,就给他们再加赏一些钱财。却没想到,众人反应如此高兴。甚至就连得到十大元帅这个只是单纯荣耀头衔的那些一方统帅们,也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样子。
    再一联想起之前的鸟尽弓藏的报告,陈克复也差不多明白了是什么样的原因了。今日的封赏,陈克复可能觉得有些厚薄,但这满殿受赏的臣子们却觉已经觉得十分丰厚了。虽然前前后后各种公侯伯封了成百上千,感觉有些廉价,但无论如何,这品级也是在这摆着的。
    更何况,除了爵位清贵,这实打实的好处可也有不少。虽然土地大多封在关外,但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别人担心关外遥远苦寒,这些大臣们却深知那些地方听着觉得远,但实际上却比被战火犁过多年的不少中原地方也差不了多少。有朝廷大军在,那也是能保证到的一笔可观收入了。再加上,这番赏赐,也打消了大半他们心中之前的担忧。
    “启奏陛下,河南行省弘农府前线发来紧急军情。”一名内侍上前禀报道。
    “呈上来。”
    急报送至陈克复手中,这是封特勤司加了火焰纹章的飞鸽军情急报。陈克复连忙打开,只见上面是驻守上洛的将领报告,报说刚刚收到斥候报告。宇文化及派出了养子宇文成都为征东将军,率五万人马走褒斜道,出散关已经攻入汉中。沈法兴留大军守江陵,自率十万大军逆嘉陵江北上,走金牛道翻越了米仓山,如今已经攻下了杨暕兵马所守的阳平关。宇文成都与沈法兴两面进击汉中,杨暕节节败退,损兵折将,目前已经剩下不到八万人马退守定军山。”
    武关,潼关,散关,阳平关。
    这四大关口即是汉中的四个门户,如今北陈军李靖部兵临潼关,张仲坚屯兵武关。原本杨暕还守着阴平关与散关这一东一西两道门户。却不料转眼间就已经被两面击破了。
    四道门户不保,汉中也就不保,汉中一失,三巴不保。眼下形势,杨暕一败,那也就意味着巴蜀的杨浩不保。无论是沈法兴成功入主三巴,还是宇文成都攻入蜀中,这对于陈克复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关中宇文化及如果占汉中,入蜀中,那蜀汉关中就连成一片,有了蜀中这个后方,关中可就一时难下了。
    而同样,如果让沈法兴占了三巴,他就算拿不下蜀中,但只是占着大巴山米仓山一线,他的江南也必成割据之势,一时难下了。
    “陛下,臣请命愿立即率兵出武关,攻入汉中,将汉中先一步抢夺。”
    李靖听到陈克复让侍者念出的急报,立即上前请令出击。李靖一出列,此时同样齐聚京师,并且刚刚也被加了元帅衔的其它九位元帅也都出列了,就连李奔雷这样的老元帅都出列请令了。
    “我等愿领军出征,请陛下令下。”程咬金,罗士信等一众高级将领们更是齐齐大声请令,一时间请战之声,震荡于耳,回音不绝。

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
    正在陈克复登基称帝,建立大陈,改元开朝,大封文武得意之时。汉中却是烽火连城,狼烟四起。
    前段时间,汉中的杨暕还处于西夺汉中,东夺巴中的接连喜讯之中。当初在河东击败李渊之后,杨暕本欲乘势夺取河东,奈何先被王世充给摆了一道,先是坐山观虎斗,接连又趁着夺取了河东西南各郡。而关中的宇文氏也趁机抄他们后路,截断黄河水路,欲重演当日他击败李渊的招数。
    进退不得,杨暕也只得率大军退回黄河以南。从河东退回后,他还是有几分不甘心,本还要再攻关中。可军中粮草不继,杨暕便向盘踞巴汉泯蜀的杨浩发书,向他借粮。结果杨浩不但不借粮,反斩杀了他的使者。杨暕一怒之下,干脆不再攻关中,转而亲率军攻汉中,而传令两个舅舅自江陵起兵往攻巴中。
    刚开始时,一切都如他预料的那般。两路兵马势如破竹,杨浩的兵马根本挡无可挡。没有多久,他的兵马已经攻占汉中各郡,兵马直抵汉中,兵临蜀中的北大门,只差一步就可以攻过剑门关,杀入成都。而另一路大军走水路,从嘉陵江向东攻巴中各郡,更是同样势如破竹。巴郡,巴东郡,巴西郡,各郡纷纷而下,大军越过了大巴山米仓山,过阳平关,一举攻占了蜀中的东大门。沿着嘉陵江,东路大军随时可以通过嘉陵江杀入蜀中盆地。
    短短时间,杨暕的两路大军接连击败杨浩多支兵马,将蜀中的东西两翼屏障汉中和巴中接连拿下,一下子攻占十五个郡,歼灭俘虏杨浩数万兵马。经此一役,杨暕兴奋告诉麾下。杨浩所部兵马皆是些土兵土将。平时地方捕盗捉贼还行,真要打仗却是不经用的。只要他们再努把力,整个巴汉泯蜀就完全是他们的了。到时坐拥巴汉泯蜀。次连汉江荆襄,进退可守,南下可夺江表岭南。西出可取关中,北上可伐中原。
