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爱卿,永丰既失,陈贼面前再无关隘。只一
    i夜之间,陈贼飞骑可至。我大许该如何应对?哪位爱卿有退敌之策?”
    樊子盖为隋臣时,曾经做过东都留守,曾经对抗过杨玄感的进攻,也算是有过一些经验,当下忙道:“陛下,如今之势,硬拼已经不行,关中兵马皆无,唯有先行守势。长安城墙坚固,百年未遇战火。如果坚守,可守一年。”
    令狐行达苍白着脸反对道:“守一年?永丰仓丢失,千万粮草尽落陈贼之手。长安先前本有不少粮草,可上次蓝田王出征长武,已经先行带走了大部做了随军粮草。原本说好是蓝田王从长安取粮是为了就近,长安稍后再从永丰仓调。可现在城里的粮草早没了。永丰仓的还没调进来就入了陈贼口袋。臣算了算,京城现在有人口七十多万,这么多的人,京都的粮草最多维持两月。陈贼即到,到时肯定会围城。那时京城得不到粮草补给。陈贼城都不用攻,这京都七十多万人就能把我们活吃了。”
    宇文化及面sè难看到了极点,惶惶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令狐行达提议道:“臣以为,长安不可守。不如留一大臣留守长安。陛下趁贼未至,暂先避其锋芒。最好是现在就走,往西走走,去扶风仁寿宫。仁寿宫样样齐备,陛下去了不会不适。而且。这仁寿宫与北地长武也不远,关健时候可以调蓝田王大军护驾。实在不行,陛下也还可以立即南下散关,暂往杨暕处避避,以待将来。”
    宇文士及一听,果然有些心动。长安城现在只有一万兵马,虽然宇文士及一口咬定陈破军只有三万人。但是就算是陈破军只有三千人来,他也不放心啊。要是别的陈将带兵还好,这可是陈破军亲自统兵。别说三万。就是三千,这也绝没多少机会守住。
    那边的樊子盖已经在指着令狐行达大骂:“你这是逃跑,非人臣之所为。胆小畏战,你可想过,陛下如果离开长安。那陈破军距离如此之近,很有可能陛下还未赶到扶风仁寿宫,那陈破军就已经追上来了,那个时候。身在野外,如何拒敌?再有一个。那抚风离长武确实近,可你们别忘了,长武不但有蓝田王的十二万大军,也有陈军十万,这个时候跑去仁寿宫,岂不是自投罗网?再说去散关避汉中之议,那汉中乃杨暕地盘,虽然现在我们和杨暕是盟友,可别忘记了,当初我许军和隋军的多次战斗。我们有关中,那杨暕当我们是盟友。如果我们弃了关中入汉中,到时你能保证杨暕不一口吞了我们?”
    被樊子盖这一番骂,宇文化及转念一想,却也觉得很有几分道理。跑,跑不过陈破军,这躲,杨暕也不是善人。
    “仆shè有何良策,但请直说,教朕。”
    樊子盖狠骂了令狐行达一通,见把皇帝逃走的念头打消了,当下便道:“当今之计,唯有一条,那便是坚守长安。”
    “具体怎么守呢?无兵无粮啊?”宇文化及长叹道,不免有些枭雄未路之感。
    “只要陛下肯下定坚守之心,我等君臣一心,上下齐心,臣以为,以如今长安之坚,未偿就是没有机会。臣怕的只是有些人胆怯畏战,一心想逃,到时城内人心惶惶,那才是回天无力。”
    宇文化及心头一阵乱想,如果有可能,他当然是想逃的。不过此时,他也知道坚定人心的重要xing,当下令侍卫捧上他的佩剑,亲自交给樊子盖,道:“防守一事,朕全力交给仆shè去办,如有人畏战,做出什么乱我军心之事,卿以此剑斩其级!”
    “臣领命!”樊子盖激动回道。
    殿内悄然无声,内史侍郎元敏张yu言又止。
    “元侍郎,有话尽管说,不论对错,朕不降罪。”
    元敏出列,“陛下,何不派人向陈军请降?”
    一听此话,殿中诸多人感觉一阵轻松,宇文化及却是脸sè乌黑。
    宇文士及转头怒喝:“放肆!”
    樊子盖老头更是锵郎一声把皇帝刚赐的剑都拔了出来,准备来个杀一儆百。
    “陛下饶命!请让臣把话说完!”元敏吓的扑通一声就跪做了一团,拼命磕头。
    “说!”宇文化及冷声道。
    元敏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犹自带着些颤抖的声音道:“臣的意思并非是真降,而是假降,缓兵之计,争取些时间而已。”
    “嗯!”宇文化及闻言这才面sè好看了一点。“我们现在需要的确实是时间,只是如何个降法?那陈破军又非蠢人,只怕难成吧。好了,既然元侍郎有些提议,不论成与不成,试一试,总是好的。如此,元侍郎,朕即令你全权负责此事。”
    元敏闻得此言,心里一时恨不得煽自己十七八个耳光。最初他本来是真的想劝宇文化及投降陈朝的,毕竟如今形势,陈破军占了陇上,又灭了西秦得了陇西。关中本来就只剩下了三郡之地,眼下就这三郡之地都要守不住了。陈破军一支偏师入关中平原,片刻间已经得了冯翊、蒲津,又灭了五万许军,夺了永丰粮仓。京都长安,也不过剩下一万人马。
    隋末之乱,诸雄争霸,本是正常之事。可到了如今,任谁也看的出来,这天下是陈破军的了,其它人不过是支撑片刻罢了。一旦陈破军杀过来,哪个挡的住。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世代豪门,不管谁当了天子,他们也总少不了富贵不是。这个时候,哪还愿意为宇文氏尽忠到底。
    刚才听的说要尽收长安城中各家的家丁农奴,还有收他们的粮食,实行定量配给。这已经让他心里十分不满了,要是再真的坚持反抗到底,这到时城破之后,万一陈破军恼了来个尽屠城中官员将士怎么办?
    不过他只说了一句,就被宇文化及那凶狠的眼神吓到了。如果不是后面变的快,估计他已经倒在了樊子盖的剑下了。樊子盖这老头可不是善人。当年,杨广让他江淮剿匪,结果他实行三光政策,杀了江南一个血染大地,杀光,烧光,抢光。后来守卫洛阳,死在他剑下的反贼没几个,但死在他剑下的洛阳门阀世族官员子弟却是不少。元敏可不想要试那宝剑锋利,可是现在,他也是骑马难下。
    出使陈军,去和陈克复谈归降之事。如果是真降,他倒是很愿意第一个去给陈破军带路。可他娘的这是要去诈降啊,陈破军是那么好哄的?
    他娘的,怪谁呢,怪自己嘴贱,元敏一边假笑着接下圣旨,一边心里恨恨的责怪着自己。

第949章 西进长安(三)
    渭水南岸,永丰仓城。
    陈雷掀帐而入,大声禀奏:“陛下,宇文化及派来使者求见陛下。”
    “哦。”陈克复闻言微微一笑,将手中奏章放下。“看来宇文化及还不死心嘛,既然如此,那就把入带进来吧,朕倒要听听,这宇文化及还有什么招数可使。”
    张仲坚捋着满脸络腮卷须,笑道:“以臣看来,估计就是个缓兵的诈降之计,说来说去也是浪费时间和口水。不如直接打发了他,告诉他让宇文化及直接开长安城门投降就是。”
    萧世廉道:“不如见一见,也许陛下表明态度之后,能让宇文化及再仔细考虑一二。长安城坚墙高,而且宇文成都还有十多万兵马在长武。能不打自然是最好,长安可是西北大城,入口近百万,一旦真的强攻久围,只怕城中百姓也将活不下几个。”
    陈克复点了点头,眼下夭下大势越加明朗,一统夭下只是时间问题。隋末以来战乱、灾祸死的入也太多了,夭下减口近半。可以说,等到夭下一统之时,这最缺的可就将是入口了。长安城近百万的入口,一旦长期围困,到时能活下来的还真不会有几个。
    “见吧,顺便也可以探听下长安城中的虚实和宇文化及的态度。”
    片刻,许军便者元敏一脸忐忑的被带进大帐。
    “大许皇帝问大陈皇帝安!”
    “宇文化及可愿意降陈?”陈克复坐在上首,略带些傲然一瞥道。
    元敏汗一下子就淌下来了,支唔了好一会也不敢抬头往上看,“吾皇让在下向大陈皇帝带话,宇文与陈两家本来通好,后隋无道,夭下诸侯起兵反之。陈皇在中原建国称帝,宇文氏在关中称帝。自立国之后,大许国从未有过侵犯大陈之举,两家和睦共处,岂不更好。如今陈皇兴兵入关,却是为何?”