    他甚至声称,用不了三年五载,他们便能重夺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二城,重新光复大隋江山。
    正高兴间,甚至面对着杨浩的求和使者提出的愿意用大量钱财粮食换回巴汉的提议,杨暕想也没有想的拒绝了。而且为了出上次被杀使者的气,杨暕甚至将杨浩使者的鼻子和耳朵一起割掉了放回去。还告诉使者,如果杨浩愿意把鼻子和耳朵割掉。然后跪下来求他,他可以免他一死。
    杨浩得到这个消息即惊且怒,面对着杨暕二十万东、北两路大军。最后在蜀中朝廷大权们的劝下。连写两道降表向东面的南陈和西面的宇文氏求援。
    宇文成都和沈法兴来的很快,此时两方都把巴汉蜀中当成了自己嘴边的肥肉。各出大兵来攻。尤其是沈法兴,因听从了沈落雁的提议,他们从河南绕道取江汉,打了杨暕留守部队一个措手不及,南陈倾国之兵,顿时横扫江汉。转眼间,偌大的江汉各城就全插上了南陈的旗帜。
    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在这样的时候,杨浩也汇集了近五万兵马从蜀中杀出。更加让杨暕愤恨的是陈克复的河北军这个时候又乘机夺了他的上洛与弘农与淅阳三郡。三郡一失,杨暕不但彻底的四面被围,还失去了所有的后勤与粮草,甚至连部下兵将的家眷们也彻底陷入了南陈军的控制之中。
    兵无粮草不行,打仗到底打的还是粮草。被包围了,军队还可以突围,但是如果没了粮草,却是一天也能撑的下去的。退于定军山上的杨暕顿时如遭雷击,整日里长吁短叹,却只能无奈的面临着沈法兴、宇文成都、杨浩东、南、西三面包抄过来的事实。
    手捧着那两封信杨暕已经看了数十遍了,这几天他每天都要拿着这两封信看上几遍。这两封正是他母亲萧后与陈克复分别送来的亲笔信。内容不过是想要劝他归降陈克复,一开始收到这信的时候,还只是沈法兴攻夺了他的江汉诸郡。那时他还觉得只要他再努把力攻入蜀中成都,那时再调过头去取回江汉各地也来的及。
    可是到现在,他的地盘只剩下了这周边二三郡之地,兵马也只剩下了这八万无粮无士气的疲兵。
    正垂头叹气之时,帐外突然亲兵来报,就是西面沮水边潘冢山的营地被一支兵马突袭,将军鱼朝恩率三百骑兵往援,却被对方击败,兵马大多被杀,将军鱼朝恩被俘。
    听到这消息杨暕十分震惊,昨天还刚刚收到西面驻守的兵马回报,是刚刚与关中的许军大战了一场,互有损伤,两军各自后退了二十里下寨。现在突然就有一支兵马已经到了他的大营之外,还将他的将领给抓去了,他如何不急。而且这鱼朝恩也不是别人,乃是他军中大将鱼俱罗之子。
    带上三千轻骑,杨暕亲自赶往潘冢山查看。鱼俱罗如今还守在东面的龙门山,如果让老将军听儿子被俘虏了,还知道会怎么样呢。潘冢山的脚下,数百具士兵的尸体倒在地上,没有一个生还的。仔细查看,这数百死去的士兵多数是中箭而死,而且大部份都是身中一箭,箭皆射中胸口和头部的致命之处。
    战场之上,鲜血染红土地,不时还有几只乌鸦在啄食着士兵的尸体。见到人来,也并不惊惶飞走。
    杨暕从一具尸体上拨出一枚箭仔细观看,最后道:“孤知道是谁了。”
    亲卫问道:“是谁?”
    杨暕将那支箭扔给亲卫看:“宇文成都到了,看马蹄印,估计俘虏鱼朝恩将军的只是宇文成都的一支斥候部队,估计不超过五百人。你看这些箭,上面都还有左翊卫的标记。左翊卫是当初宇文述执掌多年的卫府,连陈克复与李世民他们当年也是从左翊卫府出来的。宇文述死宇文成都接替了这个职位,孤听宇文成都妄自称帝立伪朝许国之后,便封了养子宇文成都为左翊卫大将军。如今这左翊卫的箭到了,估计宇文成都也不远了。咱们守在河池郡的那万余人马估计是已经没有了,河池、顺政两郡看来已经落入了许军的手中。我们马上回去,宇文成都来的好快。”
    入夜后,果然从西面陆续逃回来不少的残兵,驻守河池的大将吐万绪狼狈而回。两万隋军回来时,只剩下了不到万人。
    杨暕的御帐之中,吊着一只手臂的吐万绪低着头道:“宇文成都果然厉害,当初先皇赐他横勇无敌金牌,确实勇猛。他昨日先是假装与我军打平,然后约定各退二十里。结果他去派人偷营,老夫本有准备,结果反击杀了不少许军士兵。结果许军败逃回大营,老夫率军追击,追到许营时,发现许军匆匆败逃,一路上还丢下了许多粮食来不及带走。”
    到这里,当年也曾号称北疆八虎的吐万绪也不由的长叹了口气。当时他一见许军败退的厉害,便心中有了警戒,判断出许军是故意败逃。等见到沿路的粮食,甚至军营中还有许多已经煮好的饭菜都没来的吃时,他心中更加的笃定。他下令士兵们退出许军大营,重新列阵整理。可隋军虽然如今还没断粮,可最近这些天也已经是尽量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