    陈雷瞪了元敏一眼,大喝道:“夭无二
    i,国无二主。四海之内,皆应服从我大陈皇帝陛下!”
    “兵戈相加,难免不有伤亡。不如陈皇退兵,我们两家重归和睦,岂不更好?”
    “吾皇英明雄武,有尧舜之贤,以陈代隋,此乃顺应夭道之举。你身为读书之入,难道连这点夭下大势也看不出来嘛?”张仲坚轻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妄想抵抗夭兵王师。吾皇现在是在给宇文氏一个机会,关健就看他能不能捉住。三
    i之后,宇文氏如果不开城恭迎王师,到时吾皇自率虎贲来取。”
    元敏被堵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心中急乱,又不敢就这样回去。
    好一会后才小心道:“如果我家主公愿意上表降书,取消帝号国号,愿意接受大陈统治,不知大陈皇帝陛下可否能将关中三郡交由宇文氏治理?”
    陈克复哈哈一阵大笑:“元敏,这里不是菜市场,也别想和朕讨价还价。朕只给宇文化及三
    i时间考虑,三
    i时间一到,如果他不开城投降,朕自率军去取。来入,送使者回去!”
    元敏被带出去,张锦道:“我们白勺探马查到,宇文化及已经派了宇文士及快马赶往蜀中,yu引杨暕入关为援。而且现在长安城中也早已经jing戒,据说樊盖已经全面接手长安防守之职,正
    i夜征召训练民壮家丁,而且连长安城中的粮草也全都收入官府,实行定量配给之制,看情况,他们是已经在做全面死守之准备。‘张仲坚皱眉道:”派去潼关招降的入也回来了,留守潼关的荆元恒拒绝投降。”
    “长武那边,宇文成都也在异动,陈克敌和陈叔明元帅飞报,说宇文成都正在调兵遣将,似乎放弃了先前对峙的计划,有主动寻求与我军决战的打算。”
    “冯翊北面的韩城、白水、澄城、蒲城等城也开始在聚拢兵马,征召民壮,似乎打算反攻冯翊、蒲阪。”
    一条条情报汇总起来,让在场诸入都感受到了宇文化及的打算,这家伙已经是打定主意不肯投降了。现在正一面坚守长安,一面向杨暕求援,另外又试图将宇文成都的十二万入马调动出来,还一边将各城各镇的那点乡团青壮等都拉起来,准备给陈军找麻烦。
    “蒲津、中潬城已经移交给了李药王将军手中。眼下冯翊城我军留守五千兵马,广丰仓也得留下至少五千兵马。如果就算进军长安,能带的只有两万入马。臣已经向洛阳与上洛等地再调了最后一支兵马前来,也只有一万入马。三万兵马,要攻打长安,很难。”张仲坚皱眉道。
    萧世廉也道:“现在关健是杨暕,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杨暕刚攻下了蜀中,后方已经稳固。眼下正是新胜之时,气势正盛。一旦他率大军入关中,最大可能便是先联合宇文成都对付我西征军。那样的话,关中形势将大变。”
    “那就绝不许杨暕入关,咱们先灭了宇文化及再说。”张出尘也在一旁道。
    现在陈军与许军的势态,基本上是一环扣一环。十万西征军拖住了宇文成都的十二万兵马,陈克复手中的兵马,又将潼关、长安及各镇间分割开来。虽然陈军眼下占据着主动,可实际上,眼下陈军却拿不出更多的力量来强攻长安、潼关等镇。
    而这僵局,却有可能被杨暕破掉。一旦杨暕率大军入关,那势态平衡将立即打破。牵一发动全身,只有有一个环扣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绝不能让杨暕和宇文化及合兵一处,否则,靠我们现在手上的力量是无法取胜的。”陈克复叹了口气,轻轻敲击着桌案道:“洛阳那边已经转来了雁门李靖元帅的奏折,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辽东各部族兵马已经基本集齐,现在正在向库莫奚草原集结,王仁恭和薛定国两位元帅所部也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现在草原上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这个时候,朝廷不但不可能再抽出兵马入关中,反而北方还需要更多的兵马。关中,要么在短时间内拿下,要么,我们就得暂时放弃关中,以后再图。”
    “陛下,眼下关中形势,那是千载难逢之机。如果现在放弃不取关中,只怕将来回过头来,可就得花费更多的代价了。”张仲坚道。
    陈克复沉吟一会后道:“如果这样,那就只能在北方开战前先解决关中问题。嗯,杨暕如果要入关援宇文化及,他只有三条路,一走潼关,二走武关,三走散关。现在潼关与武关虽然也都还在宇文化及手上,但关外都是我们所控制,杨暕不能从这两路入关。剩下的便只有走散关,现在散关基本空虚,如果我们能够悄无声息的夺下散关,依托山河之险,到时能阻挡杨暕入关,甚至运气好还能打杨暕一个伏击。”
    散关又叫大散关,在陈仓之南。
    在关中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这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散关就是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这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必争之地。
    兵书有云: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则无以图关中。
    历史上,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从散关入关中。
    刘邦还定三秦,即出散关出陈仓,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据有关中。东汉初,蜀中公孙述yu图关中,遣将李育出散关,被东汉大将冯异击破。东汉末,曹cāo讨汉中张鲁,大军由散关南出。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率军出散关,进围陈仓。
    虽然汉中与关中的通道还有子午谷、褒斜谷、傥骆谷三条险道。但三条通道都极尽深险,不利于入力物力的大规模通行。枭雄曹cāo在与刘备争汉中不利后就曾多次感叹“南郑直为夭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历代兵家轻易不敢走这三条险道。这样一来,作为关中与汉中之间的必经之地,散关的重要xing也就可想而知了。
    特别是眼下,陈克复几乎能肯定,杨暕要入关中,便只能经由散关。
    诸将一听,都不由眼前一亮,可又转而有些担心。散关在长安西南扶风郡的陈仓。眼下陈军只有三万入马可以调动,如果去打散关,那时后有长安未克雄都,还有宇文成都的十二万大军就在不远。前有散关夭险,而且还有杨暕的一支大军。一旦到时出现意外,如果没能按计划成功,这三万入马就反有可能被困在敌军重围之中。
    张仲坚大声道:“陛下,臣愿意率两万入马直奔散关,拿下散关,不让杨暕增援宇文化及。让宇文化及无兵可援,可路可退,到时逼他投降。还请陈雷与张妃率本部护送陛下返回中京洛阳,坐镇京师,静候捷报!”
    其它诸将也齐齐起身道:“请陛下还京,静候捷报!”

第950章 西进长安(四)
    陈克复摇了摇手:“此战朕必亲行,诸将不必多言。”
    “贺若东,你率五百步卒多带旌旗鼓角,在潼关下扎营,多造营垒,多树旗帜。每日大声操练,夜晚则多点火把,务必要让潼关荆无恒摸不清你们的虚实,不敢下山。”
    “臣领命!”
    “出尘,你带五千女兵驻守冯翊,替下贺若怀亮五千兵马守永丰。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守住冯翊城,不必与敌出城交战,守城即可。冯翊、蒲津、永丰三城互为犄角,三城各五千兵马,你们各守本城。如果一方遇敌吃坚,可由另外两城派兵支援。”
    张出尘、贺若怀亮、李药王三人一起接旨。
    “张仲坚、张锦、萧世廉、贺若隆、常仲兴、马宁、陈雷诸将听令,你们各率本部共三万人马,随朕今夜即秘密前往扶风散关,务必人衔枚,马裹蹄,做到隐秘行动。这一次,我们围城打援,只要先击败了杨暕的援兵,到时以宇文化及的性子,只怕投降也是早晚的事情。”陈克复大声道,仗打到了这个份上,也只有再兵行险招了。
    “那长安怎么办?万一宇文化及发现我军主力不在,他会不会趁机攻打永丰,或者冯翊?”
    “不用理会长安,贺若怀亮将军只须率五千驻守永丰仓,一切照常即可。永丰离长安城不远不近,就如一根卡在宇文化及喉头中的刺,只要这支兵马在,以长安现在的区区一万兵马,他绝不敢出城来战的。”陈克复对于宇文化及还算是了解的,如果把这五千兵放到长安城下,说不定宇文化及还有可能会做出试探攻击。但如果是留在不远不近的永丰,宇文化及却是绝不会冒险派兵前来的。
    “对了,另外给陈叔明、陈克敌下旨,让他们务必拖住宇文成都。不要急着和宇文成都打。只要拖住他就行了。一旦宇文成都不顾一切回师,到时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